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

搜索文档
AI硬件方向集体调整,关注科创板50ETF(588080)、科创综指ETF易方达(589800)等产品后续动向
搜狐财经· 2025-09-04 13:36
科创板指数表现 - 科创100指数下跌5.1% [1] - 科创综指下跌5.2% [1] -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下跌6.1% [1] - 上证科创板成长指数下跌7.9% [1] 行业板块表现 - CPO、半导体、PCB等AI硬件方向集体下挫 [1] - 创新药械题材表现弱势 [1] - 电池、光伏设备等新能源方向逆势活跃 [1] 科创板50指数特征 - 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组成 [3] - 半导体行业占比超60% [3] - 与医疗器械、软件开发、光伏设备行业合计占比超75% [3] 科创板100指数特征 - 由科创板中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股票组成 [3] - 聚焦中小科创企业 [3] - 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计算机行业合计占比超80% [4] - 电子和医药生物行业占比较高 [4] 科创板综合指数特征 - 由科创板全市场证券组成 [6] - 全面覆盖大、中、小盘风格 [6] - 聚焦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创新药等核心前沿产业 [6] - 覆盖科创板上市的全部17个一级行业 [6] - 兼具高成长性与风险分散特征 [6] 科创板成长指数特征 - 由科创板中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等业绩指标增长率较高的50只股票组成 [6] - 成长风格突出 [6] - 业绩高增长行业占比高 [6] - 电子、医药生物行业占比较高 [6]
兴业基金:市场调整或带来科技板块逢低布局机会
中证网· 2025-09-04 10:53
兴业基金表示,今年我国在科技领域持续取得突破,在国防军工、人工智能、医药生物等先进领域取得 重要成果。科创板代表我国先进及新质生产力水平,涵盖了上述领域的龙头公司,随着未来更多科技领 军公司计划在科创板上市,科创板的硬科技含量还将持续提升,投资者可关注科创板的布局机会。 资料显示,兴业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ETF(589050)跟踪的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对科创板的市值覆盖 度接近97%,能够更好地表征科创板的整体表现。并且,该指数成分股所在行业分布较为均衡,部分在 细分领域具有较大成长空间的中小市值公司也被纳入指数样本。(王鹤静) 中证网讯近期A股市场波动加剧,跷跷板效应再度显现,前期领涨的科创板调整明显,偏防御属性的红 利板块相对抗跌。科创板是下半年以来推动A股上涨的重要力量,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000681)7月 至8月涨超30%,资金层面短期或面临止盈压力。兴业基金分析认为,近期震荡调整更多是科创板内部 的高低切换,本轮科技行情主导的逻辑依然存在,市场调整或带来逢低布局的机会。 ...
创投月报 | 毅达资本:8月投资事件数同比激增80% 时隔两个月再投帕西尼感知科技
新浪证券· 2025-09-04 07:33
2025年已募五只基金合计超36亿 先进制造获投项目占比超三分之二 出品:新浪财经创投Plus 编辑整理:shu 基于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8月新增登记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仅5家,较7月骤降近七成,与2024年8月相比减少64.3%;新增备案私募股 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分别为134只、234只,合计新增368只,同比增长25.2%,环比微降1.9%。 国内一级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565起融资事件,同比、环比分别增长28.4%、2.4%;披露总融资额约351.78亿元,较2024年8月提高32.8%,与2025年7月相比 却直接"腰斩"。不过,若剔除7月「国网新源」高达365亿元的巨额融资,8月融资总额环比基本持平;平均单笔融资额约为6336.16万元,同比小幅提升 3.4%。 新浪财经创投Plus本月聚焦市场活跃度较高的3家机构,围绕其投资节奏、阶段、行业偏好以及被投项目等方面展开解读。 结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天眼查和官方网站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毅达资本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出资设立的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旗下管理机构,目前管 理资本规模超1200亿元。其投资阶段覆盖天使期、初创期、成长期和成 ...
