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竹代塑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民日报· 2025-08-19 01:02
"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阿里说,在减缓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中,中国提出"双碳"目 标,在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上取得显著进展,还通过停止新建境外煤电项目、推动绿色金融合作等政策 为全球绿色发展树立典范。阿里表示:"在全球气候谈判进程中,中国对《巴黎协定》等关键协议的达 成作出了建设性贡献。" 阿里表示,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支持南南合作,支持发展中国家提高气候适应能力,特别 是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绿色基础设施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我们期待国际社会进 一步携手合作,建设一个更绿色、可持续的世界。"阿里说。 "中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具有前瞻性又极具战略意义。"阿里表示,中国对生态保护和 低碳发展的高度重视,在中国的林草政策中得到充分体现,绿色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比如,在"以竹代塑"方面,中国已研制出可应用于建筑、工业等领域的竹缠绕复合管道、管廊,有 效减少了碳排放。中国推进农林废弃物利用,将其转化为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还通过育种技术和基因 工程等培育抗病虫害、抗火耐火的优良树种,提升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阿里表示,中国在加速自身绿色转型的同时 ...
“两山”20年山东实践丨“南竹北移”70多种,万里黄河绿生金
齐鲁晚报· 2025-08-15 00:47
核心观点 - "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 山东聊城通过"南竹北移"工程实现盐碱地生态治理与产业融合发展 形成可复制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模式 [1][3][12] 生态治理技术突破 - 聊城东昌湖西岸300亩百竹园原为土壤含盐量高达20‰的盐碱涝洼地 通过"冬灌保温 春灌压碱"技术实现竹子引种 [4][7] - 采用黄河水洗盐作业将表层0.8%盐分压至地下2米以下 通过密植形成小气候 2017年首次实现所有竹种在盐碱地引种并耐受-15℃低温 [7] - 建立"引种—驯化—推广"三步法 通过极端天气筛选变异株 累计培育70余个适应北方的竹品种 远超专家预测的20余种 [8] 种植规模与生态效益 - 全市竹子种植面积从2011年不足百亩扩展至2025年3000余亩 建立5处竹种质资源圃总面积700余亩 [9] - 竹林使局部区域负氧离子浓度提升30% 夏季气温比林外低3℃-5℃ 黄河故道风沙显著减少 [9] - 技术推广至黄土高原延安地区 河北京津等地绿化工程中"聊竹"占比逐年提升 [13] 产业链发展规模 - 设施农业领域130余万亩拱棚竹竿年消耗量形成48.1亿元市场规模 替代南方竹材供应 [10] - 临清竹竿巷年销售额超千万元 莘县张鲁镇菜园村扫帚合作社带动80余户村民年增收300余万元 [10] - 临沂沂南县竹泉村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 门票收入达千万元 [9] 文旅融合与文化赋能 - 百竹园日高峰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 带动周边餐饮民宿增收 [11] - 高唐县尺八文化研学基地年接待研学团队超万人次 东昌湖民宿通过竹制文创实现单店年均增收3万-5万元 [11] - 2023年开设中国南竹北移展示馆 推广"以竹代塑"绿色理念 [11] 学术价值与推广模式 - 2024年6月第三届中国"南竹北移"学术经验交流会定址聊城 形成"会议引导定方向 科技支撑破难题 市场运作促长效"可复制经验 [12] - 竹林固碳能力达普通树木1.5倍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12] - 计划建设北方最大竹苗输出基地 推动"东竹西移"战略 [13]
南王科技股价微跌0.71% 公司回应未涉足竹产业业务
金融界· 2025-08-13 19:32
股价表现 - 8月13日股价报收12.67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9元,跌幅0.71% [1] - 当日成交量为34181手,成交金额达0.43亿元,换手率为3.41% [1] - 公司当前总市值24.72亿元,市盈率为86.24倍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环保纸袋及食品包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餐饮、零售等行业 [1] - 所属行业为造纸印刷板块,注册地位于福建省 [1] 投资者互动 - 公司回应投资者提问表示暂未开展竹产业相关业务 [1] - 后续若有相关业务开展计划将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 该回应针对投资者关于公司是否涉足以竹代塑、竹产业相关业务的询问 [1] 资金流向 - 8月13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50.84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1091.06万元 [1]
