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价值

搜索文档
顾家家居全国购物中心816启动大会暨财富招商大会启幕
搜狐财经· 2025-07-11 00:59
行业趋势与渠道变革 - 家居行业正经历深刻重构,传统卖场面临同质化竞争挑战,购物中心凭借"高频带低频"场景优势成为新增量黄金入口[3] - 线下零售加速向体验经济转型,消费者追求购物中心"人流、场景、情绪、社交"四维沉浸式体验,上海首店经济中沉浸式业态占比超40%[6] - 中国消费进入品质觉醒时代,情绪价值驱动占比77.8%居首,质价比需求达57.3%,消费逻辑从"问题导向"升级为"意义导向"[4] - 小红书数据显示家居搜索量同比增46.43%,跟着小红书学装修话题浏览超7.7亿次,反映情感消费崛起[7] 用户需求与客群特征 - 90后、95后女性占比78.49%成为购物中心核心客群,对"疗愈型卧室""社交型客厅"需求激增[9] - 七大客群差异化需求显著:传统务实者客厅柜类搜索量增64.31%,个性潮流党中古风产品增速达52%[11] - 购物中心日均3.6万客流、12小时营业时长及3公里1.5万户楼盘辐射力构成高确定性增量战场[11] 产品战略与创新 - 打破"单品为王"逻辑,以"生活方式提案官"重构品牌角色,通过品类融合、场景价值替代价格战实现升级[13] - 产品开发攻克高颜值与高功能矛盾:KS.6005沙发节约38%过道空间,KS.1001模块化沙发支持12种组合[16] - 推出"chili松弛生活"提案,法式浪漫风鸢尾沙发与意式简约风夜澜床聚焦"家庭甄选派"需求[16] 商业模式与运营策略 - 购物中心店效达传统渠道1.5倍且3个月回本,南京六合双店布局实现百万业绩,综合成本大幅降低[6][20] - 轻投入模式验证:江西上饶天虹店60天突破300万,杭州萧山宝龙店618活动达成180万+业绩[22] - OMO模式整合线上流量与本地资源,实现"1店3铺"流量聚变效应,家电家居融合提升客单价[18][23] 生态构建与战略布局 - 整合6900+商场渠道资源及日均2万+自然客流,聚焦核心城市商圈打造多元店态矩阵[24] - 数字化驱动转型:门店在线培训提升周转效率,532模型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深耕差异化场景[26] - 目标孵化100个千万级伙伴,通过标杆复制与敏捷响应体系抢占购物中心蓝海市场制高点[26]
护肤行业的“功效叙事”,隐忧渐显
虎嗅· 2025-07-10 02:09
行业技术趋势 - 护肤行业上游供应商技术内卷严重,几乎每家企业都推出独家成分和完备证书[1] - 活性蛋白技术(如丝素蛋白肽、重组三螺旋胶原蛋白)成为明星成分,各厂商差异化开发修护、抗老等功效[12][15] - 植物萃取技术重新升温,诺斯贝尔推出"植物细胞智能制造平台"解决活性不稳、透皮率低等问题[18] - 活性蛋白热度受医药/医美行业背书及资本驱动,但部分企业存在跟风现象[15] 行业问题与挑战 - 行业标准缺位导致成分检测、添加浓度等缺乏统一规范,存在概念混淆和证书办理灰色地带[6][24][26] - 夸大营销盛行,医疗级技术应用于护肤品时副作用被弱化,导致消费者过敏等问题[30][31] - 技术迭代过快引发消费者脱敏,对"独家成分"信任度下降,转向关注使用体验[34][35] 