创投月报 | 启明创投:设苏州启辰收购天迈科技股权 全周期布局主攻医疗健康、人工智能
新浪证券· 2025-09-04 07:33
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市场概况 - 2025年8月新增登记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仅5家 环比骤降近70% 同比减少64.3% [1] - 新增备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合计368只 同比增长25.2% 环比微降1.9% [1] - 一级市场发生565起融资事件 同比增长28.4% 环比增长2.4% 披露融资总额351.78亿元 同比提高32.8% 环比下降约50% [1] - 剔除7月国网新源365亿元巨额融资后 8月融资总额环比基本持平 平均单笔融资额6336.16万元 同比小幅提升3.4% [1] 启明创投基金运营与战略布局 - 管理11只美元基金和7只人民币基金 管理资本总量95亿美元(约690亿元人民币) 累计投资530余家企业 通过上市退出超70家 并购等其他方式退出超130家 [2] - 2025年截至8月末仅备案1只基金——苏州启辰 注册出资额4.60亿元 出资方包括元禾辰坤和昆山创控集团 [2] - 通过苏州启辰基金以4.52亿元收购天迈科技26.1%股份 对应交易市值17.32亿元 成为控股股东 [2] - 天迈科技为智能公共交通解决方案提供商 因客流量下滑及财政补贴减少导致业绩欠佳 收购可打造平台企业并扭转经营颓势 [3] 启明创投投资动态与策略特征 - 8月公开披露股权投资事件8起 同比增长60.0% 环比增长8倍 投资活跃度呈脉冲式特征 在市场趋冷时调整节奏 在窗口期加大投入 [3] - 采取全周期覆盖策略:成长阶段(A轮/B轮/E轮)占比50% 早期阶段(种子轮/天使轮/Pre-A轮)各占12.5% Pre-IPO布局明慧医药以实现短期退出 [6] - 超60%获投项目为医疗健康企业 涵盖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和药物零售 体现对核心赛道忠诚度及行业刚性需求优势 [9] - 在人工智能赛道投资惠每科技和原力灵机 推动硬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9] 区域分布与产业协同 - 投资最集中区域为北京 占比约25% 因医疗健康与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及科研机构密集 [11] - 长三角地区项目合计占比37.5% 西南和中部地区亦有布局 这些区域在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具备产业基础 [11] 三一氢能融资与业务进展 - 领投三一氢能数亿元A轮融资 跟投方包括涌铧投资和广州新兴基金 资金用于研发制造、产品迭代及绿氢项目落地 [13] - 三一氢能为三一集团氢能战略平台 依托集团技术积累与全球渠道 形成圆形槽、方形槽、PEM槽、BOP的"3+1"产品矩阵 单体电解槽覆盖200-3000Nm³/h [13] - 2025年1-7月中标央国企标杆项目总量123MW 稳居行业前列 满足风光耦合制氢及多元下游场景需求 [13]
大盘今日调整,关注A500ETF易方达(159361)、沪深300ETF易方达(510310)等产品布局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13:39
科创板50成份指数 - 由科创板市值大且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组成 具有显著硬科技龙头特征 [3] - 半导体行业占比超60% 与医疗器械 软件开发 光伏设备行业合计占比超75% [3] - 单日指数下跌1.6% 滚动市盈率达183.7倍 [3]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 由香港上市中国内地企业中50只市值大且成交活跃的股票组成 [3] - 行业覆盖广泛 可选消费 金融 信息技术 能源行业合计占比超85% [3] - 单日指数下跌0.6% 滚动市盈率为10.4倍 [3] 产品费率信息 - 相关基金管理费率为0.15%每年 托管费率为0.05%每年 [4]
硬科技投资再添高弹性利器,景顺长城科创综指增强正在发行
新浪基金· 2025-09-03 09:02
