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

搜索文档
浙江衢州常山县:油茶科技助丰收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24 03:31
浙江常山依托中国林科院的科技力量,构建起涵盖种苗智能化培育、高效轻简机械化管理、绿色加工等全链条的油茶科研服务体系,助力油茶产业做大 做强 9月22日,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东案乡朝阳村油茶林,金黄的、鲜红色的不同品种油茶果实颗粒饱满,挂满枝头。 "感谢'油博士'的指导,今年挂果数量比去年多,质量也好。"茶农郑华龙笑着告诉记者,"这80亩油茶即将迎来丰收,依照市场行情每亩能有5000元以上 的收入!" 科技添助力,油茶产业兴。常山素有"中国油茶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常山锚定"富民增收"的目标,以科技赋能、机械强林为重要抓手,依托中国林业 科学研究院的科创力量,构建起涵盖油茶种苗智能化培育、油茶高效轻简机械化管理、茶油绿色加工等全链条的科研服务体系,不断释放产业潜能。2024 年,常山县油茶种植面积达29万亩,综合产值突破17亿元,规模与效益均居浙江省第一。 田间地头,油博士展身手 郑华龙所说的"油博士"工作站,是常山县林业水利局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以下简称"亚林所")等科研机构于2019年联合成立的科技服务综 合平台,现有博士7名,着力解决当前油茶产业发展种苗培育、栽培管理、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中出现的各 ...
自贡探索油茶薄产低效破题路径 油茶产业如何量质双升?
四川日报· 2025-09-16 07:22
Pr 茶花谷内的油茶数据监测站。 一个聊天群 破解"靠天吃饭"关键一步 五大举措 重构"林业特派员"管理体系 夯实"扩面提质增效"产业根基 深化精深加工与茶旅融合的三产联动 强化园区引领申报国家级项目 拓宽多元资金渠道 9月8日,在荣县青龙村的一片山坡上,工人忙着开荒除草,为种植油茶树做准备。山谷另一侧,油 茶树密密麻麻已成林,油茶果压满枝头。近日,四川省公布2025年度第二批"天府森林粮库"高质量发展 县名单,荣县凭借油茶产业名列其中并获专项资金支持。 油茶是四川优势特色林粮品种。此前四川围绕高质量建设"天府森林粮库"提出实施六大重点工程, 以川南为核心的"百万亩油茶倍增工程"就是其中之一。但此前,因油茶树管护不易、薄产低效等问题, 拥有多年油茶种植史的自贡一度面临推广难题。 从推广不易,到种植规模、年产量和年产值三项指标居全省之首,自贡油茶是如何破题的? "油茶果进入油脂转化期,要清藤蔓、施绿肥……"每天清晨,荣县71岁农户邹旭贞都会点开油茶种 植聊天群,查看"油茶气象周报"。周报里,各基地气温、降水数据及关键期管护建议一应俱全,这是自 贡破解油茶薄产问题的关键一步。 荣县地处川南丘陵,园区"小气候"特征 ...
