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国资LP紧张了
投资界· 2025-09-12 07:31
政府投资基金资金闲置问题 - 河北省审计厅指出部分政府投资基金投资分散、资金长期闲置、投资偏离等问题 其中3支省级政府投资基金闲置比例较高 2019年财政出资5000万元设立的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子基金截至2024年底资金仍在相关单位滞留未发挥效益[6][7][8] - 湖北省审计厅发现14支基金长期闲置 涉及金额28.85亿元 另有12支基金未聚焦服务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 16支基金未按协议约定支持省内产业发展[6][9] - 福建和江西等地审计报告同样指出基金整合效果有待加强 省级政府投资基金尚未开展投资导致资金闲置 部分基金投资项目支持方向与基金目标定位不完全相符[6][9] 政府投资基金运营管理问题 - 河北省7支政府投资基金未明确基金存续期或未及时设立子基金 科技投资引导子基金投资偏离投向1.43亿元 个别基金管理人未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7][8] - 湖北省14支基金以明股实债方式投资项目12.69亿元 27支基金或基金管理人未备案 1支子基金到期后未办理延期手续仍然存续[9] - 市场上90%的政府LP要求尽快投资并设下"今年必须投多少"的考核目标 但因需兼顾返投要求 找项目难度加大[10][11] 政府投资基金市场规模 - 截至2024年末中国累计设立政府引导基金2178只 总目标规模约12.84万亿元 已认缴规模约7.70万亿元[13]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11930家存续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中国资背景管理人占比34.5% 管理规模占全市场七成份额[13] 政策规范与改革方向 -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将基金划分为产业投资类和创业投资类两类 实施差异化管理[13] - 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公开征求意见稿)》 要求财政部门合理安排出资防止资金闲置 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14][15][16] - 新政策鼓励取消基金及管理人注册地限制 完善基金退出机制 对不符合要求的基金原则上存续期满后应有序退出 鼓励相关基金整合重组[13][16]
河南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11:04
人民财讯9月11日电,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其中提出,大力发展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基金存续期可结合产业发展规律和企业生命周期 特点灵活设置。产业投资类母基金存续期最长为15年,创业投资类母基金存续期最长为20年,采用直接 投资模式的基金存续期最长为10年。合理确定基金投资期和退出期,退出期不得进行投资。财政部门根 据需要设立的基金出资主体不受上述时间限制。 ...
事关政府投资基金,河南重磅发文→
搜狐财经· 2025-09-11 10:56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框架 - 河南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提出8方面25条措施 涵盖基金定位 市场化运作 风险防控和退出机制等关键领域 [1][10][11] 基金分类与期限结构 - 产业投资类母基金最长存续期15年 创业投资类母基金最长存续期20年 直投基金最长存续期10年 [2][13][14] - 创业投资类基金可提高政府出资比例 放宽存续期要求 延长绩效评价周期 [13] 市场化运作机制 - 采取市场化方式遴选基金管理人 要求具备募资能力 专业能力和投资管理业绩 [3][16] - 管理费以实缴出资或实际投资金额为计算基础 存续期满后不得收取管理费 [3][16] - 基金对同一投资项目累计投资不超过20% 参股不控股 并购基金和专项基金经批准可豁免 [17] 投资策略与返投要求 - 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资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延链补链强链项目 [13] - 创业投资基金着力投早 投小 投长期 投硬科技 [13] - 返投比例原则上不低于政府出资额 但可适当降低或取消 放宽返投认定标准至直接 间接和引导带动投资 [17] 风险防控体系 - 建立健全关联交易管理制度 禁止利益输送 关联交易需经投资者决策同意并充分披露 [4][15][20] - 选择具备托管资质的金融机构进行基金托管 定期提交托管报告 [19] - 加强财会监督和审计监督 严防财务造假 [19] 退出机制创新 - 鼓励发展S基金和并购基金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支持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 [5][22] - 支持非财政出资人提前购买政府份额:3年内可按原始出资额转让 3-5年可按原始出资加存款利息转让 5年以上按市场化方式定价 [5][22] - 政府出资退出采取市场化定价 必要时聘请专业机构评估估值 [6][23] 绩效评价与容错机制 - 建立全生命周期考核体系 不简单以单个项目或单年度盈亏作为考核依据 [7][24] - 探索尽职合规责任豁免容错机制 对依法合规投资损失免予追责 [7][24] - 基金清算后可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向管理机构和其他出资人让利 最高让利财政出资净收益的100% [9][25] 资金管理与统筹布局 - 政府出资纳入预算管理 报本级人大批准 防止资金闲置 [15] - 严控县级政府新设基金和管理人 财力较强县区需经省辖市政府审批 [15] - 推动存量基金整合优化 避免重复设立 对交叉重合基金通过母基金等方式整合 [24][25] 跨部门协同与生态建设 - 财政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信用建设和投向指导 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工商登记绿色通道 [26] - 开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直投试点 推动保险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基金 [9][25] - 创新投贷保联动机制 加强金融机构协同 [9][25]