重庆忠县竹制品走俏马来西亚
人民日报· 2025-08-11 22:01
行业动态 - 竹纤维环保餐具行业成功进入马来西亚市场 覆盖吉隆坡 新山等主要城市并进入23家当地连锁超市 [1] - 竹纤维环保餐具在马来西亚可降解餐具市场占据15%份额 [1] - 行业推动"以竹代塑"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竹林资源培育 竹材精深加工 产品设计制造等多方面入手 [1] 生产规模 - 忠县及周边地区发展10多万亩竹材基地 [1] - 全县年加工竹纤维制品达3亿套 [1] - 超过60%产品出口海外 成为全球竹纤维环保制品领域重要产地之一 [1] 产品类型 - 出口产品包括餐盘 刀叉 筷子 勺子 水杯等多款竹纤维环保餐具 [1]
山水间颜色更亮,百姓日子焕然一新!解码“生态美”滋养“百姓富”转化密码
央视网· 2025-08-11 08:05
浙江安吉县绿色发展转型 - 余村通过关停矿山和水泥厂实现产业转型,2024年人均收入达7.4万元[3] - 竹林碳汇模式使村民收入从2000元/年提升至1万元/年以上[11] - "以竹代塑"产业快速发展,相关企业销售额保持两位数年增长[10][13] - 生态旅游带动咖啡产业兴起,单店单日最高售出8000杯咖啡[15][17] 黑龙江伊春市生态经济开发 - 溪水林场农家院数量从2016年1家增长至42家,形成旅游产业集群[24] - 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夏季气温仅22℃,成为避暑旅游热点[27] - 伊春森林覆盖率83.8%,生态产品总值(GEP)稳定在4240亿元/年[31] - 建立轻基质育苗生产基地,年培育红松苗超300万株[29] 生态经济模式创新 - 安吉首创竹林碳汇交易机制,实现"空气变现"[8][11] - 伊春开发亲子游新业态,鹿苑等场景提升游客体验[26] - 两地均完成从资源开采到生态服务的产业转型[6][20][33]
全竹质可降解透明薄膜获推广
中国化工报· 2025-08-08 03:31
核心观点 - 赣南师范大学研发的全竹质可降解透明薄膜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以竹代塑"重点推广科技成果名单 首创集成工艺生产100%竹质完全可降解透明薄膜 填补透明薄膜领域空白 具有原料可再生 绿色环保 成本低 安全性高等优势 可替代传统塑料薄膜 在快递胶带 食品/药品包装 抗静电封装 农用薄膜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 [1] - 已建成百吨级薄膜中试生产线 与上海永冠众诚集团及东乡区政府达成深度合作 加速推进非粮基可降解透明薄膜 环保胶带等系列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与应用落地 [1] 技术突破 - 首创"纤维素溶解—吹膜—干燥及溶剂回收"集成工艺 以竹浆为原料生产100%竹质完全可降解透明薄膜 [1] - 相较传统聚丙烯膜 黏胶玻璃纸和聚酯薄膜具有原料可再生 绿色环保 成本低 安全性高的优势 [1] 产业化进展 - 已建成百吨级薄膜中试生产线 [1] - 2023年4月底与上海永冠众诚集团及东乡区政府达成深度合作 [1] - 正加速推进非粮基可降解透明薄膜 环保胶带等系列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与应用落地 [1] 应用前景 - 可替代传统塑料薄膜在快递胶带 食品/药品包装 抗静电封装 农用薄膜等领域应用 [1] - 应用潜力巨大 [1]
“将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融入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创举”
人民日报· 2025-08-02 22:01
生态转型与绿色发展 - 浙江安吉余村从采矿经济转型为生态旅游和碳汇经济,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1] - 余村闲置空间改造为露营营地、小酒馆、网红民宿等新业态,吸引上海、杭州游客[2] - 安吉县通过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交易平台,将竹林空气转化为经济收益[6] 竹产业创新与替代塑料 - 安吉拥有100万亩竹林和近1000家竹产业企业,2022年参与发起"以竹代塑"倡议[3] - 当地推广竹浆纸吸管、"竹六小件"等产品,累计减少500余万套一次性塑料消耗品[5] - 竹叶黄酮饮品、竹纤维手提袋等创新产品展示生态价值转化路径[5] 青年创业与乡村振兴 - 余村整合3.7万平方米闲置资源打造"青来集"青年创业空间,聚集60多个项目[7] - 青年社区提供共享办公、社群生活和人才服务,吸引四类青年群体("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云乡人")[7] - 配套"5分钟生活服务圈"和余村音乐会等活动满足青年生活工作需求[7] 国际影响与经验输出 - 6国22名官员调研余村,认为中国绿色发展模式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1][2] - 安吉"以竹代塑"经验为布基纳法索等竹资源丰富国家提供发展思路[5] - 赞比亚官员计划借鉴中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的理念[5][6]
