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耐心资本
icon
搜索文档
从热钱到长钱 创投行业将迎生态重构
上海证券报· 2025-07-10 18:29
募资端表现 - 上半年机构LP认缴出资金额达8720亿元,同比提升50%,出资笔数3315笔,同比增加2% [1][2] - 机构LP出资金额创近5年新高,止住2020年以来连年下滑趋势 [2] - 政府和国资LP出手更为积极,政策引导下长线资金加速进入市场 [1][3] 投资端变化 - 上半年创投市场整体投融资规模同比下降5%,较去年同期50%降幅显著收窄 [3] - 投早、投小、投科技渐成主流,一季度A轮及早期案例占比达61.8% [6] - 部分以投中后期为主的创投管理人开始关注早期优质项目 [1][6] 退出端改善 - 上半年投资机构退出金额达587亿元,同比实现倍增,退出事件1315笔,同比增加150% [3] - A股和港股IPO企业数量同比增加20家 [3] - 部分引导基金延长在管子基金存续期以应对退出难问题 [6] 行业生态重构 - 热钱、快钱加速转变为长钱,创投行业生态迎来变局时刻 [1][4] - 国资LP取向直接影响GP投资方向,政策推动长期投资资金入场 [5] - 行业更加重视早期投资,与高校院所、产业资本协同加强 [5][6] 机构能力建设 - 股权投资机构需构建多元化退出能力,推动S基金发展 [7] - 提升专业研究能力成为关键,部分机构成立细分赛道研究小组 [7] - 期待完善上市机制和退出方式,建立差异化考核评价体系 [8]
刚刚,苏州发布两大百亿基金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10 10:07
苏州两大百亿级基金发布 - 苏州发布"百亿人才基金"与"重大产业发展基金"两大百亿级基金,总规模各100亿元 [1][3] - 百亿人才基金由苏创投集团发起,首期25亿元,存续期15年,设立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子基金,重点投向领军人才和硬科技领域 [3] - 重大产业发展基金由苏州国投集团牵头设立,专注于"链主级"项目,单一项目投资额不低于5亿元 [3][4] 苏州创投生态与基金矩阵 - 苏创投集团已累计直投上市64家企业,2024年已有汉邦科技等3家企业上市 [5] - 苏州正在筹建总规模近千亿元的专项产业基金群,包括100亿元生物医药基金、100亿元人工智能基金等 [6] - 苏创投已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矩阵,管理145只总规模超2600亿元的基金群 [8]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总规模500亿元,首批14支产业专项基金规模506亿元 [10][11] - 基金采用"母母基金"架构,下设未来产业天使基金、设区市产业专项母基金等三类专项基金 [16][17] - 产业子基金返投要求优化,投资专精特新企业返投认定150%,投资上市企业返投认定200% [12] 苏州产业发展规划 - 苏州围绕"1030"产业体系(1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30条重点产业链)优化创新集群布局 [9] - 苏州打造"苏州模式",建立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府投资基金组合,基金协同性良好 [9] - 苏州已成为创投圈"网红城市",是国内资本和项目结合最好的城市之一 [9] 全国母基金行业趋势 - 国内引导基金进入3.0版本,从单一基金发展为基金集群,形成省市县引导基金合力 [21] - 江苏省母基金存续期限长达10-12年,体现"耐心资本"定位,为全国示范 [14][15] - 政府引导基金作为产业"助推器",将吸引更多资本带动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 [22]
创投大咖闭门分享!沙丘开学精彩回顾
投资界· 2025-07-10 03:21
核心观点 - 中国创投行业经历快速崛起,当前关键词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需在变革中寻找确定性机会[4][6] - 人工智能将引发颠覆性变革,硬科技投资进入黄金时代,ESK价值投资体系(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知识价值)成为新范式[9][11] - 沙丘投研院构建创投成长共同体,通过"闻道 明己 致远"理念培养企投家,校友生态覆盖800+企业家及投资人[23][37][39] 行业趋势 - 上半年IPO显著增长,港股市场复苏,头部机构重启招聘,显示创投市场回暖迹象[6] - 并购基金呈现"中国式"特征:以上市公司为核心买方市场,地方政府主导,跨境并购成关键突破点[30] - 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产学研融合(如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是突破技术"卡脖子"的核心路径[32] 投资方法论 - 早期投资需"立足全球、精准聚焦",坚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策略,形成可复制的思考体系[28] - 硬科技投资具有长周期特性,短期经济回报低但知识价值高,需通过产品市场化实现价值转化[11] - 成功投资需具备"见微光、进窄门、走险路"的勇气,结合长期主义定力与乐观心态[9] 机构实践 - 元禾原点专注早期投资十余年,验证"一俊遮百丑"的头部项目策略有效性[28] - 深创投等机构通过投资企业上市获得跨越式发展,体现创投行业"幸运且幸福"的特质[19] - 复旦科创基金采用"投资+孵化"双轮驱动模式,构建科技创新生态样本[32] 教育培训 - 沙丘课程涵盖"投资家能力模型"四大模块:创投历史、赛道选择、机构运营、早期策略[56] - 实战教学包含企业参访、投资实验室、毕业答辩等环节,强调理论联系实际[14] - 校友总会整合北京、长三角、大湾区三地分会,通过高尔夫/美酒协会强化社群联结[37]
