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

搜索文档
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金融30条”+1,金融专项政策将为南沙带来哪些增量?|南沙金融30条
搜狐财经· 2025-05-12 11:32
5月12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 省人民政府于4月16日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简 称"南沙金融30条")。这也是继横琴、前海之后,国家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的第三份重 磅金融专项政策。 《意见》从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发展特色金融服务、推进粤港澳金融 市场互联互通、开展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完善金融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30条重点举措,推动广州南沙 在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地"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 带动作用。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江珊 南沙报道 今年是《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简称《南沙方案》)努力实现第一阶段 目标的关键之年,在此节点新政策的落地,将为南沙当前开发开放带来哪些增量空间?南方财经结合横 琴、前海的"金融30条"的落地实施,对此进行梳理分析。 为何"金融30条"成"标配"? 2023年2月17日,《关于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 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 ...
保持定力推进创科产业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迈向世界一流
经济日报· 2025-05-10 22:09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与科技发展 -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2024年超过14.5万亿元,较2018年增长约3.3万亿元,发明专利公开量年均增长位列全球四大湾区首位 [1]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2024年实现生产总值538.48亿元,同比增长5.3%,澳资经营主体达6956户,同比增长14.1% [6] - 深圳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2236.6亿元,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万家,创新载体超4000家 [7] 港澳融入大湾区战略 - 香港持续推进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化区域合作等七方面工作,金融体系保持稳健,港元汇率及利率稳定 [2] - 澳门推动"澳门研发+横琴转化""澳门注册+横琴生产"模式,超6500家澳资企业落户横琴 [6] - 澳门计划开展"澳门高校+横琴企业"联合技术攻关,形成"澳门引才+横琴创业"模式 [9] 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 - 优必选科技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伺服驱动器国产化率超90%,拥有2680项授权专利 [4] -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1450家,其中港澳台及国际团队1028家 [4]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吸引香港在深圳投资企业新增近5900家,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推动智能网联技术应用 [5] 创业生态与孵化成果 - 深圳"模力营"AI生态社区提供算力供应、数据语料等一站式支持,他山科技研发全球首款数模混合AI触感芯片 [7] - 香港科学园汇聚超2000家初创企业和科技公司,15000名研发人员,InnoCell人才公寓支持人才住宿需求 [7][8] - 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支持高乐智能等企业,其智能无人机系统利用横琴低空经济空间拓展业务 [8] 区域合作平台建设 - 前海合作区拥有独角兽企业1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30家 [5] - 横琴实施分线管理封关运行,成为内地首个特殊海关监管区域,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 [6] - 大湾区形成以横琴、前海、南沙、河套为主的重大合作平台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 [6]
助力当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顺德大桥建成通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08 06:24
项目概况 - 广东佛山市顺德大桥由中交路建承建,于5月8日建成通车,路线全长2.62公里,控制性工程横跨容桂水道,总长2455.14米,主跨626米 [1] - 大桥采用钢混组合结构的高低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设计,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被誉为"佛山第一跨" [1] - 索塔为罕见的钢混组合子母塔型式,呈H形布置,一侧高204米,另一侧高151米,全桥共计112个钢塔节段,最大节段重量达250吨,最大吊高达200米 [1] 技术创新 - 项目团队自主研发"多功能自爬式钢塔提升机",集合钢塔节段安装、钢横梁整体提升、钢箱梁安装、变截面适应性调节、作业平台一体化爬升五大功能,实现"一机多用" [3] - 该设备突破传统安装工艺,填补钢塔施工在自爬升安装方面的空白,引领钢塔、钢横梁设计及施工技术创新 [5] - 设备及施工工艺荣获中国施工企业协会第三届工程建设行业高推广价值专利大赛特等奖、中国设备管理协会2023年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5] 区域经济影响 - 顺德东部新城由大良、容桂、伦教三街道组成,是传统经济、文化与金融中心,原有德胜大桥通行能力已饱和 [7] - 顺德大桥通车将有效打通顺德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的区域道路瓶颈,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 [7]
