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AI

搜索文档
Nvidia CEO Jensen Huang Announces GM Partnership: 'The Time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Has Arrived'
Benzinga· 2025-03-18 18:48
文章核心观点 - 英伟达CEO黄仁勋宣布与通用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合作,同时表达对多领域AI发展的乐观态度 [1][5] 合作相关 - 英伟达与通用汽车合作,通用汽车将基于英伟达Blackwell架构的Drive AGX打造下一代汽车,合作涵盖工厂规划、机器人技术、先进驾驶辅助系统车载硬件及座舱安全驾驶体验等 [1] - 通用汽车CEO表示长期与英伟达合作,利用其GPU优化制造流程、加速虚拟测试、打造更智能汽车,此次合作将为汽车制造解锁创新 [2] - 通用汽车此前投资英伟达GPU平台训练人工智能模型,此次合作扩展到工厂设计和运营 [3] AI发展观点 - 黄仁勋认为自动驾驶时代已至,AI将进入每个行业,还提到特斯拉车辆数据中心使用英伟达GPU [1][4] - 黄仁勋在GTC主题演讲中对包括物理AI(机器人技术)在内的多领域AI表示乐观,介绍AI发展从生成式AI到代理式AI再到物理AI的转变,称每个阶段都带来新市场机会和合作伙伴 [5] 产品与技术 - 黄仁勋展示刚开始发货的Blackwell GPU需求情况,其需求源于生成式AI、代理式AI和物理AI的增长 [6] - 黄仁勋宣布英伟达Dynamo,这是一个分布式推理服务库,是公司合作伙伴使用的开源操作系统 [6] 股价表现 - 截至撰写时,英伟达股价为115.83美元,当日下跌3.1%,52周交易区间为75.61 - 153.13美元,2025年至今下跌15%,过去一年上涨34% [7] - 黄仁勋宣布合作后,通用汽车股价从跌转涨,截至撰写时,股价为48.37美元,下跌1.3%,52周交易区间为38.96 - 59.39美元 [7]
NVIDIA Blackwell Ultra AI Factory Platform Paves Way for Age of AI Reasoning
Globenewswire· 2025-03-18 18:34
文章核心观点 - 英伟达宣布推出下一代Blackwell AI工厂平台Blackwell Ultra,为AI推理时代铺平道路,可加速AI推理、代理AI和物理AI等应用 [1][15] 产品介绍 - Blackwell Ultra基于一年前推出的Blackwell架构,包括GB300 NVL72机架级解决方案和HGX™ B300 NVL16系统 [2] - GB300 NVL72连接72个Blackwell Ultra GPU和36个基于Arm Neoverse的Grace™ CPU,AI性能比GB200 NVL72高1.5倍,相比基于Hopper™构建的AI工厂,将Blackwell的营收机会提高50倍 [2][3] - HGX B300 NVL16在大语言模型上的推理速度比Hopper一代快11倍,计算能力高7倍,内存大4倍,为复杂工作负载提供突破性性能 [5] 应用场景 - Blackwell Ultra平台适用于AI推理、代理AI和物理AI等应用,代理AI可自主解决复杂多步骤问题,物理AI可实时生成合成逼真视频用于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训练 [1][17] 技术支持 - Blackwell Ultra系统与Spectrum-X™以太网和Quantum-X800 InfiniBand平台无缝集成,每个GPU数据吞吐量达800 Gb/s,提供一流的远程直接内存访问能力 [6] - BlueField® - 3 DPUs支持多租户网络、GPU计算弹性、加速数据访问和实时网络安全威胁检测 [7] 合作伙伴与可用性 - 预计2025年下半年起,Cisco、Dell Technologies等众多合作伙伴将推出基于Blackwell Ultra的服务器,亚马逊、谷歌等云服务提供商和GPU云提供商将率先提供相关实例 [8][9] 软件创新 - 英伟达Dynamo开源推理框架可扩展推理AI服务,提高吞吐量、减少响应时间和模型服务成本,最大化AI工厂的代币收入 [10][11] - Blackwell系统适用于运行新的Llama Nemotron Reason模型和AI - Q蓝图,由AI Enterprise软件平台支持,该平台包含NIM™微服务等 [12] - Blackwell平台基于英伟达强大的开发工具生态系统、CUDA - X™库、超600万开发者和4000 +应用程序 [13]
Report: Nvidia Aims to Expand AI Efforts Beyond Chips
PYMNTS.com· 2025-03-14 19:54
