Workflow
反向收购
icon
搜索文档
OpenAI 30亿美元收购告吹,谷歌花24亿美元截胡Windsurf人才和技术
搜狐财经· 2025-07-15 09:20
收购交易变动 - OpenAI原计划以30亿美元收购Windsurf但交易取消[2] - 谷歌与Windsurf达成合作 支付24亿美元许可费获得独家技术授权[2] - 谷歌聘用Windsurf CEO Varun Mohan 联合创始人Douglas Chen及部分研发员工加入DeepMind团队[2] 公司背景与估值 - Windsurf曾用名Codeium 是加州山景城AI编程初创公司 2024年9月完成1.5亿美元融资后估值达12.5亿美元[3] - 2025年2月Windsurf展开新一轮融资谈判 目标估值28.5亿美元[3] - 公司年经常性收入在4月份达约1亿美元[3] 技术产品与市场 - Windsurf开发"沉浸式编码(Vibe Coding)"技术 该编程方式使用新人工智能工具编写代码[3] - 技术同时受到开发人员和非开发人员欢迎 增强公司在AI编程工具市场竞争力[3] 交易影响与行业模式 - 交易取消部分因OpenAI与主要投资者微软紧张关系 Windsurf不愿微软获得其知识产权[4] - 谷歌合作代表AI生态新型"反向收购"模式:通过招揽核心团队获取技术许可而非直接收购[4] - 该模式可规避反垄断审查 微软此前也采用类似策略[4] 公司治理变动 - Windsurf业务主管Jeff Wang在交易宣布后临时接任CEO[2] - 公司保持独立运营 约250名员工继续留任[2]
一级市场反向并购开启?
36氪· 2025-07-10 00:20
反向收购案例 - 智元机器人拟以21亿元收购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至少63.62%股权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恒岳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CEO邓泰华 核心团队包括彭志辉等 [2] - 智元机器人否认"借壳上市"说法 称仅为收购控股权 未来12个月内无改变上市公司主业计划 [3] - 星空科技以9.64亿元总对价收购中旗新材29.98%股份 交易于6月落地 实际控制人贺荣明计划推动上市公司转型为半导体设备为主的企业 [4][5] 市场影响与行业趋势 - 智元机器人反向收购引发市场对热门赛道项目资本运作路径的想象 一级市场人士认为该模式或为新质生产力项目提供新上市通道 [2] - 上纬新材公告后股价20cm涨停 中旗新材此前被星空科技收购时也曾六日内四次涨停 显示市场对硬科技反向收购的乐观情绪 [6] - 一级市场投资人士透露多家科技创业企业正在研究反向收购路径 该模式适合未达IPO门槛但需拓展融资渠道的高成长科技企业 [5] 操作路径与监管要求 - 反向收购需满足资金实力、政策支持产业方向及市场声量三大条件 人形机器人赛道中具备智元同等势能的项目稀少 [2] - 智元收购面临监管审批及经营数据达标等变数 星空科技案例显示需完成多轮股权融资(如8亿元融资)支持收购 [2][4] - 科创板与创业板对行业协同性和财务门槛要求更严 监管可能随案例增多重新设限 [5] 业务协同性 - 上纬新材回应称现有业务部分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具体协同方案将在整合后公布 [5] - 星空科技计划通过中旗新材加速半导体设备资产注入 显示反向收购后业务整合是常见路径 [4][5]
中颖电子易主:致能工电溢价20%收购 武岳峰资本幕后操盘
巨潮资讯· 2025-06-11 02:13
股权转让交易 - 威朗国际向致能工电转让31,718,000股(占总股本8 31%)Win Channel向致能工电转让16,767,396股(占总股本5 89%)合计转让48,485,396股(14 20%股权)[1] - 交易价格25 677元/股(较市价溢价约20%)总对价12 45亿元(威朗国际获8 14亿元 Win Channel获4 31亿元)[1] - 威朗国际将剩余31,392,176股(9 20%股权)的表决权委托给致能工电 委托期24个月[2] 控制权变更 - 交易完成后致能工电直接持有中颖电子14 20%股份 通过表决权委托控制9 20%股权 合计控制23 40%股权(79,877,572股 剔除回购股份后占比23 53%)[2] - 中颖电子控股股东变更为致能工电 但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2] 收购方背景 - 致能工电是一家以市场化机制运营的中国高端智能工业电子产业平台 专注于工业及汽车芯片领域的产业布局与生态建设[2] - 致能工电控股股东致能合伙的出资方包括上海科创投资集团引导基金 武岳峰科创以及徐州市政府出资平台等政府背景机构[2] - 致能工电实际由国内半导体行业头部投资机构武岳峰资本主导运营[4] 交易特点与战略意义 - 中颖电子停牌前市值达73亿元 12 45亿元收购14 2%股权的交易溢价20% 显著区别于常见的低市值控制权交易案例[4] - 中颖电子核心价值在于"工业+消费级"MCU芯片业务持续贡献稳定收益(2024年预计10亿元收入+1亿元利润)[4] - 致能工电通过此次反向收购获取优质上市平台 并与中颖电子业务形成互补(工业+消费+汽车) 强化半导体产业全领域竞争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