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数西算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液冷连接器行业市场评估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智研咨询)
搜狐财经· 2025-09-05 01:31
行业定义与分类 - 液冷连接器是一种利用冷却液循环进行散热的连接装置 核心功能是通过液体循环带走设备热量 解决传统风冷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适用于高功率密度场景如数据中心 电动汽车 储能电池等 [5] - 液冷连接器需具备高气密性 耐压性 抗震性 抗腐蚀性等特性 基于插拔方式可分为UQD和UQDB两大类 [5] 行业政策 - 国家层面出台《绿色数据中心政府采购需求标准(试行)》《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等文件 明确要求数据中心优先采用液冷技术 设定2025年全国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PUE降至1.2以下的目标 [7] - 地方政策如广东省《绿色高效制冷行动计划》 南昌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武汉市《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 进一步细化液冷技术应用场景 推动液冷连接器在数据中心 储能 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速渗透 [7] - 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 推进数据中心用能设备节能降碳改造 推广液冷等先进散热技术 [8] - 2024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 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 增加数据中心 服务器 充电桩等23种产品设备或设施 基本实现重点用能产品设备全覆盖 [8] - 2024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要求到2025年底全国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5以下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年均增长10% [8] 发展历程 - 2000年至2010年为萌芽期 液冷连接器技术主要服务于军工 航空航天等对散热要求极高的领域 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逐步掌握核心工艺 如四川华丰科技自主研发QF系列流体连接器应用于军用雷达 声纳探测等场景 [9] - 2011年至2015年为商业化探索期 液冷连接器技术开始向民用领域拓展 中科曙光率先布局液冷服务器市场 推动冷板式液冷技术商业化 华为 浪潮信息等企业相继加入形成技术积累与产业协同效应 [9] - 2016年至2020年为爆发期 AI算力需求激增与新能源汽车快充技术突破推动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 特斯拉V3 Supercharger充电桩采用液冷连接器实现250kW大功率充电 中航光电凭借大功率液冷充电连接器技术打破欧美垄断 [10] - 2021年至今为全球竞争期 "双碳"目标推进推动行业标准化与国际化发展 政策强制要求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 推动UQD等标准普及 浸没式液冷连接器突破高温耐受与防气锁设计适配储能电池 5G基站等新场景 [10] 行业壁垒 - 技术壁垒体现在精密制造与材料科学的深度融合 需满足高气密性泄漏率≤0.02ml/次 耐压性≥15bar 耐腐蚀性等苛刻要求 要求企业具备微米级加工精度和表面处理技术 如冷板式液冷连接器需通过螺旋流道设计实现流量均衡 浸没式连接器需采用钛合金或316L不锈钢抵御氟化液腐蚀 [12] - 认证壁垒涵盖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及国际认证体系 国内市场需符合《冷板式液冷通用技术要求》《浸没式液冷数据中心设计规范》等标准 国际市场需通过UL CE RoHS等认证 认证测试包括10000次插拔循环 -40℃至120℃温度冲击等 单款产品认证费用超50万元 上市周期通常需6-12个月 [13] - 专业人才壁垒源于产品性能涉及材料化学 热力学 电子学 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 应用场景复杂多样存在定制化特征 对研发技术人员的技术研发能力和行业经验要求较高 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 [14] 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 原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如不锈钢 铝合金等 塑胶材料如丁基橡胶 丁晴橡胶等和涂层材料 零部件包括弹簧 密封圈等 [15] - 产业链中游为液冷连接器生产制造环节 [15] - 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数据中心 储能 航空航天 新能源汽车等 [15] 行业现状与市场规模 - 中国液冷连接器行业正处于技术迭代与市场爆发的关键阶段 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为50.11亿元 同比增长38.62% [2] 发展机遇 - AI算力需求爆发驱动液冷技术普及 [4] - 新能源汽车快充技术突破催生增量市场 [4] - 储能安全标准升级推动技术迭代 [4] 发展趋势 - 从单一散热向热管理系统集成演进 [4] - 从标准品向场景化定制解决方案延伸 [4] - 从国产替代向全球市场布局跃迁 [4]
