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投资

搜索文档
指数投资性信心获提振?5月2日,今晨的三大重要消息持续发酵!
搜狐财经· 2025-05-02 08:20
证监会调整休市时间 - A股五一假期休市时间为5月1日至5月5日共5天 5月6日起恢复正常交易 [1] - 美方主动寻求与中方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 可能缓解全球贸易担忧 [1] - 传闻特朗普将宣布首批协议 减少部分国家关税 [1] 深交所修订创业板指数编制方案 - 修订后单一股票权重不超过20% 解决宁德时代权重过高问题 [3][7] - 创业板指数样本为100只股票 当前权重过度依赖新能源和芯片行业 [7] - 建议引入优质企业如宇树科技 把握机器人行业发展初期机会 [3] 多家公司突遭*ST处理 - 艾艾精工、沐邦高科和中广天择因财务指标触发退市风险警示 [5] - 艾艾精工复牌后一字跌停 沐邦高科股价较年初高点下跌67% [5] - 中广天择股价较2025年高点接近腰斩 市场已部分提前反应 [5] 创业板指数历史问题 - 宁德时代曾占创业板权重25% 导致指数过度依赖单一公司 [7] - 新能源行业过去两年表现不佳 拖累创业板整体表现 [7] - 新规将重大风险公司直接剔除指数 提升指数可投资性 [7]
积极信号!指数许可使用费下调了!
证券时报· 2025-05-01 00:40
指数许可使用费下调 -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和深圳证券信息公司自4月1日起调降被动投资组合标的指数许可使用费,整体费率打八折 [1][3] - 深圳证券信息公司调整内容包括:股票指数ETF年化基点费率降至0.024%、场外基金降至0.016%,债券指数产品统一降至0.008%,增强型产品享八折优惠 [4] - 季度收取下限超过2万元的统一调降至2万元,债券指数、同业存单指数等产品及规模小于1亿元的股票指数产品取消季度下限 [5] 费用调整具体措施 - 中证指数公司取消新增授权产品的许可使用固定费,已授权产品固定费执行至3月31日 [6] - 深圳证券信息公司自2025年7月起按新标准收取费用 [6] - 基金公司每年因承担指数许可使用费新增成本约9.6亿元,此次降费缓解其成本压力 [7] 对基金公司的影响 - 头部基金公司可巩固规模与成本优势,中小公司降低布局细分赛道的准入门槛 [10] - 降费优化ETF成本结构,为降低管理费和交易费预留空间,提升产品竞争力 [10] - 基金公司获得更大定价灵活性,利于把控整体费用水平及开发创新指数策略 [7][10] 对投资者的意义 - 费率下降可能通过产品净值优化间接提升投资回报,增强指数产品吸引力 [10] - 未来创新指数和定制化指数将提供更丰富的风险收益特征与行业主题选择 [10] 行业生态发展展望 - 指数公司推动服务体系升级,开发专业指数方案及增值服务以保持竞争力 [11] - 降费体现指数服务商与基金公司协同,反映对指数化投资前景的信心 [8] - 行业有望加速差异化竞争,促进指数产品创新与生态健康有序发展 [7][9]
积极信号!指数许可使用费下调了!
