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

搜索文档
“顶住了峰、兜住了底” 今夏为何不缺电?
人民日报· 2025-08-29 21:59
用电量创新高 - 7月份全国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 [1] - 单月用电量相当于日本全年用电量总和 是2015年7月用电量的约两倍 [1] 电力供应保障 - 全国电力负荷4次突破历史新高 6个区域电网负荷同步创新高 [2] - 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36.7亿千瓦 同比增长18.2% 相当于160多个三峡电站装机容量 [2] - 电煤、天然气等一次燃料供应充足 各类支撑调节性电源应开尽开 [2] 可再生能源发展 - 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占全球六成以上 构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体系 [3] - 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同比增加15.6% 超过第三产业与居民生活用电量之和 [3]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 [3] 电网配置优化 - 已投运40余项特高压交直流工程 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超过4亿千瓦 [5] - 前7个月全国跨省跨区交易电量8558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9% [6] - 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启动 实现20亿千瓦时电能跨区域输送 [6] 储能系统建设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5年增长近30倍 [7] - 粤港澳大湾区31台抽水蓄能机组单日最大调节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 [7] - 江苏93座新型储能电站实际最大调用规模相当于7000万盏100瓦灯泡同时点亮 [7] 需求侧管理 - 安徽开展居民节电响应活动 吸引543万户次参与 单日最大压降负荷99万千瓦 [8] - 四川投运首座"有序充放电"居民小区虚拟电厂 30辆车同时放电可覆盖小区商业变压器负荷 [8] 电力系统发展 - 1949年发电量43亿千瓦时 2024年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 约占全球三分之一 [8] - 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电力供应系统 [8]
天正电气: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47
行业概况 - 低压电器行业2025年上半年呈现量增质变的结构性分化 受益于政策红利 新兴需求及产业升级支撑行业稳健增长 但市场分化特征凸显 专业市场如数据中心 船舶 电子 冶金 化工等领域需求激增 新能源领域尤以光储为甚的高增长对市场形成强力提振 而通用市场持续承压 受困于库存高企与货流周转滞缓 叠加建筑行业深度调整及地方财政约束 同时国内企业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凭借技术迭代和成本优势 在"一带一路"等海外市场的份额提升 [3]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作为国内低压电器行业领军企业之一 主要从事配电电器 控制电器 终端电器 电源电器 仪表电器等低压电器元件及成套产品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同时为各行业提供智能化低压电器产品及智能配电系统全面解决方案 包括智慧安全用电解决方案 智慧配电运维解决方案 智慧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智能微电网方案等 为客户提供更安全 高效 节能的数智化解决方案 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 建筑 能源 通讯 工业 交通及新兴领域 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产业升级提供关键支撑 [4] - 公司主要代表产品包括智能框架断路器 智能塑壳断路器 万能式断路器 塑料外壳式断路器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接触器 直流隔离开关 物联网智慧型断路器 负载识别模块 小型断路器 智能光伏并网箱 快速熔断器 国网费控智能电表 直流导轨式电能表 高/低压智能型开关设备 预制舱 YZC 环网柜 变频器 高压断路器等 [5][6][7][8][9] - 公司提供的主要解决方案涵盖光伏行业解决方案 储能行业解决方案 充换电行业解决方案 石油石化行业解决方案 电力行业解决方案 数据通信行业解决方案 智慧工业行业解决方案等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供定制化服务 [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4亿元 同比下降4.9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2亿元 同比增长10.2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78亿元 同比增长8.51%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股 同比增长6.67% 稀释每股收益为0.16元/股 同比增长6.6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48% 