每经热评︱延长大股东协议转让锁定期 为培育耐心资本创造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09:53
协议转让锁定期延长现象 - 6月以来多份协议转让补充协议显示私募等受让方主动将锁定期从6个月延长至12个月乃至18个月 [1] - 5月份威领股份、岱勒新材、罗欣药业等10余家上市公司大股东终止协议转让 当月终止案例数量几乎与前4个月总量持平 [1] 原有协议转让模式特点 - 减持新规允许大股东通过协议转让减持 但要求单个受让方受让比例不低于5%且6个月内不得减持 [1] - 2022年5月24日至12月期间超300家上市公司披露股东协议转让计划或进展公告 [1] - 市场质疑6个月锁定期过短 私募可能通过"过桥减持"帮助大股东规避减持要求 [1] 锁定期与财报周期关联性 - 6个月锁定期覆盖年报(4月30日前)和半年报(8月31日前)窗口期 存在利用未公开业绩数据套利的风险 [2] - 航天宏图私募受让方将锁定期从12个月主动延长至18个月 显著弱化信息不对称问题 [2] 协议转让模式的双重作用 - 该模式能避免二级市场集中交易对股价的冲击 同时引入专业机构优化股权结构 [2] - 锁定期延长至12个月后 私募需经历4个财报窗口期(年报/一季报/半年报/三季报) 大幅压缩短期套利空间 [2] 长期资本培育效应 - 12个月以上锁定期推动战略投资与价值发现融合 实践中可能诞生高净值耐心资本 [3] - 私募作为产业资本承接方 其长期锁定承诺有助于培育市场长期投资文化 [3]
真正的高手,都有破局思维
36氪· 2025-07-09 02:06
科技产业革命与历史转折点 - 世界正处于三大历史转折点交汇处:科技产业革命浪潮(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从人口红利转向创新红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加速 [1] - 当前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爆发初期,AI革命将带动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 [18][19] - 信息时代主要推动力为摩尔定律(集成电路)和尼尔森定律(光纤通信),AI时代仍依赖计算+通信能力叠加 [22] 对抗不确定性的核心策略 - **熵减组织管理**:华为通过强制淘汰10%管理者/年防止组织熵增,保持创新活力 [4][5] - **液态创新网络**:开放办公环境(如谷歌、苹果)可提升人际碰撞频率,促进创新 [9][11] - **创业战略选择**:需把握工业革命级大势(如AI、空间、生命科技),避免在周期高点投资 [12][17][23] 企业竞争与生存法则 - **压强原理**:华为/苹果通过聚焦资源实现局部突破,避免分散力量 [24] - **生态位思维**:企业需找到独特生存优势(如大熊猫的"可爱"特质),避免同质化竞争 [25][26] - **植物策略**:创业公司应学习耐阴植物,以低成本存活并等待爆发机会 [45][46] - **动物策略**:人类通过认知革命(大脑进化)、合作共赢(红杉树根网)、科技迭代(工具发明)实现物种领先 [51][52][53] 客户价值与创业模型 - **VCT价值模型**:单位价值=产品总价值/(时间成本+价格成本),小米通过价格减半策略颠覆手机/汽车市场 [29][30][32] - **需求强度演变**:从基础需求(吃穿住行)向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递进,催生泡泡玛特等情感消费品牌 [33] - **市场渗透规律**:渗透率10%以内为最佳进入期,20%-80%为高增长阶段,超过80%竞争加剧 [38] 中国硬科技发展关键 - **工程师红利**:中国工程师研发效率达美国4倍(周期减半+成本减半),华为/比亚迪/大疆为典型受益者 [56] - **耐心资本**:需解决科技与资本的三大矛盾(确定vs不确定、短线vs长线、大钱vs小钱),建立"投早投小投硬"机制 [62] - **硬科技精神**:聚焦半导体/量子/核聚变等卡脖子领域,需具备勇担使命、敢为人先、十年磨剑的特质 [64][66][68] 科技经济周期规律 - **康波周期**:60年科技革命周期决定经济波动,当前处于信息革命衰退期向AI革命爆发期过渡 [14][15][16] - **库兹涅兹周期**:中国房地产完成20年周期(1999-2019),科技投资需把握朱格拉周期(10年阶段) [20][22] - **信息时代投资浪潮**:2000年代互联网→2010年代AI/物联网,关键公司从英特尔/微软转向ARM/NVIDIA [21]
【高端访谈】 秉承耐心资本理念 构建“全周期+逆周期+广覆盖”资本生态——专访北京国管董事长吴礼顺