数据港(603881):廊坊项目稳定推进,期待后续新项目开展
中邮证券· 2025-09-04 09:44
投资评级 - 增持 首次覆盖 [1]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约8.1亿元 同比增长4.13% 归母净利润约8495.86万元 同比增长20.37% 单Q2营收4.15亿元 同比增长4.66% 归母净利润4090.26万元 同比增长17.45% [4] - 精细化管理持续升级 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为0.2%和3.7% 归母净利润率和毛利率分别为10.5%和29.0% 同比提升1.4和1.7个百分点 [5] - 廊坊项目外市电及土建部分已完工并转固 机电部分处于建设阶 合同执行情况良好 有望为2026年及之后贡献稳定收入 公司在全国建成35座数据中心 布局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等核心区域 [6] - 货币资金加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24.16亿元 较2024年底18.21亿元提升32.67% 充裕现金可支撑扩容以满足互联网大客户需求 [6]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为18.16亿元 19.73亿元 20.98亿元 同比增长5.56% 8.61% 6.37% 归母净利润为1.72亿元 2.06亿元 2.38亿元 同比增长29.90% 20.21% 15.09% [7]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1721百万元 同比增长11.57% 预计2025年1816百万元 2026年1973百万元 2027年2098百万元 [10][13] - 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2.19百万元 同比增长7.49% 预计2025年171.71百万元 2026年206.41百万元 2027年237.56百万元 [10][13] - 2024年每股收益0.18元 预计2025年0.24元 2026年0.29元 2027年0.33元 [10][13] - 2024年市盈率194.88 预计2025年150.02 2026年124.81 2027年108.44 [10][13] - 2024年市净率7.99 预计2025年7.62 2026年7.23 2027年6.82 [10][13] - 2024年毛利率31.0% 预计2025年30.8% 2026年30.6% 2027年31.8% [13] - 2024年净利率7.7% 预计2025年9.5% 2026年10.5% 2027年11.3% [13] - 2024年资产负债率56.2% 预计2025年53.7% 2026年52.7% 2027年51.4% [13]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35.86元 总股本7.18亿股 总市值258亿元 [3] - 52周内最高价42.59元 最低价12.90元 [3] - 第一大股东为上海市北高新(集团)有限公司 [3]
新华三图灵小镇跑出“贵安速度”:打造智算枢纽的西部新范式
环球网资讯· 2025-09-04 05:43
公司战略升级 - 新华三集团提出"AI in ALL"与"AI for ALL"双轮驱动战略 实现从卖设备到建生态、促运营、创价值的商业模式跃迁 [1] - 公司通过"算力×联接"理念解决算力资源利用率低和网络拥塞问题 采用以网强算和算网协同两大技术路径 [3][4] - 推出图灵小镇产业模式 构建AI算力服务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孵化中心和人才赋能中心四大能力中心 形成全链条AI产业生态圈 [5] 技术创新突破 - 超节点产品支持单机柜64卡全互联 单卡训练效率提升25% 推理效率提升62.5% [4] - 液冷技术渗透率达40% 采用冷板式和浸没式方案解决高密度算力散热挑战 [7] - 傲飞算力调度平台与智算网络架构深度融合 支撑千亿/万亿级参数大模型训练 [4] 商业模式创新 - 图灵小镇模式破解算力中心投入大、运营难、盈利差困境 实现完整商业闭环 [5] - 通过需求反向规划机制提前锁定互联网、科研等领域算力需求 避免资源闲置 [6] - 全国布局7个图灵小镇形成协同发展格局 贵阳侧重国产算力训练 广西服务推理需求 西宁推动医疗教育智能化 [6] 数据价值释放 - 推出智能可信数据空间解决方案 通过"数桥"工具实现数据不出域、可用不可见流通模式 [8] - 数据主权始终保留提供方 需求方仅获取分析结果 不保存不备份原始数据 [8] - 方案已在政务、金融、医疗领域应用 计划部署超节点数桥和边缘数桥构建全国数据流通网络 [8] 区域发展布局 - 以贵阳贵安图灵小镇为核心打造区域性智算枢纽 持续扩容多元异构算力基础设施 [11] - 通过"1+7+7"模式复制推广成功经验 一个核心加七个区域和七个场景实现全国泛化 [11] - 目标吸引AI模型、算法应用等上下游企业入驻 推动数字政务、城市治理和工业互联网场景规模化应用 [11]
