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然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公园建设加快推进 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川日报· 2025-08-20 00:26
国家公园建设理念 - 国家公园建设遵循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三大理念 [1] - 实现全民共享是未来五年关键课题 需通过低门票和特定群体免票政策降低体验壁垒 [2] - 大熊猫国家公园凭借生物多样性优势和旗舰物种情感纽带 具备推进全民共享的天然条件 [2] 自然教育与公众参与 - 自然教育存在课程零散和缺乏系统规划问题 需通过科学方法设计跨学科生态体验场景 [2] - 大熊猫国家公园开发立体关联教育资源 整合动物迁徙、气候水文等多学科知识并通过多样化产品呈现 [2] - 科普馆采用沉浸式互动和差异化展陈 需结合运营思维实现公益性与市场性统一 [3] 社区协同与产业发展 - 国家公园建设核心为发展命题 需推动公园与周边社区协同实现可持续保护 [5] - 唐家河中蜂科普馆融合文旅、文创交易与自然教育 成为多功能社区发展平台 [5] - 青川县投放超120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管护员补助、基础设施提升和林下经济发展项目 [5] 经济效益与转型成果 - 青川县国家公园周边从事旅游相关产业农户占比达45% 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8年提升超230% [5] - 宝山村依托景区资源发展温泉度假、精品民宿集群及山地运动 实现村民人均年收入8万元 [5] - 通过全国性营销渠道对接高端消费市场 推动生态价值高效转化 [5]
全球第二批!深圳湾公园自然教育中心荣获“湿地教育中心星级奖”
深圳商报· 2025-07-30 06:20
深圳湾公园自然教育中心获奖 - 深圳湾公园自然教育中心荣获全球第二批"湿地教育中心星级奖",全球共有16家单位获此殊荣 [1] - 该奖项旨在表彰全球在湿地环境教育、交流与能力建设方面表现卓越的湿地中心 [1] - 这是深圳市第三个获得此项国际荣誉的自然教育中心,前两个为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和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 [1] - 目前全球两批次共有39个"星级湿地中心" [1] 深圳湾公园自然教育中心概况 - 成立于2015年,是深圳市首个设立在市政公园内的自然教育中心 [1] - 由红树林基金会(MCF)负责执行运营 [1] - 依托深圳湾独特的生态、历史与人文资源,研发了系列适合市民参与的环境教育活动 [1] - 通过趣味性的展陈和互动方式,重点围绕鸟类知识、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其保护开展湿地科普教育 [2] 深圳湾生态价值 - 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中点,每年冬春季节迎接数万候鸟 [2] - 是生物多样性特点区域,也是深圳最受公众喜爱的公园之一 [2]
广州将绿色福祉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幸福生活
中国发展网· 2025-07-23 08:10
绿美广州建设成果 - 全市建成1516个各类公园 542.8公里森林步道 近4000公里绿道 形成一万公里慢行游憩空间[1] - 推动生态+深度融合 引入全地形运动公园 山地自行车赛等新业态[1] - 莲麻小镇 天人山水 增城永树群落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带动周边乡村旅游收入显著增长[2] 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 - 全面推行林长制 2024年林长制考核全省第一并获得国家激励表扬[3] - 林业与旅游康养自然教育深度融合 培育6家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34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3] - 2024年林业总产值达1519亿元[3] - 深化1+4+N数字平台 落地10余个智慧应用场景实现精准监测智能预警[3] 创新参与机制 - 创新推出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 设立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基金[2] - 深化广惠生态共保共治机制 推动生态共治旅游共建[3] - 构建协两环汇三江融城乡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3] 未来发展重点 - 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统领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4] - 围绕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工作主线[4] -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美广州样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