新华财经· 2025-07-08 05:28
政府投资基金规模与定位 - 2023年以来北京市设立八支总规模1000亿元的市级政府投资基金,担当"耐心资本"加大对科技创新关键领域的投入[1] - 2024年八支基金完成对145个项目出资1371亿元,撬动社会资本约2855亿元,投资独角兽企业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8个[5] - 基金投资覆盖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八大行业细分领域[5] 投资机制与决策模式 - 采用"政府推荐项目+市场化运营"机制,形成市区联动、条块结合的"2+17"合力(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信局+十六区和经开区)[5] - 采用Co-GP管理模式,不设子基金,采取直接投资方式[6] - 实行三票制投资决策机制(政府引导基金票+市场化机构票+北京国管票)[6] 投资策略与方向 - 突出"逆周期投资"特点,重点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7] - 投资方向覆盖机器人、信息产业、绿色能源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30多个具体方向[7] - 实现企业早期、成长期、成熟期全周期覆盖,优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8] 项目储备与生态建设 - 基础项目库储备超2600个项目,覆盖北京市战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8] - 储备库筛选项目600多个,截至6月底投决项目超240个[8] - 计划向知名投资机构、商业银行等开放项目库,完善基金生态体系[8] 资本生态与未来规划 - 构建"全周期+逆周期+广覆盖"资本生态,投资周期最长可达15年[9][10] - 向前加强高校院所合作聚焦0到1原始创新,向后布局产业链头部企业形成协同效应[10] - 北京模式依托本地科技创新、金融、人才等要素资源,具有地域独特性[9]
LP有耐心,GP才能耐心
投资界· 2025-07-07 14:36
核心观点 - 当前创投行业处于冷清周期,LP与GP需双向奔赴、抱团取暖,共同培育耐心资本以应对市场波动 [5][9][26] - LP与GP关系正从松散合作转向紧密协同,政府引导基金主导地位显著提升(国资LP占比从20%升至80%)[10][15][16] - 行业分化加剧,GP类型呈现财务驱动型、政策驱动型、产业深耕型和跨界新势力四类差异化发展路径 [16] - 并购招商成为地方政府与GP合作新趋势,通过产业落地实现双赢 [11][12] - 耐心资本的核心在于建立长期信任机制,需解决国有资本考核任期与民营资本财富诉求的结构性矛盾 [22][23][24] GP与LP关系演变 - **政府引导基金主导**:济南财金集团将100多支基金归口为六大产业母基金,强化资源协同与精耕细作 [10] - **诉求差异化**:地方政府从单纯招商转向并购招商,要求GP提供产业落地服务(如协助收购法国资产并落地)[11][12] - **合作紧密化**:济南市通过延长基金期限、容错条款等政策吸引GP,推动背靠背合作 [24][25] GP策略分化 - **财务驱动型**:坚守财务回报目标,占比减少 [16] - **政策驱动型**:迎合政府需求调整策略,面临内部重构挑战 [16] - **产业深耕型**:依托产业方资源孵化项目,发展稳健(如华平投资30年深耕中国)[6][16] - **跨界新势力**:招商服务/孵化器机构下场,以特色服务突围 [16] 耐心资本实践 - **国有资本痛点**:领导考核任期与基金审计要求制约耐心(如基金到期需回购)[22] - **信任机制**:信息透明是关键,GP需定期向LP汇报项目进展以建立互信 [23] - **政策支持**: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助力退出,济南市出台容错条款鼓励长期投资 [8][24] 行业数据 - **管理规模**:东方嘉富160亿、上海科创基金170亿(年底达200亿)、一村资本300亿、济南财金1100亿 [5][6][7][10] - **投资布局**:上海科创基金覆盖2500个项目(159家上市,72家科创板),国科嘉和半年投8-9个项目 [6][7] - **市场结构**:国资LP占比从20%飙升至80%,重塑行业生态 [15]
0.4倍返投,这家科创母基金招GP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07 12:51
长沙经开科创产业基金招募子基金 - 湖南省及长沙市政府推动成立长沙经开科创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母基金 旨在加快科技创新发展 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早期科技项目[1] - 母基金分为种子子基金与天使子基金两类 种子子基金规模不低于3000万元 专注高校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 天使子基金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 聚焦早期科技型企业[1] - 子基金需满足返投要求 返投金额不低于科创基金实缴出资额的0.4倍 且符合特定投资阶段和方向[2] 2025母基金研究中心专项榜单评选 - 母基金研究中心启动2025专项榜单评选 计划于7月发布 旨在表彰私募股权母基金与基金行业优秀机构及人才[4] - 同期将揭晓2025年度40U40优秀青年投资人榜单 并发布2024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8]