品牌竞争策略转型 - 头部企业竞争焦点从成分转向产业生态建设能力,需整合技术、渠道与用户运营[37][49] - 情绪价值成为新护城河,通过品牌叙事(文化/美学)、产品体验(包装/香味)和可持续议题构建差异化[43][44][46] - 细分赛道如男性护肤、银发族护肤及个护"护肤化"趋势显现,成为新增长点[47][48] 市场动态与未来方向 - 技术内卷短期内推动高性价比产品,但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的技术话语权争夺暴露行业乱象[5][25] - 功效叙事进入瓶颈期,品牌需平衡技术规范与创新,同时强化综合实力以对标国际企业[39][51] - 植物萃取技术因活性蛋白内卷及负面舆论或迎来新机遇,技术创新推动应用扩展[20][19]
八成受访消费企业今年拟引入或加大AI技术应用
南方都市报· 2025-07-09 23:10
行业赛道分布 - 候选品牌集中在九大赛道 其中颜值经济占比最高达23.6% 包含时尚珠宝 美妆护肤 医美等细分领域 [1] - 食品康养赛道占比18.1% 涵盖保健品 餐饮连锁等 运动户外与服饰占比13.1% 智能消电占比12.7% [1] - 体验经济占比12.2% 消费科技10.5% 兴趣消费7.2% 宠物经济占比最低仅2.5% [1] - 近300家入围品牌覆盖28个细分领域 包括AI服务 谷子经济等新兴方向 [10] 品牌成立时间 - 成立10年以内的品牌占比最高达36.86% 10-30年品牌占比40.25% 合计超七成品牌属于"00后品牌" [13] - 成立50年以上的品牌仅占8.47% 其中百年品牌仅3.39% 海外品牌在50年以上区间占主导地位 [13] - AI服务和AI硬件领域的新锐品牌表现突出 成立时间普遍在3年以内 [13] 区域分布特征 - 上海以30%的占比成为品牌总部最集中城市 其次是北京18.5% 广东16.4% 浙江12.2% [6] - 上海外资品牌占比达31% 在美妆 酒店文旅等赛道领先 杭州以AI服务 宠物用品见长 [14] - 北京消费科技品牌占比超50% 深圳智能消电品牌占比20% 厦门户外运动品牌占比近70% [14][15] 四大核心趋势 - 健康生活意识驱动养生与运动消费 户外运动和保健品领域品牌占比最高 [11] - AI技术深度赋能产品升级 智能家电实现康养功能 AI玩具具备情感交互能力 [11] - 体验经济中酒店文旅品牌最集中 文旅消费形成"旅行+"跨界新场景 [12] - 情绪价值推动兴趣消费 谷子经济 IP周边等品类因社交需求扩大市场空间 [12] 七大细分趋势 - 美妆行业功效导向显著 医研共创模式兴起 防晒和洗护垂类增速突出 [16] - 户外运动消费细分加剧 传统服饰品牌加速布局 社群运营成关键要素 [18] - 新中式养生受90后追捧 药食同源理念普及 即食型养生零食受青睐 [19][20] - 沉浸式旅游结合体育赛事 1元门票带动7-8元综合消费 AI技术赋能景区服务 [21] - 潮玩经济价格带上移 300元以上大娃受宠 包挂饰拓展消费场景 [22][23] - 企业出海呈现品牌 文化 服务三维度 泡泡玛特等潮玩品牌海外收入年增超100% [25][26] - 87%企业看好AI+消费前景 个性化推荐和智能客服成为最普及应用场景 [27][28]