共享发展经验推进全球发展倡议部级研讨班学员点赞中国绿色发展成就—— “将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融入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创举”
人民日报· 2025-08-02 22:00
生态转型与绿色发展 - 2005年习近平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20年间余村从采矿转型为生态旅游和碳汇经济,矿坑变为油菜花田和荷花藕塘[1] - 余村闲置空间实现蝶变:废弃矿坑改造为露营营地,垃圾处理站转型小酒馆,老旧民居成为网红民宿,吸引上海、杭州游客"周末游"[2] - 安吉县拥有100万亩竹林和近1000家竹产业企业,2022年中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发起"以竹代塑"倡议,当地推广竹浆纸吸管等产品累计减少500余万套一次性塑料消耗[3] 生态价值转化模式 - 安吉通过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将竹林空气转化为经济收益,实现"以前砍竹每亩收入不到80元,现在空气能卖钱"的突破[4] - "余村印象"青年图书馆和生态旅游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创造乡村旅游新业态,生态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势能[2] - 安吉"以竹代塑"展示中心推出竹叶黄酮饮品、竹纤维手提袋等创新产品,300多家"村咖"普及竹浆纸吸管,"竹六小件"进入酒店民宿[3] 青年创业与乡村复兴 - 余村整合3.7万平方米闲置资源打造"青来集"青年创业空间,聚集60多个合伙人和新经济项目,形成50多处新业态场景[6] - 大余村青年人才社区采用"∞"符号设计理念,提供共享办公、社群生活和一站式服务,吸引"原乡人""归乡人"等四类青年群体[6] - 配套建设"5分钟生活服务圈",举办余村音乐会、夜话等活动,满足青年"生活-工作-娱乐"一体化需求[6]
从牙刷到交通护栏 “以竹代塑”让竹子可以“百变”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30 01:53
安吉某竹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 王丽慧:热弯的工艺,让牙刷更有握感,完全可以代替商超的一些塑料牙刷。现在我们生产供应酒店民宿的一次性的牙刷, 也开发了家用款的牙刷。出口70%,内贸占30%,在韩国卖得非常好的。 从传统农具、家居用品到工艺品,竹子的应用日益多元。在江西赣州上犹县的竹制品展厅,一架竹管琴引人注目。它以竹子为主要材料,巧妙融合传统管琴 的机械结构与创新设计的竹制音板、共鸣部件,经特殊工艺处理后,既保留了管琴基本音质,又融入了竹材的独特音色。 目前,我国竹产品包括了竹制家具、竹制餐具等日用品,还包括了车辆内饰、竹制包装材料等工业制品,竹制板材、竹纤维等建筑建材以及农林生产等多个 领域产品。不久前,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以竹代塑"主要产品名录(2025年版)》,在2023年版名录基础上,将产品小类从17项增至25项, 进一步拓展了竹制品在农林业生产领域替代塑料的应用范围。 2023年我国出台了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将在2025年初步建立"以竹代塑"产业体系,那么现在我国"以竹代塑"产业发展的情况如何? 0:00 浙江安吉是著名的"中国竹乡",在当地一家竹业科技公司车间,竹制牙刷 ...
“小竹子”发挥“大作用” “以竹代塑”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央视网· 2025-07-29 06:46
政策规划与产业体系 - 2023年我国出台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在2025年初步建立产业体系 [1] - 国家林草局、发改委印发《"以竹代塑"主要产品名录(2025年版)》,产品小类从17项增至25项,拓展农林业领域替代应用 [5] - 2024年9月国家林草局发布专项标准体系,涵盖基础通用、工程建筑等九大类共140项标准 [15] 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 - 浙江安吉竹业科技公司实现竹制牙刷全流程工业化生产,各环节井然有序 [1] - 江西赣州开发竹管琴创新产品,融合传统结构与竹材特性,保留音质同时体现竹材音色 [3] - 浙江国家竹产业研究院研发"竹钢"材料,比强度达碳素钢5倍,已应用于高速公路护栏 [13] - "竹钢"生产过程中每吨产品可实现负43公斤碳排放,属于负碳材料 [15] 产业链延伸与资源利用 - 竹产品覆盖日用品、工业制品、建筑建材等多元领域 [5] - 福建邵武市企业建立竹刨花板生产线,年消耗20万吨竹材边角料,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9][11] - 江西资溪竹科技产业园通过创新工艺将竹筒转化为平整竹板,保留天然纹理用于高端制品 [7] 成本优化与市场推广 - 浙江安吉采用智能拖竹机、山地运输车等设备,使竹材运输效率提升10倍以上,单日运力达15-20吨 [16] - 通过集中收储模式将竹材下山成本控制在160元/吨 [18] - 云南大关县开发筇竹产业,打造竹旅IP和文旅新业态 [20] - 计划通过消费展会、政企对话和特色地区引领行动推广"以竹代塑"产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