兆龙互连跌2.18%,成交额1.5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1.2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2:26
股价表现 - 9月4日盘中股价下跌2.18%至58.00元/股 成交额1.52亿元 换手率0.99% 总市值181.37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1.28% 近5个交易日下跌11.64% 近20日上涨14.81% 近60日上涨37.93% [1] - 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出41.25万元 特大单买入359.14万元(占比2.37%)卖出252.20万元(占比1.66%) 大单买入2119.02万元(占比13.95%)卖出2267.22万元(占比14.93%) [1]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达3.50万户 较上期增加24.73% [2] - 人均流通股7265股 较上期减少3.8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列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169.72万股(较上期增加65.54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 持股85.08万股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9.72亿元 同比增长14.29% [2] - 归母净利润8961.01万元 同比增长50.3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3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234.03万元 [3]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数据电缆 专用电缆和连接产品设计制造与销售 [1] - 收入构成:6类及以下数据通信线缆52.44% 6A及以上数据通信线缆21.25% 连接产品10.04% 专用电缆8.51% 其他(补充)4.54% 其他主营产品3.23% [1]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线缆及配套 [1] - 概念板块涵盖云计算 IDC概念(数据中心) 5G 东数西算 机器视觉等 [1] 公司基本信息 - 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士林工业区 [1] - 成立于1995年8月21日 于2020年12月7日上市 [1]
数据中心REITs概述:新经济的科技不动产
国海证券· 2025-09-03 14: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数据中心是融合"房地产"与"电力"双重属性的特殊业态,国内市场正迈向供需新平衡,已上市两单REITs估值合理回报有吸引力 [8] - 美国数据中心REITs是高价值核心资产,回报率高受机构投资者看好,海外龙头企业EV/EBITDA倍数普遍在20x以上 [8] 各目录总结 数据中心行业全景 数据中心的商业模式 - 数据中心是融合"房地产"与"电力"属性的特殊业态,投资重资产、建设周期长,选址受"东数西算"战略影响 [14] - 获得充足、稳定且成本可控的电力供应是核心竞争壁垒,PUE监管严苛,用水需求也面临挑战 [19] 数据中心行业发展四阶段 - 历经网络中心、IT中心、云中心、算力中心四个阶段,当前AI技术驱动对智能算力需求增长 [24] 数据中心竞争格局 - 中国数据中心市场参与者分基础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数据中心运营商、互联网企业自建三类,行业整合趋势明显资源向头部集中 [25][27] 供需关系演变 - 需求侧下游客户结构稳固,资本开支迎新一轮增长;供给侧新增投资放缓与结构优化,预计未来供需将实现平衡 [31] 国内数据中心REITs深度剖析 数据中心REIT营收成本拆分 - 收入源于服务器托管及基础服务,分零售型和批发型业务,核心运营指标是签约率和上架率 [36] - 运营成本包括能源、运维、资本性支出、税费和保险,能源成本占比大受PUE和负载率影响 [36] 两单数据中心REIT对比 - 南方万国和南方润泽REIT在战略区位、商业模式、运营状态、合同期限、绿色能效方面有相似点,在"含电"与"不含电"、机柜功率、项目估值等方面有差异 [41] 国内与国际估值透视 两单数据中心REITs估值——EV/EBITDA倍数 - EV/EBITDA是评估核心指标,两单REITs2026年预测倍数均为13.6倍,回报有吸引力 [45] 两单数据中心REITs估值——资本化率法 - 资本化率反映资产无杠杆真实投资回报率,两单REITs2026年预期Cap Rate落在合理范围 [52] 两单数据中心REITs估值——现金分派率 - 现金分派率是重要回报指标,两单数据中心REITs2026年预计分派率高于多数其他类型REITs,未来成长性预期更优 [55] 中美REITs资产类型差异 - 美国部分资产类型中国未独立推出,两国在数据中心等核心房地产类别有交集 [59] 美国数据中心REIT是核心资产,表现优于其他另类资产 - 美国数据中心REITs数量占比低但市值占比高,2024年回报率突出,机构投资者净增配预期高 [67] 海外成熟数据中心估值对标:EV/EBITDA均高于20x - 选取四家海外代表性公司,其商业模式各有特点,EV/EBITDA均高于20x [69][70]
