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AI
icon
搜索文档
联影发布“元智”医疗大模型;广东省交通行业算力中心揭牌|数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0 00:01
医疗AI技术突破 - 联影医疗发布元智医疗大模型 支持10余种医疗智能体覆盖多场景应用 [1] - 模型基于数千万级医疗影像数据和数十万级精细标注数据训练 支持10+影像模态和300种影像处理任务 [1] - 在复杂病灶诊断和器官分割等关键任务上模型精准度测评超过95% [1]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 广东省交通行业算力中心在韶关揭牌 按国家A级机房标准建设 [2] - 规划部署638个标准机柜 首期建成324个机柜 满足全省交通行业多样化算力需求 [2] - 该中心是广东省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重点工程 [2] 政企协同与产业培训 - 浙江省组织人工智能专题培训 邀请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分享机器人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3] - 培训体现地方政府对机器人产业战略地位的重视 推动政策与市场资源精准对接 [3] - 企业家参与政府决策层培训 加速区域智能化转型进程 [3]
迈瑞医疗携40余款创新产品亮相CMEF,逐步构建数智医疗生态
财经网· 2025-04-09 10:43
文章核心观点 迈瑞医疗在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展示创新成果,包括启元重症大模型、“数智实验室”和“瑞影生态”等,体现其在医疗AI领域的进展,且公司全球化布局优势凸显,灵活应对出海挑战 [1][3][5][7] 展会情况 - 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4月8日在上海开幕,以“创新科技 智领未来”为主题,汇聚近5000家品牌企业 [1] 创新成果 启元重症大模型 - 迈瑞启元重症大模型是全球首个投入临床应用的重症大模型,能通过数据还原患者数字画像并深度分析 [1][3] - 已在国内多家顶级医疗机构实现临床应用,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等 [5] 全场景AI解决方案 - “数智实验室”通过“设备 + IT + AI”深度融合,在“数智检验”等三个维度实现突破性创新,如迈瑞AI血细胞形态学识别功能 [5] - “瑞影生态”聚焦临床场景AI全链路,打造多领域全栈全景式智能解决方案,围绕“设备 + IT + AI”打造医学影像数智化生态 [5] 其他成果 - 推出more care迈瑞全球用户服务,向医疗机构咨询顾问转型,通过“设备 + IT + AI + 服务解决方案”提供服务 [5] - 将AI技术融入生命信息支持等多个产线,如全新一代BeneHeart R系列心电图机融合智能引导技术 [5] 全球化布局 - 医疗器械行业国际市场需求旺盛,迈瑞长期注重全球化布局,灵活应对出海挑战 [7] - 面对美国加征关税政策波动,公司提前在美国市场备货及利用全球13国生产基地应对 [7] - 2018 - 2023年迈瑞美国业务复合增速达10%,目前美国销售收入占总收入一定比例 [8] - 待超高端超声Resona A20等产品通过FDA认证后,将以双倍ASP巩固在北美高端市场地位 [8] - 发展中国家是迈瑞海外收入增长引擎,公司将在美国市场打磨品牌和技术提升在发展中国家影响力 [8]
慢跑11年,蚂蚁医疗AI全景图浮出水面
格隆汇APP· 2025-03-24 13:59
医疗AI行业新动态 - 蚂蚁集团联合华为、阿里云推出面向医院端的医疗全栈AI解决方案,实现国产算力、医疗大模型、AI训推一体私有化部署 [1] - 同时升级医生端(好大夫在线29万注册医生)和用户端("AI健康管家"新增十余项功能)AI产品,形成"三端一体"布局 [1] - 成为国内首批全面覆盖医疗机构、医生、用户三大场景的互联网平台 [1] 大模型驱动医疗服务升级 - DeepSeek等技术突破降低算力门槛,推动AI医疗新变局 [3] - 国家卫健委明确84个医疗AI应用场景,显示行业迫切需求 [3] - 腾讯、华为、蚂蚁等巨头相继入场:腾讯推动DeepSeek与混元大模型融合,华为组建医疗卫生军团,蚂蚁推出"三端一体"战略 [4] 蚂蚁医疗AI具体布局 - 机构端:大模型一体机全栈解决方案(已接入7家医疗机构),与浙江卫健委合作推出省级AI健康应用"安诊儿" [5][6] - 医生端:为好大夫在线提供AI科普、病历、科研等助手工具 [5] - 用户端:"AI健康管家"提供找医生、读报告等日常服务 [5] - 已吸引近百家传统医疗行业伙伴参与大模型应用落地 [6] 蚂蚁医疗发展历程 - 在医疗领域有11年积累,支付宝已成为最大医保支付服务平台(覆盖超7亿用户、3500家医院) [8][10] - 2023年明确"AI First"战略,优先探索医疗领域 [12] - 医疗大模型在MedBench评测中获医学知识问答等多项第一(综合得分97.5,医学知识问答98.4) [12][13] - "AI科研助手"将医生文献检索效率提升80% [12] 行业应用成果 - 与浙江卫健委合作的"安诊儿"已服务3000万人次,覆盖1000余家医疗机构 [14] - 与三家医院成立AI医疗创新应用"联盟",研发近百个医生智能体 [14] - RK Invest预测生态型医疗AI到2030年可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25%,节约成本1.2万亿美元 [15] - 蚂蚁通过开放生态吸引近百家合作伙伴,形成技术共享、数据互通、场景共建的循环 [15]
看好港股创新药!前公募冠军借“基”上车
证券时报· 2025-03-22 12:22
前公募冠军借道指数基金布局港股创新药 - 前公募冠军基金经理张小仁通过易方达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基金布局港股创新药赛道 其私募基金持有该基金200万份 占比0.7% [1][3] - 张小仁投资偏好科技赛道 2014年管理的宝盈核心优势基金和宝盈鸿利收益灵活配置基金分别以80.11%和53.89%的业绩获得双料冠军 [3] - 张小仁创立私募后仍聚焦科技股 调研标的包括超讯通信、香农芯创等 此次借道指数基金显示其对创新药赛道持谨慎态度 [4][6] 港股创新药赛道成为市场焦点 - 港股创新药行业连跌三年后 年初开始成为港股市场最锋利的矛之一 多位医药基金经理判断其为年内最大投资主线 [1][6] - 股价驱动因素包括新药临床进展、获批上市消息以及稀缺性爆款药 医疗AI数据公司也迎来估值重塑 [1][11] - 易方达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ETF年内收益率达25.42% 港股通医药ETF联接基金收益率23.6% 显示板块强劲表现 [10]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与行业认知 - 张小仁强调基金经理需做减法 专注能力圈 对未深入研究的行业不盲目投资 此次借道指数产品体现其策略一致性 [7] - 尽管曾管理沪港深主题基金 但未重仓任何港股公司 显示其对跨市场投资保持谨慎 [6][7] - 易方达基金经理成曦认为人口老龄化和政策支持将推动港股医药板块长期增长 创新药企融资环境有利 [11] 市场流动性及交易机会 - 易方达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ETF场内日均交易额超2亿元 流动性堪比A股股票 便于机构投资者交易 [10] - 医疗AI产业处于0到1阶段 建议关注海外验证逻辑映射及国内商业化落地标的 创新药板块需关注全球竞争力个股 [11]
联影医疗:拟以7000万元增加投资取得联影智能0.70%股权
格隆汇· 2025-03-18 13:47
文章核心观点 联影医疗拟以7000万元增加投资取得联影智能0.70%股权,交易后合计取得0.9849%股权,联影集团和上海联和也参与增资,此次投资能为公司产品提供智能化支持并构建竞争壁垒 [1] 交易情况 - 联影医疗拟以自有资金7000万元增加投资联影智能,取得其增资后0.70%股权,交易后合计取得0.9849%股权 [1] - 联影集团和上海联和拟以自有资金分别取得联影智能增资后2.0000%、1.7901%的股权,本次交易构成向关联方增资暨与关联方共同投资 [1] 联影智能情况 - 联影智能是能提供多场景、多疾病、全流程、一体化智能解决方案的医疗AI企业,是联影集团在AI领域重要战略布局 [2] - 其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影像分析、智能诊断辅助、数据管理和疾病预测等领域,已推出100多款医疗AI产品 [2] - AI产品在临床应用表现卓越,能提升医疗设备功能与价值,助力医疗机构降本增效 [2] 投资意义 - 本次投资能为公司产品提供智能化支持,优化医疗设备使用体验,满足终端用户需求,构建竞争壁垒 [2] - 关联方因看好联影智能未来发展前景,决定以同等价格共同参与本轮融资 [2]
医药行业周报:国产GLP-1出海值得期待-2025-03-16
