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危机

搜索文档
特朗普拒不妥协?美债危机倒逼中美谈判,英伟达CEO暗藏玄机
搜狐财经· 2025-05-06 07:27
中美贸易谈判 - 美国主动向中国递出谈判"橄榄枝"但中方回应"正在评估"要求美方先拿出诚意 [2] - 美国关税战导致消费者物价上涨、农民订单流失、制造业原材料短缺《华尔街日报》警告经济衰退风险上升 [2] - 日本表态可能抛售1.1万亿美元美债动摇美元霸权基础 [2] 芯片行业动态 - 特朗普政府加码芯片出口限制禁止英伟达向中国出售性能缩水的"特供版"芯片 [4] - 2024年中国芯片自给率达30%预计2025年提升至45%华为昇腾910B等国产芯片性能接近英伟达A100 [4] - 英伟达CEO黄仁勋警告限制出口将加速中国自研芯片 [4] - 历史案例显示技术封锁反促中国突破:华为5G基站全球部署超150万个上海微电子28nm光刻机已量产 [7] 半导体企业影响 - 中国市场占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40%收入若中国全面转向自研其股价可能下跌30% [7] - 美国芯片封锁策略存在潜规则:仅针对中国未掌握技术一旦突破即放开限制用低价冲击中国产业链 [6] 产业竞争格局 - 中美博弈进入新阶段中国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赛道具备公平竞争实力 [9] - 美国科技巨头因政策限制面临市场份额流失风险传统行业如农业、制造业已为关税战付出代价 [7]
郑晟银5.6美联储利率悬念与关税冲击,黄金欧盘走势解读低多思路参考
搜狐财经· 2025-05-06 07:11
市场博弈利润源自错误,生存依赖自律,你的盈利,往往来自于他人的亏损。每一次价格的波动,都暗藏着市场参与者判断的偏差和决策的失误。然而,我 们无法预知下一刻谁会犯错,也无法保证自己永远站在正确的一方。在这场博弈中,唯一可控的,便是当自己犯错时,如何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交易 的本质,就是在不断试错中等待他人的失误,并从中捕捉盈利的机会。 黄金分析: 鉴于当前不确定性加剧、关税政策落地、通胀预期升温以及家庭与企业信心下滑,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本周将维持政策利率不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或暗示 不急于降息,并提及关税将推高通胀、拖累经济增长。随着关税实施,未来数月通胀将显著攀升,美国经济下半年恐陷入轻度衰退,三、四季度经济活动与 就业或双双收缩。老郑预计美联储今年7月和9月各降息25基点、2026年再降息两次的基准预测。 市场的风云变幻往往出人意料,此前空头主导的市场格局瞬间打破,多头力量强势崛起,推动金价一路上行。日内早间,金价快速自3320拉升至3385美元, 仅仅用了两天时间,收复了假期前所有的跌幅,黄金上涨的底层逻辑没有变过,美债危机已经是摆在眼前的事实了,其他的都是配角,特朗普所有的举动就 是为了解决美债危机 ...
