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瓦特·驭电
icon
搜索文档
南方电网首席人工智能官李鹏解读《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中国电力报· 2025-09-22 00:59
(一)战略引导,把握人工智能发展关键窗口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持续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重塑人类生 产生活范式,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为特征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加速到来。加快发 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已成为我国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把握产业转型机遇的战略选择。在此背景下, 《实施意见》的发布,为能源行业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机遇,深入践行"人工智能+"行动定方向、绘 蓝图和指路径,对系统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深入践行"人工智能+"行动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已展现出解决诸多现实场景复杂问题的核心能力,在推动产业降 本增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AI+能源"已成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关键支撑。 《实施意见》的及时出台,对加强战略引导,抢抓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凝聚行业共识,加快能 源领域人工智能创新和应用步伐,释放AI赋能效能,支撑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具有重要意 义。 全面塑造能源高质量发展新未来 (二)目标明确,统筹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 南方电网首席人工智能官 李鹏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 ...
专家解读丨深入践行“人工智能+”行动 全面塑造能源高质量发展新未来
国家能源局· 2025-09-21 05:03
当前 , 人工智能在能源 行业 的应用 仍然 存在 高价值场景不足、关键资源共享度不高、保障机制有待健全等共性瓶颈,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 " AI+ 能源"持续走向深入。 《 实施 意见》 突出应用导向,牢牢把握"高价值场景"这个关键点,系 统布局了 AI+ 电网、 AI+ 新能源等 8 大领域高价值场景,突出人工智能赋能作用、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同时,牵引算 力、数据和模型等关键要素持续高质量发展,对于破解行业发展瓶颈,推动" AI+ 能源"行动落地,变革能源生产关系,因 地制宜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决策部署,落实《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 "人工智能 + "行动的意见 》有 关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 关于推进 "人工智能 + "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 实施 意见》 ), 以提升能源领域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技术水平为主攻方向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 保障能源 安全稳定供应 和 绿色低碳转型,有力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一、顺应时代大势,为能源领域深入践行 " 人工智能 + "行动提供科学指引 当前,以 "人工 ...
南方电网 拓展“两山”转化路径 加快提升发展“含绿量”
人民日报· 2025-08-14 21:59
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 - 公司作为能源央企,服务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及港澳地区电力供应,20年来坚定履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职责使命 [1] - 公司在供给侧支撑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在消费侧服务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1] - 公司电网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平台作用愈加凸显,高质量发展的"含绿量"不断提升 [2] 电网基础设施建设 - 公司建设全球装备最先进、科技含量最高的大电网,投产广东目标网架、闽粤联网等重大工程 [2] - 2009年投运世界首个±800千伏云广特高压直流工程,2018年全面投运滇西北至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 [2] - 2020年投运世界首个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昆柳龙直流工程,创下19项电力技术世界第一 [2] 清洁能源发展 - 公司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从约40%提升至超66%,达世界同等规模电网领先水平 [3] - 新能源装机突破2.4亿千瓦,成为新增装机主力,稳居第一大电源 [3] - "西电东送"年送电量从535亿千瓦时跃升至2384亿千瓦时,截至2025年7月,累计输送水电等清洁能源占比约80% [3] 数字化与智能化应用 - 公司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两化促两型") [4] - 自主研发的"大瓦特·驭电"电力系统智能仿真专业大模型可在1小时内完成全年至少8760个运行方式的仿真计算 [4] - 在云南大理风电场,智能调控平台仅用20秒便完成潮流计算、分析、校核全过程 [4] 绿电交易与新模式 - 2021年9月启动南方区域绿电交易试点,拉开全国绿电绿证规模交易序幕 [5] - 2024年南方区域绿电绿证交易电量超过9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倍 [5] - 在广东深圳设置全国首个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实体机构,可调能力已超100万千瓦,最快响应速度达到毫秒级 [5]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 2024年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达1.7万亿千瓦时,较2020年增幅超30% [7] - 单位发受电量化石能耗从2010年的210克标准煤/千瓦时降至2024年的116.15克标准煤/千瓦时,降幅达44.7% [7] - 在广西桂林漓江实现1200余艘竹筏"油改电",每年充换电量可达250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2400多吨 [8] 绿色生活方式推广 - 在深圳建成1057座超充站、超48.7万个充电桩,充电最快"一秒一公里",超充站数量已超加油站 [8] - 南方五省区建成充电桩超10万个,实现充电桩乡镇全覆盖 [8] - 广州港南沙码头大力推进电能替代,龙门吊设备能耗下降56%,年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约6600万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