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

搜索文档
百器列阵展风华 千峰萃珍树自信
消费日报网· 2025-05-29 02:48
行业概况 -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是国内工艺美术行业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展会之一,具有展示、宣传、学习和交流的功能,能有效促成现场订单和长期客户关系[1] - 南宋官窑瓷器以造型端庄、紫口铁足、薄胎厚釉、金丝开片等特色享誉天下,但因工艺难度大在宋亡后失传,后世工匠致力于复原其技艺[1]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始人金国荣1980年进入杭州瓷厂工作,经10年磨炼后赴景德镇古窑瓷厂进修传统手工拉坯技艺,2001年赴日本交流学习现代陶艺风格[3] - 2007年创办个人工作室专注创作,从业四十余年坚持手工制作,以"品质优先"理念推动品牌建设,逐步形成独特风格[3][4] 产品与技术 - 参展作品《弦音》采用南宋官窑材质紫金土,融合手工拉坯、捏刻技法,突破传统器形装饰,保留紫口铁足等特征的同时创新表现音乐律动感[4] - 创作理念强调"遵古法而不拘泥于古法",在传承南宋官窑薄胎厚釉、冰裂纹等核心工艺基础上进行造型创新[1][4] 市场推广 - 通过连续五次参展博览会建立客户黏性,现场订单转化率较高,部分参观者发展为长期客户[1][5] - 战略定位为"以陶瓷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展会平台扩大官窑青瓷影响力,推动文化自信建设[1][5]
“弦歌不辍”略说(人文茶座)
人民日报· 2025-05-24 21:52
诗礼教化的历史渊源 - 孔子在武城听到弦歌之声后,用"杀鸡何必用牛刀"比喻,后肯定言偃"君子学道则爱护百姓,百姓学道则易于管理"的观点 [1] - 古代《诗》学传授均配以弦乐歌咏,《史记》记载"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后以"弦歌"代指礼乐教化和学习诵读 [1] - "武城弦歌"和"弦歌不辍"成为崇文重教、向化文明的代称 [1] 诗礼教化的精神内涵 - 诗是心灵的吟唱和情感的流淌,以优美韵律和深邃意境滋养心灵,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 礼是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以庄重仪式和严谨秩序维系人际和谐,塑造社会文明 [1] - 孔子提出"富而教之"主张,强调经济发展后更需要充实人民精神世界,使人们富而知礼、富而守义、富而能仁 [2] 弦歌精神的历史体现 - 孔子周游列国失败后仍"慷慨讲诵,弦歌不衰",在陈蔡被围困时依然坚持 [2] - 孔门弟子如原宪"家徒四壁却匡坐而弦歌",颜回、曾参等人也体现这种精神 [2] - 明末黄宗羲在抗清时写下"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展现不屈精神 [3] 弦歌精神的现代意义 - 弦歌代表礼乐文明和价值观信仰,是民族永恒的精神追求 [3]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理念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 [3] - 新时代"弦歌不辍"意味着传承五千年未中断的文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3]
中国时尚经济创新发展峰会召开 中国时尚经济指数发布
深圳商报· 2025-05-24 17:42
峰会概况 - 中国时尚经济创新发展峰会于5月24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主题为"东方美学·时代华章" [1] - 峰会由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组委会办公室与中国服装协会共同主办 [1] - 汇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高校智库及全球时尚界代表,探讨中国时尚经济发展路径与全球化战略 [1] 核心成果 - 《中国时尚经济指数规划报告》发布,提出构建中国自主的时尚评价体系,推动从"学习与适应欧美标准"向"引领全球时尚标准"跃升 [1] - 报告由新华指数研究院、国际时尚产业研究中心、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和《时尚芭莎》杂志社联合发布 [1] - 峰会启动"中国国风时尚周",永久发布会址落户河南中牟新区,该区正打造"国潮文化中原核心区" [2] 行业趋势 - 东方美学正成为全球品牌灵感的重要来源,东方文化已深植于全球设计语汇 [2] - 欧洲时尚品牌经验显示,本地化表达是全球时尚的核心动力,需深度融入当地文化 [2] - 中国时尚产业加速跨界融合,从服饰箱包扩展到文化驱动的生活方式与美学表达 [3] 产业升级 - 中国时尚产业依托制造基因及文化与科技优势,正突破传统西方时尚格局 [3] - 峰会聚焦时尚经济产业全链条,推动文化自信下的产业升级发展 [1] - 中牟新区由农业大县转型为文旅消费强县,加速推进时尚产业融合发展 [2]
《山东省传承弘扬沂蒙精神条例》表决通过,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为弘扬沂蒙精神立法,就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实践”
大众日报· 2025-05-24 01:05
立法背景与意义 - 《山东省传承弘扬沂蒙精神条例》于2025年7月1日起施行,表决通过赞成票82票 [1] - 立法源于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的红色资源保护与沂蒙精神弘扬要求 [1] - 该条例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的法律化实践,具有首创意义和示范作用 [1][3] 条例核心内容 - 采用"小快灵"立法模式,共22条,不分章节,突出政治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 [2] - 明确沂蒙精神基本定位与内涵,规定传承弘扬工作机制需坚持党的领导及多方协同格局 [2] - 细化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及群团组织职责,要求建立研究阐发、教育宣传和展示推广体系 [2] 产业与区域发展关联 - 条例推动沂蒙精神与旅游产业融合,为沂蒙革命老区振兴提供法律保障 [2] - 要求省政府及经济发达地区完善帮扶机制,支持沂蒙革命老区发展 [2] - 鼓励教育、科技等领域人才向革命老区流动,提升老区自我发展能力 [2] 社会与文化影响 - 条例通过后,地方文化传承者(如费县手绣传承人卞成飞)认为立法将强化红色基因传播信心 [1][2] - 专家评价指出条例有助于全省坚定文化自信,应对外部复杂环境时增强精神凝聚力 [3]