券商中国· 2025-04-30 14:08
指数许可使用费下调 -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和深圳证券信息公司调降指数许可使用费 整体费率打八折 涵盖年化基点费率下调、季度收取下限调整及扩大不设下限的指数产品范围 [2][3] - 深圳证券信息公司调整后股票指数ETF基点费率为0.024% 场外基金为0.016% 债券指数ETF及场外基金均为0.008% 增强型产品享八折优惠 [4] - 季度收取下限超2万元的统一降至2万元 债券指数、同业存单指数等产品及规模小于1亿元的股票指数产品取消下限 [5] 费率调整执行细节 - 深圳证券信息公司自2025年7月起按新标准收费 中证指数公司取消新增授权产品的许可使用固定费 存量产品固定费执行至3月31日 [6] - 基金公司每年因承担指数许可使用费新增成本约9.6亿元 此次降费缓解其经营压力 [8] 行业影响与机遇 - 降费优化ETF成本结构 为降低管理费和交易费用预留空间 增强产品竞争力 头部公司巩固规模优势 中小公司降低准入门槛 [10] - 投资者可通过费率下降和净值优化间接提升回报 未来创新指数和定制化指数将提供更多选择 [10] - 指数公司加速服务体系升级 推出专业指数方案和增值服务 动态调整授权政策以推动市场深化 [11] 生态优化与长期展望 - 降费体现指数服务商与基金公司紧密合作 反映对指数化投资前景的信心 [9] - 行业差异化竞争加速 基金公司可探索多元化策略和细分赛道 丰富资产配置工具 [8][10]
中证香港上市可交易内地消费指数上涨0.57%,前十大权重包含理想汽车-W等
金融界· 2025-04-29 12:22
文章核心观点 - 4月29日中证香港上市可交易内地消费指数上涨0.57%,报1230.76点,成交额382.78亿元,该指数近一个月、近三个月、年至今涨跌幅分别为-8.09%、7.24%、8.81%,介绍了指数持仓、市场板块、行业占比及样本调整规则等情况 [1] 指数表现 - 4月29日上证指数低开震荡,中证香港上市可交易内地消费指数上涨0.57%,报1230.76点,成交额382.78亿元 [1] - 中证香港上市可交易内地消费指数近一个月下跌8.09%,近三个月上涨7.24%,年至今上涨8.81% [1] 指数概况 - 中证香港上市可交易主题指数系列包括HKT香港地产、HKT内地消费和HKT内地银行等3条指数,以2007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持仓 - 中证香港上市可交易内地消费指数十大权重分别为比亚迪股份(12.92%)、阿里巴巴 - W(12.58%)、京东集团 - SW(8.05%)、携程集团 - S(7.63%)、美团 - W(7.32%)、泡泡玛特(4.52%)、小鹏汽车 - W(3.96%)、理想汽车 - W(3.96%)、百胜中国(3.88%)、安踏体育(3.65%) [1] 持仓市场板块与行业 - 中证香港上市可交易内地消费指数持仓的市场板块中,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00% [2] - 中证香港上市可交易内地消费指数持仓样本的行业中,乘用车及零部件占比29.45%、消费者服务占比23.30%、零售业占比21.88%、食品、饮料与烟草占比9.86%、纺织服装与珠宝占比6.88%、耐用消费品占比6.86%、家庭与个人用品占比1.77% [2] 指数样本调整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权重因子调整时间与之相同,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一般固定不变,特殊情况临时调整,样本退市剔除,样本公司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指数基金咋买?近四成基民有“痛点”
深圳商报· 2025-04-29 07:10
指数基金投资者痛点 - 近四成基民不知道选择什么指数基金 投资存在选不对 择不准 看不懂等困惑[1] - 2020年至2024年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相比基准指数平均每年多赚4.3% 但仅四成产品能连续五年稳定跑赢指数[1] 专家投资建议 - 建议采用估值分位数选择购买时点 但更推荐定投方式长期持有以摊平成本平滑波动[1] - 指增产品需长期持有 需理解不同指数贝塔与阿尔法收益结构差异 注重防御型与进攻型产品配置组合[1] 行业解决方案 - 蚂蚁基金上线一站式指数投资服务平台"指数+" 联合多家机构提供宽基指数增强产品及配套服务[2] - 平台设立"追求年年增"专区筛选历史上每年跑赢追踪指数的宽基指增基金 控制行业偏离度降低波动风险[2] - 接入20多家基金公司行业判断模型 为行业指数投资提供板块潜力信号参考[2]
A股:不用等3点了!午后,大概率会探底回升
搜狐财经· 2025-04-29 03:11
今日的A股,三大指数没跌多少,上证指数翻红的时候,依旧有4000家股票下跌,有50家股票跌停板,远离股票不是博主的一句空话,而是救命。 一直以来,反复劝说远离股票,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目前的上证指数是3300点,而不是2300点。大家亏损与大盘指数有什么关系,上证指数年线只有 1.7%的跌幅,随时可以翻红。 不用等3点了! 不出意外,下午的指数会翻红收盘,只是与股民有什么关系?我们指数玩家,只关心指数涨跌,就算以后都是4000家,3000家股票下跌,与我们何干! 是大盘指数跌了,还是权重行业跌了?目前的情况很明朗,小盘股,绩差股熬不过这次的经济周期了,只有金融、权重、指数可以穿越牛熊…… 汇金有央行为后盾,只要跌了就可以增持宽基ETF,大家持股有谁增持吗?汇金买错了也不买中小盘股票,小凡也是如此,我闭眼都不会参与中小盘股票。 银行护盘,白酒也没有跌,上证指数随时翻红。后面的行情就是地产、证券的补涨了,地产的回调很理性,没有急跌就没的报复性反弹。 大概率会探底回升 大概率会反弹,个人依旧认为会3连涨,只是与股民没有关系,一个指数玩家的观点,请不要用来炒作股票!大家的逻辑不同,指数不会跌多少,也不会 ST,更不会 ...
