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板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上交所理事长邱勇:沪市上市公司近3年股息平均增长15% 股息率居全球前列
新浪证券· 2025-06-18 08:54
资本市场发展 - 中国资本市场在投融资两端协同发力,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3] - 沪市上市公司营收、净利润分别占全市场70%和80% [3] - 2024年主板净利润同比增长2%,科创板近七成公司营收增长 [3] 科创板改革 - 2024年科创板研发投入总额达1681亿元,同比增长6.4%,近三年复合增速10.7% [3] - 科创板研发强度中位数12.6%,领跑A股各板块 [3] - 六年来累计形成发明专利超12万项,科创债规模增至1.1万亿元,占公司债比例从5.2%提升至9.2% [3] 并购重组 - 2024年沪市披露资产重组方案700余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60单,同比增长50% [3] - 70%标的聚焦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3] - 今年以来沪市披露资产重组方案341单,同比增长25%,其中重大资产重组49单,同比增加206% [3] 上市公司质量 - 沪市公司分红超过1.9万亿元,春节前分红超3000亿元,创历史新高 [3] - 实现增持回购超1100亿元,近3年股息平均增长15%,股息率3.5%,居全球前列 [3] 投资端建设 - 2024年ETF市值突破3万亿元,较2024年初翻了一番 [4] - 以社保保险为代表的长期资金入市A股持仓金额增加33% [4]
证监会重磅发声!科创板改革“1+6”政策到来,释放何信号
南方都市报· 2025-06-18 08:30
深化科创板改革 - 证监会推出"1+6"政策措施,聚焦提升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更好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 [2] - "1"指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精准服务技术突破大、研发投入高、商业前景广阔的科创企业 [2] - "6"包括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增资扩股、完善再融资制度和战略投资者标准、增加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 [2] - 政策有利于加大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推动市场化改革深度,提振投资者信心 [3] 中长期资金参与科技投资 - 证监会将编制更多科技创新指数、开发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引导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产业资本参与私募股权投资 [4] - 中长期资金入市可优化市场结构,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重塑资本市场生态,实现长期价值投资 [4] - "耐心资本"对支撑中国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至关重要,尤其针对高投入、长周期的"卡脖子"技术领域 [5] 股债联动与金融创新 - 强化股债联动服务科技创新,发展科创债并优化发行交易制度,推出科创债ETF,发展可交换债/可转债等产品 [6] - 批复首批2只数据中心REITs注册,支持科技企业利用知识产权/数据资产开展资产证券化和REITs融资 [6] - 推动基金份额转让业务试点转常规,优化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和"反向挂钩"机制 [6] 并购重组与股权激励 - 推动重组简易审核程序落实,研究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程序,提升便利性和灵活度 [7] - 实施"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推动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 [7]
证监会:提高科创板新注册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摘除特殊标识“U”的标准 投资者投资科创板成长层的资金门槛保持不变
快讯· 2025-06-18 08:02
科创板改革措施 - 在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简称后统一设置特殊标识"U" [1] - 提高新注册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摘除特殊标识"U"的标准 [1] - 要求企业定期披露尚未盈利的原因及影响并提示风险 [1] 投资者保护机制 - 要求证券公司多维度强化投资者风险评估并充分告知风险 [1] - 组织个人投资者签署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投资专门风险揭示书 [1] - 投资者投资科创板成长层的资金门槛保持不变 [1] 制度延续性 - 发行上市等基础制度保持不变 [1] - 现有未盈利企业摘"U"条件保持不变 [1] 监管方向 - 坚持严把发行上市入口关 [1] - 牢牢把握科创板"硬科技"定位 [1] - 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1]
暴雨黄色预警!
证券时报· 2025-06-18 07:59
中央气象台6月18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 究相关 行 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 利。 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 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来源:中央气象台网站 责编:万健祎 校对: 彭其华 版权声明 预计,6月18日14时至19日14时,西南地区东部、广西北部、湖北、湖南西部和北部、江西北部、安徽西南部以及辽宁中西 部、天津、山东西北部、河南南部和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重庆东南部、贵州东 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20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 米,局地可超过8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潜望系列深度报 ...
