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统一大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又一跨省轨交运营公司成立,长三角轨交一体化运营渐近
第一财经· 2025-06-05 11:42
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 - 长三角轨道交通运营一体化加速推进,已成立苏皖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和环沪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 [2][3][4] - 苏皖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股东为南京地铁集团(51%)、滁州市滁宁城际铁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24.5%)、马鞍山跃马交通投资有限公司(24.5%) [2] - 环沪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股东为上海申通地铁集团(40%)、嘉兴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30%)、苏州城际铁路有限公司(30%) [4] - 2025年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将达1.7万公里,其中高铁8000公里,目前铁路营业里程已突破1.5万公里(高铁7700公里) [8] - 2024年长三角新增铁路里程667.6公里,包括池黄高铁、杭温高铁、宣绩高铁、沪苏湖高铁等 [8] 跨省轨道交通网络 - 近沪地区跨省线路包括沪苏嘉线、上海嘉闵线与苏锡常城际铁路、上海南枫线与嘉兴枫南线三条通道 [5] - 苏皖跨省线路重点推进宁马城际、宁滁城际,安徽计划2025年建成宁马城际铁路 [5][6] - 2025年长三角计划建成杭衢高铁等4个项目,开工六庆铁路等2个项目,推进32个在建项目,年度建设投资超1300亿元 [9] 统一大市场建设 - 长三角推动标准一体化建设,已发布区域地方标准28项、国际标准16项 [10] - 试点"新三样"危险货物"一单制""一箱制"运输模式,运输时间从5-6天缩短至2-3天,成本降低15% [10] - 2024年底印发《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方案》,系全国首个跨省域物流降本方案 [11] 科技创新协同 - 长三角已集聚重大科研设施28个、大型科学仪器超4.9万台(套),科技创新券实现互联互通 [13] - 合肥与上海协同推进光子科学设施建设,成果应用于京东方、联影等企业 [13] - 联合攻关计划累计立项87项,财政投入3.4亿元,总投入17亿元,吸引64家骨干企业参与 [14]
2025深蓝媒体智库年度论坛在京启幕:四份报告聚焦产业发展 跨界力量共话创新消费
北京商报· 2025-05-28 09:36
论坛概况 - 第三届深蓝媒体智库年度论坛以"创新消费力 统一大市场"为主题,首次采用"主论坛+专题论坛"模式,设置"未来旅游""酒业文化""餐饮产业"三场专题论坛 [3] - 论坛发布6份深蓝智库年度报告,涵盖消费金融、人形机器人、文化出海等热点领域 [3] - 数百位来自"产学研媒政"的嘉宾参与,共同探索提振消费、激活民营经济、推动创新融合的实践方案 [3] 智库成果与影响力 - 深蓝智库成立两年多来已发布30份专题报告,组织31场主题沙龙,成立12个研究院及5个调研基地 [17] - 智库构建了"政府+媒体+品牌+智库"的协同生态,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3][17] - 论坛启动"深蓝智库创新智造调研基地"2025年主题调研项目,聚焦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11] 政策与市场动态 - 北京市正在研究制定《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围绕6个方面提出20多项政策措施 [7] - 北京市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引领,通过创新消费力撬动市场资源高效流通,为全国提供"北京样本" [7] 行业趋势与技术驱动 - 清华大学专家指出,数智技术驱动的新消费场景需具备连接性、参与性和智能性,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是关键 [9] - 《人形机器人进化论》报告揭示AI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下人形机器人在服务、医疗、教育等场景的商业化潜力 [14] - 《IP出海的生态路径》报告提出中国文化符号需通过"技术+内容+场景"融合构建全球叙事能力 [14] 金融与消费创新 - 消费信贷逻辑正从单一场景向生态化服务转型,通过打通支付、保险、文旅等环节形成全链路消费支持体系 [14] - 《金融重塑消费力》报告探讨如何通过金融创新助力消费市场复苏,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14] 媒体与智库角色 - 专业媒体在促进国内消费进程中肩负特殊使命,深蓝智库是媒体融合发展转型的积极探索 [5] - 论坛通过跨界资源整合和智库成果落地,深入探讨消费、旅游、酒业、餐饮等领域的前沿热点 [17]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姚珂:“创新消费力”打造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北京样本”
北京商报· 2025-05-28 09:35
