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

搜索文档
多所职业本科院校分数线逆袭,投档线甚至堪比双一流高校
第一财经· 2025-08-06 09:29
职业本科院校招生表现 -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在招生计划翻倍情况下,省内外物理、历史类录取考生均100%超特控线,物理类600分以上考生10人,广东省内物理类录取910人,同比增长104.5% [3]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物理类专业组最低分566分,超本科线130分,超特控线32分,最高分600分,超本科线164分,超特控线66分 [3] - 深圳两所职业本科院校投档分数线超过部分双一流高校,主要得益于深圳强大的产业链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4] 其他地区职业本科院校招生亮点 -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在浙江省普高录取中最高分达621分,创浙江省同类院校历史新高,600分以上考生数量较2024年增长17%,550分以上录取考生达445人 [5]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12个本科专业一次性满额录取,最高分600分,最低分535分,高于一段线45分 [5] -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北京普通批专业组最高分549分,超出本科控制线119分,艺术提前批录取综合分最高分530分,高出美术类本科控制线143.5分 [5] -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本科批物理类录取最高分562分,超本科线126分,最低分520分,超本科线84分 [5] 职业本科院校发展背景与就业表现 - 职业本科院校数量从2019年试点至今已达87所,2025年设置数量创新高达36所 [6] - 无锡职业技术大学2024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7.38%,宁波职业技术大学就业对口率超88%,服务制造业比例超39%,中国500强企业就业比例达15.51% [6] - 职业本科专业设置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急需领域,实施深度产教融合 [7] 本科毕业生"回炉"技校现象 -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预备技师订单班首次招收本科毕业生,学制为"一年在校教学+一年企业实践",首届招生30人 [9] - 浙江省支持技工院校面向未就业大学生开设全日制技师班,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专业连续多年招收本科毕业生 [9] - 本科毕业生理论水平高但技能操作短板,与企业需求形成结构性矛盾,产业升级进一步凸显高层次技能人才需求 [9] 行业趋势总结 - 职业本科分数线提升与本科毕业生"回炉"现象共同反映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10] - 高校需优化专业设置,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10]
多所职业本科院校分数线逆袭,读完本科再读技校说明了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8-06 08:55
职业本科教育发展规模 - 职业本科学校设置数量在2025年达到36所,创历史新高 [1][4] - 当前职业本科院校总数已达到87所,队伍日益壮大 [1][4] - 国家自2019年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打破了职业教育专科学历的天花板 [4] 职业本科院校招生表现 -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在招生计划翻倍情况下,省内外物理、历史类录取考生100%超过特控线,生源质量创新高 [1] -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广东省内物理类录取910人,同比增长104.5%,最高分617分,超特控线83分,最低分566分,超特控线32分 [1]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物理类专业组最低分566分,最高分600分,超过部分双一流高校投档线 [1][2] -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在浙江省普高录取中最高分达621分,创浙江省同类院校历史新高,600分以上考生数量较2024年增长17% [2]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所有专业一次性满额录取,12个本科专业录取最低分535分,高于一段线45分 [2] -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京内外投档线均大幅高出本科控制线,北京普通批专业组最高分549分,超出本科控制线119分 [2] -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本科批物理类录取最高分562分,超本科线126分,是省内同类型院校中首次招生本科人数最多的高校 [3] - 苏州职业技术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大学、顺德职业技术大学、黎明职业大学等招生成绩均十分亮眼 [3] 职业本科教育吸引力因素 - 职业本科学校位于深圳等一线城市,拥有强大的产业链,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 [2] - 职业本科兼顾学历与技能,办学凸显应用型定位,专业设置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急需领域 [5] - 相关院校实施深度产教融合,且所在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对考生具有较强吸引力 [5] - 学校有多年沉淀,所开设专业就业前景和预期较好,是学生的理性选择 [3] 毕业生就业质量 - 