同比增加0.47个百分点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80.77万元 上年同期为-4991.18万元 [2] 市场拓展 - 在新能源行业 公司深耕分布式和集中式新能源项目 储能逆变配套 充电桩配套等领域 服务行业头部客户 协同中能建集团 中国大唐集团 中电建集团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等央企落地大型新能源项目 充换电行业上半年增长超过180% 储能行业实现突破性增长 与海博思创 阳光电源 德业 亿纬锂能等行业龙头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11] - 在电力行业 公司持续中标国家电网 南方电网等重大项目 在多个省级电力公司实现业务稳步扩张 国网三相电表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标份额持续攀升 智能化产品矩阵加速落地 量测开关 光伏开关等核心产品已在多省份实现规模化供货 [12] - 在通讯行业 公司实现"中国移动辽宁公司2024-2026年低压配电开关设备集中采购项目"等多项目断路器品牌入围且配套中标供货 在智算 通算核心数据中心电源领域取得"中国电信240V直流电源设备集中采购项目"高份额配套中标 直流熔断器已供货于腾讯 快手等客户的高压直流系统电源产品 与维谛技术 麦格米特深度合作 [13] - 在建筑行业 公司聚焦房地产头部国央企及重点区域有影响力的工商建客户 与中海 保利 华润 中铁建 中电建 越秀 金茂等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提供智慧系统解决方案 [14] - 在OEM设备行业 业务领域拓广至工业控制领域 围绕高端智能装备制造方向 协同充电桩与逆变器行业的配套合作 聚焦国内主流行业头部客户开发及工业企业设备配套 上半年该业务线实现超30%的增长 [14] - 在石油石化行业 公司凭借在低压断路器和高低压开关柜领域积累的深厚技术底蕴与可靠产品品质 与中石油 中石化 万华化学等国内行业巨头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报告期内业务线在既有合作深化与新客户 新领域突破的双重驱动下 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15][16] - 在海外业务方面 公司持续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 重点布局中东 独联体 东南亚及南美等新兴市场 2025年上半年实现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2% 增速再创新高 于2025年4月在迪拜设立办事处 加强中东市场的本地化运营能力 [17] 研发与技术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拥有专利1140项 其中发明专利189项 报告期内主持及参与了16项国家 行业和团体标准的制修订 [18] - 公司持续完善以项目管理为中心 链接市场及产品管理的产品研发管理体系 完成主流平台产品一期产品框架断路器 塑壳断路器 小型断路器 接触器等七大系列产品的上市发布与前期推广 并完成二期智能塑壳 塑壳漏电 小型漏电断路器等系列产品的开发 完成新能源用直流 交流高电压系列产品升级与开发 [19] - 产学研合作项目"基于多场耦合的新能源用高压直流电弧开断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浙江省尖兵计划——海量多模态数据采集与治理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顺利开展多场景现场验证及产业化推广 浙江省领雁计划---低压电器产品工艺再造及全自动柔性装配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温州市高水平创新团队项目——新一代数字化固态断路器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开发完成一款新型数字化固态断路器 2025年浙江省装备更新改造项目顺利立项 [20] - 面向新能源 工业 建筑 通讯 数据中心等行业 开发了新3系列行业平台产品 在储能行业与客户联合优化整机方案 提供真2极框架隔离TGW5FGDC 直流塑壳TGM5DC系列产品 在风电行业补全了近海陆上风电场景下AC1140V框架断路器TeW5F系列产品 提前布局AC1500V与DC2000V产品 [21] 生产制造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持续推进精益智造体系建设 引入行业领先设备 创新实现从线路板到成品入库的"一个流"连续生产模式 配置自动加温老化智能仓 自动提升机及高温循环线 突破产品在线自动老化的行业技术瓶颈 [21] - 重点推进主导产品"零缺陷"质量提升工程 QMS数字化质量管理系统成功落地 通过设备联网及扫码选型技术突破多品种 少批量生产换型难题 在关键工序导入CCD视觉检测系统 实现"一站一检"质量管控模式 [22] -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 基于知识库的AIGC营销数字人项目上线 实现客户解决方案智能化生成 产品快速选型等功能 内部部署AI智能体应用 覆盖营销资料检索 技术支持及跨部门协作场景 通过5G+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参数动态优化及设备预测性维护水平 推动生产效率提升 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与超500家供应商的系统直连 缩短交付周期 降低运营成本 实现物流数据全链路可追溯 天正天擎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 并通过浙江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验收 [22] 品牌建设 - 