永葆本色铸忠诚的前哨卫士丨爱民为民当先锋
央广网· 2025-05-04 01:10
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执勤一中队贡献 - 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执勤一中队为港珠澳大桥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繁荣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1] - 中队17000平方米营房用地被划入大桥建设区域 官兵无条件让出营房并搬入老旧营房居住10年 [2] - 官兵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克服艰苦条件 无怨言并感到自豪 [2] 红色文化教育与城市发展 - "红色前哨连"广场揭牌 成为军民鱼水情深的重要见证 [2] - 珠海市建设红连广场 增加红色文化教育平台并展示城市文化 [2] 粤港澳大湾区联通与执勤建设 - "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落地 粤港澳大湾区软硬件进一步联通 [2] - 中队推进执勤信息化建设 研究演练18种一般情况和14种重大情况 总结应急经验做法 [2] - 中队在节假日设立"爱心便民哨" 准备便民物资并指引游客出行 [2] 官兵决心与未来发展 - 官兵见证改革开放成绩 坚定扎根特区热土守护驻地繁荣发展的信心 [3] - 中队将继续守护特区前沿 为大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3]
猎聘:2024珠联璧合智启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就业趋势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5-01 12:01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概况 - 大湾区采用"9+2"城市群模式,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包含香港、澳门及广东9市,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15][18][19] - 2021年经济总量达12.63万亿元,5个万亿GDP城市(深圳、广州、香港、佛山、东莞),2019-2021年复合增长率9.35% [1][24][30] - 109家上市公司入围中国市值500强,总市值19.72万亿元,头部企业包括腾讯控股、招商银行等万亿级公司 [31] 产业布局与竞争优势 - 支柱产业包括金融、旅游、制造业,新兴产业聚焦电子通信、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 [20][22] - 深圳、广州为核心引擎,香港侧重金融贸易,澳门发展旅游博彩,形成差异化城市分工 [20] - 2022年前三季度惠州GDP增速最高达8.9%,东莞、佛山增速超5% [25] 人才供需特征 - 近一年人才同比增长19.98%,但企业招聘需求下降15.92%,呈现供需两旺但需求放缓态势 [43][45] - 电子通信、制药医疗等战略新兴产业人才缺口大,房地产、金融行业人才溢出 [47][49] - 广深人才虹吸效应显著,本科学历占比高,硕博比例低于京津冀/长三角,但年轻硕博吸纳力强 [1][2] 人才流动与结构 - 与北京、上海人才互流频繁,惠州-深圳、珠海-广深形成区域流动网络 [2] - 职场女性比例上升,3-8年工龄人才为主,薪酬水平具备竞争力 [1] - 高校资源地缘特色明显,本地毕业生留存率较高 [1] 发展策略方向 - 需构建全球引智机制解决高端人才短缺,强化重点产业与区域协同 [2] - 推动人力资源产业链整合,建立多层次人才培育体系 [2] - 利用"一国两制"制度优势,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39]
深圳机场(000089):步入产能爬坡甜蜜期 业绩持续释放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4-30 08:4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39亿元,同比增长13.80% [1] - 归母净利润4.43亿元,同比增长11.68% [1] - 扣非净利润3.5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26.31% [1] - 深圳机场航空性收入20.95亿元,同比增长16.22% [1] - 地面服务收入7.68亿元,同比增长10.58% [1] - 租赁及特许经营收入9.63亿元,同比增长10.64% [1] - 物流收入4.10亿元,同比增长30.57% [1] - 广告收入3.90亿元,同比增长3.28% [1] - 其他非航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7.07% [1] 经营数据 - 2024年完成航班起降42.8万次,同比增长8.9% [2] - 旅客吞吐量6147.7万人次,同比增长16.6%,首次突破6000万人次 [2] - 货邮吞吐量188.1万吨,同比增长17.6% [2] - 国际及地区货邮量96.5万吨,同比增长25.3% [2] - 国内货邮量91.7万吨,同比增长10.4% [2] 产能扩张 - 第三跑道于2021年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竣工投产 [3] - 填海及陆侧施工正常推进,工程预计如期完成 [3] - 144小时过境免签、24小时直接过境旅客免办边检手续政策已实施 [3] - 卫星厅旅客使用比例高,未来将进一步扩产能 [3] - 目标国际线占比达20%,打造"三条跑道、三个航站区、三个货运区、一个卫星厅"的运行格局 [3] 非航空性业务 - 恢复设立户外广告媒体,提升免税业务运营管理能力 [4] - 加快推动T3航站楼国际名品店开业运营 [4] - 引入深圳新兴科技产品,开展"首展""首秀""首发"等活动 [4] - 跨境电商增长迅速,国际货量首次超过国内货量 [4] - 搭建运购一体的物流与免税平台 [4]
中国建筑国际(03311):投资业务重启,内地、港澳业务景气可期