公募锚定新增长点 发起指增基金突围战
上海证券报· 2025-04-28 20:33
文章核心观点 ETF基金规模突破4万亿元,纯指数赛道竞争激烈,指增基金新发数量爆发式增长但规模增长陷入停滞,投资者认知门槛高和超额收益稳定性欠佳是制约因素,基金公司与代销机构从多维度发力开拓指数投资新蓝海 [1] 锚定指数投资时代新增长点 - 近些年指数基金大发展,以ETF为代表的纯指数基金成规模增长主力军,最新规模突破4万亿元 [2] - 从2022年开始指数化投资观念深入人心,更多基金公司重视开拓指数基金 [2] - 伴随指数基金发展,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凸显,公募机构寻觅指数赛道新增长点 [2] - 截至4月27日,今年新成立指增基金40只,是去年同期近七倍,还有多只指增基金在售或待发、排队上报 [2] - 头部基金代销机构动作频频,蚂蚁基金发布聚焦指增基金的一站式指数投资服务平台“指数+” [2] - 指增基金能满足投资者双重需求,指数类型丰富为其提供更多选择,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3] - 布局ETF赛道需资源实力,大平台更具优势,指增产品规模增长取决于团队专业能力 [3] 指增基金发展面临规模瓶颈 - 截至一季度末,指增基金规模2138亿元,占权益类基金比重仅2.87%,超四成指增基金规模不足2亿元 [4] - 普通投资者对指增产品方法论接受程度低,产品超额收益波动性不可控,难让客户理解配置价值 [4] - 自去年以来指增基金平均超额收益有正有负,今年一季度部分指增基金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4] - 近些年指增基金获取超额收益难度提升,量化投资拥挤,打新超额收益变少,市场贝塔较弱 [4][5] - 指增基金同质化竞争激烈,基金经理压力大,增加获取超额收益的不确定性,加剧净值波动 [5] 携手探索破局之策 - 博道基金在风控体系和组合端升级,自研系统和模型,重构风险因子体系,精细控制风险暴露 [5] - 博道基金将指增基金跟踪程度定位为“中间型”,适度偏离追求超额收益 [5] - 国金基金量化投资团队迭代、优化超额模型和风险模型,区分产品,限制偏离降低跟踪误差 [6]
中证香港300价值指数报2726.16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海洋石油等
金融界· 2025-04-28 08:08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价值指数(HK300V,H11172)报2726 16点 [1] - 近一个月下跌3 40%,近三个月上涨4 61%,年至今上涨3 37% [1]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 0点 [1] 指数构成 - 中证香港300风格指数系列包含4条指数:中证香港300成长指数、中证香港300价值指数、中证香港300相对成长指数、中证香港300相对价值指数 [1]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分别在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实施 [2] - 每次调整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20%,设置缓冲区机制 [2] 权重构成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 72%,其中汇丰控股(11 0%)、建设银行(10 45%)、中国移动(7 86%)为前三大权重 [1] - 行业分布以金融为主(59 06%),其次为通信服务(11 70%)和能源(10 51%) [2] - 全部持仓样本均来自香港证券交易所 [1] 调整规则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在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一般固定不变 [2] - 遇临时调整时,当中证香港300指数调整样本时,指数样本随之进行相应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将从指数中剔除,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蚂蚁基金发布“指数+”平台【国信金工】
量化藏经阁· 2025-04-27 13:02