公司专注打造高端品牌影响力 举办新型电力系统及新能源前沿技术发展论坛 向全球客户发布"NEXTG"产品矩阵以及全新一代"NEXTG-3"系列行业创新成果 举办NEXTG全国巡展会 全新NEXTG新品亮相储能 光伏 电力等行业国际高端展会 展出全场景光储充解决方案和标杆案例 [23][24] - 荣膺2025年度中国低压电器市场"销量领先奖" 获评"浙江省管理现代化企业标杆" 品牌精准发力海外市场 重装亮相广交会 中东迪拜展 越南电力展等 [24] 核心竞争力 - 技术和产品研发优势:公司拥有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并与多个重点院校展开校企合作 技术和产品研发具有创新高效 市场导向 技术领先 质量可靠 布局前瞻的优势 [25] - 智能制造优势:公司持续推进智能制造升级 先后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浙江省"未来工厂" 国家级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入选工信部"绿色供应链"名单和美丽浙江省级"无废集团"重点培育名单 关键工序智能化覆盖率达95% 产品不良率下降35% 打造工厂全域数字孪生系统 异常响应时效提升至分钟级 车间换线效率提升20% 订单响应周期缩短40% [25][26] - 营销渠道多样化优势:公司推进"行业大客户开发和分销渠道建设"相结合的方式 构建以销售大区为核心 覆盖主要省份 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广阔销售网络 针对下游行业客户需求制定差异化渠道策略 安排专业销售团队对接重点行业 联合经销商打造市场化生态组织 [26] - 数字化优势:公司实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荣获国家工信部"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示范名单 获得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A级评定 入围"浙江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 并获评"浙江省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建设示范企业"和"浙江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弄潮榜上榜单位"等荣誉 实现了从生产端到客户端的全链路可视化管理 提升供应链协同效能 [27] - 管理优势:公司先后荣获中国战略峰会"战略执行明星组织奖" 浙江省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 浙江省管理现代化企业奖 财视中国"优秀财务管理奖"等 建立科学高效的经营班子决策机制 推行市场化生态组织变革 利用事业部敏捷型管理模式 实现垂直领域专业化运营与横向资源协同的双轮驱动 [28]
杭电股份: 杭电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6:1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24亿元,同比增长16.7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81.38万元,同比下滑46.27% [2] - 基本每股收益0.05元/股,同比下降50%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37亿元,较上年同期-4.52亿元有所改善 [2] - 总资产108.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31% [2] 业务板块表现 - 电线电缆板块主营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导线及特种电缆,是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主要供应商 [3] - 光通信板块具备"光棒—光纤—光缆"一体化产业链,产品覆盖G.652、G.657系列单模产品 [3] - 铜箔业务一期工程进入试生产阶段,产品包括4.5μm-8μm超薄锂电铜箔及12μm-70μm电子电路铜箔 [4] - 锂电铜箔通过IATF 16949认证,导入主流新能源储能企业供应链 [4] - 电子电路铜箔进入生益科技、华正新材等头部企业供应链体系 [4] 行业发展趋势 - 电线电缆行业受益于"双碳"战略、智能电网建设及新能源产业发展 [5] - 国家推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推进9项专项行动 [5] - 光通信行业持续发展,截至2025年6月末5G用户达11.18亿户,千兆用户占比33% [7] - 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7377万公里,同比增长9.9% [7] - 锂电铜箔行业经历快速扩张后出现供过于求,产能扩张速度放缓 [8]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1.68亿元,同比增长19.97% [18] - 完成光伏专用电缆、大截面钢芯耐热铝合金绞线等三项省级工业新产品验收 [10] - 防冰雪耐热铝合金型线绞线、3000mm²分割导体电缆等10多项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 [10][12] - 实施VCV生产线EHT升级、新增70-80挤塑机等技术改造项目 [10][12] - 拥有CNAS认证实验室及省级研发中心 [11][14] 生产运营与市场拓展 - 采用订单排产模式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 [3] - 在新能源市场、特高压导线、轨道交通等领域新增订单好于预期 [9] - 推进绿色工厂、智能工厂建设,完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评选 [9] - 通过工艺改进和人才培养降低生产成本 [10] - 产品应用于北京奥运会、三峡工程、沪昆高铁等国家重点工程 [16] 子公司经营情况 - 富春江光电实现营收1.22亿元,净利润55.79万元 [20] - 永特电缆营收10.39亿元,净利润293.61万元 [20] - 杭电铜箔营收3.11亿元,净亏损2545.79万元 [20] - 宿州永通营收2.82亿元,净利润158.75万元 [20] - 报告期内注销杭州永通中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20] 资产与负债结构 - 合同负债1.21亿元,同比下降60.9%,主要因预收货款开票结算 [18] - 应付票据13.