中国消费市场结构性调整 - 传统消费增长引擎承压 新世代消费者崛起 兴趣消费 区域经济等新增长点涌现 [1] - 北京市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引领 以创新消费力为支点 撬动市场资源高效流通 为全国消费市场提供北京样本 [1] 北京市创新商品消费新供给 - 家电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成效持续显现 [4] - 北京老字号总数达274家 平均每年吸引落地品牌首店近千家 [4] - 泡泡玛特海外市场实现爆发式增长 [4] 北京市创新融合消费新场景 - 打造街区 近山 亲水 演艺 赛事 数字 夜间融合矩阵 推出亮马河风情水岸等百余个融合消费场景 [4] - 北京国际电影节以光影票根激活消费 看见殷商大展凭票根一站式逛吃通州 [4] 北京市创新迭代消费新模式 - 备案大模型超百款领跑全国 打造首钢一高炉科幻乐园 举办全国首场数字音乐会 机器人马拉松 [4] - 2024年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超4成 [4] - 中国国际时装周 北京时装周影响力持续提升 非标商业新模式加速涌现 [4] 北京市创新优化消费新环境 - 大型活动综合服务保障协调机制办理时限压缩超80% [5] - 对商圈文体融合 餐饮进公园 景区等给予资金扶持 [5] - 主要商圈完善多语种服务 跨境支付设施 首批三个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试运营 [5] - 2024年入境游客同比增长1.9倍 创历史新高 [5] 国家层面政策支持 - 国家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 [5] - 北京正在研究制定《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围绕六个方面提出20余项政策措施 [5] 商业企业应对策略 - 主动以创新重塑供给 做强消费向新力 [6] - 主动以开放打破边界 融入国内循环 [6] - 主动以责任引领变革 激活发展可持续力 [6]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姚珂: 打造全国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北京样本”
北京商报· 2025-05-28 08:18
5月28日上午,由北京商报社、《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25深蓝媒体智库年度论坛主论坛在北京开幕。主论坛以"创新消费力 统一大市场"为主 题,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姚珂出席并致辞。 第一,创新商品消费的新供给,夯实统一大市场的根基。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北京的家电、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带动销售额近220亿元,今年1—4月, 泡泡玛特海外市场营收增速同比增长了5倍;北京老字号总数达到274家。这几年北京平均每年吸引落地的品牌首店近千家。 姚珂在致辞中具体介绍了北京坚持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引领,以创新消费力为支点,撬动市场资源高效流通、区域协同互促共进,为全国消费市场高 质量发展提供"北京样本"的实践行动。 第二,创新融合消费新场景,构建统一大市场的生态。打造街区、近山、亲水、演艺、赛事、数字、夜间融合矩阵,推出了"亮马河风情水岸"等百余个融合 消费场景,进行资源联动,提升融合效应;北京国际电影节以"光影票根"激活消费热潮;《看·见殷商》大展开启了"观展+美食+购物"一站式文化体验,凭 票根就可以一站式逛吃通州。 第三,创新迭代消费新模式,提升统一大市场的活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速了应用创新,备案大模 ...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 AI+数据驱动下,探寻消费领域的边界与新范式
北京商报· 2025-05-28 08:18
数据与AI驱动的消费范式变革 - 经济正经历巨大转变,数据成为转变的"原料",AI则是"发动机"与"工具",二者驱动各领域消费方式发生范式级变革 [3] - 媒体消费创新已超越传统融媒体形式,DeepSeek等大模型的出现引发对消费基本范式改变的深入思考 [3] - 科学研究领域AI带来革命性变化,但人工智能工具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3] 未来消费方向 -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需培育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推动行业与数字化融合 [3] - 新兴产业要推进"人工智能+",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实现从单纯购车消费向智能网联消费的转变 [3] - 手机领域需实现人工智能代际革命,智能机器人进入家庭将满足特定场景需求,带来消费新变化 [3] 数字空间需求与数据要素市场 - 释放数字空间需求的关键在于国家对数据要素的激活与统一大市场建设 [5] - 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能确保数据真实可信,开发公共数据、企业数据等价值,推动数据消费新模式的形成 [5] - 未来企业形态将改变,"单人企业"借助智能代理成为发展方向 [5] 数智技术驱动的新消费场景 - 数智技术驱动的新消费场景应具备连接性、参与性和智能性三个特征 [5] - 在数据要素市场逐步完善、智能化工具不断发展的当下,应积极创造新需求与新消费 [5] 2025深蓝媒体智库年度论坛 - 论坛以"创新消费力 统一大市场"为主题,首次采用"主论坛+专题论坛"模式 [7] - 同步设置"未来旅游""酒业文化""餐饮产业"三场专题论坛,聚焦旅游业、酒业、餐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7] - 重磅发布6份深蓝智库年度报告,涵盖消费金融、人形机器人、文化出海等热点领域 [7]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会长赵健: 创新不是闭门造车,发展不能单打独斗
