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技术

搜索文档
源杰科技:未来若市场发展不及预期 公司在数据中心市场的销售收入将受到较大影响
新浪财经· 2025-09-03 11:29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光通信领域 光芯片行业作为光通信产业链上游 需求受下游电信市场及数据中心市场发展态势影响 [1] 下游市场风险 - 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将导致经营业绩波动 可能出现需求大幅减弱甚至持续低迷的不利情形 [1] - 数据中心市场发展不及预期将直接影响公司在该市场的销售收入 [1] - 国产化替代进程受阻将对公司数据中心市场收入产生较大影响 [1] 行业竞争与技术挑战 - 数据中心领域产品迭代速度加快可能影响公司销售收入 [1] - 行业竞争加剧将对公司在数据中心市场的表现产生负面影响 [1] - 全球光通信技术不断发展 技术革新及产品升级迭代加速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1] 研发与生产风险 - 公司若不能根据行业变化做出前瞻性判断 将导致产品研发能力不适应客户迭代需要 [1] - 生产工艺要求若不能适应市场变化 将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 [1] - 相关产品研发进度存在不确定性 [1] 商业化进程风险 - 客户端测试进展存在不确定性 [1] - 客户商业化导入进度存在不确定性 [1] - 大规模量产的产能爬坡进度存在不确定性 [1] - 市场供需变化情况存在不确定性 [1]
研报掘金丨东吴证券:维持中际旭创“买入”评级,利润率有望继续提升
格隆汇APP· 2025-08-29 07:4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0.0亿元,同比增长69.4%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78.8%,环比增长52.4% [1] 盈利能力 - 利润率处于上升通道 [1] - 800G出货规模扩大和硅光模块起量推动利润率提升 [1] - 费用持续优化助力利润率改善 [1] 产能与项目 - 持续推进铜陵旭创高端光模块产业园三期项目 [1] - 高端产品相关配套产能将进一步释放 [1] - 扩充更多高端产品线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1] 技术与产品 - 硅光芯片布局深厚 [1] - 1.6T等高端产品开始放量 [1] - 在需求旺盛背景下有望取得物料供应结构性优势 [1]
天孚通信:高速光引擎是高速光收发模块核心器件,主要应用于电信通信、数据中心等领域
金融界· 2025-08-28 01:02
公司产品技术特点 - 高速光引擎是高速光收发模块的核心器件 在高速发射芯片和接收芯片封装基础上集成了精密微光学组件 精密机械组件 隔离器 光波导器件等[1] - 产品实现单路或多路并行的光信号传输与接收功能[1] 产品应用领域 - 主要应用于电信通信领域[1] - 同时应用于数据中心领域[1]
【机构调研记录】英大基金调研天孚通信
搜狐财经· 2025-08-27 00: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56亿元,同比增长57.84% [1] - 净利润达8.99亿元,同比增长37.46% [1] - 毛利率下降因产品结构变化,有源产品收入占比提升 [1] 业务发展 - 有源业务增长主要源于高速率有源产品增加交付及新客户拓展 [1] - 高速率产品需求旺盛,公司协调供给和产能保障交付 [1] - 泰国工厂一期投产,二期研发试样及客户验证,预计明年大规模量产 [1] - 光无源产品产能扩张以订单驱动确保资源投入有效性 [1] - 光有源产品以单模为主,应用于中长距离传输 [1] 研发与技术布局 - 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配合客户研发新产品 [1] - CPO配套产品布局早,技术持续迭代并按客户需求推进 [1] - 配合客户尝试FU新技术并研发新工艺平台 [1] 运营与供应链 - 人员规模增加并通过自动化提升效率控制规模 [1] - 根据客户需求合理安排新供应商导入 [1] - 产品价值量取决于客户设计方案且不同客户存在差异 [1] 市场与区域影响 - 北美洲销售收入占比小,关税政策影响可控有限 [1] - 泰国工厂前期投入大,盈利能力尚未稳定 [1]
【机构调研记录】中邮基金调研天孚通信
证券之星· 2025-08-27 00:0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56亿元 同比增长57.84% [1] - 净利润8.99亿元 同比增长37.46% [1] - 毛利率下降因产品结构变化 有源产品收入占比提升 [1] 业务发展动态 - 有源业务增长源于高速率有源产品增加交付 持续拓展新客户 [1] - 高速率产品需求旺盛 公司协调供给和产能保障交付 [1] - 泰国工厂一期投产 二期研发试样及客户验证 预计明年大规模量产 [1] - 泰国工厂前期投入大 盈利能力尚未稳定 [1] 研发与技术布局 - 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 配合客户研发新产品 [1] - CPO配套产品布局早 技术持续迭代 按客户需求推进 [1] - 配合客户尝试FU新技术 研发新工艺平台 [1] - 光有源产品以单模为主 应用于中长距离传输 [1] 运营管理策略 - 人员规模增加 通过自动化提升效率控制规模 [1] - 产品价值量取决于客户设计方案 不同客户存在差异 [1] - 根据客户需求合理安排新供应商导入 [1] - 光无源产品产能扩张以订单驱动 确保资源投入有效性 [1] 市场与区域影响 - 北美洲销售收入占比小 关税政策影响可控有限 [1]