文章核心观点 - 英伟达CEO黄仁勋确保公司在人工智能需求放缓时有稳固基础,公司将在下周会议强调寻找“人工智能下一个前沿领域”的广泛努力 [1][4] 行业现状 - 科技基础设施公司产品可能沦为商品,行业有繁荣与萧条的历史 [2] - 人工智能热潮或已见顶,因DeepSeek推出强大且低成本的人工智能模型 [3] 公司情况 面临挑战 - 英伟达面临竞争对手压价、客户自研芯片、关税复杂及国家安全担忧影响对中国销售等问题 [2] - DeepSeek模型推出后,英伟达经历公司有史以来最大单日市值跌幅近6000亿美元 [3] 发展目标 - 英伟达不仅要制造芯片,还要开发能在多行业带来效益的软件,鼓励其他公司继续大力投资人工智能 [4] 销售业绩 - 2月26日财报电话会议上,黄仁勋称公司最先进芯片架构第四季度销售额创纪录,预示未来需求更大 [5] 发展阶段 - 黄仁勋认为人工智能正飞速发展,当前人工智能浪潮始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用于消费端,现正进入用于商业端的人工智能代理阶段,下一阶段是机器人等物理人工智能 [5] 发展趋势 - 黄仁勋称人工智能已成为主流,未来将融入所有行业 [6]
报名只剩3天!被YUE 05期学员“种草”的课是什么?
红杉汇· 2025-03-14 11:41
课程核心内容 - 红杉中国法务团队开设的"公司股权架构设计与公司治理"课程成为YUE 05期最受欢迎内容,聚焦早期创业者法律痛点[1] - 课程定位为"避坑指南",覆盖创业法律准备、公司架构选择、股权规划、治理结构设计、员工激励五大模块[3] - 法律被定义为"攻守道":既是企业边界红线,又是发展护航工具,创业者需掌握规则以稳固发展[1] 创业法律痛点解析 - 技术IP保护、融资架构适配、股权分配与控制权把握、员工激励方案设计是创业者最关注问题[1] - 法律问题可能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短板",早期埋下的法律隐患后期处理成本显著上升[2] - 科技创业者需特别注意竞业限制和技术成果权属问题,预防潜在法律风险[3] 公司架构与股权设计 - 分析主流公司架构优缺点,针对不同行业融资上市需求提供架构调整方案[3] - 股权分配原则强调创始人控制权衡量,通过实操案例指导建立"利益共同体"[4] - 以OpenAI案例解析"三会一层"治理结构,提供现代公司治理下的决策效率提升建议[4] 员工激励与课程体系 - 从"为什么做、给谁做、怎么做"三维度设计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凝聚核心人才[4] - YUE 06期新增"Agentic AI"模块,邀请前沿科学家分享AI智能体行业重塑机遇[5] - 课程体系涵盖想法孵化、人才招聘、产品思维、商业化路径、融资策略等8大创业核心模块[5][6][8] 创业者支持体系 - 提供700万人民币种子投资+创业方法论+顶级智库资源+1500+被投企业社群网络[10] - 安排头部企业参访和Demo Day活动,直接对接200+投资机构搭建融资绿色通道[8] - 服务对象为天使轮及更早期创业者,不限行业/地区/背景,注重创新改变能力[9] 课程报名机制 - YUE 06期报名3月17日截止,设置两轮面试+尽职调查流程,5月初开营[11][12] - 未入选者可加入"望YUE计划",持续获得红杉合伙人及产业专家深度辅导机会[12] - 报名无次数限制,投资人动态评估项目发展匹配度[12]
报名即将收官,倒计时7天!YUE 05学员带你一探究竟
红杉汇· 2025-03-09 14:51
YUE创业加速器核心观点 - YUE加速器核心理念为"Founders Help Founders",通过4周集训为创业者提供系统性提升 [1] - 06期已收到1300+注册申请,其中600+完成报名提交,竞争激烈 [1] - 课程设置覆盖创业全周期8大模块,由红杉合伙人及成功创业者亲自授课 [7] - 提供700万人民币或等值美元投资+顶级智库资源+1500+被投企业网络 [7] - 专注天使轮及更早期创业者,不限行业/地区/背景 [6] 课程模块设置 - **Agentic AI模块**:聚焦AI智能体技术变革,邀请前沿科学家/工程师分享行业重塑机遇 [3] - **想法课**:解剖红杉上千投资案例,提炼靠谱创业想法的共同特征 [3] - **招聘课**:基于红杉人力资本十年经验,教授人才地图绘制与核心团队搭建 [3] - **产品课**: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构建可复用的产品思维体系 [4] - **商业化课**:指导非财务背景创始人制定有效预算表,保障现金流健康 [4] - **融资课**:拆解投资者视角下的融资节奏把控与高效沟通技巧 [4] - **公司治理课**:强化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团队凝聚力建设 [4] - **增长课**:破解MVP到PMF后的规模化增长难题 [4] 特色资源支持 - **头部企业参访**:安排多次行业标杆企业交流,直接对话创始人获取实战经验 [5] - **Demo Day**:对接200+头部投资机构,红杉合伙人亲自辅导融资路演 [5] - **智库网络**:提供企业家/产业领袖一对一长期辅导机制 [7] - **社群价值**:可接入红杉1500+被投企业资源网络 [7] 申请流程 - 报名周期:2月24日-3月17日集中接收申请 [9] - 筛选流程:3月下旬初面→3月底终面+尽调→5月初开营 [9] - 未入选者可加入"望YUE计划",持续参与投资人交流活动 [10] - 申请无次数限制,红杉会动态评估项目进展 [10]
