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人工智能

搜索文档
OpenAI首席执行官:与GPT-5交流“像是在与任何领域的专家交谈”
新浪财经· 2025-08-07 17:27
人工智能发展 - GPT-5被描述为迈向通用人工智能道路上的"重要一步",通用人工智能指人工智能具备与人类相当的思维能力 [1] - GPT-4的对话能力相当于与大学生交谈,而GPT-5首次达到与博士级别专家对话的水平 [1]
星尘智能Astribot Suite技术解读:让机器人帮你做家务的全身控制解决方案 | Jinqiu Spotlight
锦秋集· 2025-08-07 15:02
核心观点 - 锦秋基金领投星尘智能A轮融资 该基金专注于具有突破性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的通用人工智能初创企业[1] - 星尘智能发布Astribot S1人形机器人技术报告 展示其在家务助手领域的创新技术[4] - Astribot S1采用绳驱技术路线 在硬件设计、数据采集和学习算法方面实现突破[6][9][11] - 公司开发低成本全身遥操作系统 使非专业用户也能训练机器人[13][16] - DuoCore-WB学习算法实现高效模仿学习 在多项家务任务中达到80%以上的成功率[19][22][30] 技术亮点 硬件设计 - 采用绳驱技术路线 具有高分辨率力控制(传动效率>90%)、强负载能力(提升4倍)、低反向间隙(仅为半直驱系统的30%)等优势[11] - 人形结构设计:7自由度双臂、4自由度躯干、2自由度头部 垂直可达2米 单臂可举5kg 手部速度达10m/s 定位精度±0.1mm[10] - 多传感器配置:头部、胸部和手腕安装多个摄像头 配备激光雷达实现360度环境感知[10] 数据采集系统 - 开发低成本(300美元)全身遥操作系统 使用VR设备(Meta Quest 3S)实现100Hz运行频率和20ms延迟[13] - 提供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操作模式 支持高质量动作示范录制[15] - 系统成功复现操作员动作 跟随误差小 适合家庭用户使用[17] 学习算法 - DuoCore-WB算法采用"感知-生成一体化"动作模型 使用三路同步相机视觉信息和条件扩散模型生成动作[20][21] - 创新性地在末端执行器空间学习 相比关节空间策略成功率提升5-65个百分点[22] - 采用增量式学习策略 使动作更平滑 平均步进降低41% 突变减少84%[24] - 开发RTG后处理模块 以250Hz频率输出动作 实现动作片段间的平滑过渡[25][28][31] 应用成果 - 在6项家务任务测试中平均成功率80% 其中"扔玩具逗猫"达到100%成功率[30][42][43] - 具体任务表现: - 递送饮料:整体成功率87% 开门成功率14/15[32][35] - 储存猫粮:成功率95% 能搬运2kg重物[36] - 整理鞋子:成功率80%[41] - 收拾玩具:双臂协调操作成功率80%[46] 未来发展 - 团队计划在硬件、人机交互和模型算法上继续深化 推动机器人技术进入更广阔的现实世界应用[47] - 当前在需要灵巧性或长期记忆的任务上仍有局限 但已为下一代智能机器人奠定重要基础[47]
华人AI工程师被抢红眼?扎克伯格的AI天团集齐清北浙学霸|AI料王半月谈
搜狐财经· 2025-08-07 11:16
AI人才竞争态势 - Meta向AI人才提供200万美元年薪底线 曾为澳大利亚科学家Tulloch提供15亿美元6年期薪酬方案[5] - 扎克伯格为顶级AI人才余家辉提供4年3亿美元薪酬方案 首年薪酬超1亿美元 苹果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庞若鸣转投Meta获2亿美元薪酬[5] - 科技巨头通过神秘电话和邮件展开天价抢人 华人工程师成为重点目标 硅谷企业出现"精准斩首"式人才争夺[1] 顶尖AI人才背景特征 - 被挖角人才多具顶尖学术背景:杨格毕业于哈佛大学数学系 戴子航曾任谷歌高级研究员 张国栋为浙大本科多伦多大学博士[7] - 华人工程师本科多在中国完成 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含金量获国际认可 Meta挖角的众多华人工程师中多人本科在国内完成[10] - 核心人才拥有头部企业任职经历:Tulloch曾任职高盛、Facebook和OpenAI 余家辉先后在Google Brain和OpenAI参与里程碑式模型研发[5][7] 企业人才流动格局 - OpenAI成为主要挖角对象 但管理问题导致人员流失 面对巨头竞争仅能提供股权和企业文化作为留人手段[12] - 中国科技公司加入人才竞争 字节跳动挖来谷歌DeepMind前副总裁吴永辉 显示中国企业对AI竞争的野心[10] - 研究人员偏好小规模灵活研究环境 对Meta广告商业模式存顾虑 认为OpenAI在通用人工智能领域更具领先优势[12] 行业薪酬结构变化 - 99%资金流向1%顶尖AI人才 硅谷人才战争升级为"精准斩首"行动[1] - 谷歌、亚马逊、微软、Meta与AI初创公司签署协议收编顶尖人才[1] - Meta从苹果挖走第三个AI核心人才 导致苹果Siri开发受到影响[1]