美债危机的警钟再一次敲响
期货日报网· 2025-05-06 03:04
美债市场波动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月4日的4.01%飙升至4月9日的4.5%,单周涨幅近50个基点,创2001年以来最大单周涨幅 [1] - 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关口,最高触及5.018%,达2003年以来峰值 [1] - 美债收益率上涨伴随全球市场风险加剧,欧元、日元、瑞郎等避险货币及黄金同步走强 [1] 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超预期,彼得森研究所测算将使美国通胀率上升1.5%,摩根大通预计核心通胀上升1.5%-2% [2] - 密歇根大学调查显示消费者一年期通胀预期达6.7%,创1981年以来新高 [2] - 截至2025年2月外国投资者持有8.8万亿美元美债,占存量市场1/4,2024年日本减持538亿、中国减持573亿美元 [3] 对冲基金杠杆风险 - 对冲基金采用50-100倍杠杆的基差交易策略,截至2024年底美债期货空头净持仓超1万亿美元 [4] - 美债价格下跌触发对冲基金被迫平仓,加剧市场极端波动 [4] 美债供需失衡 - 2023-2024年美债供需问题三次引发市场风险,分别通过财政部调整发债结构、美联储扩表及降息干预 [6][7] - 2022-2024年美国财政赤字扩张导致美债供需失衡,通胀在高利率环境下未如期下跌 [5] 特朗普财政政策转向 - 4月美国国会通过共同决议H.Con.Res14,内容包括提高债务上限4万亿美元、未来10年削减1.5万亿支出及减税4.5万亿 [10] - 决议实际可能扩大财政赤字3万亿美元,与早期"开源节流"表态背离 [11][12] 潜在解决方案及副作用 - 债务隐性违约方案拟发行百年期零息国债强制置换外国持有短期债,但可能削弱美元储备地位 [13] - 美联储扩表购买美债或效仿日本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短期引发通胀长期导致市场僵化 [14][15]
第一轮关税谈判,特朗普强迫日本对华“分手”,转而对中方求饶
搜狐财经· 2025-05-04 14:57
文章核心观点 4月美日关税谈判谈崩,美国提出苛刻条件还想让日本与中国减少经贸往来,日本不再忍气吞声采取反制措施,因美债问题日本有叫板资本,其他国家也反对与中国“脱钩”,美国慌了想重启与中国关税谈判,特朗普挑起关税战自食恶果 [1][3][5][8][10] 美日关税谈判情况 - 4月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赴美谈判求关税豁免权,首轮谈判谈崩,美国官员态度强硬,特朗普提出苛刻减免关税条件,包括让日本大量进口美国产品、平衡贸易逆差、减少与中国经贸往来并将安全问题掺和进谈判 [1] 日本的反制行动 -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不能全听美国,反对美国将安全和关税问题混为一谈,不愿放松对本国农产品保护,派高级官员来中国并捎去亲笔信 [3] - 4月中旬日本反垄断机构对谷歌下手,要求其整改并成立独立监督体系定期汇报情况,虽官方称与美国关税无关但被认为是给美国敲警钟 [3] 美债问题及影响 - 特朗普关税战使投资者对美国国债信心丧失,疯狂抛售致国债收益率飙升,美国国家信用受损 [5] - 美国国债规模超36.6万亿美元,高收益率下发行国债要付巨额利息且可能无人购买,日本是美国国债最大海外债主,若带头抛售美债危机将更严重,中日联手抛售后果不堪设想 [6] 美国与中国的关税谈判动态 - 其他国家反对与中国“脱钩”,美国慌了想重启与中国关税谈判,5月2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正在评估美国请求,中国要求美国先取消关税战拿出诚意才有谈的可能 [8] 特朗普关税战后果 - 特朗普挑起关税战以为中国会先低头,结果中方不服软打响关税复仇,中美贸易中断后中国找到新合作方,美国找不到合适供应商,国内物价飞涨、反对游行不断、支持率暴跌,美股、美债和汇率下跌,特朗普向中国服软但还不忘威胁,中国要求美国拿出实际行动 [10]
美国国内的金融机构,才是美债现在最主要的持有者
搜狐财经· 2025-05-01 00:30
4.2万亿美元。美联储手里攥着的美债,就这么一个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它背后藏着的,不只是美国财政的命门,更是整个国家运转的逻 辑核心。 很多人以为,美国的国家债务是国家的事儿。财政部借钱,国会吵一吵,预算批一下,就算完了。可事实真不是这么回事。真正把钱借给美国 的,不是别人,正是它自己——美联储。这个看似"独立"的中央银行,掌握着美元的命脉,掌握着美债的最大份额,实际操作里,既是放贷者, 又是担保人。 这事儿细想一下有点意思。美国财政部发行债券,说是给国家筹钱。可买得最多的,恰好是美联储自己。这个机构,说它是的吧,它却有私人股 东;说它是私人的吧,它又掌控全国的货币政策。典型的扮演双重角色,而且谁也说不清,它究竟为谁服务。 这不是阴谋论,是明晃晃的数据摆在那儿。截至目前,美联储持有的美国国债已超过4.2万亿美元,占总美债的比重超过17%。这可不是一般的数 字,而是能决定一个国家财政命运的筹码。 但最讽刺的是,美联储不是靠财政部的命令运转的。它有自己的董事会,有一套半官方半私人的结构,而那帮真正站在董事会背后的银行家,才 是这场游戏的操盘手。 所以你问,美国到底是谁的?不看宪法、不看总统,看账本。谁是最大 ...