审计揭一些地方政府投资基金定位不清、资金闲置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0 06:44
政府投资基金资金闲置问题 - 湖北14只基金长期闲置涉及金额28.85亿元[1] - 河北2019年财政出资5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子基金截至2024年底资金仍滞留未使用[2] - 福建省级政府投资基金整合后尚未开展投资导致资金闲置[2] 政府投资基金投向偏离问题 - 江西部分基金投资项目与目标定位不完全相符 支持省内重点产业发展不足[3] - 湖北12只基金未聚焦服务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 16只基金未按协议支持省内产业发展[3] - 河北科技投资引导子基金投资偏离投向1.43亿元 部分基金运行多年仍未明确投向领域[3]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规范 - 国务院办公厅2024年1月发布指导意见 明确划分产业投资类基金和创业投资类基金两类并实施差异化管理[3] - 国家发改委2024年7月底发布征求意见稿 明确政府投资基金投向领域负面行为清单[4] - 专项债券资金首次允许投向政府投资基金 北京/广州/成都/江苏/安徽/上海/宁波等地已发行专项债用于基金[4] 政府投资基金规模数据 - 截至2024年末累计设立政府引导基金2178只[6] - 总目标规模约12.84万亿元[6] - 已认缴规模约7.70万亿元[6] 政府投资基金运作矛盾 - 存在政策目标约束与市场收益诉求的双重矛盾[5] - 实际运作中存在募资困难/监管约束多/市场化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5] - 可投标的物缺乏且退出渠道不畅[5]
★地方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提速 多地严控新设基金、调整出资比例
证券时报· 2025-07-03 01:56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动向 - 甘肃省发布《实施意见》要求各级财政部门统一管理本级政府投资基金 严控新设基金并推动优化整合已设基金 与国办一号文指引一致 [1] - 国办一号文原仅限制区县级新设基金 甘肃政策将严控范围扩大至市级层面 显示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2]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地方国资新设基金298只同比减少2.5% 总规模3384.1亿元同比下滑19.04% 县级引导基金备案仅15只同比减少3只 [2] 存量基金整合措施 - 山西省要求同一政府避免重复设立行业基金 鼓励交叉重合基金整合重组以增强规模效应 [2] - 甘肃省提出优化整合已设基金 明确直接管理或委托管理的职责划分 强化统一运作管理 [2] 出资比例与返投政策调整 - 荆州市新设20亿元母基金对人才创新和科技创新子基金出资比例最高可达99% 突破行业常规 [3] - 天津引导基金对并购母基金出资比例上限提至50% 券商类并购母基金可达70% 四川单一国资对创投基金出资比例可提至70% [3] - 多地探索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 提升基金市场化程度和吸引力 [3] 地方政策密集出台 - 成都明确政府投资定义与资金安排方式 黑龙江修订省级基金管理办法规范设立及退出流程 [5] - 广东、山西等地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政策 显示基金设立更审慎且注重产业带动效果 [5] - 平顶山市推出尽职免责办法 激励担当同时防控风险 反映专业化管理和风控受重视 [5] 行业发展趋势 - 政府投资基金加速走向规范发展 呈现质量优先、市场化程度提升、专业化管理强化三大趋势 [5] - 未来基金将深化与产业融合 通过资源整合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在产业升级和新动能培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6]
浙江鼓励设立并购基金、S基金,拓宽基金退出渠道
搜狐财经· 2025-07-02 04:18
政府投资基金定位与分类 - 政府投资基金紧密围绕浙江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市场薄弱环节,吸引带动社会资本,分为产业投资类基金和创业投资类基金[1][4] - 产业投资类基金重点围绕"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加强产业引导培育和重大战略性项目投资[1][4] - 创业投资类基金聚焦"315"科技创新体系,投向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领域,采取"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策略[1][4] 基金差异化管理和运作机制 - 产业投资类基金存续期不超过15年,创业投资类基金存续期不超过20年,后者可适当提高政府出资比例[4] - 建立科学规范的投资决策机制,政府部门不干预基金日常管理和具体项目决策[9] - 鼓励设立并购基金和S基金,优化退出渠道,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提升份额转让服务能力[1][10] 全省统筹管理与区域协调 - 实行省市两级分级管理,省级基金报省政府批准,地市级基金报设区市政府批准并向省级报备[7] - 建立"一张网"管理平台,整合项目库、专家库、机构库,实现政府投资基金与国企基金协同联动[7] - 编制重点投资领域清单动态调整,防止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8] 长期资本与绩效管理 - 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为耐心资本的跨周期调节作用,争取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落地[5] - 实行长周期分类绩效评价,容忍正常投资风险,对重大战略性项目差异化评价突出社会效益[9] - 健全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免责认定标准,保障专业团队尽职免责[10] 风险防控与合规运作 - 严禁通过违法违规举债融资出资,不得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11] - 基金管理人需建立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引入无利益关系外部专家参与决策[12] - 建设风险在线监测系统,提升AI辅助决策和风险监测智能化水平[12]