大摩TMT论坛-英伟达会议实录
2025-03-06 01:52
纪要涉及的公司 NVIDIA 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需求方面** - **数据中心需求强劲**:Q4 数据中心环比增长 18%,大部分收入来自 Hopper,尽管 Blackwell 延迟且投资回报率更高,但 Hopper 仍在大量销售,因许多客户在完成数据中心构建或扩展现有集群,需要更多计算资源,且 Blackwell 供应需时间,客户使用 Hopper 过渡 [8][9][10][12][13] - **后训练和模型调优计算需求大**:后训练和模型调优所需计算量比前训练多几个数量级,预训练阶段需更多计算来改进模型和处理多模态内容,后期训练微调模型、提炼模型对推理至关重要,推理是额外计算的关键驱动因素,训练后增长和模型规模增加将提升计算需求 [16][17][18][19] - **推理模型带来积极影响**:推理是模型类型的重要新阶段,未来软件变革和自主软件解决方案需能决策和推理的模型,创建推理模型需特定类型数据和专家数据,公司推理平台性能过去两年提高超 200 倍,新推理模型前期生成令牌增加了令牌生成和整体收入机会 [20][22][23][25][28] 2. **产品方面** - **Blackwell 表现出色但有复杂性**:Q4 Blackwell 收入达 110 亿美元,超出预期,产品有不同版本和变体,带来前所未有的复杂性,GB200 取得进展,多个地方有普遍可用性,公司 Q1 继续努力实现云端可用性并交付给客户,不同配置重要,部分大型集群首次专门用于前端推理 [30][31][34][35] - **Blackwell Ultra 前景乐观**:Blackwell 架构转向数据中心规模基础设施,GB200 现有架构市场情况良好,Ultra 版本架构相同,只是组件类型不同,预计不会有真正挑战 [37][38] - **定制硅竞争影响有限**:定制硅受关注约七年,但构建计算困难,不仅涉及芯片设计,还需理解开发者社区、软件、系统及兼容性,很多定制硅设计未进入市场或半途而废,NVIDIA 性能最佳且总拥有成本最低,客户大多仍选择 NVIDIA [39][40][42][43][44][46] - **网络业务有增长机会**:InfiniBand 和以太网都有增长机会,InfiniBand 是重要端到端系统,顶级超级计算机使用,其部分最佳功能将转移到以太网,以太网用于人工智能,公司从 NVL8 或 NVLink 8 转向 NVL72,集群规模变大,网络业务 Q1 会增长,是完整系统性能重要部分 [52][53][54][56] 3. **出口管制方面** - **拜登 AI 扩散规则待审查**:拜登 1 月初宣布的 AI 扩散规则预计 5 月生效,目前处于审查中,公司与美国政府讨论,认为该规则对全球计算和自身计算无好处,希望政府合理化更好的扩散过程 [62][63][65][68] - **H20 产品受出口管制影响**:H20 产品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符合当前出口管制,性能比 Blackwell 低约 25 倍,中国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向中国出口量约为出口管制前一半,当前季度将保持该水平,只要需求存在且在出口管制范围内,H20 就会发货 [70][72][73][74] 4. **毛利率方面** - **短期毛利率有压力但有望回升**:4 月毛利率比预期稍差,回到中 70%水平可能需更长时间,公司为将产品尽快交付客户加速各项工作,下半年将专注增加材料供应商和微调成本结构,有信心回到中 70%水平 [75][77] - **Blackwell 异常情况已解决**:Blackwell 因大规模更改出现异常情况,现工作顺利,未来不会有此类情况,公司可保持 Q4 中 70%水平并继续提升 [80] 5. **运营支出方面** - **研发投入大且持续增长**:公司研发支出年化约 160 亿美元,有能力推进多种架构,研发团队创新工作多且吸引人才,虽难跟上收入增长,但会谨慎推进,预计今年增长约中 30%,略低于去年 [82][83][86] 6. **增长举措方面** - **软件和服务收入增长**:软件是公司整体展望重要部分,推动软件 2.0 发展,公司开发大量应用程序和库,帮助行业发展,重点关注企业客户,NVIDIA AI