北京商报· 2025-05-28 08:18
论坛背景与意义 - 2025深蓝媒体智库年度论坛主论坛由北京商报社和《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主办,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会长赵健出席并致辞 [1] - 论坛举办正值北京商报创刊40周年,助力其向融媒体、智媒体转型的系统性变革 [1] - 深蓝智库成立以来在多个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产生前瞻性与实践价值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1] 企业创新与经济发展 -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今年重点关注营商环境与企业发展,组织多场"经济媒体调研行" [3] - 深蓝智库"新质观察团"通过走访企业,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和经济发展提供实践样本与理论支撑 [3] - 企业创新需政策引导、市场反馈及社会各界共识,以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3] -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和媒体需充当政策"扩音器"、企业"传声筒"、市场"晴雨表",强化消费提振的舆论引导 [3] 论坛主题与内容 - 主论坛主题为"创新消费力 统一大市场",汇聚"产学研媒政"各方力量 [3] - 论坛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探索未来消费等议题 [3] - 活动邀请企业代表分享创新实践案例,专家交流策略建议,并发布重点经济领域年度产业调查报告 [3]
北京日报社副总编辑李学梅: 践行媒体使命,深蓝智库聚焦内需难点,赋能北京经济发展
北京商报· 2025-05-28 08:05
论坛概况 - 2025深蓝媒体智库年度论坛主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 由北京商报社和《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主办 [1] - 论坛主题为"创新消费力 统一大市场" 首次采用"主题+专题"模式 同步设置未来旅游 酒业文化 餐饮产业三场专题论坛 [3] - 论坛汇聚产学研媒政各界数百位嘉宾 共同探索提振消费 激活民营经济 推动创新融合的实践方案 [3] 智库发展成果 - 深蓝媒体智库成立两年多来已发布30份专题报告 组织31场主题沙龙 成立12个研究院及5个调研基地 [3] - 智库构建"政府+媒体+品牌+智库"协同生态体系 作为京报智库矩阵成员强化了财经垂直领域影响力 [3] - 论坛期间重磅发布6份年度报告 涵盖消费金融 人形机器人 文化出海等热点领域 [3] 智库未来规划 - 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聚焦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的重点难点问题 为不同行业建言献策 [3] - 通过专题调研和研究报告促进各方交流合作 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案例和报告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3] - 致力于释放市场潜力 为北京经济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3] 论坛价值 - 为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碰撞与实践指南 搭建跨界交流的高端平台 [4] - 深入探讨消费 旅游 酒业 餐饮等领域前沿热点问题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4] - 通过跨界资源整合和智库成果落地 彰显媒体智库在新时代的责任担当 [4]
做强国内大循环,国务院明确了这四大重点方向
第一财经· 2025-05-16 08:10
聚焦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在促进经济持续向好中夯实做强国内大循环的基础。 面对外部风险冲击加大,做强国内大循环成为关键之举。 5月15日,国务院召开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会上强调,要把发展 的战略立足点放在做强国内大循环上,以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推动 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高层多次强调做强国内大循环。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稳定经济增 长需要更多地依靠内需市场来发力。打通消费、投资以及供需结构中的堵点和难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已成为 激发内需市场活力、提升我国经济韧性的关键所在。 做强国内大循环 深挖消费潜力 他表示,结合现阶段我国发展实际,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进一步 消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二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攻关,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打造一批 新产业新赛道。 三是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完备,发挥各地优势加强专业化分工、地区间协作,持 ...
