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科技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发布
证券日报网· 2025-09-24 12:42
为加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工作方案》提出,壮大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支持建材大省"挑大 梁",因地制宜发展先进玻璃、人工晶体、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形成新的竞 争优势。聚焦先进陶瓷、超硬材料等,持续开展关键技术和产品攻关,加快补短板锻长板。 在激发市场消费潜能方面,《工作方案》规划,推进绿色建材应用。持续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鼓励 各地制定适合本地消费习惯的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建立绿色建材消费专区和线下体验馆,创新举办"小 而美"活动。落实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在政府采购工程项目中提升绿色建材 应用比例。 本报讯(记者郭冀川)9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 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目标,2025年至2026年,建材行业恢复向好,盈利水平有效提 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绿色建材、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其中2026年绿色 建材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绿色低碳和数字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工作方案》提出了五项工作举措,包括强化行业管理,促进优胜劣汰;加强产业科技创新,提升有效 供给能力; ...
钢铁稳增长方案发布:2025年至2026年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
中国经营报· 2025-09-24 07:50
《方案》还从多个维度提出具体举措:在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方面,通过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着力补 齐短板弱项,推进大宗产品质量升级和稳定原燃料供给,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 扩大有效投资方面,加快工艺设备更新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改造,推进主体设备大型化改造, 先进电炉、特种冶炼等高端装备应用,长流程转型短流程,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先进绿色、低碳工艺 应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在拓展市场需求方面,扩大钢结构在建筑、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应用,激 发释放消费潜力;在深化开放合作方面,稳住外贸市场,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在加强行业管理方面,《方案》提出通过联动实施产能减量置换、产量调控和实施钢铁行业分级分类管 理,进一步管住增量、优化存量,倒逼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支持优势企业发展,促进行业供需平衡、优 胜劣汰。 《方案》还提出,推进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落实《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全面开展钢 铁企业分类评价,按照引领型规范企业、规范企业、不符合规范条件企业实施三级管理。 王国清认为,分级分类管理将深刻影响钢铁行业的竞争格局。"政策资源将向优质标杆企业倾斜,符合 规范的企业可享受部分政策支持, ...
2025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开幕
南京日报· 2025-09-24 01:27
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是南京举办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大型经贸交流活动,自1990年 首办至今,已成为宣传推介南京投资环境、集聚全球资源要素、促进区域经贸交流的重要平台,集中展 示了南京产业竞争力、优质营商环境和独特城市魅力。 金秋之约,洽赢未来。9月23日,2025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开幕。省长许昆林出席开幕式。省委常 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欧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理事会主席、西班牙前首相萨帕特罗致辞。 会前,周红波等市领导会见了参加金洽会的部分嘉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胡 晓炼,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吕德明,南京市政协主席王立平,省政府秘书长赵建军,省和南京市 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部分欧洲前官员和工商人士,外国驻华使节,跨国公司、央企国企民企代表, 高校、研发机构代表及创新创业人才,金融机构、部分商协会代表参加开幕式。 周红波在致辞时说,当前,南京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紧扣经济大省挑大梁需要把握的"四个着力点",聚焦"创新、文化、枢纽、国际"四个关键词,推动产业 科技创新向"高"攀升、东西双向开放向"深"拓展、营商环境建设向"优"发力,着力打造创新高 ...
五部门部署钢铁业稳增长 金融工具精准赋能促转型升级
期货日报· 2025-09-23 08:10
《工作方案》部署了5个方面工作举措。一是加强行业管理。通过联动实施产能减量置换、产量调控和 实施钢铁行业分级分类管理,进一步管住增量、优化存量,倒逼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支持优势企业发 展,促进行业供需平衡、优胜劣汰。二是强化产业科技创新。通过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着力补齐短 板弱项;推进大宗产品质量升级和稳定原燃料供给,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三是扩 大有效投资。通过加快工艺设备更新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改造,推进主体设备大型化改造,先 进电炉、特种冶炼等高端装备应用,长流程转型短流程,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先进绿色、低碳工艺应 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四是拓展市场需求。扩大钢结构在建筑、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应用,激发释 放消费潜力。五是深化开放合作。稳住外贸市场,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强化政策宣贯解读,组织有关地区和企业抓好任务落实,促进 钢铁行业平稳运行,加快推进结构优化升级。 为保障《工作方案》更高质量落地,提出加强组织保障、加强政策支持、加强监测调度三点措施。加强 政策支持方面,具体来看,在于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有扶有控的原则,针对钢铁行业特 ...
2025工博会开幕 首批上海市中试平台发布
新华财经· 2025-09-23 07:04
为进一步引导工业园区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发布工业 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将引导我国工业园区向特色化、集约化、数据化、绿色化、规范化发展,为全国 工业园区的提质增效升级提供科学的路径遵循。 新华财经上海9月23日电(记者杜康)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23日在上海开幕。加快创新成果转 化,为新技术、新产品的成熟量产提供验证和支撑,开幕式上发布了首批上海市中试平台,同时发布我 国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进一步引导工业园区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40.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3.6万亿元,制造业总体规模连 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记者获悉,在全球50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大多数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量达到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的增长贡献率超过30%。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开幕式上介绍,下一步,我国将进一步提升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果,推动科技 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布局;加强推进 传统产业焕新升级,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
聚焦强治理、优供给等5方面 钢铁行业稳增长路径明确
新华网· 2025-09-23 06:02
此外,《方案》还提出推进工艺设备更新、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绿色低碳改造,促进转型升级,通过 强化钢铁产品出口管理、维护出口竞争秩序等方式,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张龙强表示,据测算,截至2023年底,中钢协重点统计企业中,1000立方 米以下高炉数量和100吨以下转炉数量占比分别约为26%和27%,部分区域限制类装备数量大于行业均 值,设备更新及升级空间较大。 具体而言,《方案》提出,2025年至2026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经济效益企稳回升, 市场供需更趋平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显著提 升。 围绕上述目标,《方案》共提出5个方面10条具体举措。其中,聚焦消费达峰、需求下行突出矛盾,提 出加强行业管理,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推进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促进供需动态平衡、优胜劣 汰。聚焦提升供给质量,提出强化产业科技创新,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促进大宗产品质量升级,稳 定原燃料供给,提升有效供给能力。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肖邦国认为,为促进钢铁行业平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亟需抓住"落后低效产 能有序退出"牛鼻子,实施精准调控。同时 ...