创新发展 跨界融合 资本聚焦 从文博会看文化产业新机遇
上海证券报· 2025-05-23 19:32
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 - 文化新业态特征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846亿元 同比增长12.5% 增速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6.3个百分点 [2] - 文化科技融合趋势显著 包括《黑神话:悟空》数字游戏 敦煌藻井纹样直播文创 云展览云旅游等线上消费模式 [4] - 具身机器人表演 敦煌IP跨界开发(滑板 彩妆 街舞) VR/3D技术还原文化古迹(《版画中轴》《中轴长歌》)成为展会亮点 [6] 文化消费升级 - "文化+消费"模式推动文创产品破圈 茅台集团开发"小茅"吉祥物等10多款文创产品 2023年文创收入突破6亿元 [6] - 情绪消费(潮玩 文创周边)和文化自信(本土游戏IP开发)成为产业核心驱动力 [7] - 广东展团签约18个重点项目 覆盖影视 动漫 电竞等领域 总成交额超16亿元 [7] 头部企业投资动态 - 银河娱乐与大麦娱乐合作打造"大湾区演艺枢纽" 猫眼建设娱乐演艺企业总部 网易联合广州塔开发"数字+文商旅"活动 [8] - 阅文集团计划在深圳湾区书城开设2000平方米"阅文书园" 哈利·波特沉浸式夜游项目国内首站落户龙华区 [8] - 前二十届文博会累计链接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超7万个 创投机构重点关注文化与科技融合项目 [8]
北京昌平2024-2025“利百文台尼”独牙传奇中式九球国际巡回赛全球总决赛盛大启幕!冠军500万
搜狐网· 2025-05-23 04:20
赛事概况 - 2024-2025"利百文台尼"独牙传奇中式九球国际巡回赛全球总决赛在北京昌平开幕,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587名运动员参赛,角逐500万奖金 [1][2] - 赛事由世界花式撞球协会、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等机构支持,中国台球协会指导,昌平区政府主办 [2] - 总决赛前已举办浙江临海、杭州、河南郑州三站分站赛,吸引国际化参赛阵容 [2] 行业影响 - 中式九球作为中式台球分支,正被全球斯诺克、美式台球爱好者接受,成为世界台球运动新方向 [3][4] - 赛事推动全民健身与健康深度融合,以文化自信为源动力,通过国际赛事传播中华文化 [2][4] - 世界花式撞球协会秘书长指出中国台球产业前景光明,赛事获得39家赞助商支持 [3] 商业与IP发展 - 独牙传奇目标打造"源自中国、影响世界"的顶级赛事IP,并为世界台球协会制定中式九球标准提供依据 [3][4] - 赛事与昌平区双向赋能,昌平借赛事热度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推动商旅文体融合 [4][5] - 独牙成为2025成都世运会中式台球比赛用台官方供应商,提前启用世运会赛台 [6] 文化输出 - 荆棘王冠奖杯设计融合东方美学与赛事精神,通过光影技术展示"花开盛世"动态场景 [7] - 赛事结合传统节目《北京欢迎你》及书画创作《破壁》《方圆之间》,传递中国文化自信 [7][8] - 裁判长王钟瑶以中式旗袍执裁海外比赛,推动中式九球"请进来,走出去"战略 [7] 区域经济联动 - 昌平区借赛事打造"台球之城",推动体旅融合与科技创新,展示中国体育文化成果 [5] - 赛事期间同步启动"台球巨星带你看昌平"活动,结合居庸关长城、九华山庄皇家园林等文旅资源 [5]
文化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
河南日报· 2025-05-22 23:55
洛阳城南,伊水两岸,龙门石窟伫立千载。 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龙门石窟,凝望崖壁间镌刻的文明印记,强调"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 传承好、传播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河南考察调研,念兹在兹、殷殷重托。正值"十四五"规划实施收 官、"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的关键时期,此次考察意义深远。 站在宾阳三洞前凝望、思索。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对大家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多到实地去寻 溯。" "寻溯",既是回望历史深处,亦是遥望前行方向。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中国的未来;"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是河南的使 命。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视之为"根基",比之为"根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 战略考量,为古老文明焕发新的光彩深远擘画—— 一 位于兰考东坝头的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 杨其格 摄 文化坐标中的河南,贯通万年的文化遗迹,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在这里汇聚,老 ...
