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饮料售卖机
icon
搜索文档
环球友饮智能遭联交所裁定反向收购 9月17日起面临停牌风险
证券时报网· 2025-09-08 01:10
核心观点 - 环球友饮智能被联交所认定其收购智能饮料售卖机及出售中国餐厅的交易构成规避上市规则的反向收购 公司被视为新上市申请人但未完成程序 导致被认定不适合上市 股份将于2025年9月17日暂停买卖 [1] 交易时间与内容 - 公司在2023年12月至2025年3月期间收购智能饮料售卖机 [1] - 公司在2024年11月出售两间中国餐厅 [1] 监管认定与后果 - 联交所将收购与出售交易视为一系列交易 构成规避GEM上市规则第11章新上市规定的反向收购 [1] - 公司因此被视为新上市申请人 需遵守GEM上市规则第11章所有新上市规定 [1] - 由于未完成新上市程序且相关交易已完成 联交所认定公司不再适合上市 [1] - 股份将于2025年9月17日根据GEM上市规则第9.04(4)条暂停买卖 [1] - 若股份连续停牌12个月 联交所可能根据GEM上市规则第9.14A(1)条撤销上市地位 [1]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可申请复核该决定以阻止暂停买卖 [1]
环球友饮智能(08496.HK)遭联交所裁定反向收购 9月17日起面临停牌风险
格隆汇· 2025-09-08 00:11
联交所监管决定 - 联交所认定公司在2023年12月至2025年3月期间收购智能饮料售卖机及2024年11月出售两间中国餐厅构成一系列规避GEM上市规则第11章新上市规定的交易安排 [1] - 收购事项和出售事项被视作一项整体交易并构成反向收购 公司因此需符合GEM上市规则第11章所有新上市规定方可被考虑适合持续上市 [1] - 公司股份将于2025年9月17日根据GEM上市规则第9.04(4)条暂停买卖 除非公司申请复核该决定 [1] 上市地位影响 - 公司必须履行联交所可能设立的复牌指引并完全符合GEM上市规则且令联交所信纳 [2] - 根据GEM上市规则第9.14A(1)条 若股份连续停牌12个月 联交所可能撤销公司上市地位 [2]
环球友饮智能被联交所认定规避新上市规定 股份将于9月17日停牌
智通财经· 2025-09-08 00:09
联交所监管决定 - 联交所认定公司在2023年12月至2025年3月期间收购智能饮料售卖机及2024年11月出售两间中国餐厅构成一系列规避新上市规则的交易安排 [1] - 收购事项与出售事项被视作一项整体交易并构成反向收购 需按GEM上市规则第19.06B条处理 [1] - 公司被视作新上市申请人 须符合GEM上市规则第11章全部新上市规定方可维持上市地位 [1] 股份交易安排 - 公司股份将于2025年9月17日根据GEM上市规则第9.04(4)条暂停买卖 [1] - 联交所要求公司履行可能设立的复牌指引并完全符合GEM上市规则 [2] - 若股份连续停牌达12个月 联交所可能根据GEM上市规则第9.14A(1)条撤销上市地位 [2] 业务调整情况 - 收购智能饮料售卖机业务时间跨度为2023年12月至2025年3月 [1] - 出售的两间中国餐厅为2022财政年度期间开设 [1] - 联交所认定该等交易实质为实现售卖机业务上市的规避行为 [1]
环球友饮智能(08496)被联交所认定规避新上市规定 股份将于9月17日停牌
智通财经网· 2025-09-08 00:06
联交所监管决定 - 联交所认定公司2023年12月至2025年3月收购智能饮料售卖机及2024年11月出售两间中国餐厅构成规避GEM上市规则第11章新上市规定的安排 [1] - 相关交易被视作一项整体交易并构成反向收购 根据GEM上市规则第19.06B条 [1] - 公司被要求符合新上市申请人规定 根据GEM上市规则第19.54条 需重新满足GEM上市规则第11章所有要求 [1] 停牌及退市风险 - 联交所认定公司不再适合上市 股份将于2025年9月17日暂停买卖 依据GEM上市规则第9.04(4)条 [1] - 公司可依据GEM上市规则第4章申请复核该决定 [1] - 若连续停牌12个月 联交所可能撤销上市地位 根据GEM上市规则第9.14A(1)条 [2] 公司后续义务 - 必须履行联交所可能设立的复牌指引 [2] - 需完全符合GEM上市规则且令联交所信纳 [2]
环球友饮智能(08496)已于近期停止在新加坡的业务运营
智通财经网· 2025-04-24 12:40
公司业务调整 - 公司近期已停止在新加坡的业务运营 以集中资源投入其他主要业务[1] - 公司为多品牌驻新加坡餐饮集团 在新加坡拥有2家烘焙坊 在中国通过附属公司安徽秋田智慧科技运营智能饮料售卖机业务[1] 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 新加坡业务未经审核收益约占集团总收益14.6%[1] - 同期新加坡业务取得未经审核亏损43,149新加坡元[1] 运营环境分析 - 新加坡餐饮行业营商环境充满挑战 市场情绪低迷且前景不佳[1][2] - 通胀压力导致经营成本进一步上升 包括食品、租金、公用设施及劳工成本[1] - 租金持续上涨大幅增加运营成本 公司决定不再续签若干到期租约[1] 决策依据 - 董事会评估认为继续在新加坡开展业务不再具商业吸引力[2] - 决策基于经营成本上升、业务出现亏损、行业恶化及缺乏发展前景等因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