E 和 NIMs 重要,本季度软件和服务预订接近 20 亿美元年化收入,未来将显著增长 [88][90][91][93] - **长期项目有潜力**:物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司希望在计算、设计和软件平台方面成为合作伙伴,类似在汽车领域的工作模式,机器人技术发展可能比汽车行业快,公司通用架构可用于多领域,在行业特定方向有额外投资但非最大部分 [96][98][99][101][10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 Q4 财报摘要:每股收益 0.89 美元,超出预期 0.04 美元;收入 393.3 亿美元,同比增长 77.94%,超出预期 11.9 亿美元 [1] - 会议提醒演示包含前瞻性陈述,建议投资者查阅向 SEC 提交的报告获取业务风险和不确定性信息 [6] - 摩根士丹利研究披露网站为 morganstanley.com/researchdisclosures,有问题可联系销售代表 [7]
Nvidia(NVDA) - 2025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04 16:26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Q4营收393亿美元,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78%,高于375亿美元的预期 [8] - 2025财年营收1305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114% [9] - GAAP毛利率为73%,非GAAP毛利率为73.5%,随着Blackwell架构首批交付,毛利率如预期环比下降 [38] - Q4向股东返还81亿美元,形式为股票回购和现金股息 [40] - 预计第一季度总营收430亿美元,上下浮动2% [40] - 预计GAAP和非GAAP毛利率分别为70.6%和71%,上下浮动50个基点 [41] - 预计GAAP和非GAAP运营费用分别约为52亿美元和36亿美元,预计2026财年全年运营费用将增长至35亿美元左右 [42] - 预计GAAP和非GAAP其他收入费用为约4亿美元收入,不包括非上市和公开持有的股权证券的损益 [43] - 预计GAAP和非GAAP税率为17%,上下浮动1%,不包括任何离散项目 [4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数据中心业务 - 2025财年数据中心营收1152亿美元,较上一年翻倍 [9] - Q4数据中心营收356亿美元创纪录,环比增长16%,同比增长93% [10] - Q4 Blackwell销售额超预期,实现110亿美元营收 [10] - Q4数据中心计算营收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超两倍 [11] - 大型云服务提供商(CSP)约占Q4数据中心营收的一半,销售额同比增长近两倍 [18] - 消费者互联网营收同比增长3倍 [20] - 企业营收同比增长近两倍 [22] - 汽车垂直领域营收本财年预计增长至约50亿美元 [25] 网络业务 - 网络营收环比下降3%,与GPU计算系统配套的网络业务占比超75% [28] 游戏和AR PC业务 - Q4游戏营收25亿美元,环比下降22%,同比下降11%,全年营收114亿美元,同比增长9% [31] 专业可视化业务 - Q4营收5.11亿美元,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10%,全年营收19亿美元,同比增长21% [34] 汽车业务 - Q4营收创纪录达5.7亿美元,环比增长27%,同比增长103%,全年营收17亿美元,同比增长55% [3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数据中心营收在美国的环比增长最强劲,受Blackwell的初始推广推动 [27] - 中国数据中心销售额占总数据中心营收的比例仍远低于出口管制实施前的水平,若无法规变化,预计将维持在当前比例,中国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市场竞争激烈 [2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设计的Blackwell架构可应对从预训练、后训练到推理的整个AI市场,其可编程架构能加速所有AI模型和超4400个应用程序,确保在快速发展的市场中大型基础设施投资不会过时 [17] - 公司致力于在过去两年内将推理成本降低200%,为客户提供最低的总拥有成本(TCO)和最高的投资回报率(ROI),并通过全栈优化和庞大的开发者生态系统持续改善客户的经济效益 [18] - 公司提供适用于不同场景的网络解决方案,如用于计算扩展的NVLink交换系统、用于高性能计算超级计算机的Quantum