无锡职业技术大学2024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高达97.38% [3] - 宁波职业技术大学2024届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超过88%,服务制造业比例超过39%,在中国500强企业就业比例达15.51% [3] 高技能人才培养趋势 -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需要大量既有理论水平又具备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3] - 出现本科毕业生回炉技校学技能、读完本科读专科等现象,旨在培养更多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 [5][6] -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启动预备技师订单班,首次将招生对象锁定为本科毕业生,首届招生规模预计30人 [5] - 浙江省支持技工院校面向未就业大学生开设全日制技师班,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多个专业招生对象是本科毕业生 [5][6]
千亿级并购连环爆!下一个是谁?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6 03:46
A股并购重组市场概况 - A股市场并购重组持续活跃 央国企并购有新进展 创新性案例相继涌现 [2] -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至2025年8月5日 有240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并购重组公告 [5] - 监管机构持续完善配套措施支持并购重组 市场活跃度持续高涨 [6] 央国企并购整合案例 -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100%股权获证监会批复 进入实施阶段 交易金额1151.50亿元 [2][6] - 中国神华拟购买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煤炭等相关资产 涉及13家公司股权 [5][8] - 内蒙华电并购重组申请获上证所受理 拟向控股股东北方公司购买新能源公司股权 [8] - 远达环保 中国动力 国投中鲁 中化装备 中化国际等公司并购重组均为大股东注入资产 [9] 重大并购交易特征 - "并购六条"发布后出现3单千亿级并购: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 国泰君安吸并海通证券 海光信息吸并中科曙光 [7] - 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交易金额1159.67亿元 [7] - 中国重工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价格4.03元/股 预计申报不超过3.23亿股 [6] - 中国船舶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价格30.02元/股 预计行权股份不超过1853.85万股 [6] 并购支付方式创新 - 支付方式多元化成为突出特征 包括股份 定向可转债 定增募资 并购贷款 并购基金等 [10] - 中国动力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中船柴油机16.5136%股权 [10] - 长鸿高科拟通过发行股份 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广西长科100%股权 [11] - 福昕软件试点并购贷款新政 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支付收购股权款项 [12] 创新并购案例类型 - 出现跨板块吸收合并案例:科创板海光信息拟吸收合并沪市主板中科曙光 [12] - 出现A股公司发行H股私有化H股公司案例 [12] - 出现"H控A"创新案例:港股收购A股获得控制权 [12] - 新奥股份拟私有化新奥能源并向购股权持有人提出购股权要约 [12] 机构参与情况 - 股权投资机构 券商投行积极参与并购重组 调配资源向业务倾斜 [5][13] - 券商建立信息网络和数据库 提升估值定价 方案设计 交易执行等服务能力 [14] - 部分券商搭建全公司级并购商机整合平台 设立专职并购部门 强化人力配置 [14] - 券商与头部私募机构 主流商业银行建立战略合作 整合多方资源 [14] 市场驱动因素 - 国企改革政策支持 产业转型升级 集团资产证券化与市值管理考核等多重因素驱动 [6] -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旨在规范同业竞争 提高经营质量 增强核心功能和竞争力 [7] - 全面注册制环境下决定权交给市场和企业 并购行为趋于理性 [13] - 产业整合与产业转型升级逻辑将更加鲜明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诉求更明确 [15]
广州经济走出U型调整后如何追赶全国步伐?
南方都市报· 2025-08-05 23:09
上半年广州经济增速达到了3.8%,尽管仍略微低于全国和全省,但是已经走出持续六个季度的U型调 整,透露出许多积极复苏的信息。从更长的趋势看,广州经济回归正常状态已经可以预期,剩下的问题 是何时恢复正常增速、何时回到跟全省和全国大致持平的状态。 经济增速显著,企稳回升信号明确 在汽车产业逐步站稳的支持下,上半年广州规上工业增加值终于结束了持续一年的下行迎来正增长。同 时,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也迎来正增长,从一季度的下降10.8%变成上半年增长4.1%,这也是去年以来 全市房地产投资首次转正,在一系列楼市需求支持政策和新增中央专项债的支持下,全市房地产供需两 端同时见底企稳。 在工业和房地产恢复的带动下,上半年广州经济增速达到了3.8%,相比一季度3.0%的增速,恢复程度 明显加快且高于同期全省(从一季度的4.1%到上半年4.2%)和全国(从一季度的5.4%到上半年的5.3%)的数 据。 更积极的信号是当前广州经济增速已经走出了U型调整的趋势:去年一季度广州经济增速3.6%、上半年 增速2.5%、前三季度增速2.0%、全年增速2.1%,再加上今年一季度的3.0%、上半年的3.8%,整体看, 本轮持续六个季度的U型曲 ...