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71.27% [18] - 货币资金429.57万元受限,主要因住房专项存款冻结 [19] - 固定资产9.18亿元中7.39亿元用于抵押担保 [19] - 衍生品投资期末账面价值1.20亿元,占净资产3.96% [20]
浙富控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6.8% 双主业战略成效显著
中证网· 2025-08-29 13:5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6.42亿元 同比增长3.22% [1] - 净利润5.66亿元 同比增长16.80% [1] 行业背景 - 国家双碳战略持续深化和新型电力系统加速建设推动行业发展 [1] - 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和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行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1] 业务战略 - 坚持清洁能源装备+危废资源化双主业发展战略 [1] - 两大业务板块协同效应显著 形成独特市场竞争优势 [1] - 采用多区域布局+规模化处理+深度资源化经营模式 [2] 清洁能源装备业务 - 采用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工程服务一体化经营模式 [1] - 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 - 水电设备海外市场拓展取得新突破 [1] - 抽水蓄能机组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1] 危险废物资源化业务 - 通过全资子公司申联环保集团运营 [1] - 构建收集-贮存-无害化处理-资源深加工全产业链业务模式 [1] - 在浙江 江西 江苏等多地建设先进无害化处置基地 [2] - 依托自主研发技术实现有价金属高效提取和产品化 [2] - 资源化产品附加值持续提升 [2] 技术创新 - 拥有技术专利378项 其中发明专利83项 [2] - 在抽水蓄能 核电装备 危险废物深度资源化等领域持续创新 [2] - 技术创新成果不断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2] 未来发展方向 - 锚定清洁能源+大环保发展战略 [2] - 深入探索核聚变装备等新领域新方向 [2] -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加快产能布局优化 [2] - 推动国际化经营战略实施 [2] - 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升运营效率 [2] - 培育新发展动能 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 企业荣誉 - 蝉联2025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 [1]
长江电力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86%,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半年度新高 | 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8-29 13:4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66.98亿元,同比增长5.34%,创半年度历史新高 [1][3]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32.83亿元,同比增长14.60% [1] - 扣非净利润130.56亿元,同比增长14.86% [3] - 基本每股收益0.5336元,同比增长14.86% [3]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97%至161.02亿元 [1] -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13.98%至48.63亿元 [1] 发电运营 - 境内六座梯级电站发电量达1266.56亿千瓦时,同比增发60.38亿千瓦时 [1][3] - 单日发电量连续21天突破10亿千瓦时 [1] - 最大出力超5900万千瓦 [1] - 发电量增长得益于长江流域来水条件改善及水资源调度和机组运行的精细化管理 [1] 业务拓展 - 抽水蓄能布局加速推进,河南巩义、江西寻乌项目完成投资决策 [2] - 甘肃张掖、重庆菜籽坝、湖南攸县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5.76亿元,同比减少16.83亿元,主要系抽水蓄能工程项目投资增加 [2] - 报告期末在建工程余额达108.92亿元,较期初增长16.36%,主要来自抽水蓄能项目建设 [2] 股东回报 - 首次实施中期分红,2025年7月实施2024年度分红,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7.33元 [2] - 中期分红加上年度分红共分派现金股利230.74亿元,年度分红总额创历史新高 [2]