生猪“上楼”、AI“爆改”加工线,河源农业持续上“新”
南方农村报· 2025-09-15 10:32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 - 无人驾驶农机实现耕种管收全环节无人化作业 包括旋耕机 插秧机 植保无人机和收割机[27][28][32] - 一台无人插秧机12分钟完成1亩地作业 施肥和打药效率是传统人力的百倍以上[29][33] - 农机总动力超84万千瓦 拖拉机5679台 水稻联合收割机1554台 水稻机收率达89.28%[36] - 植保无人机134架 覆盖病虫害防治全流程 稻谷烘干机130台 日烘干能力突破2200吨[37][38] - 79家农机服务企业覆盖90%粮食主产区 年均服务面积达3万亩[24][44] 设施农业与智能种植 - 智能温室应用恒温控制 无土栽培和水肥一体化技术 打破靠天吃饭局面[3][49][53] - 华南锯齿型植物智能温室150亩 锯齿设计减少雨水渗漏 温度控制系统精准调节环境[52][53] - 标准化生产使番茄基地产量提升120% 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50][54] - 650亩蓝莓基地采用全自动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 实现品质和产量双提升[55][57] - 300亩花卉基地配备恒温智能化调控设施 实现全年无休生产 周期120-360天[61][62][63] 智能化养殖与育种 - 36栋6层养猪楼每栋养9000头母猪 全年出栏80万头肉猪 土地利用率是平层养猪场的6倍[74][75] - 智能化养殖设备实现自动化饲喂 轨道巡检机器人监测环境 1名工人管理2000头肉猪[76][77][79] - 三层高效养殖鸡舍配备自动温控 发酵床和远程监控 每栋两人年养12万只鸡[86][87][90] - 种业基地采用自动化种蛋处理 照蛋落盘和鸡苗处理系统 实现无人化管理[92][93] - 循环水养殖技术使35立方米水桶养5000尾加州鲈鱼 产量是土塘10倍 节水率达90%[99][100][104] 农产品加工与技术升级 - 油茶种植面积超98万亩 茶籽年产量8.5万吨 茶油1.9万吨 综合产值超30亿元[110] - 投资3亿元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生产线榨取率达28%-29% 残留率不足1% 年产茶油3500吨[114][116][119] - 自动化腐竹生产线日产量6000斤 相当于传统60人产量 效率提升60倍[123][124] - 米粉生产线应用自动化设备 单线产能提升30% 年产量3万吨 年产值3亿元[127][128] - 计划引入AI机器视觉系统自动检测米粉断条 色泽和黑点 实现精准质检[129]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从山顶到海洋的“大账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新华社· 2025-09-10 15:22
国务院新闻办9月1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 示,我国自然资源领域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自然资源"大账单" 从山顶到海洋的"大账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黄垚 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作为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自然资源部亮出了一份自然资源的"大账单"。 "在这里我向大家报个账。"自然资源部部长关志鸥说,通过持续开展调查监测,我国自然资源家底更加 厚实。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截至2024年底,全国耕地面积19.4亿亩,比2020年增加2800万亩,牢牢守住 了耕地保护红线,其中,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吉林、新疆等省(区)耕地面积均超过了1亿亩,耕 地的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逐步形成。 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5.09%,比2020年提高了约2个百分点,我国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森林蓄 积量达到209.88亿立方米,提前实现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2030年目标。 矿产是工业的"粮食","十四五"期间,我国全面摸清了 ...
找矿重大突破!这场发布会,信息量满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07:01