光环新网董事长杨宇航:现在起,备战数据中心淘汰赛
搜狐财经· 2025-09-03 07:44
行业发展趋势 - 数据中心行业需求在AI和数字化转型驱动下爆发 2025年以来新增公司数量超过130家 [1] - 行业呈现高性能算力短缺与低效供给过剩并存的结构性矛盾 [1] - 中国AI服务器市场规模2025年将突破561亿美元 占全球市场份额42% 年复合增长率21.8% [2] - 2030年全球AI算力需求将达到864 ZFLOPS 数据中心产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 [2] - 2022年启动"东数西算"工程 建设八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十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3] 市场竞争格局 - 美国数据中心企业从1700家萎缩到十家左右 国内超1000家企业将面临类似淘汰赛 [1] - 行业资源供给多过市场需求时淘汰赛不可避免 [5] - 没有10000个机柜的数据中心很难生存 "老破小"数据中心面临更大市场竞争压力 [8] 公司战略布局 - 在长三角及华中地区有两处云计算中心在建 总占地面积超18万平方米 规划建设2.6万个6KW机柜 [6] - 将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呼和浩特两地建设智算中心 计划2025年开工建设 [6] - 仅在京津冀地区就有8座数据中心 提供超70000机架服务能力 [7] - 提供全栈式服务流程 涵盖数据中心服务、云计算服务、网络服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8] 客户结构分析 - 客户广泛分布于通信、电子商务、金融、保险、传媒、医疗、制造等各行各业 [8] - 客户群体包括国内大型互联网企业、国际知名品牌、商业银行、保险机构以及政府部门 [8] - 与客户签署的合作期限一般为5年 合作结束后面临客户流失和设备更换风险 [9] - 全面的客户体系能消弭客户流失可能带来的成本增加风险 [10] 业务构成 - 2024财年云计算及相关服务营收51.02亿元 占总营收约70% [12] - 子公司光环云独立运营亚马逊云科技北京区域云服务 [12] - 子公司光环有云提供基于亚马逊云科技全生命周期的云管理及增值服务 [13] - 通过多云互联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成为重要营收来源 [14] 技术发展方向 - 到2030年数据中心能耗占全球能耗比例将从2015年0.9%上升至8% [16] - 液冷技术可显著降低数据中心PUE 但服务器厂商面临生产和供应难题 [17] - 液冷技术应用与普及仍需要时间 [17] 资金动向 - 险资正成为数据中心企业新的投资方 行业重资产属性凸显 [18] 海外拓展 - 东南亚数据中心需求快速增长 但建设成本高且客户需求单一 [20] - 对出海持谨慎态度 未来可能根据业务需求逐步推进 [20]
润建股份:在手订单充裕 将根据客户需求持续推动算力中心投资建设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06:3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净利润出现下滑 主要受股权激励费用等因素影响 [1] - 公司将采取多项措施提升利润表现 [1] 业务运营 - 截至2025年半年度在手订单达197亿元 订单储备充足 [1] - 充裕的在手订单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 算力业务发展 - 已建成大规模算力集群 [1] - 将根据客户需求持续投资建设算力中心 [1] - 上半年算力网络业务实现快速增长 [1] - 业务主要落地于东数西算节点城市和算力集群城市 [1]
重磅发布|GBAnexus平台重大成果发布,解析数智湾区新方案
搜狐网· 2025-09-01 02:07
GBAnexus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 - 定位为国家级公共数据基础设施并首创数算用一体化服务模式 [1] - 以数据加工生产线 可信流通连接器 创新应用试验场为基础构建全链条数据要素服务基座 [3] - 依赖数据全栈加工与数据流转支撑两大能力实现原始数据到高价值资产化及安全可信流转 [3] 数据治理与流通核心产品 - 数据开发治理平台提供PB级数据处理和30+内置算法 支持数据集成 开发 治理 服务全链条资产化 [6] - 隐私计算平台分高 中 低三类密级:低密级用明文集中式计算实现阅后即焚 中密级用密文计算实现可用不可见 高密级用联邦学习实现数据不动模型动 [6] - 可信数据空间通过分布式架构和轻量化部署实现多节点间可控可追溯 高效低成本的数据流通 [7] H-TECH DATA高质量数据集 - 汇聚百亿级粤港澳湾区产业数据资源 形成14大类基础要素数据 