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

搜索文档
“永”字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新华网· 2025-09-28 21:09
活动现场,来自中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青年代表齐聚一堂,以汉字为媒, 展开文化交流。书法爱好者还共同书写了多种字体的"永"字,展现汉字艺术的丰富魅力。 本次活动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和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海纳百川 共襄文明"为主题,旨 在通过汉字这一文化纽带,让世界感受到中国汉字所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在文明交流中互学互 鉴、互促互进。 "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自2016年创办以来,到今年已举办九届。 新华社重庆9月28日电(记者吴梦桐、黎华玲)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28日在重庆市永川区 举行,"永"字从9个候选字中脱颖而出,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中文系教授黄天树对年度汉字进行了解读。他表示,"永"字形态如 水波荡漾,象征着时间的流动与历史的延续,寓意着中华文化的绵延不绝和持久影响力。"永"字不仅代 表着历史的积淀,还承载着对未来持久合作与友谊的美好期望。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郭卫民表示,汉字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也是做好国际传播的一个切入点。 本次活动以汉字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为载体,进一步探讨弘扬中华文化,增 ...
从台湾各地祭孔感受中华文化在台根深叶茂
新华网· 2025-09-28 20:10
新华社记者周文其、齐湘辉 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纪念日,台湾众多孔庙都会举行祭祀大典。今年的这一天,也不例外。 记者参加了台北市孔庙的释奠典礼。约一个半小时内,仪式依据台湾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三献古礼"进行,先后完成启扉、瘗毛血、迎神、进馔、 上香等37道程序。参与典礼的礼生、乐生、佾生中,不少是台北市中小学的学生。他们有的演奏古韵悠长的音乐,有的展现优雅整齐的佾舞队 形,表现出色。 据不完全统计,台湾各地有超过40座大小孔庙。其中,兴建于1666年的台南孔庙是台湾第一座孔庙,被誉为"全台首学"。27日,记者在台南孔庙 看到,释奠典礼前一日,不少人顶着太阳,一丝不苟地清洁器具、洒扫庭院,将典礼现场打扫洁净。 今年的台湾祭孔大典如往常一样,吸引了大批民众观礼。凌晨五点,距离典礼开始还有一小时,台北市孔庙外等候进场的民众已经排起长龙。不 时还有新到的民众询问:"还能不能排队?"工作人员只能抱歉地说:"观礼人数已经满了,不好意思。"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尊崇历史、重视文教,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人们可以突出感受到当下台湾社会存在着的矛盾现象:在民间社会,众多百姓对中华历史文化 ...
2025年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南京开赛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01:04
中国龙狮运动协会秘书长王瑜介绍,2025年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吸引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 马来西亚、缅甸、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赛,她希望通过此次比赛,让参赛者更好地感受中华 文化。 2025年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由中国龙狮运动协会主办,南京市体育局、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江苏省 龙狮运动协会承办。(记者 葛勇) 责编:卢思宇、姚凯红 0:00 9月26日下午,"狮跃金陵·舞动世界"2025年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在南京市秦淮区拉开帷幕。 2025年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继续聚焦南狮流派,以其威猛的造型、艳丽的色彩、"喜怒哀乐"的神态演 绎,尤其是高桩"采青"等高难度动作,展现出力量与柔韧的极致平衡。 ...
笔墨刀枪,文心长城(新作速评)
人民日报· 2025-09-22 23: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 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这一重要论断是对中华 文化的深刻总结,更为我们在民族复兴之路上建设文化阵地提供了根本遵循,指引着文艺工作者捧出更 多《阵地》这样的新收获。 (作者分别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中华民族历尽沧桑而薪火相传,多少次深陷危亡灾难之时,总有仁人志士挽狂澜于既倒,使古老民族再 获新生。正如鲁迅所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 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中央 广播电视总台播出电视剧《阵地》,讲述郭沫若、夏衍、田汉等一大批爱国进步文化人士在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以笔为枪坚守文化抗战阵地,唤起民众救亡图存意识,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故事。 面对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作品将文化战线的各种力量通过紧张情节、多重线索有条不紊地呈现出来。 单说当时在桂林生活 ...