比尔·盖茨:用人工智能来提升工作质量
36氪· 2025-08-07 07:16
书籍背景与创作动机 - 书籍《AI First: The Playbook for a Future-Proof Business or Brand》由数字战略专家亚当·布罗特曼和安迪·萨克合著 旨在为企业提供整合人工智能的行动指南 [2] - 作者因ChatGPT的出现改变原定数字忠诚度书籍计划 转向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并分享见解 [3] - 书籍采访了科技界最具影响力的领袖 包括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和领英联合创始人雷德·霍夫曼 [2] 人工智能技术特性 - 人工智能被描述为"智能即服务" 具备类似人类的思考与推理能力 与传统可编程软件存在本质差异 [6] - 技术发展速度极快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预测通用人工智能可能在五年左右实现 [7] - 比尔·盖茨将首次看到ChatGPT4的体验比作首次见到图形用户界面 强调该技术具有革命性意义 [8] 企业应用与组织转型 - 企业应避免直接跳入具体应用如聊天机器人 需优先培养以AI为先的人才体系 [9] - 人工智能应被视为协作同事 参与决策过程并提供建议 沃顿商学院教授埃坦·莫利克支持此观点 [10] - 当前阶段企业仍有机会制定AI整合计划 但需立即行动避免落后时代发展 [11] 生产力维度拓展 - 比尔·盖茨提出生产力不仅包含量化产出 更包含质量维度 生成式人工智能可同步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 [8] - 人工智能能显著提升日常决策 分析与洞察能力 使工作完成更高效更优质 [9]
晚报 | 8月7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8-06 14:14
机器人 - 宇树科技发布新款四足机器狗Unitree A2 整机重37千克 空载续航20公里 最大奔跑速度5米/秒 最大攀爬高度1米[1] - 2025世界机器人博览会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举办 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大会8月13日至15日在上海举行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8月15日至17日在国家体育场举办[1] - 特斯拉、华为、Figure AI等科技巨头持续投入人形机器人行业 预计2035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美元 国产供应链在控制、传感及灵巧手等关键领域存在投资机遇[1] 算力 - 华为宣布昇腾硬件使能CANN全面开源开放 Mind系列应用使能套件及工具链全面开源[2] -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9项技术文件全部发布 标准体系建设基本完善 包括《智算中心算力池化技术要求》和《安全保护要求》[2] - 算力行业高景气度持续 重点关注1.6T光模块及CPO产业链 国产算力链以及AI应用发展方向[2] 无人驾驶 - 特斯拉训练全新FSD模型 参数量是现版本的十倍 预计下月底面向公众发布[3] - FSD端到端大模型在复杂路况表现流畅 非标准道路效果出色 博弈动态能力优秀[3] - FSD无监督版计划今年在美国落地 2026年HW5.0量产车端算力提升至2000Tops以上 实现全无人驾驶[3] 纳米压印 - 我国首台PL-SR系列喷墨步进式纳米压印设备交付客户 支持线宽小于10nm工艺 超越佳能同类产品14nm水平[4] - 设备配备自主研发模板面型控制系统和纳米压印光刻胶喷墨算法系统 完成存储芯片、硅基微显等领域研发验证[4] - 相比EUV光刻技术 纳米压印技术降低60%设备投资成本 耗电量仅为EUV技术的10%[4] 环保 - 全球塑料污染治理谈判在联合国日内瓦举行 旨在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 推动塑料全周期管理[5] - 2025年全球废塑料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370亿美元(约1.1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年产生量6800万吨占全球30%以上[5] - 2030年中国废塑料回收再生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元 化学回收、生物降解材料和数字化升级成为核心增长点[5] 电力市场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 