长江证券· 2025-04-30 08: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建筑国际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额约228.87亿元,同比增长约3.62%;经营溢利及应占合营企业盈利合计约39.63亿元,同比增长10.84% [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业务情况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因内地投资类业务重启和部分EPC业务承接增加而增长3.62% [11] 新签业务情况 - 2025年Q1新签505.1亿元,同比下滑29%;较2023Q1新签同比增加21.5% [11] - 2025年Q1科技带动类新签213.0亿港元,占比42.2%,金额同比下滑约56%;投资带动类新签114.0亿港元,占比22.6%,金额同比提升约5%;科技带动类新签175.8亿港元,占比34.8%,金额同比提升约56% [11] 战略股东情况 - 3月11日东方国际以每股12.26港元溢价认购2.446亿股新股,未来双方可在项目合作、资本运作、粤港澳大湾区业务协同等层面展开合作 [11] 业务前景情况 - 内地持续推动MiC业务渗透,已覆盖一线城市,报告期内在北京落地首个模块化建造学校 [11] - 香港特区政府增加中期财政预测的基本工程开支,由每年约900亿港元增至约1200亿港元 [11] - 按33%派息率、2025年105亿归母净利润推算,当前市值对应2025年股息率约5.8% [11]
筹谋上市十七载,东莞银行“赶考”途中业绩倒退
北京商报· 2025-04-27 14:05
处于A股IPO冲刺期的东莞银行未能交出业绩稳健"答卷"。4月27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东莞银行近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受市场变化、 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等因素影响,该行营收、归母净利双双下滑,一改此前三年正增长的势头。这家总部位于广东省的银行,筹谋A股IPO已有十 七载,期间因未完成预披露、财务资料过期经历了多次中断和重启,至今仍在上市门外徘徊。如今,业绩的倒退或将为东莞银行上市之路蒙上 一层阴影。 | | | | | ギリ・八式リエル:70 | | --- | --- | --- | --- | --- | | 经营业绩 |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 Y. | 2022年 | | | | | 上年增减 | | | 营业收入 | 10,196,825 | 10,587,306 | -3.69 | 10,279,068 | | 营业利润 | 3,825,375 | 4,241,527 | -9.81 | 3,940,660 | | 利润总额 | 3.831.684 | 4,232,741 | -9.48 | 3.929.591 | | 净利润 | 3,732,824 | 4.066.192 | - ...
香港投资推广署和贸发局等在印度携手合办研讨会 推广营商优势及投资机遇
智通财经网· 2025-04-24 12:12
孟买世界贸易中心贸易及投资推广总监Priya Pansare表示:孟买世界贸易中心非常高兴与投资推广署共 同探索合作机遇发挥协同效应,促进印度与香港之间更紧密的经济联系。这是一个宝贵机会,透过分享 资讯、创新发展和促进贸易,联系双方市场、推动跨境投资,以及助力两地企业拓展业务。 吴国才在演讲中强调香港作为领先国际金融及商业枢纽的地位,同时拥有充满活力的初创生态圈、蓬勃 的资本市场,以及资讯、人才和资金的自由流通。他亦介绍了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该计划为高资产 净值人士及其家人提供具吸引力的居港途径。吴国才表示:十分荣幸能与印度具前瞻性的商界领袖交 流,并展示香港的最新发展。期望协助更多印度企业深入了解香港的有利位置、强大的资本市场及多元 人才库,从而支援他们拓展亚洲市场,甚至走向全球。 智通财经APP获悉,4月23日,香港投资推广署、香港驻新加坡经济贸易办事处和香港贸易发展局在孟 买合办研讨会。投资推广署助理署长吴国才在孟买和德里访问期间,与多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大型家族企 业、大型企业、家族办公室、企业创始人和企业家进行深入讨论,阐述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 并向他们介绍香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商机和投资 ...
“机遇湾区”主题采访活动在深圳启动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4-24 07:54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就 - 深圳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 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智能手表和手机产量分别占全国14.8%、24.1%和23.4% [1] - 深圳拥有创新载体超4000家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万家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1年全国首位 [1] - 全社会研发投入2236.6亿元 增长18.9% 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1] 前海合作区经济表现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3008.8亿元 同比增长8.6% 固定资产投资1691亿元 增长10.1% [2] - 进出口总额7066.5亿元 增长42.4% 实际使用外资266.5亿元 增长7.4% [2] - 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6148万人次 深中通道日均车流量8.2万车次 [1] 现代服务业发展布局 - 依托香港现代服务业优势 联动港澳打造优质高效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2] -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湾区经济 促进深港产业与功能优势结合 [2] - 加快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 [2] 产业融合与创新领域 - 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2] - 服务大湾区企业在人工智能、具身机器人、数据、细胞与基因、低空经济、海洋经济等领域创新发展 [2] - 前海拥有1个国际机场、6个港口码头、5个对外开放口岸及68公里黄金海岸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