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党的二十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综述
新华网· 2025-05-22 17:13
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综述 - 党的二十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推动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不断提升 [1] - 精神文明建设聚焦造就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 -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3] 理论传播与红色基因传承 - 浙江杭州"'青'你来说·理论开放麦"活动通过脱口秀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 [4] - 山东淄博"明理胡同"、重庆"小院讲堂"等理论学习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6] - 2024年"礼赞民族英雄、弘扬抗战精神"教育活动吸引近千名师生参与 [7] - 中共一大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地游人如织,红色文化参观成为思想洗礼的重要途径 [8] 传统文化创新与文化自信 - 国家博物馆"凤冠冰箱贴"以馆藏文物为原型成为现象级文创爆款 [9] - 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4.9亿人次,传统文化体验热度攀升 [10] - 动画电影《哪吒2》、游戏《黑神话:悟空》、越剧《新龙门客栈》等作品展现文化认同感 [10] - "我们的节日"品牌活动推动传统节日在基层焕发活力 [10] 道德建设与榜样引领 - 2024年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启动,"最美人物""时代楷模"等先进模范持续发布 [12] - 道德模范基层巡讲、新闻报道等形式广泛宣传榜样事迹 [13] - 各地开展先进模范关爱行动,通过政策保障、资金支持解决实际困难 [15] - 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营造未成年人学先进氛围 [15] 文明城市与乡村文明创建 - 浙江宁波打造"最美上学路""放心菜场路",通过微改造提升民生获得感 [17] - 2023年以来文明城市创建评估标准优化,注重"瘦身、减负、少测、低扰" [22] - 湖北黄虎村发展文创产业带动村民人均年增收2万元,获评全国文明村镇 [19][20] - 文明家庭创建与社区平台结合,解决子女教育、居家养老等"急难愁盼" [20][21] 移风易俗与文明习惯养成 - 广西、广东推行"红白事"简办,统一礼金上限、宴席标准 [23] - 2024年《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出台,新疆、西藏开展节约粮食主题活动 [26]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诚信兴商宣传月""诚信积分"等实践 [27] - "清朗"专项行动整治网络乱象,文明旅游、交通礼让等习惯逐步普及 [28] 未来部署与机制创新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 [29] - 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将持续改进创新 [29]
站在二十八星宿彩塑前,感受生生不息的文化脉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5-22 01:30
玉皇庙最负盛名的是其彩塑艺术。庙内现存宋、元、明、清各代塑像284尊、壁画120平方米,特别 值得一提的是后院西庑内元代二十八星宿彩塑,更是海内孤品的珍贵文物,实为全国道教庙宇之佳作。 随着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火爆出圈,游戏中"亢金龙""虚日鼠"等藏于玉皇庙里的二十八星宿彩 塑被复刻得栩栩如生,人气也水涨船高。 把星宿人性化,并融于雕塑艺术作品中,这在中国美术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更是天文学和道教 史的珍贵资料。庙中彩塑每尊皆是人像与其动物化身的组合,构思精巧。每尊星君根据其被赋予的人 格,或慈眉善目,或怒发冲冠,或喜笑颜开,或神情刚毅,惟妙惟肖。 原标题:站在二十八星宿彩塑前,感受生生不息的文化脉动 中新网晋城5月21日电 巍巍太行南麓,悠悠泽州古邑,坐落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府城村北 卧龙山岗上的玉皇庙,当地人习惯称其为"府城玉皇庙"。 玉皇庙总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其中本体建筑占地面积3520平方米,整体布局为长方形,共四进 院落,南北长110米,东西宽32米,共有殿宇楼厅114间,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玉皇庙创建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金泰和七年(1207)重修,现存建筑为宋金风格。成汤 ...
大学生设计“国潮”太会了!这届时装周各高校拿出看家本事
央视新闻· 2025-05-21 02:26
行业趋势 - 2025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在北京举办,全国63所高校参与展示服饰作品,近一半学生选择"国潮"风格作为创意方向 [1] - 多所高校学生作品融合传统服饰元素与现代设计,体现文化自信与创新趋势 [1][3][5][6][8] 设计创新 -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与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作品以丝帛为媒介,融合苗绣、藏纹等民族元素与现代剪裁 [1] -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学生将福建土楼建筑结构转化为不对称剪裁,海上丝绸之路波浪纹样演变为数码印花 [3] - 东北电力大学学生作品以满族剪纸、雪塑肌理和滑雪运动为灵感,转化为服装叙事语言 [5] - 鲁迅美术学院学生将手绘、扎染、刺绣等传统技艺与立体裁剪结合,表达东方审美意境 [6] - 昆明学院与云南轻纺职业学院学生创新设计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技法,展现民族风情 [6] 文化表达 - 学生作品通过廓形、纹样、色彩的时尚解读,展示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1][3][5][6] - 昆明学院副院长表示文化自信是创新根基,学生作品体现文化新生代力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