产业链图谱及行业特色数据 [10] - 全面覆盖国家七大战新产业链和深圳20+8产业链 覆盖度近100% 上链精确率77.8% 全面性85.1% [12] - 结合AI大模型技术构建产业大脑 产业监测 智能问数等应用矩阵推动产业智慧化升级 [12] 工业模型资源库 - 提供千万级工业模型库包括机电装备设计知识库 金属切削模型库 标准常用件模型库 [14] - 服务涵盖模型上传下载 专业建模(供应商直接面向客户) 模型管理及增量模型上架销售 [14] - 联动中试验证中心真实生产场景以用促建 加速产业链行业知识沉淀 [15] 粤港澳大湾区算力调度平台 - 通过算力互联技术底座构建算力+网络智能调度体系 汇聚云商和运营商算力资源 [17] - 连接韶关 贵安等国家算力枢纽节点 整合算力 网络 安全 应用资源 响应东数西算战略 [17] - 已纳管算力8350PFlops 存储1200+PB 网络1100+GB 提供50+产品及8大行业解决方案 [17] - 面向AI和大模型场景提供公信力与安全性算力一体化服务底座 [17]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作为大湾区首个国家级公共数据基础设施 展现数算用一体化践行数字经济服务新模式的决心 [19] - 成为国家战略在湾区的具象化载体 使数据生产要素化和算力协同落地 支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20] - 以数字驱动和创新引领形成新增长极 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湾区经验并注入发展动力 [20]
中国能建20250831
2025-09-01 02:01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能建)[1] * 工程建设、勘测设计、工业制造、新能源、储能、氢能、数据中心、海外工程等行业[2][4][6][9][12][13][15] 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120.91亿元,同比增长9.18%[3] * 归母净利润28.02亿元,同比增长0.72%[3] * 扣非归母净利润25.21亿元,同比增长8.32%[3] * 毛利率11.29%,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3] * 费用率7.63%,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3] * 资产负债率77.72%,同比上升0.33个百分点[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7亿元,去年同期为负6.5亿元,增长14.2亿元[3] 新签订单 * 新签订单总额7753.57亿元,同比增长4.98%,增速在八大建筑央企中排名第二[2][4] * 工程建设业务新签7170.41亿元,同比增长9.23%[5] * 勘测设计及咨询业务新签174.05亿元,同比增长52%[5] * 工业制造业务新签214亿元,同比减少64%[5] * 其他业务新签194亿元,同比增长87%[5] * 传统能源新签1831亿元,同比减少10%[6] * 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新签3301亿元,同比增长12%[6] * 城市建设新签1209亿元,同比增长33%[6] * 综合交通新签121亿元,同比增长1%[6] * 勘测设计中的传统能源新签88亿元,同比增长10%[6] * 勘测设计中的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新签同比减少17%[6] 新能源与清洁能源 * 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00GW,同比增长54%[2] * 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51GW[8] * 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212GW[8] * 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容量71万千瓦[8] * 全国风电装机容量573GW,同比增长22%[8] * 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47GW,同比增长3%[8] * 公司控股并网项目装机容量2028.7万千瓦[11] * 其中风电380.1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123.44万千瓦,生物质发电22.4万千瓦,新型储能76.7万千瓦,清洁高效火电262.42万千瓦,水电163.56万千瓦[11] * 公司累计获得超过7600万千瓦的新能源开发指标[8] * 并网装机容量20GW,在建发电项目装机容量11774MW[8] * 近三年并网装机容量复合增长率57%[8] 储能业务 * 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949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约29%[13] * 公司自主研发的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13] * 最大储存规模1500兆瓦时,最高转化效率近70%,日均发电量约5亿千瓦时[13] * 