36万亿美债还不上,特朗普决定铤而走险效仿萨达姆“搞死大债主”
搜狐财经· 2025-04-30 14:27
美国国债危机 - 美国国债规模达到36万亿美元 成为特朗普政府的重大负担 [1] - 美联储持有7.5万亿美元美债 成为特朗普眼中的"内部敌人" [3] - 中国持有8000多亿美元美债 过去十年逐步减持 抽离对美国金融体系的信任 [3] 主要债权国动态 - 中国保持冷静应对贸易摩擦 未加码美债投资 反而持续减持 [3] - 日本2023年下半年大幅减持美债 持仓跌破1万亿美元 创十年新低 [5] - 主要债权国减持行为反映对美国通胀高企和债务偿付能力的担忧 [5] 特朗普政府应对措施 - 特朗普公开批评美联储政策 施压调查其资产流向 创总统干预央行先例 [5] - 试图通过关税政策迫使资金回流美债市场 但效果有限 [3] - 转向激进手段 包括施压美联储减少购债 由财政部直接操作 [7] 市场反应与影响 - 特朗普对抗美联储引发华尔街剧烈震荡 美元指数罕见下挫 [7] - 资本市场情绪不稳 投资者对金融体系稳定性产生疑虑 [7] - 债券评级机构发出警告 市场出现"崩盘预演"心理 [11]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调整出口结构 增强内需韧性 保持经济稳定 [9] - 稳步推进摆脱美元依赖的长期战略 [13] - 未因美方施压而慌乱 展现大国经济定力 [9] 危机根源与前景 - 危机根源在于美国长期依赖印钞度日的债务模式 [11] - 美债危机反映国家信用问题 非简单更换总统可解决 [13] - 危机可能持续发酵 甚至进一步恶化 [11]
中方没让步,36万亿美债还不上,特朗普走投无路,决定弄死大债主
搜狐财经· 2025-04-29 09:32
美国债务危机现状 - 美国国债规模高达36万亿美元,每日利息支出达数十亿美元,财政压力巨大 [2] - 债务利息支出已超过军费开支,政府面临严重财政困境 [18] 特朗普政府的应对措施 - 试图通过马斯克领导的效率委员会实施节流措施,但因触及医疗社保和军工集团利益而失败 [4] - 推行全球加征关税政策,但遭遇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和对等反制,效果有限 [6] - 计划效仿萨达姆"干掉债主"的策略,目标指向美联储,但最终因华尔街反对而放弃 [7][13] 美联储与华尔街的角色 - 美联储持有7.5万亿美元国债,实际控制权在华尔街手中,独立于政府决策 [9] - 疫情期间美联储印钞4万亿美元救市,资金主要流入股市房市而非实体经济 [9] - 华尔街金融巨头(如贝莱德、摩根大通)持有近百万亿美元资产,但政府无法动用这些资源 [16] 经济结构性问题 - 制造业空心化严重,经济依赖金融泡沫,基础设施落后于发展中国家 [18] - 资本外流至离岸账户,中产阶级资产缩水,底层民众依赖救济 [18] 市场反应与后果 - 特朗普试图干预美联储导致道琼斯指数单日暴跌700点 [13] - 全球出现"抛售美国"趋势,G7国家回避与美国代表接触 [16][21] 历史对比与长期影响 - 当前美国经济状况被类比为明朝末年,财政崩溃风险高 [16][18] - 美元霸权面临挑战,美债违约可能引发全球金融体系震荡 [20]
36万亿美债窟窿填不上,特朗普决定效仿萨达姆,“弄死”大债主
搜狐财经· 2025-04-29 08:05
想当初,萨达姆入侵科威特,就是因为无力偿还科威特欠款。 现如今,面对36万亿美债窟窿,走投无路的特朗普也决定效仿萨达姆,准备"弄死"大债主...... 说到美国的债主,那可太多了,中国日本等等。 因为当初,美国为了维持美元霸权,以搜刮世界财富。 遂推出美债,此举确实维护了美国的霸权地位,但是同样也埋下了祸根。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请知悉。 意识到美债窟窿难以弥补,所以特朗普重新上台之后,就一门心思搞钱。 现如今,由于美国层出不穷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不满。 并且在中国教科书式的反击下,让不可一世的美国多次遭到压制。 