InfiniBand和用于以太网环境的SpectrumX,SpectrumX已取得巨大成功 [29][30] - 公司推出新的GeForce RTX 50系列桌面和笔记本GPU,融合AI和图形技术,重新定义视觉计算,还宣布推出搭载新NVIDIA Max - Q技术的GeForce Blackwell笔记本GPU,可延长电池续航时间 [32][34] - 公司推出NVIDIA Llama Numitron模型家族节点,帮助开发者在多个应用中创建和部署AI代理,领先的AI代理平台提供商已开始使用这些新模型 [23] - 公司宣布NVIDIA Cosmos World基础模型平台,将推动物理AI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已有多家公司率先采用该平台 [2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AI已成为主流,融入到各个应用中,未来几乎所有软件和服务都将基于机器学习,计算机将向加速计算和AI方向发展,公司认为目前正处于这一新时代的开端 [97][101][102] - 公司对Blackwell的需求前景非常乐观,认为其在推理AI方面表现卓越,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计算需求 [134] - 随着推理AI和推理时间扩展时代的到来,公司预计2025年将实现强劲增长,未来数据中心将把大部分资本支出用于加速计算和AI,每个公司都将拥有自己的AI工厂 [13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将参加3月3日在波士顿举行的TD Cowen医疗保健会议和3月5日在旧金山举行的摩根士丹利科技、媒体和电信会议 [44] - 公司年度GTC会议将于3月17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举行,Jensen将在3月18日发表主题演讲,并于3月19日为金融分析师举办问答环节 [45] - 公司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定于2025年5月28日举行 [4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测试时间计算和强化学习使训练和推理界限模糊,对推理专用集群的未来潜力以及对公司和客户的整体影响 - 现在存在多种扩展定律,包括预训练、后训练和推理时间计算,推理所需的计算量已远超初始阶段,且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49][50][52] - 公司的架构通用性强,能运行所有模型,在训练和推理方面都表现出色,Blackwell架构针对推理模型进行了优化,具有更高的吞吐量和更低的成本,且公司架构具有可配置性和易用性 [54][55][56] 问题2: GV200在CES之后的推广情况,系统层面是否仍存在瓶颈,以及对NVLink 72平台的热情是否依旧 - 公司对NVLink 72平台的热情更高,因为在CES之后已交付了更多产品,目前有350家工厂生产构成Blackwell机架的150万个组件,公司成功提升了Grace Blackwell的产量,上季度实现了110亿美元的营收,且多家公司的Grace Blackwell系统已上线 [59][60][61] 问题3: Q1是否为毛利率底部,以及公司对需求持续强劲的信心来源,DeepSeq等创新是否影响该观点 - 在Blackwell推广期间,毛利率将处于70%左右,随着其全面推广,公司有机会改善成本和毛利率,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将回升至75%左右 [65][66] - 公司对需求持续强劲有信心,因为数据中心的资本投资规模可观,未来大部分软件将基于机器学习,公司有来自顶级合作伙伴的预测和计划,且有众多创新型初创公司不断涌现,AI在企业、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才刚刚起步 [68][69][72] 问题4: 下一代Blackwell Ultra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如何理解其需求动态,客户和供应链如何管理两代产品的同时推广,团队是否仍按计划执行 - Blackwell Ultra按年度节奏推出,尽管第一代Blackwell曾遇到小问题,但已完全恢复,目前生产已成功提升 [77] - 公司与合作伙伴和客户密切合作,为过渡做好准备,从Blackwell到Blackwell Ultra的系统架构相同,过渡相对容易,公司还已与合作伙伴就后续产品进行合作 [78][79][80] 问题5: 如何看待定制ASIC和商用GPU之间的平衡,客户是否计划构建同时使用GPU和ASIC的异构超级集群 - 