上周市场回顾 - A股主要宽基指数走势分化,中小板指、中证1000、创业板指收益靠前,分别为2.13%、1.85%、1.74%,科创50、沪深300、上证综指收益靠后,分别为-0.40%、0.38%、0.56% [13] - 行业表现方面,综合金融、汽车、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收益领先,分别为5.06%、4.98%、3.09%,食品饮料、消费者服务、房地产收益落后,分别为-1.42%、-1.34%、-1.20% [19] - 央行逆回购净投放资金740亿元,逆回购到期8080亿元,净公开市场投放8820亿元,不同期限国债利率均上行,利差缩窄0.88BP [21][23] 基金产品发行情况 - 上周新成立基金28只,合计发行规模240.79亿元,较前一周增加,其中股票型基金发行102.32亿元、混合型基金发行29.71亿元、债券型基金发行108.76亿元 [45][46] - 新发基金中被动指数型数量最多(13只),发行规模69.55亿元,偏股混合型4只,发行规模8.24亿元 [46] - 上周有28只基金首次进入发行阶段,本周将有6只基金开始发行,包括被动指数型(3只)、中长期纯债型(1只)、偏股混合型(1只) [51][52] 公募REITs市场动态 - 首只公募REITs专项投资基金"北京平准基础设施不动产股权投资基金"设立,目标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52.37亿元,为市场单只规模最大 [7] - 该基金由首程控股与中国人寿、财信人寿等险资机构联合发起,旨在投资中国公募REITs市场,推动存量资产盘活与新增投资良性循环 [7] 蚂蚁基金"指数+"平台 - 蚂蚁基金发布"指数+"平台,提供一站式指数投资服务,包括宽基指数增强基金筛选和行业轮动模型展示 [8] - 平台筛选的宽基指数增强基金历史上每年跑赢追踪指数,并控制行业偏离度,降低增强收益波动风险 [8] - 平台综合20多家基金公司的高胜率行业轮动模型,展示机构看好的行业板块机会 [8] 个人养老金基金发展 - 个人养老金基金规模突破百亿,达113.90亿元,其中养老FOF规模102.04亿元,占比90% [9] - 2024年12月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获准进入个人养老金投资目录,增强指数型基金Y份额和被动指数型基金Y份额规模分别为1.21亿元、10.66亿元 [9] 开放式公募基金表现 - 上周主动权益、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基金收益分别为1.63%、0.88%、0.77%,今年以来另类基金中位数收益最优(8.63%) [33][34] - 指数增强基金超额收益中位数0.51%,量化对冲型基金收益中位数0.18%,今年以来分别为1.31%、0.52% [35][36] - 公募FOF基金中,普通FOF241只、目标日期基金117只、目标风险基金157只,上周收益中位数分别为0.48%、0.98%、0.43% [38][40] 基金经理变更 - 上周27家基金公司的70只基金产品发生基金经理变动,招商基金(11只)、中银基金(7只)、华安基金(5只)变动较多 [43] - 变动涉及多只知名基金,如中银新经济A、中银高质量发展机遇A、华安安益A等 [44]
四成基民选择指数基金时犯难 业内人士:“技术+平台”模式或能解决“选择困难症”
搜狐财经· 2025-04-22 10:11
"在震荡上行和结构分化的市场环境中,指数增强基金超额收益需要既'稳'且'增',不仅要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分散配置,更要提升长期收益体验。"4月22 日,蚂蚁集团财富事业群副总裁郑艳兰在杭州表示,基金和行业需要一起打好"产品+服务+陪伴"三大基建,帮助投资者实现长钱长投。 近年来,我国指数市场快速发展。场内ETF成为指数行业第一轮爆发主力,而场外指数基金拥有更广泛的大众客群、更灵活的投资策略,投资热度还在不 断走高。 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 指数时代加速到来,2024年国内被动指数基金规模达到3.96万亿元。如何改善指数投资者选不对、择不准、看不懂等现状,成为行业发力点。 据郑艳兰介绍,目前,针对不同投资者的长期配置需求,行业已有"指数+"等一站式指数投资服务平台。"这些平台能基于多家机构提供的宽基指数增强产 品,为投资者给予更丰富的工具与服务,以及配置、定投等指数投资策略。"她说。 对于投资者而言,指数投资服务平台的意义是,通过技术手段直观呈现基金的行业偏离度,增强收益的波动风险。投资者在选择行业指数基金时,也能得 到专业的行业判断模型赋能,更好地理解板块潜力信号。 "当前A股市场,指数增强基金还有比较丰富的超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