能源资源勘探开发 - 油气勘探实现重大突破 探明10个大型油田和19个大型气田 [2] - 石油年产量稳定在2亿吨 天然气年产量突破2400亿立方米 [2] - 新探获多个大型铀矿床 显著提升铀资源安全保障程度 [2] - 海洋原油增量占2024年国内原油增量70%以上 成为增储上产主力 [6] 海洋经济发展 - 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产业门类涵盖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 [5] - 海工装备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 [7] - 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总量三分之一 [9] - 海洋旅游产业增加值达1.6万亿元 邮轮旅游和海洋研学热度高涨 [9] 海洋科技创新 - 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 排水量42600吨 钻深11000米 综合性能全球领先 [11] - 建成全球首座10万吨级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 [11] - "海油观澜号"浮式风电和"奋斗者"号深潜器等重大装备相继投入使用 [11] - 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超每日290万吨 天津建成全国首条全国产化生产线 [8] - 自主研发海洋药物占全球已上市品类28% 厦门生产全球纯度最高氨糖药品 [8] - 海洋能技术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舟山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并网时间和发电量居世界前列 [8] 林草产业发展 - 2024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超10万亿元 带动6000万人就业增收 [4] - 森林食物年产量突破2亿吨 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第三大重要农产品 [4] - 油茶种植面积达7500万亩 茶油年产量超过100万吨 [4] - 浙江安吉竹子产业创造192亿元产值 带动近4万竹农增收 [4] - 生态护林员队伍稳定在170多万名 实现家门口就业 [4] 不动产登记服务 - 实现抵押登记等业务跨省通办 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登记服务高频事项全程网办 [3] - 交房即交证覆盖2200多个县市 化解1500多万套房屋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3]
找矿重大突破!这场发布会,信息量满满……
证券时报· 2025-09-10 04:33
自然资源与能源发展 - 油气与铀矿实现重大找矿突破 探明10个大型油田和19个大型气田 [2] - 石油稳产2亿吨 天然气产量突破2400亿方 [2] - 新探获多个大型铀矿床 有效提升铀资源安全保障程度 [2] 不动产登记与民生改善 - 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 实现抵押登记等业务跨省通办 [3] - 交房即交证覆盖2200多个县市 化解1500多万套房屋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3] 林草产业发展 - 2024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超10万亿元 带动6000万人就业增收 [4] - 森林食物年产量突破2亿吨 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第三大重要农产品 [4] - 油茶种植达7500万亩 茶油年产量超过100万吨 [4] 海洋经济成就 - 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成为海洋产业门类最齐全国家之一 [5] - 海洋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6年全球第一 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70%以上 [5] - 海工装备市场份额占全球50%以上 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超每天290万吨 [5] 海洋科技创新 - 海洋药物自主研发品种占全球已上市品类28% [5] - 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9] - 海洋旅游产业增加值达1.6万亿元 [9] 重大装备与工程建设 - 建成全球首座10万吨级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 [9] - 首艘排水量42600吨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 钻深11000米 [9] - 全潜式深远海养殖深蓝一号和大型养殖工船国信一号交付使用 [9]
红色土地上正在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中国环境报· 2025-09-02 23:21
革命老区生态转型 - 多数革命老区生态资源丰富但生态系统敏感脆弱 存在水土流失严重 矿山裸露 地表塌陷 地下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堆积等问题 [1] - 福建长汀通过20多年系统治理实现从山光水浊到绿富美转变 治理经验入选联合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2] - 浙江长兴县煤山镇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 山西阳泉废弃矿山变为沃野良田和葱郁林海 [2]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 - 山西吕梁围绕煤炭焦化传统产业打造完整产业链和跨产业循环体系 利用焦化副产品发展氢能 依托铝土资源延伸高端制造产业链 [3] - 河北涉县发展高端结构钢产业集群 邯钢新厂区实现从物料运输到产品出厂全流程绿色化 [3] - 宁夏盐池在盐碱地实现海蟹 南美白对虾和螺旋藻规模化养殖 打造品牌价值超130亿元的盐池滩羊 [3] - 河南光山县发展油茶产业 油茶果可榨取高端茶油并制成化妆品 洗发水等衍生品 [3] 生态农业与旅游融合 - 长汀坚持水土治理与发展生态产业结合 鼓励种植杨梅甜橙等经济作物 发展休闲农业和旅游观光新业态 [2] - 革命老区利用VR/AR 沉浸式剧场 剧本杀等科技手段开发红色文化资源 增强互动性和体验感 [4] - 将红色文化与生态资源结合 发展生态旅游 康养度假和研学体验 实现红绿交融 [4]
