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销率

搜索文档
志高机械募资“戏法”背后忙分红 “收入真实性”引发三连问
犀牛财经· 2025-05-21 01:2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浙江志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志高机械,代码874450 [2] - 公司成立于2003年,主营业务为钻机和螺杆机,提供凿岩工程与空气动力专业性综合解决方案 [4] - 公司IPO保荐机构为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为国浩律师(杭州)事务所 [2] - 公司IPO受理日期为2024-06-28,审核状态为已问询,更新日期为2025-05-15 [2] 销售模式与收入结构 - 公司采用经销模式为主、直销模式为辅的销售模式,2022-2024年经销商贡献营收占比分别为79.23%、79.62%、79.94% [4] - 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6.22亿元、6.43亿元、7.0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89亿元、1.04亿元、1.05亿元,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2.93%、16.31%、1.49% [4] - 公司与持股9%的经销商深度捆绑,2022-2024年上半年来自持股经销商的营收占比分别为13.14%、12.19%、12.94% [4] 分红与IPO募资 - 2017-2023年公司累计分红超过2亿元,其中向经销商持股平台派发股利超过1600万元 [4] - 2023年10月公司派发现金股利6444.45万元,占2023年净利润的62.3% [5] - 公司计划IPO募资5.36亿元,用于智能化钻机生产线建设项目(4.29亿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5772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5000万元) [5][6] - 与2021年创业板IPO计划相比,本次募资总额增长9.33%,但智能化钻机项目投资额提升44%,原螺杆机项目因产能利用率仅50.77%被取消 [5][6] 产能与项目进展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钻机产能利用率达175.23%,但产销率降至87.19% [7] - 截至2024年报,智能化钻机生产线建设项目工程进度仅5%,累计投入自有资金占预算比例3.23% [7] 监管问询与市场关注 - 北交所连续三轮问询均聚焦"销售收入真实性"问题 [1][4] - 市场关注点包括:产销率下滑下扩产合理性、螺杆机闲置产能处理、巨额分红与经销商捆绑关系等 [7]
产销率仍在同期新低——3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解读【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4-27 08:08
3月工业经济表现 - 3月规上工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较上月回升,主因生产大幅改善[2][13] - 工企利润增速录得2.6%,较上月上行3个百分点,但环比增速低于近五年中位数,改善基础待夯实[2][6] - 营收利润率升至4.97%,较上月提升0.4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微升至85.37元/百元营收[13] 行业分化特征 -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突出:3月增速达14.3%,拉动整体利润增长2.8个百分点[11] - 装备制造业显著回升: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受"两新"政策带动利润保持高位[11] - 消费品行业分化:可穿戴设备、家电利润高位,但汽车业显著回落,家具行业降幅大[4][11] 库存与经营压力 - 名义库存增速持平于4.2%,实际库存增速升至6.9%(剔除价格因素)[5][15] - 超三成行业主动去库:烟草、有色冶炼、专用设备去化明显,部分中游和下游行业仍在补库[5] - 企业经营压力高企:产销率创十年同期新低,资产负债率创同期新高[4][17] 企业类型差异 - 私营企业利润改善明显,股份制企业同步回升,国企及外商企业利润回落[6] - 两年平均增速仅私营企业改善,其他类型均下滑[6] 外部影响因素 - 基数走低推动3月利润回升,但后续基数走高叠加外部冲击或使利润承压[2] - 稳增长政策需加码显效,补库进程依赖促消费政策落地[4][5]
工企产销率创同期新低——1-2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解读【财通宏观•陈兴团队】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3-27 09:40
1-2月工企收入与利润表现 - 1-2月规上工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增速较上月回落,主因生产略降且产销率创同期新低[1] - 工企利润增速录得-0.3%,较上月回落超10个百分点,两年年均增速同步恶化,利润率下行0.8个百分点至4.53%[1][7][9] - 成本费用环比微降,每百元营收中成本85.11元、费用8.56元,但利润率受春节效应扰动显著[9] 行业分化特征 - 消费与高技术行业表现亮眼:汽车制造业受置换补贴政策推动利润提升显著,智能消费设备、家电行业因以旧换新政策利润增长突出[8] - 采矿业利润增速大幅下降,原材料行业延续回暖趋势,电力热力、有色行业利润增速上涨[7][8] - 外商企业利润增速保持正增长,国企效益收窄明显,其他经营主体利润同比增速普遍收窄[7] 库存与经营压力 - 名义库存增速4.2%(环比+0.9pct),实际库存增速6.5%(环比+0.8pct),超四成行业仍处于去库阶段[3][5] - 产成品周转天数升至22.3天(上月19.2天),库销比季节性回落但同比略升[14] - 资产负债率创十年同期新高,叠加产销率创十年新低,显示企业经营压力加大[3][14] 政策与前瞻 - 两会政策部署落实有望带动内需改善,叠加高基数效应缓解,利润或见底回升[1] - "两新"政策持续显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仪器仪表等高技术行业利润增幅显著[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