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6] 农村交通 - 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目标到2027年全国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 促进低空经济发展[7] 地方政策 - 上海发布《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核心产业规模目标500亿元 单项目最高补贴5000万元[8] - 黑龙江出台20条政策措施支持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8] 汽车销售 - 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83.4万辆 同比增长7%[8] 行业动态 - 傅利叶人形机器人GR-3正式发布 支持更拟人化肢体表达[10] - 华为宣布开源CANN 对标英伟达CUDA[10] - 360安全云发布三类智能体[10] - 农业银行股价创历史新高 首次登顶A股市值冠军[10] - 马斯克宣布xAI将于下周开源Grok 2[10]
新一代通用智能体平台在合肥高新区发布
央广网· 2025-08-06 09:22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合肥高新区紧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聚焦源头创新,加快科技成果 转化,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以高能级平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科学—技 术—创新—产业"内生发展之路。 2024年,合肥高新区获批建设量子科技、通用人工智能、商业航天3个安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一 大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和新质企业围绕量子信息、下一代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和产业 创新,取得丰硕成果,一批科研成果获得落地应用。(记者 徐鹏) 责编:财经-李芳、李雪钦 央广网合肥8月6日消息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从感知理解向认知决策、自主行动的高阶 阶段演进。8月6日,记者从合肥高新区获悉,由武汉大学-思高科技智能化软件与服务联合实验室自主 研发的新一代通用智能体平台Thingo在该区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团队自研智能体技术从"单一交互"迈 向"多维协同"全新阶段。 此次发布的Thingo智能体平台,集成自主算法、场景能力和多智能体协同技术,可以支持多角色、 多任务协同工作。当Thingo接收到用户发出指令时,可立刻调动多个智能体,协同完成从信息分析、决 策到规划和执行的全过程任务,从而深入嵌 ...
智驾平权,博世抛出基建“阳谋”
华尔街见闻· 2025-08-06 06:16
PM N STORE 6:30 g 型 中 中 中 中 中 新 新 7月26日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当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走上演讲台时,整个行业都在关注这家百年Tier1巨头,将如何为极度内卷的 中国车市开出新药方。 他的演讲描绘了一条清晰而宏大的路径:在当下,以领先的智驾能力帮助车企迅速补齐短板、摆脱焦虑,穿越狂卷的周期跟上行业竞赛步伐;在远方,则致 力于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基础设施"供应商,为行业的未来奠定基石。 博世的"阳谋"逐渐浮出水面,它要成为汽车智能时代的英伟达、高通,扮演不可或缺的底层核心角色。这是其未来战略的起点,也是打破车圈价格战内卷困 局的关键一役。 化身智驾"新基建" "未来随着技术的收敛,智驾一定会成为像今天的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的标准件"。 当车圈"智驾平权"竞赛如火如荼之时,吴永桥却在7月26日WAIC论坛上抛出激进论调——智驾迟早标配,"后进生"车企与其狂卷自研,不如将精力和资源投 入更能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的智舱赛道。 在吴永桥看来,车企没必要因为自家智驾没有跟上形势而焦虑。吴永桥的思路很明确,他认为眼下国家已经对智驾行业出台了诸多严格的标准化措施,而主 机厂 ...