中盐化工: 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参股公司减资之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草案)(修订稿)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05 16:20
交易方案概述 - 中盐化工参股公司中盐碱业通过定向减资方式使其股东中石油太湖投资退出 交易完成后中盐碱业成为中盐化工全资子公司 [11][28] - 交易金额为68.0866亿元 该金额依据标的公司竞拍天然碱采矿权的成交价格确定 [11][28] - 标的公司主营业务为天然碱矿权获取及开发利用 属于采矿业 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具有协同效应 [11][28] 交易性质与结构 - 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因标的公司资产净额与交易金额孰高值占上市公司净资产比例达55.97% [31] -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 因交易双方实际控制人分别为中盐集团和中石油集团 [32] - 交易不涉及发行股份支付对价 不影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12][32] 标的资产情况 - 标的公司中盐碱业截至评估基准日2025年6月30日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0 尚未开展经营活动且无资产负债 [12][30] - 标的公司于2025年6月16日以68.0866亿元竞得国内储量最大的天然碱采矿权 [11][27] - 天然碱项目后续开发建设需大量资金投入 由上市公司负责筹集 [11][28] 对上市公司影响 - 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仍为盐化工业务 但将新增天然纯碱开发利用板块 [13][32] - 有助于巩固公司在纯碱行业的龙头地位 优化产品结构并向天然碱法工艺拓展 [14][27] - 交易本身对历史财务指标无影响 但需承担标的公司相关前期费用约449万元 [14][33] 战略发展意义 - 天然碱法较合成法在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国企改革方向 [27][28] - 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公司纯碱产业核心竞争力 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4][27] - 公司计划在标的公司层面引入战略投资者 拟引入资金规模不超过39.20亿元 [25] 审批与决策程序 - 交易尚需上市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及交易所问询(如有)后方可实施 [2][15] -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原则性同意本次重组 且无股份减持计划 [15][50] - 各中介机构包括招商证券、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等均已出具专业意见 [3][5]
千亿级央国企整合加速,A股创新性并购重组案例涌现
第一财经· 2025-08-05 13:42
核心观点 - A股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产业整合与转型升级逻辑主导市场 [1][4][15] - 央国企并购成为核心趋势 千亿级交易频现且支付方式多元化 [4][5][9] - 监管政策(如"并购六条")推动市场创新 机构积极布局并购业务 [4][13][14] 央国企并购整合案例 - 中国船舶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国重工100%股权 交易金额达1151.50亿元 换股比例为1:0.1339 [5] - 中国神华拟收购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煤炭、煤电及煤化工等13家公司股权 交易金额预计跻身市场前列 [4][7] - 内蒙华电并购重组获受理 拟收购控股股东北方公司持有的两家新能源公司股权 [7][8] - 央国企并购多采用大股东资产注入模式 案例包括远达环保、中国动力、中化装备等 [8] 并购交易特征 -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A股市场逾2400家公司披露并购重组公告 出现3单千亿级交易 [4][6] - 支付方式多元化趋势显著 涵盖股份、定向可转债、定增募资、并购贷款及并购基金等工具 [9][10] - 创新案例涌现 包括跨板块吸收合并(如海光信息合并中科曙光)、A股发行H股私有化等 [12] 政策与市场机制 - 证监会"并购六条"推动市场化改革 配套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引入分期支付、简易审核等机制 [9] - 并购贷款政策试点放宽 贷款占交易价款上限由60%提至80% 最长期限由7年延至10年 [10] - 可转换债券应用增加 中国动力案例为市场首例定向可转债发行 [10] 机构参与动态 - 券商投行调整业务布局 建立信息网络与数据库 强化估值定价和方案设计能力 [14] - 股权投资机构将并购作为重要退出渠道 制度包容性提升交易成功率 [13] - 部分券商设立专职并购部门 构建全国服务网络并与私募、银行建立战略合作 [15]
大城北建设民生和产业项目“双提速”
杭州日报· 2025-08-05 02:58
投资规模与进度 - 杭州大城北地区计划实施项目230个 年度计划投资325亿元[1] - 截至7月底已完工40个项目 完工率60.61% 新开工30个项目[1] - 累计完成投资202亿元 年度投资完成率62.37%[1] 交通基础设施 - 建成道路7条(段) 新开工道路15条(段)包括崇超路、五洲路西延等[1] - 五洲路西延工程将连通五洲路与疏港大道 形成串联崇贤、超山及东湖新城的横向交通走廊[1] - 地铁4号线独城生态公园站开通运营 杭钢片区交通微循环体系基本形成[1] 民生配套项目 - 余杭区獐山安置房项目建成 新增房源1400余套[2] - 临平区四维村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完工[2] - 康桥单元和杭钢单元保障性住房项目开工建设[2] - 笕桥生态公园单元九年一贯制学校竣工 设置90个班级 提供超4000个学位[2] 产业项目布局 - 富悦"平行世界"项目落地超山 总投资60亿元 将打造杭州单体综合规模最大的元宇宙文旅项目[3] - 大运河数智未来城内英普·云端智造中心破土动工 实现"拿地即开工"[3] - 钱塘智慧城城北园区零零壹项目竣工 博达智创项目结顶 华塑科技项目开工[3] - 智慧网谷小镇汇金云创人才科创产业园投用 芯空间集成电路研发基地、国贸云商数字商贸总部基地竣工[3] - 余杭区玉湖健康产业园、通运产业园一号地块、百诺环境数智大厦等产业项目完工[3] 发展战略规划 -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民生配套短板 推进运河沿岸、杭钢旧址、良渚玉湖三个重点片区建设[4] - 探索"科创+文创"发展路径 聚焦3个省级园区和4个省级特色小镇[4] - 加快打造特色优势主导产业 推进低小散产业园区改造更新[4] - 结合城市更新、低效用地再开发、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工作要求 探寻新的增长点[4]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44.3% 创同期历史新高