市场表现与指数动态 - 上证指数站上3800点 AI、半导体和光模块等硬科技赛道轮番走强 推动科创综指反弹 [1] - 截至8月29日 科创综指年内上涨43.30% 表现亮眼 [1] - 两融余额时隔10年再回2万亿水平 全A成交额连续多日站上2万亿 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升 [2] 科创综指特征与优势 - 科创综指覆盖科创板所有非ST上市公司 最新样本数量569只 市值覆盖度高达96% [1] - 涵盖16个申万一级行业 全面表征科创板整体表现 [1] - 成分股实行20%涨跌幅限制 波动率高于主板 有利于增强策略挖掘超额收益 [1] 新产品发行与策略 - 景顺长城科创综指增强(A类024249/C类024250)正在发行 采用量化策略追求超额收益 [1] - 依托超额收益模型、风险模型、交易成本模型三大类模型 评估资产定价、控制风险和优化交易 [2] - 量化团队引入AI赋能量化 应用于策略迭代、海量数据处理、价格预测及风险管理 形成量价类AI新策略 [2] 历史业绩验证 - 采用相同策略的景顺长城创业板综指增强 自2023年5月1日引入量价类AI新策略后累计取得53.82%净值增长率 [2] - 相较同期业绩基准30.07% 跑出23.75%超额收益 [2] 产品矩阵与布局 - 景顺长城量化团队已形成覆盖A股主流宽基的产品矩阵 包括沪深300、中证500、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 [3] - 聚焦科技创新领域的产品包括创业板综指增强和科创50指数增强 [3] - 覆盖专精特新含量较高的中证1000指数增强和国证2000指数增强 [3] 行业趋势与政策环境 - 政策对科技的支持以及AI、创新药等产业趋势推动 高弹性科创综指或迸发更高反弹动能 [2] - 硬科技赛道成为市场关注重点 科创综指增强是投资者布局硬科技的便利工具 [2]
创业板ETF(159915)半日成交额近50亿元,居深市股票型ETF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05:20
科创板50ETF指数基本情况 - 跟踪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 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组成[2] - 硬科技龙头特征显著 半导体行业占比超60% 与医疗器械、软件开发、光伏设备行业合计占比超75%[2] - 截至2025年9月3日午盘指数涨跌幅为2.0% 滚动市盈率达183.7倍[2] - 指数自2020年7月23日发布以来累计收益显著[5] 创业板ETF指数基本情况 - 跟踪创业板指数 由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3] - 战略新兴产业占比较高 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行业合计占比超55%[3] - 截至2025年9月3日午盘指数涨跌幅为0.0% 滚动市盈率达40.7倍[3] - 指数自2010年6月1日发布以来累计收益达34%[3][5] 科创创业ETF指数基本情况 - 跟踪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 由科创板和创业板中市值较大的50只股票组成[4] - 新兴产业占比较高 电力设备、电子行业、医药生物行业合计占比近75%[4] - 截至2025年9月3日午盘指数涨跌幅为0.6% 滚动市盈率达57.1倍[4] - 指数自2021年6月1日发布以来累计收益达83.1%[4][5] 数据来源与编制说明 - 所有数据均来自Wind 指数涨跌幅数据截至2025年9月3日午盘[5] - 滚动市盈率和估值分位数数据截至2025年9月2日[5] - 滚动市盈率计算公式为总市值/最近四个季度归母净利润[5] - 估值分位指该指数历史上滚动市盈率低于当前值的时间占比[5]
科创50ETF探底回升,跌幅收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03:13
市场表现 - 科创50ETF跌幅显著收窄 持仓股天岳先进、盛美上海、华海清科、九号公司涨幅居前 [1] - 科创50指数成分股中芯国际(权重10.11%)与芯原股份(权重2.65%)因重组及购买资产事项停牌 [1] 指数构成 - 科创50指数行业集中度高 电子行业占比63.74% 医药生物行业占比11.78% 合计达75.52% [1] - 指数覆盖半导体、医疗器械、软件开发及光伏设备等硬科技细分领域 [1] 投资观点 - 方正证券建议增配科技成长资产 主推中报业绩预期增速较高或改善领域 [1] - A股上涨受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资本市场改革成效及全球流动性充沛共同推动 [1] - 国际政治环境缓和促使股票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 [1] 估值与前景 - 科创50指数当前仍处于基点附近 参照创业板历史走势具成长空间 [1] - 科创50ETF(588000)为追踪该指数的投资工具 [1][2]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903