浙江:鼓励设立并购基金等拓宽基金退出渠道
快讯· 2025-07-02 03:58
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 - 浙江省政府发布实施意见 优化基金退出机制 [1] - 鼓励设立并购基金和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 拓宽退出渠道 [1] - 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提升基金份额转让和股权投资退出服务能力 [1] - 研究制定政府投资基金退出政策指引 [1]
浙江发布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快讯· 2025-07-02 03:58
政府投资基金定位 - 政府投资基金紧密围绕浙江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市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薄弱环节 [1] - 政府投资基金积极吸引和带动更多社会资本 [1] 基金分类及投资方向 - 产业投资类基金重点围绕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 [1] - 产业投资类基金加强产业引导培育,加大重大战略性项目投资力度 [1] - 创业投资类基金重点围绕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 - 创业投资类基金聚焦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领域 [1] - 创业投资类基金投资策略为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投科创平台和创新人才 [1]
最新动向!多地严控新设基金、整合存量基金
证券时报· 2025-06-12 00:20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动向 - 甘肃省发布《实施意见》要求各级财政部门统一管理本级政府投资基金 严控新设基金并推动优化整合已设基金 这是对国务院1月7日"国办一号文"的地方落实举措 [1] - 广东、河南平顶山、黑龙江、成都、山西等多地已相继出台类似政策 核心措施包括严控新设基金、存量基金管理、调整出资比例和返投政策等 [1] 严控新设基金与整合存量 - 甘肃《实施意见》将严控范围从国办一号文规定的区县级扩大至省内各级财政部门 市级层面新设基金也可能受限 [3] - 地方实践显示政府投资基金出资明显收紧:2025年Q1全国地方国资新设基金298只(同比-2.5%) 总规模3384.1亿元(同比-19.04%) 县级引导基金仅备案15只(同比-3只) [3] - 山西要求同一政府不在同领域重复设基金 鼓励交叉重合基金整合重组 甘肃也提出优化整合已设基金并强化统一管理 [4] 出资比例与返投政策优化 - 荆州市新设20亿元母基金对人才创新/科技创新子基金出资比例最高达99% 天津引导基金对券商类并购母基金出资比例提至70% 四川单一国资对创投基金出资比例可至70% [6] - 多地正探索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 以提高基金市场化程度和吸引力 [6] 地方政策密集出台趋势 - 成都2月11日出台办法明确政府投资定义和资金安排方式 黑龙江4月6日修订省级基金管理办法规范设立与退出流程 [8] - 行业呈现新趋势:设立更审慎(质量优先数量) 市场化程度提升(吸引社会资本) 专业化管理加强(如平顶山出台尽职免责办法) [9][10]
浙江省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4-18 03:48
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核心观点 - 浙江省出台政策推动政府投资基金科学高效发展 构建规范管理体系 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重大战略实施 [1] - 文件明确基金分类管理原则 提出加强投资引导 优化基金结构 健全激励约束等具体措施 [1] 功能定位 - 产业投资类基金聚焦"415X"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关键环节 存续期不超过15年 [6] - 创业投资类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 生物科技等未来产业 存续期最长20年 政府出资比例可提高 [6][7] - 发展耐心资本 争取社保基金 险资等长期资本落地 支持跨周期投资布局 [7] 管理机制 - 实行省市两级分级管理 县级新设基金需提级审批 省级建立战略指导委员会统筹管理 [8] - 推广全省"一张网"管理平台 整合项目库 专家库等资源 [8] - 动态编制重点投资领域清单 防止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 [9] 运作优化 - 规范市场化决策机制 禁止行政干预具体项目投资 [9] - 完善长周期绩效考核 对战略性项目实行"一项一策"差异化评价 [10] - 健全管理人激励机制 建立免责认定标准 保护正常投资风险 [10] 退出机制 - 鼓励设立S基金和并购基金 提升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能力 [11] - 研究制定退出政策指引 完善不同类型基金退出路径 [11] 风险防控 - 严禁违规举债出资 不得新增隐性债务 [13] - 建立全流程风控体系 引入外部专家论证决策 [13] - 建设在线风险监测系统 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