央视新闻· 2025-08-05 02:03
在外贸出口方面,上半年,机械工业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5976.0亿美元,同比增长7.1%。从贸易伙 伴看,机械工业对主要经济体出口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 罗俊杰: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即将印发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行业 稳增长工作方案,着力提升优质供给能力,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推动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 增长。综合判断,预计下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延续稳中向好的总体态势,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在 5.5%左右,对外贸易保持基本稳定。 记者:朱江、罗宏进 记者4日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获悉,今年上半年,机械工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创 新活力加快释放,新动能新优势继续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在新兴产业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机械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继续增强。上半年,新能源装备、节能环 保装备、高端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均明显高于机械工业总体水平。 在绿色转型方面,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44.3%、创同期历史新高。清洁能源装备高速发 展,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上半年,风电机组产量增速超过70%,占发电机组产量的比重超过一半; 新增发电装机中,风电 ...
破解“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海南这么干
海南日报· 2025-08-05 01:23
结构性就业矛盾现状 - 就业市场存在"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供需错位现象[1] - 矛盾体现在技能、行业、预期、信息等多维度不匹配[1] - 海南失业率连续回落但结构性矛盾仍存[2] 矛盾产生原因 - 求职者技能单一老化无法适应产业升级需求[4] - 新兴领域技能门槛高导致信息不对称[4] - 自贸港建设推动产业加速迭代使人才缺口加大[4] - 岗位需求呈现多元化专业化趋势[4] 解决方案部署 - 通过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实现人才供给与产业同频共振[5][6] - 加力重点领域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7][8] - 强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扶持[9] - 采取多角度全链条举措破解就业市场堵点[9] 现有政策举措 - 提供落户放宽住房补贴个税优惠等政策支持[10] - 实施《"技能自贸港"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动态调整专业设置[10] - 开展"百万人才进海南""南海育才"等人才引进项目[10] - 组织"四城同办"校招活动和返乡人才对接会[10] 政策实施成效 - 2018年4月至2025年5月累计引进各类人才90.6万人[11] - 截至2025年5月技能人才总量超91万人[11] - 高技能人才达13万余人且队伍增势强劲[11]
机械工业半年报:稳中向好态势延续 全年增速预计5.5%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00:13
机械工业上半年经济运行形势 核心观点 - 上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品产销平稳增长,对外贸易展现韧性,创新活力加快释放 [1] - 预计下半年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5.5%左右,对外贸易保持基本稳定 [1][8] 主要经济指标 - 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3.6万家,同比增加0.6万家,占全国工业26.2%(占比提高0.4个百分点) [2] - 资产总计40.4万亿元,同比增长6.6%,占全国工业22%(占比提高0.3个百分点) [2] - 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2.6和2个百分点 [2] - 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3%和12.2%,引领行业增长 [2] 产品产销数据 - 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增长12.5%和11.4% [3] - 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60.5%,太阳能电池增长18.2%,输配电设备(变压器/高压开关/电线电缆)增势良好 [3] 创新与绿色转型 - 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和利润增速分别比行业整体高1.3和5.4个百分点,占比达82.8%和82.6%(同比提高1和3.9个百分点) [4] - 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高端装备制造等细分领域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4]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和40.3% [4] - 风电机组产量增速超70%,占发电机组产量超50%,新增风电光伏装机占比达89.9% [4] 对外贸易表现 -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5976亿美元,同比增长7.1%(进口下降8.2%,出口增长12.4%) [5] - 贸易顺差3342.8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占全国货物贸易顺差的57.1% [5] 面临挑战 - 66%企业反馈订单不足,出口订单收缩趋势加剧 [7] -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2026年起退坡,可能刺激下半年提前购车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