华鑫证券· 2025-03-16 09: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创新药对外授权持续火热 中国企业出海迎来收获期 全球新药BD保持活跃 2024年约31%的大型跨国药企引进的创新药候选分子来自中国 2025年1~2月中国创新药BD项目达16项 合作领域从肿瘤延伸至自免等新方向[3] - 减重市场多个BD落地 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差异化研发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2024年销售额279.42亿美元 礼来替尔帕肽降糖版销售额115.4亿美元(同比增长124%) 减重版销售额49.26亿美元[5] - 通用型CAR-T和实体瘤细胞治疗持续进展 2024年全球CAR-T细胞疗法销售约45.32亿美元 其中传奇生物与强生合作的Carvykti达9.63亿美元[6] - 基因测序产业链国产化加速 Illumina被禁止向中国出口测序仪 2024年大中华地区销售3.07亿美元 预计份额将在2~3年内被国产替代[7] - AI医疗加速进入Agent时代 医疗垂直类大模型持续发布 平台企业与医疗企业深度合作[9] - CRO行业外部环境变化 AI技术赋能研发 2025年1月泓博医药发布DiOrion平台 利用AI技术缩短研发周期并降低成本[10] 医药行情跟踪 - 医药行业最近一周(2025/3/9-2025/3/15)涨幅1.77% 跑赢沪深300指数0.18个百分点 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5位[23] - 医药行业最近一月(2025/2/15-2025/3/15)涨幅1.94% 跑赢沪深300指数0.22个百分点 排名第17位[27] - 子行业周涨幅最大为医药商业(6.44%) 月涨幅最大为医疗服务(4.77%)[30] - 最近一周涨幅最大个股:金城医药(42.43%)、锦欣生殖(35.23%)、塞力医疗(34.47%)[33] - 最近一年(2024/3/15-2025/3/15)化学制药涨幅最大(6.49%) 生物制品跌幅最大(17.62%)[37] 医药板块走势与估值 - 医药生物行业最近3个月(2024/12/15-2025/3/15)跌幅2.45% 跑输沪深300指数4.31个百分点[42] - 最近6个月(2024/9/15-2025/3/15)涨幅22.02% 跑输沪深300指数4.80个百分点[42] - 当期PE(TTM)为31.76倍 低于近5年历史平均估值33.03倍[46] 团队近期研究成果 - 发布深度报告包括《医药行业深度报告:供给端和需求端持续向好 血制品行业稳健增长趋势突显》(2024-06-07)、《医药行业深度报告:GLP-1药物供不应求 带动原料药CDMO及上游需求增长》(2023-11-18)等[51] - 发布公司研究报告包括安必平(2025-3-13)、信立泰(2024-10-23)、益丰药房(2024-09-02)等[51] 行业重要政策和要闻 - 国家药监局修订炎琥宁注射剂说明书(2025.3.13) 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检查要点及判定原则》(2025.3.12)[53] - 行业要闻包括:大睿生物完成Pre-B轮融资2500万美元(3月14日) 康方生物派安普利单抗新适应症获批(3月14日) 罗氏与Zealand Pharma达成52.5亿美元合作(3月12日)[54][55] - 上市公司公告:悦康药业2024年营收37.81亿元(同比下降9.90%) 西藏药业归母净利润10.51亿元(同比增长31.26%) 华润三九营收276.17亿元(同比增长11.63%)[57][58] 医药推选及选股推荐思路 - 减重和NASH领域:推荐众生药业 关注歌礼制药-B、联邦制药等[12] - 合作出海和对外授权:推荐益方生物 关注一品红、和铂医药-B等[12] - 通用型CAR-T技术:关注科济药业-B、永泰生物-B[12] - 原料药产业升级:推荐金城医药 关注花园生物[12] - AI与器械结合:推荐安必平、祥生医疗 关注鱼跃医疗等[12] - 医疗大模型:关注金域医学、润达医疗等[12] - AI医疗流量转化:关注美年健康、阿里健康、京东健康[12] - 测序仪国产化:关注华大智造、华大基因[12] - 科研试剂:关注阿拉丁、百普赛斯等[12] - 创新药CRO:关注益诺思、昭衍新药等[12] 重点关注公司及盈利预测 - 众生药业:2025E EPS 0.40 PE 28.10[13] - 圣湘生物:2025E EPS 0.70 PE 36.94[13] - 祥生医疗:2025E EPS 2.61 PE 12.91[13] - 益方生物-U:2025E EPS -0.40 PE -42.61[13]
晚点对话王小川丨不是文本创作、不是物理模型,AGI 的尽头是生命科学
晚点LatePost· 2025-02-10 09:50