汇绿生态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应收账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6 23:0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6.96亿元,同比增长158.98% [1] - 归母净利润3751.42万元,同比增长189.5%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128.74%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768.15万元,同比增长78.5% [1] - 净利率10.04%,同比增长106.11% [1] - 每股收益0.05元,同比增长150% [1] 成本与费用控制 - 三费总额5946.46万元,占营收比8.55%,同比下降36.75% [1] - 销售费用同比增542.84%,主因合并武汉钧恒 [3] - 管理费用同比增31.36%,主因合并武汉钧恒 [3] - 财务费用同比增125.21%,主因合并武汉钧恒 [3] 资产与负债变动 - 应收账款11.39亿元,同比增长102.91% [1] - 有息负债8.52亿元,同比增长54.89% [1] - 货币资金3.43亿元,同比增长11.21% [1] - 固定资产同比增459.15%,主因合并武汉钧恒 [3] - 存货同比增138.51%,主因合并武汉钧恒 [3] 现金流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2元,同比下降24.44%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25.18%,主因合并武汉钧恒 [3]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例为43.08% [5]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比例为11.62% [5] 业务整合影响 - 主要财务变动源于合并武汉钧恒 [3] - 武汉钧恒专注于COB封装技术,应用于数据中心通信领域 [6] -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增长源于400G/800G高端产品出货量提升 [7] - 合并导致研发投入同比增655.86% [3] 投资回报指标 - 2024年ROIC为4.23%,资本回报率不强 [4] - 历史ROIC中位数4.96%,2023年最低为3.84% [4] - 2024年净利率11.19%,产品附加值一般 [4] 市场预期与机构关注 - 分析师预期2025年业绩1.64亿元,每股收益0.21元 [5] - 明星基金经理金梓才持仓并加仓,管理规模46.18亿元 [5] - 应收账款/利润比例达1743.87% [5] - 有息资产负债率22.57% [5]
纳真科技递表港交所 同时拥有光模块和光芯片研发及量产能力
智通财经· 2025-08-25 23:43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纳真科技是全球领先的光通信与光连接解决方案全栈式供应商,专注于为AI算力网络提供光通信产品,并具备光模块和光芯片研发及量产能力[1] - 2024年按全球光模块收入计,公司在全球专业光模块厂商中排名第五(市场份额2.9%),按中国光模块收入计排名第三(市场份额7.2%)[3] - 公司在细分领域排名突出:全球数通光模块收入排名前五、FTTx光模块收入排名前三、中国光网络终端盒子收入排名前三[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光模块领域:公司是中国首批成功开发并批量生产800G光模块的制造商,已交付1.6T光模块样品,并全球首批开发50G PON光模块[3] - 光芯片领域:已批量生产75mW大功率CWDFB激光芯片,正在开发100G/200G EML激光芯片及100mW以上大功率CW-DFB芯片,同时是中国首批量产10G EML激光芯片的制造商[4] - 终端产品:全面覆盖主流速率光网络终端,并研发嵌入边缘计算功能的FTTR+X网关[4] 财务表现 - 收入波动增长:2022年50.43亿元→2023年42.39亿元(-15.9%)→2024年50.87亿元(+20.0%)→2025上半年42.16亿元(同比显著增长)[5] - 盈利能力变化:净利润从2022年4.29亿元→2023年2.16亿元(-49.7%)→2024年0.89亿元(-58.8%)→2025上半年5.10亿元(大幅回升)[5] - 毛利率趋势:2022年22.1%→2023年20.6%→2024年17.4%→2025上半年18.7%[7] - 研发投入强度:研发开支占比持续较高,2023年13.1%、2024年12.3%、2025上半年8.1%[7]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光模块市场集中度较高:2024年前五大专业厂商合计市场份额44.1%[4] - 中国市场集中度更明显:2024年前五大厂商合计市场份额45.9%[4]
烽火通信2025上半年净利逆增32% 国际业务亮眼境外资产规模达10.46亿
长江商报· 2025-08-25 23:2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1.17亿元,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增长32.02% [1][2] - 扣非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增长31.59%,营业成本下降20.64%推动毛利率提升 [2] - 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6.09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改善81.61% [2] 研发投入 - 上半年研发费用14.3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2.95% [1][2][3] - 2019至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196.62亿元,连续多年研发投入占比超12% [1][3] - 通过优化研发项目结构聚焦关键领域,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3] 技术创新 - 完成全球首次400G/800G融合速率ROADM现网试点,首发1.6T双载波混合组网系统 [3] - 发布行业首个50G PON三代时分共存方案,伏羲2360车规级MCU完成冬季路试 [3] - 空芯光纤工艺实现关键突破,孵化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业务发展 - 算力与存储业务增长显著,服务器产品中标中国铁塔、联通数科等项目 [2] - FTTR出货量持续提升,参与多个工信部万兆光网试点 [2] - 传统光通信业务仍占主导地位 [2] 国际市场 - 光网络、光宽带产品在东南亚、美洲、非洲市场实现多点突破 [1][4] - 境外资产规模10.4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43% [1][4] - 拥有3个海外生产基地、8个海外研发中心和11个全球交付中心 [4] 全球布局 - 国内拥有1+6产业基地,承建近400条国家级光通信干线 [4] - 产品服务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MWC等国际展会提升影响力 [4] - 强化合规风控体系和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 [4] 股东回报 - 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37.94亿元,分红比例持续保持在30%以上 [4]
新股消息 | 纳真科技递表港交所 同时拥有光模块和光芯片研发及量产能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23:26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纳真科技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花旗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1] - 按2024年全球光模块收入计 公司在全球专业光模块厂商中排名第五 市场份额达2.9%[3][4] - 按2024年中国光模块收入计 公司在全球专业光模块厂商中排名第三 市场份额达7.2%[3][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是全球少数同时具备光模块和光芯片研发及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1] - 成功开发并批量生产800G光模块 已交付1.6T光模块样品供客户验证[3] - 全球首批成功开发50G PON光模块的制造商 已交付非对称50G PON光模块样品[3] - 批量生产75mW大功率CWDFB激光芯片 正在开发100G/200G EML激光芯片及100mW以上大功率CW-DFB芯片[4] - 中国首批成功开发并批量生产10G EML激光芯片的制造商 正在开发50G EML激光芯片[4]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50.43亿元 净利润4.29亿元[5] - 2023年收入42.39亿元 净利润2.16亿元[5] - 2024年收入50.87亿元 净利润0.89亿元[5] - 2025年上半年收入42.16亿元 净利润5.10亿元[5] - 2022年毛利率22.1% 2023年20.6% 2024年17.4% 2025年上半年回升至18.7%[7] - 研发开支占比保持高位 2023年13.1% 2024年12.3% 2025年上半年8.1%[7]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前五大专业光模块厂商合计市场份额44.1%[4] - 2024年中国市场前五大专业光模块厂商合计市场份额45.9%[4] - 按全球数通光模块收入计 公司位列全球专业厂商前五名[3] - 按全球FTTx光模块收入计 公司位列全球专业厂商前三名[3] - 按中国光网络终端盒子收入计 公司位列全球厂商前三名[3]
兆驰股份20250825
2025-08-25 14:36
公司业务与业绩表现 * 兆驰股份主营业务包括电视机ODM和LED行业 电视机ODM业务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北美市场订单减少导致2025年上半年业绩出现20%以上下滑 该下滑趋势从2024年第三季度开始已连续三个季度延续[2][3] 公司电视机ODM年出货量约为三四百万台 其中80%以上销往北美市场[3] 公司加速将生产线转移至越南以降低关税影响 深圳工厂基本停止出货 大部分产能已转移至越南[4]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起利润有望恢复[2][5] 2025年预计业绩在15~16亿之间 比去年略有下滑[17] LED业务优势 * 兆驰股份在LED行业已成为领军企业 通过产业链一体化模式实现从蓝宝石切割到封装和直显模组的闭环生产[2][6] 公司在LED芯片领域保持接近20%的净利润率[2][6] 与三安光电产能并驾齐驱但利润率更高[6] 这种一体化模式提升了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2][6] 光通信业务布局 * 公司利用LED芯片技术优势横向切入磷化铟 砷化镓和氮化镓等光通信芯片材料[2][10] 2023年下半年收购瑞谷通信以补充光器件能力[10] 2024年12月启动光通信高速模块及器件项目并迅速实现批量供应[10] 2025年光通信业务预计营收可达四五亿元[2][10] 已实现100G以下速率光模块产品的验证和出货[2][10] 2026年目标发展100G以上速率产品包括200G和400G等规格[2][11] 若提高自有芯片比例毛利率有望接近25%[2][11] 公司计划未来涉足AI服务器及相关数据中心市场[11][12] 技术创新与行业机遇 * 微软推动基于Micro LED技术的光学链技术 可能为数据中心链路传输带来突破[2][13] 该技术通过数百个并行低速光通道替代少数高速快通道 实现长距离低功耗高可靠性传输[14] 兆驰股份作为Micro LED行业龙头具备强大的制作能力和制造经验[15][16] 公司目前能够做到100G以下的闭环并实现盈利 并展望2026年向200G 400G发展[16] Micro LED技术在中国市场具备很大应用潜力 规模量产和成本降低需依赖中国厂商[15][16] 估值与投资前景 * 公司当前估值约为15倍左右[4][17] 市值约250亿[17] 筹码结构干净 无再融资需求和大非减持风险[4][17] 预计2026年业绩有望恢复到18~19亿水平[4][17] 若实现可给予20倍估值 股价至少有50%以上增长空间[4][17] 公司仅用一年半时间在低速光模块领域实现盈利 有望在高速或中高速光模块领域取得更好成绩[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