公司累计完成压缩空气储存选址签约超过30座[13] 氢能业务 * 全国氢能行业投资总额2304亿元,同比下降40.2%[12] * 公司储备绿色氢、可持续航空燃料等系统项目50余个[12] * 中能建兰州新区绿电制氢项目一期设计年产量500吨[12] * 吉林松原氢能产业园示范项目一期年产3.24万吨用于合成氨及甲醇,计划2025年下半年投产[12] 数据中心与AI * 预计2025年我国数据中心耗电量占全国耗电量5%以上,部分节点城市占比超过20%[9] * 公司完成deep seek系列模型全平台接入与私有化部署[14] * 加速建设云上设计院、智能建造平台及智慧矿山平台[14] * 落地AI智能数据查询平台及AI安全监管平台应用场景[14] 海外业务 * 境外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3.74%[1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92%[15] * 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15%[15] * 新能源业务签约同比增长78.6%[15] * 成功签约马来西亚1000MW燃气电站项目、哈萨克斯坦供水项目[15] * 在阿塞拜疆、日本等国实现光伏与储存项目签约突破[15] * 累计决策海外投资32个,其中在营16个,在建6个,待实施10个,重点推进开发35个[15] 重大项目与发展方向 * 获得证监会批复,拟募集不超过90亿元资金[7] * 用于中能建哈密光热储多能互补一体化绿电示范项目、浙江火电光热加光伏一体化项目、湖北应城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项目、乌兹别克斯坦风电项目等[7] * 参与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在多个枢纽节点投资或布局数据中心项目[7][9]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总投资约1.2万亿元,公司施工市场份额超过30%,大型水利超50%[16]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提出数据中心碳利用效率概念,解决IDC对长期稳定低价绿电需求[9] * 全国氢气产量主要来源于煤制氢,占比56.7%[12] * 华北、西北和南方区域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容量占全国80%以上,其中华北占29.7%,西北占25.7%,南方占15.4%[13] * 推广民爆一体化服务模式,有望受益雅砻开工带来的未来收益[16]
科士达(002518):2025年半年度报告点评:光储业务开始修复,数据中心业务放量可期
光大证券· 2025-08-31 05:3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核心观点 - 光储业务开始修复 数据中心业务放量可期 [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1.63亿元 同比上升14.35% 归母净利润2.55亿元 同比上升16.49% [1] - 2025Q2营收12.19亿元 同比上升15.00% 归母净利润1.44亿元 同比上升51.58% [1] -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 预计归母净利润5.63/7.73/9.69亿元(上调6%/10%/10%) [3]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39/29/23倍 [3] 业务表现 - 数据中心业务2025H1营收12.99亿元 同比增加8.05% 毛利率33.41% 同比下降2.18个百分点 [2] - 光储充产品及系统2025H1营收8.04亿元 同比上升28.20% 毛利率20.70% 同比下降1.17个百分点 [2] - 海外市场实现北美、欧洲、东南亚等数据中心市场重大突破 [2] - 国内重点布局高端中大功率UPS、电力模块等产品市场 [2] - 光储业务与国家电投、中核集团、华能集团等重要客户持续合作 [2] 研发投入 - 2025H1研发费用1.32亿元 同比增长1.51% [3] - 累计拥有有效国家专利、国际专利等616项 [3] - 累计主持或参与133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起草或修订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51.75/64.60/74.84亿元 [3] - 预计营业收入增长率24.43%/24.83%/15.86% [3] - 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长率42.85%/37.31%/25.28% [3] - 预计毛利率31.0%/31.7%/32.0% [10] - 预计ROE(摊薄)11.79%/14.43%/15.97% [3] 市场表现 - 总市值220.67亿元 总股本5.82亿股 [4] - 近一年股价涨幅153.11% 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117.28% [7] - 近3月换手率180.8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