公司战略与定位 - 百川智能聚焦医疗领域,认为医疗是大模型皇冠上的明珠,而非垂直场景,因医疗需求不会被超级模型覆盖[7][19] - 公司提出"造医生等价于AGI",将医生职业复杂度作为AGI标尺,计划2025年实现AI医生助理覆盖海淀居民[7][9][61] - 采取"水涨船高"策略而非"沿途下蛋",医疗场景天花板高,模型能力提升会持续增强应用价值[19] 技术路线与产品进展 - 发布首个全场景推理大模型Baichuan-M1-preview,具备复杂病症诊断能力,案例显示其诊断水平达市一级医院之上[6][12] - 医疗模型采用强化学习技术,2024年7月后明确医疗增强方向,计划2025年Q1推出超级医生模型并落地北京儿童医院[11][24][62] - 坚持语言是智能主轴的观点,认为多模态主要用于交互增强而非智力提升,技术重点在AI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的能力[69][75] 商业化与落地规划 - 已与北京儿童医院、海淀卫健委等机构合作,推出"一大四小"产品矩阵,涵盖居家至医院多场景[61][62] - 商业模式设计包含G端(政府)、H端(医院)和C端三层,AI辅助诊断已进入国家医保局服务项目立项指南[63] - 中国年就诊84亿人次,百度日健康搜索请求超5000万人,公司认为医疗具备超级应用潜力[48][49] 行业竞争与差异化 - 避开通用模型红海竞争,选择医疗赛道定位"在大厂射程之外",观察到百度腾讯等减少医疗投入[53][8] - 累计融资超50亿元但未大规模烧钱,被部分投资人评价为"最稳的大模型独角兽之一"[5][27] - 开源14B医疗增强模型促进产学研合作,医疗评测得分超过72B版本,可用消费级GPU部署[34] 创始人理念与长期愿景 - 创始人王小川从2000年基因测序研究起持续关注生命科学,提出"把生命变数学"的技术理想[5][39][30] - 认为AI将推动从科学时代到智能时代的范式迁移,医疗数据未来可支持生命科学研究突破[45][38] - 长期目标是实现"生物自由",通过AI医生解决医疗资源不可能三角,并推动新医学科研范式[87][100]
杭州490亿独角兽要IPO了
投资界· 2025-01-18 08:28
微医IPO及业务概况 - 微医控股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此前曾于2021年尝试上市未果[4] - 公司连接1 15万家医疗机构 注册医生约31 8万名 第三方研究显示其用户规模 收入规模和增长率已为国际最大医疗AI企业[7] - 业务分为AI医疗服务和数字医疗平台两大板块 2024年上半年AI处方审核量达820万张 医生采纳建议比例99 97%[9] - 数字医疗平台累计服务580万用户 覆盖440家企业客户及3990万终端用户 2023年市场份额10 6%为行业第一[11] - 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9 62亿元 13 68亿元和18 63亿元 202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大涨107%至18 18亿元[11] - 2022年G轮融资后估值达67亿美元(490亿元人民币) 累计完成13轮融资总额14 5亿美元[13] 创始人及发展历程 - 创始人廖杰远为"龙岩三杰"之一 曾参与创立科大讯飞 因亲属误诊经历转向互联网医疗创业[6][7] - 2010年创立挂号网 6个月内完成首家医院数据对接 四年内拓展至900多家重点医院[7] - 2014年推出微医APP 2015年品牌升级 发展分为三阶段:连接医疗体系 建立互联网医院 数据驱动行业升级[7] - 2020年起重点布局ToG业务 在天津等7省市开展数字健康共同体建设[7] 股东结构及投资方 - 创始人通过New Forte持股11 51% 腾讯为最大外部股东持股8 79%[14] - 投资方包括高瓴 红杉中国 高盛 启明创投 五源资本等 腾讯2014年领投超1亿美元创赛道纪录[14] 杭州医疗健康产业生态 - 杭州聚集微医 智云健康 丁香园等数十家数字健康企业 微脉近期完成2亿元D轮融资估值65亿元[16] - 生物医药企业超1800家 形成"一核四园多点"格局 2023年制造业产值超1100亿元 专利超13000个[17] - 萧山区打造生物科技谷等平台 2024年生命健康独角兽企业占全市16%[17] - 政策支持持续加码 2024-2026年目标产业总营收达6000亿元 制造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18] - 2024年140家医疗健康企业获融资 生物医药上市企业超65家 包括同源康医药 沃氪医疗等[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