新华视点丨科创板加力服务优质科技企业 资本市场包容性改革迎来新突破
新华社· 2025-06-18 07:55
科创板改革核心内容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推出一揽子更具包容性、适应性的制度改革 [1] - 科创板开板6年之际,改革进一步深化,标志着资本市场包容性改革迎来新突破 [1] 科创成长层设立背景与目的 - 新设科创成长层将现有和新注册的未盈利科技型上市公司全部纳入,并针对企业入层和调出条件、信披和风险揭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做出针对性安排 [2] - 新设科创成长层有利于彰显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为增量制度改革提供更可控的"试验空间",并对未盈利科技型企业集中管理 [3] - 改革还推出6项措施,包括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IPO预先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等 [3] 制度创新与包容性设计 -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适用于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将资深机构投资者入股年限、数量和比例作为审核注册参考 [4] - IPO预先审阅机制借鉴境外市场制度,减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在发行上市阶段的"曝光"时间,保护企业信息安全 [4] - 改革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使用该标准上市 [5] 投融资平衡与市场功能完善 - 改革明确提出丰富科创板指数及ETF品类,将科创板ETF纳入基金投顾配置范围,促进中长期资金向新质生产力集聚 [5] - 改革在融资、并购、投资端建设等方面进行制度升级,更大力支持科技创新 [5] - 加强投资者保护措施,包括在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简称后设置特殊标志"U",提高摘"U"标准,强化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 [5] 科创板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 - 截至2025年5月底,科创板已上市公司587家,总市值约6.6万亿元,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行业形成产业集群 [6] - 科创板与新质生产力重点发展领域高度契合,将成为资本市场包容性改革的"排头兵" [6]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着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的资本市场体系和产品服务矩阵,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7]
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有关业务规则作了哪些安排?上交所回应
快讯· 2025-06-18 07:51
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有关业务规则作了哪些安排?上交所回应 智通财经6月18日电,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是这一次改革的抓手,有关业务规则作了哪些安排?对 此,上交所就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配套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答记者问时表示,"更加注重企业科技 创新能力,允许符合科创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是设立科创 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标志性改革之一。六年来,54家未盈利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并乘着改革的东风不断 突破技术研发瓶颈、扩大生产规模、厚积发展动能。2024年,这54家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744.79亿 元,其中26家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可圈可点的是,六年间54家公司中累计有22家企业上市后实现 盈利,成功摘掉了"未盈利"的帽子。六年来,这54家企业依托从资本市场募集的资金,累计投入研发共 计1639.25亿元,20家按照第五套上市标准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中有19家实现核心产品上市。 另一方面,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具有研发周期长、持续投入大、不确定性强等特点,科技型企业、尤其 是未盈利科技型企业股票的投资风险高于一般企业。为了进一步推进投融资平衡发展,上交所落实《科 创板意见》要求,在 ...
上交所发布《关于就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配套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快讯· 2025-06-18 07:43
科创板改革配套业务规则 - 上交所发布《关于就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配套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1]
证监会:坚持严把发行上市入口关,牢牢把握科创板“硬科技”定位,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快讯· 2025-06-18 07:39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国证监会发布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意见 [1] - 改革旨在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同时加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 [1] 投资者保护措施 - 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简称后统一设置特殊标识"U" [1] - 提高新注册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摘除特殊标识"U"的标准 [1] - 要求企业定期披露尚未盈利原因及影响并提示风险 [1] - 要求证券公司多维度强化投资者风险评估并充分告知风险 [1] - 组织个人投资者签署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投资专门风险揭示书 [1] 制度稳定性安排 - 发行上市等基础制度保持不变 [1] - 现有未盈利企业摘"U"条件保持不变 [1] - 投资者投资科创板成长层资金门槛保持不变 [1] 监管导向 - 坚持严把发行上市入口关 [1] - 牢牢把握科创板"硬科技"定位 [1] - 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1]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
证监会发布· 2025-06-18 07:38
科创板制度创新 - 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 明确定位 入层调出条件 信息披露 风险揭示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2] - 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增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1][2] - 推出6项改革举措 包括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IPO预先审阅机制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等[2] 科技企业支持政策 - 扩大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 支持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2] - 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面向老股东开展增资扩股活动[2] - 健全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发展制度机制 协调投资和融资市场功能[2] 监管实施安排 - 组织上海证券交易所及市场各方落实改革举措和示范案例[3] - 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 提升制度吸引力和竞争力[3] - 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3]
“科八条”30余项措施落地后,科创板再迎重磅改革举措
第一财经· 2025-06-18 07:06
科创板改革政策 - 推出"1+6"深化改革措施,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和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2] - 6项配套改革措施涵盖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IPO预先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等 [2] - 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上市 [12] 上市审核与发行承销 - 新增受理4家未盈利企业IPO申请,拟募资总额超160亿元 [4] - 15家新上市企业合计募资124亿元,其中12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6] - 实施3%高价剔除比例后,科创板新股首发PE估值较实施前一年降低4.46% [6] 再融资与并购重组 - 9家符合"轻资产、高研发投入"标准企业申请再融资,拟融资近250亿元 [7] - 新增并购交易超110单,交易金额预计突破1400亿元 [8] - 出现首单定向可转债重组、首单"A控H"等创新并购案例 [8] 市场生态与投资产品 - 科创板指数达29只,ETF产品84只,合计规模近2500亿元,较政策前增长60% [3][10] - 行业主题ETF规模突破390亿元,为政策前的4倍 [10] - 布局科创板ETF的基金公司达27家,较政策前增加13家 [10] 未盈利企业支持 - 已支持54家未盈利企业上市,22家实现首次盈利摘除"U"标识 [4] - 未盈利企业覆盖创新药、芯片设计、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4] - 优化"耐心资本"引入机制,允许公募基金等自主选择限售档位 [6] 债券融资与国际化 - 2家科创板公司申报科创债,拟融资45亿元,中国通号发行流程仅35个工作日 [7] - 市场建议推动与境外市场互联互通,促进纳入国际指数体系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