中泰国际· 2025-09-03 02:03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5%至25,496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2%至5,728点,大市成交额3,281亿港元,南向资金净流入92.8亿港元[1] - 权重科技股普遍承压,美团和阿里巴巴跌近2%,百度及京东下跌1.5%,小米逆势上涨3.4%[1] - 内银股逆势走强,农业银行涨近3%,工行和建行录得涨幅,汽车、家电及新能源板块多数上涨[1]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微涨0.07%,恒瑞医药新药获批后股价上涨1.3%[3] 行业动态与个股 - 汽车股表现分化,比亚迪8月销量同比增0.15%环比增8.5%,股价回弹2.2%;吉利汽车8月销量同比增38%;蔚小理交付量同比变化+55.25%/+169%/-40.7%,股价分别下跌3.5%/2.8%/0.4%[3] -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普遍下跌,火电板块温和上升,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及华电国际涨幅0.9%-2.5%[3] - 联邦制药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4.8%至75.2亿元,股东净利润同比增27.0%至18.9亿元,剔除首付款后收入逊预期[4] - 联邦制药胰岛素收入同比增74.0%,但中间体与原料药收入同比降23.1%和27.0%[4] 市场趋势与风险 - 恒生指数于25,000点附近震荡,外部不确定性上升,美股进入"9月魔咒",非农数据、CPI公布及美联储议息会议等风险事件密集[2] - 黄金价格冲破3,500美元创历史新高,暗示全球资金避险情绪升温,短期一个月Hibor利率仍在3%以上[2] - 建议聚焦业绩韧性较强的科技蓝筹和受益产业政策落地的硬科技板块[2] 房地产行业 - 上周30大中城市新房成交量达180万平方米,同比上升3.6%,环比上升11.6%,一、二、三线城市同比变化分别为-5.1%/+17.7%/-14.8%[9] - 十大城市商品房存销比为101.9,高于去年同期的96.5但低于前周的127.2;一线城市存销比为70.9,二线城市存销比达142.1[11] - 上周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同比下跌49.2%至1,635万平方米[12] - 上海调减住房限购政策,允许合资格家庭和成年单身人士在外环外购买住房不限套数[13]
私募调研勤字当头聚焦“硬科技”“大健康”
中国证券报· 2025-09-03 01:49
私募调研频率 - 8月私募机构合计调研A股公司6053次 环比增长243.34% [1] - 1152家私募机构参与调研 覆盖641家A股公司 [1] - 私募平均仓位达75.55% 连续三周加仓 [5] 行业调研分布 - 医药生物行业获1095次调研 涉及85家公司 成为最受关注行业 [1] - 电子行业获947次调研 覆盖91家公司 [1] - 计算机/机械设备/电力设备行业均获超400次调研 [1] 重点调研公司 - 迈瑞医疗获117次调研 为最受关注个股 [2] - 水晶光电/飞凯材料/安集科技8月股价涨幅分别达33.11%/23.41%/17.24% [2] - 德赛西威/海康威视获超50次调研 [2] 私募机构动态 - 深圳尚诚资产(管理规模<5亿元)以143次调研位居活跃度榜首 [2] - 高毅资产进行67次调研 为百亿级私募中最积极 [2] - 头部FOF私募观察到同行调研范围延伸至二线龙头及中小市值标的 [2] 投资主线聚焦 - 私募集中关注"硬科技"与"大健康"两条核心赛道 [2] - 科技板块关注逻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及新质生产力政策 [3] - 医药板块关注度提升与估值合理性及创新药政策预期改善相关 [3] 调研特征分析 - 获调研企业多具备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4] - 调研热点从6-8月持续集中在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硬科技领域 [4] - 私募调研注重企业核心技术壁垒和可持续盈利模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