浙富控股(002266):充分受益抽蓄和核电行业景气度,危废资源化业务有望受益8部门三年专项行动
中邮证券· 2025-08-29 13:1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基于设备板块受益抽蓄和核电行业景气度提升 以及危废资源化业务盈利改善预期 [8][9] 核心观点 - 公司是中国三大水电设备制造商和最大民营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企业 同时是国内最大危废环保处理上市企业 以及华龙一号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供应商 [4] - 抽蓄和核电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1W抽蓄可支持3-5W新能源消纳 2022年新核准抽蓄电站48座(6890万千瓦) 超过之前50年投产总规模 截至2024年底核准在建规模达2亿千瓦 [4] - 全球核电复苏趋势明确 《三倍核能宣言》获多国支持 核能投资需达1500亿美元(2023年为650亿美元) 中国2017-2024年新建52座核反应堆中25座由中国设计 [4][69] - 危废资源化业务受益8部门三年专项行动 2022-2024年危废产生量CAGR达14% 行业集中度提升(持证单位从0.6万家降至0.36万家) [6]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2.7/15.9/20.1亿元 CAGR为25.7% 对应EPS 0.24/0.30/0.38元 [7][9] 业务板块分析 水电设备业务 - 具备700-800m水头水轮机和高功率抽蓄机组制造能力 2022-2024年新签水电订单持续增长 [4][52] - 2024年浙富水电净利率达15.1%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40][41] - 抽蓄电站建设具有逆周期调节属性 2024年静态投资水平为1GW/57.7亿元 [79] 核电设备业务 - 已承接国内外17座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控制棒驱动机构设备合同 [4][48] - 2024年华都核电净利率高达42.1% [40][41] - 参与第四代核电快堆核主泵供应 技术优势显著 [4][48] 危废资源化业务 - 2024年该业务营收占比94.6% 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35] - 聚焦深度资源化 铂产量2020-2024年CAGR达89.3% 2024年新增铑、钌、铱等小金属回收 [96][97] - 第二大股东在金昌开拓铂族金属精深加工 有利于原材料供应保障 [6][9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09.1亿元(+10.3%) 归母净利润9.7亿元(-5.3%) [30] - 2025Q1营收49.4亿元(+10.9%) 归母净利润2.7亿元(-12.7%) [30] -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2024年达9.4亿元(2019年仅0.5亿元) [4][47] - 资产负债率54.6% 财务风险可控 [45] 行业前景 - 全球风光发电占比进入15%时代 新能源渗透率超过15%后系统成本将快速上涨 [56] - 2024年全球核电发电占比9.0% 中国仅4.4% 发展空间巨大 [66][67] - 抽蓄是电网安全重要保障 2024年中小型抽蓄规划站点97个(总装机2643万千瓦) [62] - 危废处置行业集中度提升 2023年实际产能利用率仅22.5% [83]
四方股份上半年营收净利同比双增 将高度关注AI技术发展动态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3:17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20亿元,同比增长15.6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76亿元,同比增长12.41% [1] - 产品综合毛利率总体保持稳定 [1] 业务驱动因素 - 受益于国内新型电力系统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 [1] - 持续加强产品和技术创新并提升服务质量 [1] - 电网自动化产品收入稳步增长,电厂及工业自动化等产品收入增长显著 [1] 产品发展 - 一次装备产品规模持续扩大,二次设备产品在各应用领域规模稳步扩大 [1] - 一二次融合配电产品受益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及自主可控、环保化技术替代趋势 [1] - 安全可控、环保型成套开关设备及新能源开关设备需求稳定增长 [1] 市场拓展 - 中标国家电网2025年首批次区域联合采购多个标包及南方电网2025年第一批次框架招标项目 [1] - 在国家电网集中招标的中标金额同比增加60%,在南方电网框架招标的中标金额同比增加15% [2] - 持续巩固两网市场并加快向行业用户及区域配网市场方向拓展 [1] 技术应用与创新 - 主站产品完成适用于园区级电网的源网荷储协调优化控制功能,并在江苏、湖南、海南等多地部署应用 [1] - 在数据中心领域深度融合能源管理与数字技术,在西北、华北等区域形成规模化应用场景 [2] - 中标张家口察北阿里巴巴数据中心、中国移动宁夏中卫数据中心、新疆克拉玛依市碳和水冷数据中心等多个项目 [2] 新兴领域布局 - 自主研发的能碳管理平台构建"监测-分析-优化"闭环体系,实现能耗、安全、碳排全链条全面管理 [2] - 为河南龙源新能源公司项目提供"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备用柴发"等可调资源微电网集群运行解决方案 [2] - 紧密跟踪绿电直连以及直流配电在数据中心建设中的应用 [2] 未来战略方向 - 高度关注AI技术发展动态,为电源侧、电网侧、用电侧提供智能化、数字化、自主可控的系统解决方案 [3] - 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3] - 秉持"创新驱动、价值创造"理念,积极拥抱新技术并提升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 [3]