也让世界各国明白,美国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坚不可摧。 所以包括欧盟日本等国在内的多国开始对美国进行反制。 其中,中国日本开始慢慢抛售美债。 此举让本就动荡不堪的美国经济再遭打击。 面对36万亿的美债窟窿,拿不出钱来的特朗普决定"弄死大债主"。 不过在这之前,特朗普就曾对广大"债主"出招了。 为了节省开支,特朗普任命马斯克组建效率委员会,实行节流政策。 简单点就是裁员以及裁撤不必要的部门,以减少政府开支。 可是这对于36万亿美债来讲杯 ...
大规模抛售后,美债危机解除了吗?
证券时报· 2025-04-24 09:25
危机解除了吗? 今年4月初,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滞涨预期,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的美国国债(又称"美债")遭受到了较大的抛压,投资者对美国国 债避险属性的质疑和担忧也在加大。 经历了前期美债抛售潮后,近期美债市场有所企稳。截至目前,10年期美债利率回落至4.362%,5年期、20年期、30年期美债利率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 尽管近期美债市场有所企稳,但美国债务到期压力依然存在。多家券商机构分析认为,当下美债面临的困局更多是此前美国长期财政扩张后遗症的逐渐显 现,预计美债仍将高波动。 美债市场有所企稳 经历前期剧烈波动后,美债市场近期呈现企稳迹象。 以10年期美债利率为例,今年4月7日至4月11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自3.86%最高飙升至4.588%。不过随着美债抛售压力减少,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近期逐渐回 落,并呈现企稳迹象。截至发稿,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回落至4.362%。 10年期美国国债期货的价格4月11日一度跌至109.08,目前已回升至110.625。 对于美债被抛售的原因,国信证券认为,4月初美债遭遇历史性抛售,主要是多重因素叠加。首先,美国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对多国加征高额关税, ...
特朗普与鲍威尔彻底摊牌,但谁赢了都没用,早死晚死都得死
搜狐财经· 2025-04-22 09:11
对外,美国总统特朗普肆意挥舞关税大棒,与中国持续对峙的同时,还试图用关税这个虚空筹码逼迫其他国家答应美国的条件。对内,美国的一场"内战"打 得相当火热,特朗普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都到了摊牌的时候了。 先说说特朗普为什么一直要美联储降息?美国政府今年将有9.2万亿债务到期,其中有6万多亿美元债务到期,而美债整体规模已经突破36万亿美元。特朗普 上台一直在贸易、关税政策上折腾,其实一个核心目的就是要引爆危机,迫使美联储降息。如果降息利率下降100个基点,年利息支出就能减少4000亿美 元。不仅缓解债务压力,还能缓解关税冲击,以及为其中期选举服务。 那为啥鲍威尔一直不降息呢?鲍威尔说过,过早降息可能加剧通胀失控风险。甚至可能重演1970年代滞胀危机,导致物价失控与经济长期萎靡。美联储现在 陷入加息即摧毁长端资产,降息则放任通胀甚至滞胀的双杀困局。如果降息了,这经济衰退的锅肯定要扣在美联储头上,还不如躺平不动,见死不救。而特 朗普和鲍威尔这场战斗,说实话谁赢了都没用,只有慢性自杀和暴毙的区别,因为美债与美元都出了问题。 这次特朗普如此气愤,大概率是因为鲍威尔最近的表态。鲍威尔说,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极有可能导致美国通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