常州西太湖:锚定“产人城”融合 扛牢开发区使命担当
扬子晚报网· 2025-09-18 13:11
"西太湖始终紧扣'以产聚人、以人兴城'的'产—人—城'融合逻辑,统筹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力构建'产业生 态、创新生态、环境生态'互促共融的发展新格局,为打造全省有影响力的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按下'加速键'。"武进区区委常委、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 园党工委书记徐俊表示。 聚势产业集群锻造"顶天立地"的发展梯队 创新是第一动力,更是引领未来的核心引擎。西太湖正以"敢为人先"的魄力,聚焦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探索"一港(细胞创新港)一湾(常州 氢湾)一谷(东方碳谷)一岛(合成生物岛)"的未来产业培育路径。"我们力争到'十五五'末,代表武进区打造在全省有影响力的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徐俊 表示。而这一目标的背后,是西太湖融入全市"1028"产业布局、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坚定实践。 攻坚项目"双进"点燃"项目为王"的发展引擎 项目是发展的生命线,更是稳增长的压舱石。迈入项目攻坚的"黄金期",西太湖力争"签约落地30亿元项目1个、10亿元项目5个,省、市重大项目应开尽 开"的目标,掀起项目"双进"火热态势。今年,西太湖新增省重大项目2个, ...
信长星许昆林会见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嘉宾
新华日报· 2025-09-11 15:14
9月11日,省委书记信长星、省长许昆林在南京会见出席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的部分嘉宾。 信长星、许昆林代表省委、省政府感谢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各高校院所长期以来给予江苏发展的大力 支持,感谢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各位院士专家对江苏发展的关心、作出的贡献。信长星说,在推动科 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重大任务。我们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 体发展,充分发挥重大科创平台作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着 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举办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就是为了推动高校院所与企业"双向奔 赴"、科技供给与创新需求精准对接,共同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希望科技部继续给予关心指导,希望 与中国科学院持续深化省院合作,希望各位专家多为江苏发展建言献策,助力江苏在基础研究、重大平 台布局、前沿技术攻关、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 业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吴兢,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何宏平,诺贝尔化学奖获 得者库尔特·维特里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苏德霍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
“十四五”时期我国新型工业化走深走实
科技日报· 2025-09-11 01:39
新能源汽车与制造业规模 - 新能源汽车去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 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1] - 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到8万亿元 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1] 传统产业升级 - 支持46个城市开展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 累计建成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1260家5G工厂 [2] - 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 [2] 新兴产业发展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相当于2020年全年的9.5倍 [2] - 光伏和风电装备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2] - 累计培育形成60多个新兴产业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创建23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 未来产业布局 - 系统谋划未来制造 未来信息 未来材料 未来能源 未来空间 未来健康六大重点方向 [2] - 部署"揭榜挂帅"攻关任务100多项 指导地方建设63家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2] - 超导量子计算机和光量子计算机实现量子优越性验证 激光制造技术进入国际第一梯队 [2] 科技创新体系 - 新布局16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总数达33家 突破近700项关键共性技术 [3] - 累计认定187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遴选首批241家重点培育中试平台 [3] 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 - 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3/4以上 [3] - 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从"十三五"末90.7万件提高至124.4万件 占比从60%提升至65% [3] 技术成果转化 - 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8万亿元 [4] - 出台人工智能等22个产业标准体系 制定9263项行业标准 牵头制定国际标准500多项 [4] - 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53.3% 较"十三五"末提高8.4个百分点 [4] 中小企业培育 - 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 "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1]
2025北京(无锡)科技合作洽谈会成功举办
环球网· 2025-08-18 10:09
活动概况 - 2025北京(无锡)科技合作洽谈会于8月15日在北京举行 主题为"京彩锡引力 智汇新未来" [1] - 活动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 无锡市科学技术局 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承办 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等支持 [1] - 活动包括一场科技合作洽谈会和两场项目路演 200多名专家学者 业界精英参与 [3] 战略合作意义 - 北京科技创新资源密集 高校院所众多 龙头强企云集 科技人才荟萃 [3] - 无锡拥有强大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卓越产业化效率 [5] - 合作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 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3][5] 合作机制与举措 - 首批驻京津冀高校技术经理人获颁聘书 成为高校成果与无锡产业转化的关键纽带 [5] - 无锡市技术转移高校联盟正式成立 由无锡市科学技术局指导 无锡市产业创新研究院管理 [7] - 联盟聚焦科研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对接 概念验证及中试服务等核心环节 [7][8] 政策支持 - 无锡全力打造国内一流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8] - 围绕创新平台能级提升 科技企业孵化 人才团队引育 科技成果转化推出五个政策"大礼包" [8] 未来合作方向 - 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产业发展为导向 [10] - 推动创新链 产业链 资金链 人才链深度融合 [10] - 为长三角与京津冀科技协同发展提供示范样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