8800天,黄河之畔的安全答卷——国网甘肃刘家峡水电厂安全生产8800天纪实
中国能源网· 2025-08-29 10:30
安全生产记录 - 公司连续安全生产8800天创历史最高纪录 [1] 运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完成开停机操作2829次较同期增加1045次 [3] - 2020年主汛期实现机组稳定满发82天泄洪历时69天 [3] - 通过精细化调度将高水头发电潜力发挥到极致 [4] 基础设施升级 - 2007年投运甘肃省首座330千伏GIS开关站 [6] - 2011年投运220千伏GIS开关站解决窝电难题 [6] - 2018年洮河口排沙洞扩机工程并网发电实现一洞两用 [6] - 2018-2024年完成3台机组定子改造和2台机组整机改造 [6] 技术创新应用 - 室内无人机巡视在省内首次应用 [6] - 采用水下机器人进行进水口拦污栅检查 [6] - ECS新一代应急指挥系统实现精准研判和快速联动 [6] - 全面建设智慧巡检及安全管控系统 [6] 人才与文化建设 - 通过师带徒和技能竞赛培养技术能手 [7] - 党建+安全生产模式设立党员示范岗和突击队 [8] - 2023年获评全国电力行业安全文化建设精品工程 [8] - 2024年获国家电网安全文化示范单位称号 [8] - 推行五级五控管理和全员安全责任清单 [8] 战略定位 - 作为西北电网重点调峰电源和黄河流域枢纽电站 [3] - 承担系统调峰调频及防汛防凌重要任务 [3] -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发挥压舱石作用 [3][9]
广东电力市场半年报:储能中长期交易电量210GWh,月度交易均价374.2厘/kWh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29 08:47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广东电力市场运行平稳有序,直接交易电量达207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中长期交易覆盖近九成市场电量,现货价格波动反映一次能源价格和供需变化 [19] - 新能源和新型主体加速入市,绿电交易规模同比增长81.7%,虚拟电厂交易细则落地,独立储能和抽水蓄能参与现货市场,市场结构持续优化 [19][65][95] - 市场机制创新持续推进,包括气机成本补偿改革、双边现货市场研究、区域市场衔接和绿电交易机制完善,为低碳经济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支撑 [94][95][96] 电力供需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底,广东电网统调装机容量2.423亿千瓦,同比增长18%,其中中调装机1.673亿千瓦,地调装机0.750亿千瓦 [20] - 光伏装机增速达73.3%,装机容量5534.9万千瓦,占比22.83%;燃气装机增速25.4%,装机容量5434.2万千瓦,占比22.42%;燃煤装机占比29.74%,但增速下降0.1% [21] - 蓄能(含储能)装机容量1048.5万千瓦,同比增长4.43%,占比4.33%;风电装机1870.0万千瓦,增速12.7% [21] 中长期市场交易 - 1-6月中长期市场总成交电量1835.0亿千瓦时,成交均价384.0厘/千瓦时,其中年度交易1536.7亿千瓦时,多月交易2.7亿千瓦时,月度交易295.3亿千瓦时 [42] - 分电源类型:煤机交易电量1236.9亿千瓦时,气机411.6亿千瓦时,核电157.3亿千瓦时,光伏3.5亿千瓦时,风电23.6亿千瓦时,储能2.1亿千瓦时 [42] - 月度交易中储能成交0.4亿千瓦时,均价374.2厘/千瓦时;煤机成交202.1亿千瓦时,均价372.8厘/千瓦时 [52] 现货市场交易 - 现货偏差电量239.7亿千瓦时,占市场购电用户总用电量11.5%;日前均价波动区间88.4-547.1厘/千瓦时,实时均价94.0-604.0厘/千瓦时 [60][62] - 9家独立储能和1家抽水蓄能参与现货市场,充电电量9.6亿千瓦时均价276.3厘/千瓦时,放电电量8.0亿千瓦时均价397.6厘/千瓦时,充放电价差121.3厘/千瓦时 [9] - 新能源机组现货出清价格低于市场平均,日前成交电量142.5亿千瓦时均价255.5厘/千瓦时,实时156.7亿千瓦时均价249.7厘/千瓦时 [64] 绿电交易 - 1-6月绿电交易电量58.4亿千瓦时,电能量均价385.5厘/千瓦时,绿色环境价值均价8.1厘/千瓦时;跨经营区绿电交易成交0.3亿千瓦时,均价267.4厘/千瓦时 [59] - 绿电结算电量58.2亿千瓦时,均价8.1厘/千瓦时,其中光伏占比76.3%,风电占比23.7% [78][79] 市场结构与主体 - 发电侧HHI指数平均值1153,属低集中寡占型;用电侧HHI平均值397,属竞争型;发电侧Top1指数平均26%,Top4指数平均52% [35][39] - 新增经营主体15207家,累计注册115150家,增长15.2%;售电公司以广州、深圳为主,占比60.8% [24][25] - 零售市场交易电量2073.1亿千瓦时,占全市场99.9%;用户电能量结算均价436.9厘/千瓦时,售电公司平均度电获利17.0厘/千瓦时 [81] 机制创新与政策落实 - 发布虚拟电厂参与电能量交易细则,推动分布式资源聚合;落实新能源全面入市,110kV新能源电站分批参与现货市场 [95][113] - 研究气机变动成本补偿改革和双边现货市场,完善绿电交易及溯源机制;支撑南方区域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 [94][96] - 下半年重点推动年度交易常态化、用户侧现货偏差结算、绿电直连项目及虚拟电厂交易 [102][103][104]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双周报(2025、8、15-2025、8、28):建议关注新型储能环节-20250829