公司的架构具有通用性,能优化多种类型的模型,从数据处理到推理的全流程表现出色,且可在多种环境中使用,是新公司的首选目标 [84][85][86] - 公司架构的性能和节奏快,每瓦性能是传统架构的2 - 8倍,能直接转化为更高的收入,且软件栈复杂,公司在部署方面具有优势 [86][87][92] 问题6: 美国市场增长强劲,能否弥补其他地区因法规限制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市场向美国转移的情况下保持高速增长,中国市场的动态如何 - 中国市场占比与Q4及之前季度大致相同,约为出口管制前的一半 [97] - AI已成为主流,融入到各个领域,未来所有软件和服务都将基于机器学习,目前正处于这一新时代的开端,AI技术有望覆盖更大比例的全球GDP,因此公司对增长前景充满信心 [97][101][102] 问题7: 企业业务在数据中心业务中是否同比增长两倍,是否比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增长更快,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支出在内部和外部工作负载之间如何分配,随着新AI工作流和应用的出现,企业是否会成为更大的消费群体,这对公司的服务和生态系统发展有何影响 - 企业业务同比增长两倍,与大型CSPs的增长情况相似,两者都很重要,企业既通过CSPs使用公司产品,也自行构建相关基础设施 [108] - CSPs约占公司业务的一半,有内部和外部消费,公司与它们密切合作优化内部工作负载,公司基础设施具有通用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能降低总拥有成本 [109][110] - 从长期来看,企业市场规模将远大于CSPs市场,因为目前计算机行业未覆盖的主要是工业领域,企业需要使用代理AI提高员工生产力,同时物理系统需要物理AI,这两个领域才刚刚起步 [111][112][117] 问题8: 临近Hopper架构在2023年引发的生成式AI变革两周年,如何从替换周期的角度看待已部署的基础设施,以及GV300或Rubin周期是否会带来更新机会 - 由于CUDA的可编程性,旧架构如Voltas、Pascals和Amperes仍在使用,主要用于数据处理和数据策划等不太密集的工作负载,所有架构都兼容CUDA,可将不同工作负载分配到不同架构上,充分利用已安装的基础设施 [121][124][125] 问题9: 对毛利率在下半年回升至75%左右的信心来源,以及关税对半导体行业的影响 - 公司认为Blackwell系统在材料和配置方面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随着推广工作的完成,公司将着手改善毛利率,若能在短期内改善也会积极行动 [129][130] - 关税目前是未知因素,公司将等待美国政府的具体计划、时间、范围和金额等信息,并遵守相关出口管制和关税规定 [130][131]
What's Next for Nvidia? Jensen Huang Just Revealed 3 Reasons to Buy the Stock Hand Over Fist.
The Motley Fool· 2025-03-02 09:42
文章核心观点 - 英伟达第四季度业绩积极但股价次日下跌 不过公司未来仍光明 有三大增长驱动因素是买入其股票的理由 [1] 增长驱动因素 代理人工智能(Agentic AI) - 2025年将是人工智能代理之年 多家领先科技公司正大力投资代理人工智能 [3] - 英伟达已深度参与代理人工智能开发 其消费者互联网收入同比约增长两倍 代理人工智能是增长驱动因素之一 [4] -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暗示代理人工智能将有重大进展 并将在2025年3月17日的GTC人工智能大会上分享令人兴奋的内容 [4] 物理人工智能(Physical AI) - 物理人工智能涉及在物理系统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如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 [5] - 英伟达已是物理人工智能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几乎所有自动驾驶汽车公司都在使用其基础设施和软件平台 [6] - 英伟达新推出的Cosmos World Foundation Model平台可让开发者构建物理人工智能系统 Uber是早期采用者之一 [6] 主权人工智能(Sovereign AI) - 主权人工智能指国家利用自己的数据和技术基础设施构建可控制的人工智能系统 [8] - 英伟达处于许多主权人工智能计划的前沿 如法国Scaleway、印度塔塔集团、日本都在使用其技术开展相关项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