远山的回响丨远山新绿 白沙雨林的“两山”答卷
央广网· 2025-08-30 12:18
文章核心观点 - 白沙县通过"橡胶林+"模式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增收的平衡 探索出可持续发展振兴之路 林下经济年产值突破5亿元 每年提供7万多人次就业岗位 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 涌现多个年产值破百万元的村子[4] 橡胶产业转型 - 橡胶价格走低导致胶农收益锐减 部分胶农弃割离场 传统橡胶产业面临困境[4] - 采用"橡胶林+虎乳灵芝"种植模式 30亩试验地截至8月初已收入16万元 虎乳灵芝富含多糖和蛋白质 粗加工产品市场供不应求[5][6][8] - 虎乳灵芝种植依托海南野生资源结合现代生物技术 选育适宜本地环境的菌种 出菇率提高30%[6][8][25] 油茶产业发展 - 白沙县将油茶确立为新兴支柱产业 发展"油茶+"经济 安排3330万元专项资金发放种植补贴[19] - 推广"橡胶+油茶"混种模式 油茶生果每斤售价数元 10亩油茶林年收入达10万元[13][14][15] - 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 远超国家标准 产品通过电商和直播销售[15][29] 科技赋能与产业链升级 - 南药分拣中心每天烘干农产品达13吨 产品销往国内药材市场和泰国 马来西亚等国家[20][21] - 菌种实验室培育新品种适应橡胶林微环境 已在白沙推广1.4万多亩 能分解橡胶树落叶有害物质[25] - 智能温室实时监控温湿度 物联网设备自动灌溉 生产线采用分拣和烘干机械化操作[11][21][25] 就业与收入提升 - 虎乳灵芝加工按小时计酬 村民日切近千斤 月收入4300元 比割胶轻松且方便照顾家庭[11] - 去年发放农户务工费300多万元 今年预计翻倍 产业链各环节均标注农户收益点[11] - 培训班已办47期 培养1091名"土专家" 涵盖南药种植和加工技术 产量提高三成[24]
湖南省油茶林面积、茶油产量、年总产值均居全国首位
中国新闻网· 2025-08-25 17:42
行业规模与地位 - 湖南油茶林面积达2371万亩 年产茶油44万吨 年总产值934亿元 均居全国首位 [1] - 湖南以平均每年新造50万亩 低产林改造90万亩速度推进资源培育 [1] - 油茶产业对维护国家粮油安全 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1] 产业链结构 - 茶油经营主体超过5000家 包括134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 1140家其他加工企业及3957家小作坊 [1] - 年加工能力达60余万吨 除茶油外还开发出化妆品 保健品 茶枯粉等衍生产品 [1] - 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 产品远销东南亚各国 [1] 区域产业集聚 - 攸县拥有52万亩油茶林 2024年末茶油产量超1.9万吨 产良种苗2亿株以上 [2] - 当地形成5家省级油茶企业 121个百亩以上种植大户 28个专业合作社及177家加工作坊的产业集群 [2] - 油茶总产值逾23亿元 被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2] 科技与创新方向 - 第二届油茶节以"科技赋能油茶 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 [1] - 活动将重点呈现全智能生产线及"林文旅"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应用 [2] - 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学者企业家参与 展示油茶机械与现代化生产工艺 [2]
从“酉阳所需”到“酉阳所兴”,中国石化绘就酉阳乡村振兴新图景
搜狐财经· 2025-08-20 13:09
产业帮扶 - 中国石化累计实施22个帮扶项目 聚焦产业、教育、消费等多个关键领域[1] - 助力酉阳打造40万亩油茶林全产业链 建成6条智能化生产线并形成三大特色品牌体系[4] - 投入帮扶资金推进"800源"饮用水项目 计划2025年新建瓶装水生产线[6] - 丁市镇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带动农文旅融合 2024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 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32万元 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6] 消费帮扶 - 通过易捷平台组织5场大型展销活动及2场专场营销 推动34款酉阳产品进入全国销售平台[11] - 在第七届"西洽会"举办产销对接大会 促成多家本地企业现场签署购销协议[9] - 设立易捷便利店"酉阳800"专属销售区 并将产品纳入员工内部采购目录[11] 教育帮扶 - 构建"一企帮一校"帮扶体系 结对板溪镇中心小学、麻旺中学和黑水中学三所学校[13] - 完成1.5万平方米校舍翻新 新建6间功能室及实验室 配备专业教学器材[13] - 更新2套大型多媒体教学设备 并为学生定制校服及床上用品[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