东莞证券· 2025-08-29 08:10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评级为"超配"并维持该评级 [2] 核心观点 - 建议关注新型储能环节特别是技术和规模领先的逆变器头部企业 [2][39] - 国家能源局强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重点从风光稳定性、系统强度、市场扩大、用电灵活性和政策支持五个方面着力 [4][35] -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推进云南和重庆等地要求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38] 行情回顾总结 - 截至2025年8月28日近两周申万电力设备行业上涨6.08%跑输沪深300指数0.88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9名 [4][11] - 本月申万电力设备行业上涨11.88%跑赢沪深300指数2.35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7名 [4][11] - 年初至今申万电力设备板块上涨15.01%跑赢沪深300指数1.56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16名 [4][11] - 子板块表现近两周其他电源设备板块上涨13.63%光伏设备板块上涨10.32%电机板块上涨7.75%风电设备板块上涨7.21%电网设备板块上涨3.95%电池板块上涨3.57% [4][15][17] - 个股表现近两周通合科技上涨75.48%中恒电气上涨48.77%捷佳伟创上涨47.33%涨幅排名前三 [4][19][20] 电力设备板块估值及行业数据总结 - 截至2025年8月28日电力设备板块PE(TTM)为28.32倍 [4][25] - 子板块估值电机Ⅱ板块PE(TTM)为57.18倍其他电源设备Ⅱ板块PE(TTM)为54.33倍风电设备板块PE(TTM)为35.53倍电池板块PE(TTM)为27.20倍电网设备板块PE(TTM)为26.13倍光伏设备板块PE(TTM)为21.08倍 [4][25] - 多晶硅致密料价格截至2025年8月27日为4.60万元/吨环比上涨4.55% [27][30] - 硅片价格N型182硅片均价1.250元/片环比上涨4.17%N型182*210硅片均价1.400元/片环比上涨3.70%N型210硅片均价1.600元/片环比上涨3.23% [30][33] - 电池片价格182TOPCon电池片均价0.295元/W环比上涨1.72%210TOPCon电池片均价0.290元/W环比上涨1.75% [30][31] - 组件价格海内外组件价格总体持平N型182TOPCon双玻组件均价0.685元/W环比持平 [30][32] 产业新闻总结 - 中共中央国务院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意见强调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建筑 [35] - 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提出全面提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适配能力从风光稳系统强市场大用电灵活和政策给力五个方面着力 [4][35][36] - 云南和重庆推出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方案要求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38] 公司公告总结 - 格林美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5.60亿元同比增长1.28%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长13.91% [38] - 先导智能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10亿元同比增长14.92%净利润7.40亿元同比增长61.19% [38] - 曼恩斯特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60亿元同比增长59.93%净利润-0.24亿元同比下降132.66% [41] - 海力风电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30亿元同比增长461.08%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90.61% [41] - 欧陆通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20亿元同比增长32.59%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54.86% [41] 投资建议总结 - 建议关注标的包括国电南瑞阳光电源东方电缆金风科技和隆基绿能 [40][42] - 国电南瑞拥有特高压柔直换流阀和虚拟电厂解决方案 [40] - 阳光电源主要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和储能系统并布局氢能领域 [40] - 东方电缆是海陆缆系统核心供应商拥有500kV及以下交流海缆生产能力 [40] - 金风科技国内新增风电装机连续14年排名第一 [42] - 隆基绿能HPBC 2.0电池技术量产效率高达24.8%2024年BC产品出货量超17GW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