具身智能最先跑出的“杀手级产品”或许是陪伴机器人
36氪· 2025-07-09 08:34
行业趋势 - 陪伴机器人赛道正成为具身智能领域的"杀手级产品"候选,情绪价值是其核心灵魂[2] - 行业处于早期野蛮生长期,缺乏统一产品定义和评判标准,亟需标杆企业树立范式[3][11] - 全球AI陪伴市场预计从2024年281.9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1407.54亿美元,CAGR达30.8%[12] 用户画像 - 年轻女性(Z世代)和少儿是两大核心客群,前者购买力更强且情绪需求更显著[7][9] - 萌友智能Ropet在Kickstarter上60%订单来自女性用户,27-35岁都市女性为主力[7] - 儿童产品购买决策实际由Z世代年轻父母主导,情感化设计优于纯教育功能[9] 产品特征 - 定价区间跨度大(399元至数万元),消费级定价是渗透家庭场景的关键[19][20] - 普遍降低"具身智能浓度",强化情感交互功能如主动交互/养成系统/长期记忆[21][23] - Fuzozo通过五行色彩+MBTI人格设计差异化性格,增强用户情感羁绊[24] 竞争格局 - 供给侧汇聚产业老兵(前大疆/追觅高管)和跨界巨头(米哈游/泡泡玛特)[2][6] - 珞博智能Fuzozo在京东618预售创10分钟破千单,验证市场热度[2] - 宇树科技春晚式破圈事件被视作行业引爆点,当前缺乏技术颠覆性创新[18] 商业化路径 - 情感引擎技术(多模态模型+仿生记忆系统)构成差异化壁垒[23] - 社交货币属性和智能家居中枢角色拓展生态价值[25] - 小米AI眼镜低价策略(较竞品低20%-30%)3天售5万副,提供定价参考[19] 技术挑战 - 6自由度机械设计被验证为伪需求,Fuzozo最终精简为本质功能形态[14] - 情感需求难以量化,前期用户调研成本高且容错率低[12][16] - 行业窗口期仅剩1-2年,工程化技术加速落地将引发同质化竞争[16][17]
年轻人买房,只买“树景房”
搜狐财经· 2025-07-07 14:06
作者:饶桐语 编辑:西打 房价一路下跌之后,买房更像是一种实际的消费,而非投资。抱着这样的心态,更多年轻人转头选择了"树景房"。在他们眼里,树景房不仅风景好,而且 身处低楼层,性价比高,不用付出太多溢价就能获得更好的居住体验,工作的节奏已经够卷了,年轻"牛马"很难不为这种推窗见绿的生活动心。 某种程度上,树景房的流行,也和当前市场的水温变化有关系。房地产上行的时候,房子一天一个价,没有人去在意窗外的风景是什么样子,只想着抓紧 上车。但现在,房子不好卖了,就要叠加新的滤镜,才能勾起大家买房的欲望。树景房就是颇为典型的例子——经济价值有限,情绪价值拉满。 被树击中的年轻人 95后姑娘苏娜,力排家族众议,买下了一套北京的二手房。 决策是今年上半年做的。缺点在房源简介页就能看个大概:它是步梯房,位于4楼,楼龄将近20年,硬件拿出来几乎没什么值得说道的地方,但它的挂牌 价却很是出挑,比同小区、同户型的房子贵了差不多30万。 但苏娜偏偏在一众瑕疵中发现了它独有的优势——这是一套不折不扣的"树景房",客厅的窗户被几棵高大的银杏树撑满,次卧则和一株茂密的槐树对望, 风一吹,槐花香就飘进了屋里。 苏娜记得,自己看房的时候还是冬 ...
为什么日本女性宁愿负债也要找牛郎?