创投的历史性变革,机遇何在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06 08:55
创投行业现状与变革 - 2018年后创投行业进入阵痛期 2018年投融资事件9609起 为2015年以来首次低于1万起 [2] - 行业长期存在"短期逐利"特征 资本快速涌入热门领域导致创新企业"断粮早夭" [3] - 2024年国际形势倒逼核心技术攻关 行业正从"短期逐利"向"长期价值创造"转变 [4] - 变革将推动产业升级 培育核心竞争力企业 形成价值投资良性循环 [4] 国家队资本布局 - 2025年设立"航母级"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预计撬动近万亿元社会资本 [6] - 基金设置20年超长存续期 重点投向人工智能 量子科技等战略产业 [6] - 诚通科创投资基金规模300亿元 首期100亿元 聚焦新材料 先进制造等领域 [7] - 2025年一季度央企战新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6% 国新基金战新产业投资占比达80% [8][9] - 国投系基金累计投资1175个项目 助力296家企业上市 其中科创板143家 [10] 地方创新模式 合肥模式 - 通过产投联动培育产业链 典型案例包括京东方 长鑫存储 蔚来汽车 [16] - 2008年投资60亿元引进京东方 最终撬动超1000亿元产业链投资 [17][18] - 2017年联合兆易创新成立合肥长鑫 总投资预超千亿 [18] - 2020年70亿元投资蔚来 带动200亿元以上配套投资 [18] 杭州模式 - 侧重打造创新生态系统 覆盖制度创新 人才政策 产学融合 成果转化 [21] - "六小龙"企业总估值突破3000亿元 政府投资覆盖其中四家 [19][20] - 推出"顶尖人才直通车" 允许企业7年战略性亏损 [21] - 创新"先用后转""安心屋"等成果转化模式 [22] 深圳模式 - 截至2024年末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在投本金9639.99亿元 [24] - 创业投资基金"投早"项目占比53% 已投高新科技企业占比53.4% [24] - 设立全国最大天使投资类政府引导基金 实施"赛马机制" [25] - 构建"国有资本+市场机制"运作模式 实行"三个分离"机制 [25] 民营资本转型 - 传统"3年对赌 5年上市"模式与硬科技研发周期不匹配 [28] - 投资理念正从财务投资转向产业深耕 从追逐风口到价值发现 [30] - 深圳创投圈出现"柔性退出"新趋势 给予企业更宽容成长环境 [32] - 行业目标为资本回归创新本心 建立尊重技术研发特性的制度体系 [33]
完善机制引导长期资金愿投敢投
经济日报· 2025-07-05 22:15
科技创新产业化挑战与耐心资本需求 - 科技创新产业化面临周期长、高投入、高风险等挑战,亟需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支撑 [1] - 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机制创新和生态培育,形成相对成熟的耐心资本供给体系 [1] 政府引导基金与私人资本结合 - 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吸引私人资本投向早期科技创业企业 [1] - 美国2011年推出小企业信贷计划,通过财政部设立母基金,已为中小企业提供40亿美元融资,支持SpaceX、OpenAI等独角兽企业 [1] 长期资本来源与政策改革 - 美国1974年颁布《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将风险投资总税率由49%降到20%,1978年长期资本收益最高边际税率降为28% [2] - 美国风投基金近三分之一资金来自养老基金 [2] - 英国2017年《养老金改革法案》允许养老金投资高风险资产,包括风险投资和成长型股权基金,锁定期10年以上 [2] 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 - 美国硅谷优势在于将创业精神转化为科技创新成果的环境和条件 [3] - 斯坦福大学设立技术许可办公室,开放实验室,形成"学术—工业"综合体模式,衍生超千家企业 [3] 耐心理念培育与制度环境 - 耐心资本提倡忍受短期波动、坚持长期投入、看重长期回报的投资价值观 [4] - 需完善考核和容错机制,建立与长期投资相匹配的评价体系 [4] - 推动探索政府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政府债"转化为耐心资本来源 [4] 耐心资本发展生态 - 创业创新投资的长期性需要稳定政策支持,政出多门、政策多变不利于形成稳定预期 [5] - 需建立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及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