上城以资本动能驱动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崛起
杭州日报· 2025-08-06 03:27
近日,上城资本集团参与投资的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智谱")正式发布新一代旗 舰大模型GLM-4.5。这款专为智能体应用设计的模型,在复杂推理、代码生成及智能体交互等通用能力 上实现能力融合与技术突破,综合测试性能已跻身全球领先行列。 这款新模型的发布,代表了AI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一次重要转变。它不再满足于扮演一个被动回 答问题的"聊天机器人",而是要成为能够理解复杂目标、自主规划并执行多步骤任务的"全优生"。 作为上城区重点引进和培育的人工智能标杆企业,智谱AI已将其浙江总部落户杭港科技大厦。上 城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支持智谱在区域内的深耕布局,进一步深化产业协同与优势互补,促进 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高效流动。 包括智谱AI在内,杭港科技大厦已集聚炽橙科技、智瀚星途、拓深科技等近30家AI企业,运营方 上城资本集团充分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优势,抢抓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推动未来产 业资源导入与产业集群培育,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未来3年内,上城资本集团将通过直接股权投资或合作子基金方式投向人工智能产业方向的规模不 低于100亿元,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打造具 ...
浙大发布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悟空”
杭州日报· 2025-08-06 03:27
技术突破 - 浙江大学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布新一代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Darwin Monkey(悟空),神经元规模超过20亿,为国际首台基于专用神经拟态芯片的类脑计算机[1] - 该系统由15台刀片式神经拟态类脑服务器组成,每台集成64颗达尔文3代类脑计算芯片,神经元数量接近猕猴大脑规模,典型运行功耗约2000瓦[1] - 团队采用分层资源管理架构并研制新一代达尔文类脑操作系统,实现神经拟态任务高效并发调度与系统资源动态优化[1] 应用能力 - 可运行DeepSeek完成逻辑推理、内容生成和数学求解等智能任务[1] - 初步模拟秀丽线虫、斑马鱼、小鼠及猕猴等不同神经元规模的动物大脑,为脑科学研究提供新手段[1] 行业影响 - 为现有计算场景提供新计算范式,解决深度网络及大模型高能耗、高计算量问题[2] - 作为神经科学研究脑的仿真工具,在减少生物实验基础上提升对大脑的理解[2] - 通过仿脑工作机制和超越人脑的运算速度推动通用人工智能发展[2]
AI颠覆就业格局:谷歌微软30%代码由AI生成 高盛预警6%-7%岗位或永久消失
智通财经· 2025-08-06 02:08
生成式AI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开始冲击美国劳动力市场 科技行业率先出现招聘模式转变 年轻技术从业者成为首批受波及群体 [1] - 科技行业就业趋势近三年明显低于预期轨迹 自2022年11月ChatGPT发布以来 生成式AI通过自动化处理常规任务对软件工程等领域形成冲击 [1] - 当前AI模型已具备与人类工程师相当的代码编写能力 可能在未来数年颠覆传统就业格局 [1] 科技行业具体表现 - 谷歌 微软等企业披露AI已承担约30%的代码编写工作 赛富时首席执行官透露公司半数工作量由AI完成 [1] - 20至30岁科技从业者失业率较整体行业高出3个百分点 增幅显著超过其他年龄段群体 [2] - 科技公司在部署AI初期普遍采取"暂停初级岗位招聘"策略 年轻员工成为技术升级的"过渡期牺牲品" [2] 长期影响预测 - 高盛基准情景测算显示长期约6%-7%的岗位可能因AI自动化消失 [2] - 若技术普及速度超出预期的十年周期或遭遇经济下行 就业市场将面临更剧烈的转型阵痛 [2] - 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潜在突破可能彻底改写劳动力需求的基本逻辑 当前所有分析均未纳入该变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