虎嗅APP· 2025-07-06 13:23
日本年轻女性消费困境的社会背景 - 日本部分年轻女性沉迷追星和牛郎消费,导致负债和生活困境[4] - 东京新宿区东宝大楼周边聚集大量"东横小孩",其中部分未成年人涉及性交易[8][9] - 大久保公园成为年轻女性隐蔽性交易的新场所,2024年相关现象显著增加[10] 娱乐产业与女性消费市场 - 杰尼斯事务所率先开发中下层女性市场,推出低价偶像产品[20] - 日本娱乐行业发现中下层女性虽钱少但消费意愿强,可能带动家庭消费[21] - 泡沫经济后商家更积极开拓女性消费市场,将各类角色偶像化[23] 女性就业与社会地位 - 日本女性劳动者占比44.3%,15岁以上女性劳动参与率53.2%[17] - 约1200万女性劳动者属于零工,640万从事医疗护理工作[25] - 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思想仍占主导,女性职场发展受限[17] 消费陷阱与债务问题 - 牛郎行业恶性竞争,诱导女性高消费并借高利贷[12] - 2024年1-4月日本警方逮捕22名恶劣牛郎[12] - 日本在野党提出限制色情业债务的提案,但缺乏强制力[13] 社会思潮与女性权益 - 60-70年代日本妇女团体参与社会运动获得话语权[17] - 后现代女性主义兴起但未覆盖底层女性群体[18] - 保守与进步思想夹击下,底层女性实际选择权有限[25]
建议车企CEO,别忙着找小米汽车的茬,先看100遍雷军YU7发布会
搜狐财经· 2025-07-06 03:12
小米YU7市场表现与舆论反应 - 小米YU7发布后引发舆论风暴 包括车规级纸巾盒 消费级芯片 零重力座椅卡腿等争议点 反映出"人红是非多"的市场现象 [1] - 商战手段表现为寻找或创造竞争对手产品缺点 而非关注自身产品改进 [1] 竞品应对策略建议 - 建议车企CEO重点研究雷军YU7发布会而非攻击产品缺点 [3] - 需理解YU7成功原因在于突出产品优点而非回避缺点 消费者明知产品不完美仍选择购买 [3] - 单纯攻击竞品缺点无法转化用户 需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 [5] YU7产品成功要素分析 - 产品设计注重用户视角 提供情绪价值 发布会展示强大表达和共情能力 [5] - 20-30万价位段产品关键参数差异不大 充电 续航 加速 智驾等功能难以形成显著差异化 [7] - 日常舒适性和便利性细节成为购买决策关键点 包括全车8个磁吸点 带电螺丝接口 带美颜化妆镜 座椅下小抽屉 可变色天幕等 [7] - 发布会细节介绍精准触达用户需求 促成冲动消费 [7] 汽车消费行为洞察 - 30万价位汽车消费更注重情绪价值而非功能性 类似BBA 保时捷等豪华品牌消费逻辑 [9] - 当前市场环境下 小米YU7提供的情绪价值超越传统豪华品牌 [9] - 车企应聚焦产品优点学习和改进 而非竞品攻击 才能真正提升市场竞争力 [9]
验资PK的抖音直播间,和梁汝波想要的社会美誉度隔多远?
虎嗅· 2025-07-05 05:37
直播行业现象 - 抖音主播通过"验资PK"模式创新,要求粉丝在一分钟内刷礼物达到100万音浪(约10万元人民币),未达标主播需接受惩罚,全员达标则进入下一轮 [6] - 2025年6月28日晚,多名主播单场直播完成十二轮验资PK,总打赏流水估值达1200万~1400万元,扣除平台分成后主播人均税后收入超百万(最高者约400万) [7] - 该模式重新定义"验资"(验粉丝资产而非主播资产)和"PK"(纯金钱比拼无才艺展示),形成0实物0才艺0人工的纯情绪驱动变现模式 [9][10][13][23][24] 平台运营机制 - 抖音平台按规则抽佣50%,单场验资PK直播中平台成为最大获益者(分账约600万~700万元) [32] - 平台虽以"诱导非理性消费"为由强制停播涉事主播,但未封禁账号或限制关注,且验资PK玩法已持续至少半年(最早录屏记录为2024年11月) [27][28][29][30] - 平台具备技术能力限制打赏(如设置单IP金额/次数上限),但未实质性执行2022年广电总局关于打赏限额的监管要求 [33][34][35] 行业监管矛盾 - 抖音2025年宣称加大直播生态监管,但实际仍出现单场千万级打赏流水,暴露平台自我监管与商业利益的根本冲突 [36][37][38] - 平台算法机制与直播玩法设计存在系统性矛盾:既需通过刺激情绪实现流量变现,又需承担超10亿月活用户的社会责任 [45][46][47] - 公司CEO将"提升社会信任"列入OKR,但直播治理力度与实际生态差距影响公众对平台社会责任的评价 [47][48] 历史参照对比 - 验资PK模式与西晋石崇王恺斗富现象高度相似:均通过剥削第三方资源(粉丝/百姓)进行非生产性财富炫耀 [39][40][41][42] - 历史经验表明,纵容此类行为将加剧社会贫富差距与矛盾,对平台长期发展构成潜在风险 [44][45]
为什么日本女性宁愿负债也要找牛郎?