新西兰第11届中文周活动落下帷幕
新华社· 2025-09-16 00:58
新华网惠灵顿9月15日电(记者龙雷、李惠子)新西兰第11届中文周活动日前落下帷幕。 新西兰中文周信托基金主席科赫兰表示,一年一度的中文周有助于推动多元社区建设,促进新西兰在全 球舞台上的交流合作。她鼓励新西兰人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国文化,并强调,语言学习对企业和出口商同 样十分重要。 新西兰中文周活动始于2014年,是当地继毛利语言周、太平洋岛国语言周后举办的又一个年度语言周活 动。 责编:李磊、王瑞景 新西兰中文周活动期间,体验中国美食、学习中国功夫和中国书法、民族歌舞欣赏、电影展映等活动吸 引了众多当地民众参与,展现了中华文化魅力。 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中文沉浸日"系列活动,并前往多所中小学开展中华才艺展演。书法活动 上,体验者选取"恒""德""真"等蕴含中华优秀文化内涵的汉字,专心临摹。麻将体验活动上,同学们踊 跃参与,现场互动热烈。漆扇工作坊里,绚丽多彩的漆扇吸引众多同学驻足体验。茶艺展示环节,参与 者品鉴不同种类的中国茶,感受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
大陆多部影视剧在台走红 中华文化元素获追捧
新华社· 2025-09-11 23:51
大陆影视剧在台湾市场表现 - 多部大陆古装剧在台湾走红 包括《长安的荔枝》《锦月如歌》《凡人修仙传》等作品[1] - 大陆古装剧《锦月如歌》《献鱼》连续多日跻身台湾电视剧排行榜前十[2] - 台湾社交平台"陆剧讨论社""陆剧交流"分别拥有43万和56万成员 形成活跃观剧社群[2] 中华文化元素影响力 - 剧中中华文化元素如头饰、汉服、餐饮、礼仪等细节呈现吸引台湾观众[1] - 服化道精美度提升 台湾观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且具吸引力[2] - 文化符号与剧情巧妙融合 自然展现传统文化之美引发情感共鸣[2] 跨媒介文化产品扩展 - 中国风游戏《黑神话:悟空》以《西游记》为背景 在台湾收获大量玩家[3] - 电影《长安三万里》展现唐朝风貌和诗作名篇 在台湾公映后获好评[3] - 国潮文化在台湾兴起 涵盖国漫、汉服节和文化活动等多领域[5] 文化认同与市场联结 - 台湾观众通过社交平台与大陆网友主动讨论剧情发展和周边产品[2] - 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联结无法断绝 "去中国化"操弄注定失败[5] - 文化桥梁作用显现 推动两岸加深理解与交流[5]
文化中国行丨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 感受诗意和美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30 05:20
七夕节文化背景 -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 七夕之夜牛郎星和织女星隔银河相望[2] - 节日又称乞巧节 古时女子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求心灵手巧织就人生锦绣[6] - 牛郎织女传说体现中华文化温柔坚韧 将思念化作星汉灿烂赋予平凡幸福撼动苍穹的力量[4] 节日象征意义 - 传说中牛郎和织女在七夕夜通过鹊桥相会[4] - 天上星光与地上灯光共同构成节日温暖意象[7]
“汉服与茶席”雅集在荷兰海牙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8-18 03:19
文化推广活动 - 荷兰海牙举行汉服与茶席雅集活动 向荷兰友人讲解汉服与茶文化[1] - 荷兰汉服社成员向听众讲解所穿汉服特点[1] - 荷兰汉服社成员与听众交流各自服饰特点[2] - 身穿汉服的听众现场品味茶香体验中华文化[3]
中国软实力排名跃升至全球第二:自信开放更有魅力
经济日报· 2025-08-18 00:23
全球软实力排名提升 - 中国软实力排名从2024年全球第三跃升至2025年全球第二 [1] - 在八大支柱中的六项及三分之二具体指标上实现显著增长 [1] 文化载体海外表现 - 阅文集团旗下起点国际上线约6000部中国网文翻译作品 累计海外访问用户近3亿 [2] - 微短剧海外应用数量突破300款 全球累计下载量超过4.7亿次 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销售收入达185.57亿美元 [2] 文旅市场数据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达32.85亿人次 同比增长20.6% [3] - 消费总额突破3.15万亿元 [3] - 离境退税销售额和退税额双双增长90%以上 [3] - 免签入境外国人达1364万人次 占入境外国人总量71.2% [3] 经济发展成就 - 8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4] - 2024年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21年增长24.7% [4] 国际理念认可度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连续8年写入联大决议 多次写入多边机制决议或宣言 [6] - 三大全球倡议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6] - 联合国秘书长表示该理念体现中国对多边主义的承诺和对联合国的支持 [6] 国际合作实践 - 共建"一带一路"开创全球协作新模式 成为全球共同繁荣之路 [7] - 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挖掘经济新动能 [5] - 去年10余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到深圳参观科技企业 [5]
成都世运会运动员村开村首日,记者进村探访——点滴都是细节 满满的中国文化
四川日报· 2025-08-04 00:26
世运村住宿与设施 - 世运村分为A区成都东部新区天府国际大酒店和B区成都高新区世纪城假日酒店 依托既有酒店软硬件设施和运营团队提供服务[4] - 开村首日约500人入住 整个世运会期间将为约7000名参赛者提供服务[3] -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副首席执行官表示优美住宿环境有助于运动员发挥最佳竞技状态[5] 商业服务与文化展示 - 商业休闲区设成都礼物门店 提供熊猫元素茶具徽章文具玩偶等商品 并配备境外旅客离境退税指南和专人服务实现即买即退[5] - 参赛者服务中心提供交通保险通信等多样化咨询和办理业务[5] - 文化互动体验区展示中国古典折扇和山水画作 可同时容纳12人参与创作并配备两位专业老师指导[6] 中医药文化体验 - 中医药体验馆由11人医疗团队驻守 陈列中草药标本和天回医简等仿制品 展示中药制作全流程[6] - 访客可亲手制作草药香囊或传统艾灸锤工艺品作为纪念[6] - 中医理疗区提供推拿放松和颈肩部舒缓按摩服务 借助中医四诊仪进行体质辨识并提供个性化调养方案[7] 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 - 汉语桥中文学习互动体验区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成都大学联合运营 提供学写中国字取中文名学画大熊猫等活动[7] - 世运村组织开展别具特色文化浸润美美与共系列文化活动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和文明交流互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