【财闻联播】刚刚,京东道歉!恒生银行回应裁员传闻
券商中国· 2025-05-14 11:21
宏观动态 - 日本间谍在华获刑12年 外交部回应称中国司法机关严格按法定程序办理此案 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 要求日方尊重中方司法主权 [1] - 4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2% 同比低50个基点 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 同比低55个基点 均创历史新低 [2] - 七部门发文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支持力度 包括健全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 优先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企业上市 优化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制度 发挥北交所改革试验田作用 [3] - 美国20个州起诉特朗普政府将拨款与移民政策挂钩 认为违反宪法分权制衡原则 原告包括伊利诺伊州、加利福尼亚州等总检察长 [4] 金融机构 - 恒生银行回应裁员传闻 称将优化职能及调整业务架构以应对市场变化 涉及后勤支援、策略发展等部门 裁员幅度10%-20% 个别部门达50% [5][6] - 新华保险1-4月原保险保费收入853.79亿元 同比增长27% 通过丰富产品体系提升业务品质实现价值增长 [7] 市场数据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沪指涨0.86% 创业板指涨1.01% 两市成交额13167.46亿元 较前日放量251.96亿元 统一大市场、券商等板块领涨 TOPCon电池、光伏设备等跌幅居前 [8] - 恒生指数涨2.3% 恒生科技指数涨2.13% 大金融板块走强 弘业期货涨超12% 航运股中远海发涨超12% 腾讯音乐涨近13% [9] - 两市融资余额增加12.54亿元 上交所融资余额9096.32亿元 深交所融资余额8833.93亿元 [10] 公司动态 - Burberry利润大降94%至2600万英镑 营收同比减少17%至24.61亿英镑 拟全球裁员约1700人 计划2027财年前节省6000万英镑 [11][12] - 万科A获深铁集团不超过15.52亿元借款 利率为1年期LPR减76个基点 用于偿还公开市场债券本息 [13] - 微信成立电商产品部 探索微信内交易新模式 负责交易基建及生态建设 开放平台部更名后负责公众号及小程序运营 [14] - 京东外卖因618订单暴涨导致系统故障 已全面恢复 将补偿超时用户免单或25-20金券 全额赔付商家餐损及骑手配送收入 [15]
数据复盘丨保险、证券等行业走强 53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14 10:27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报3403.95点涨086% 深证成指报10354.22点涨064% 创业板指报2083.14点涨101% 科创50指数报1013.77点涨041% [1] -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13167.46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5196亿元 [1] - 2151只个股上涨 2729只个股下跌 89只个股涨停 10只个股跌停 [3] 行业与概念 - 保险、证券、交通运输、食品饮料、商贸零售、石油石化、农林牧渔、贸易等行业涨幅靠前 [3] - 统一大市场、快递、券商、赛马、海洋经济、稀土永磁、跨境电商、钛白粉等概念走势活跃 [3] - 国防军工、美容护理、机械设备、电力设备、贵金属等行业跌幅居前 [3] - 涨停个股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化工、机械设备、国防军工、非银金融等行业 [3] 个股动态 - *ST宇顺连收14个涨停板 *ST亚振、*ST创兴均7连板 利君股份6连板 [6] - 宁波海运涨停板封单779433万股 综艺股份、中远海发、跨境通等封单超2000万股 [3] - 成飞集成涨停板封单资金452亿元 宁波海运、综艺股份、华胜天成等封单金额超2亿元 [4] 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6825亿元 创业板净流出2598亿元 沪深300净流入1017亿元 [8] - 非银金融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3014亿元 计算机、食品饮料、有色金属净流入超4亿元 [8] -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2242亿元 电力设备、国防军工、银行净流出超9亿元 [8] - 东方财富主力资金净流入1981亿元 五粮液、广发证券、襄阳轴承净流入超5亿元 [10][12] - 拓维信息主力资金净流出502亿元 皖通科技、中信证券、宝通科技净流出超2亿元 [14][15] 龙虎榜数据 - 机构席位资金合计净买入177亿元 跨境通获机构净买入965636万元居首 [18][19] - 襄阳轴承、红墙股份、恒鑫生活获机构净买入超4000万元 [18][19] - 青岛金王遭机构净卖出732183万元 渝三峡A、天箭科技净卖出超3500万元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