虎嗅· 2025-07-04 16:01
行业现象分析 - 日本年轻女性群体中,沉迷追星和为牛郎消费的现象日益严重,导致部分人深陷负债困境[3][24] - 东京新宿区的东宝大楼周边成为未成年人聚集地,其中涉及非法性交易和药物滥用问题[10][13] - 大久保公园成为年轻女性进行隐蔽性交易的新场所,社交媒体被用于联络客户[19][20] 娱乐产业影响 - 牛郎行业恶性竞争加剧,诱导女性消费者进行超出偿还能力的高额消费[24] - 杰尼斯事务所成功开拓中下层女性市场,带动行业转向针对女性消费者的偶像经济[47][48] - 二次元角色(如《名侦探柯南》安室透)被设计为全方位满足女性情感需求的消费对象[54] 社会经济背景 - 日本女性劳动者占比44.3%,但其中约1200万属于零工性质的非稳定就业[33][60] - 泡沫经济崩溃后,商家更依赖让消费者沉迷兴趣来维持利润[63] - 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思想与女性就业率提升形成矛盾,底层女性缺乏社会支持[34][39] 消费行为特征 - 女性为情绪价值付费的行为从追星延伸到牛郎消费,形成债务循环[24][56] - 娱乐公司通过低价门票和周边产品吸引中下层女性持续消费[47][49] - 虚拟角色(动画/偶像)与实体服务(牛郎)共同构成女性情感消费生态[53][56] 市场发展趋势 - 针对女性消费者的娱乐产品从三次元偶像扩展到二次元角色[52] - 护理(640万)和零售业(518万)成为女性主要就业领域,但收入有限[60] - 经济下行压力下,情绪价值消费成为商家维持营收的重要手段[62][63]
小米YU7卖爆了,但雷军还不能开香槟
格隆汇· 2025-07-04 10:39
小米YU7市场表现 - 小米YU7发布3分钟大定20万辆,1小时大定28.9万辆,远超去年SU7首日88898台的订单量 [1] - 对比易车网2025年5月数据,小米YU7一小时销量相当于特斯拉Model Y一年销量(2.4万辆)[1] - 目标用户为35岁左右、家庭人均四口、互联网及金融从业者,年收入50万左右的中产群体 [1] 产品定位策略 - 实用性设计包括能放8个行李箱的后备箱、座椅抽屉、晕车舒缓功能和智能调光天幕 [2] - 非实用性设计主打动感车身造型(类似法拉利Purosangue),牺牲部分后排空间换取视觉冲击力 [5] - 在25万级价格区间营造百万豪车的"平替奢华感",690匹马力、293km/h最高时速等性能参数远超实际需求 [6][7] - 全系标配激光雷达、800V高压平台、700TOPS算力芯片、835公里续航等硬核配置 [8] 行业成本革命 - 动力电池成本大幅下降:磷酸铁锂电池从2018年12万元/80度降至2025年约400元/kw.h [11] - 激光雷达价格从2020年超4万元降至2025年速腾聚创MX型号约1400元,禾赛科技ATX系列4023元 [13] - 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合计占据68%市场份额,规模化生产推动边际成本持续下降 [11] 产能与交付挑战 - 小米SU7累计订单35万辆,实际交付仅20万辆,交付率不足60% [14] - 北京一期工厂年产能15万辆,双班倒月产能2.5-3万辆,24万YU7订单需至少8个月完成交付 [15] - 现有产能导致SU7标准版等车周期达47-50周,Pro版45-48周,Max版42-45周 [16] - 产能不足可能影响交付质量,SU7曾曝出电池安全、马力虚标等质量问题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