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座舱
icon
搜索文档
24小时获超4万订单,吉利银河M9为何敢称“人民的M9”
新浪财经· 2025-08-26 15:05
产品定位与市场表现 - 吉利银河M9定位插电混动大型旗舰SUV 是品牌达成百万销量后推出的旗舰产品 [2] - 新车共推出六款车型 基础辅助驾驶版预售价19.38万-20.88万元 千里浩瀚辅助驾驶版预售价20.28万-25.88万元 [2] - 开启预售24小时内获得超过40000台订单 显示强劲市场热度 [2] 外观与尺寸配置 - 车身长度超过5.2米 宽度接近2米 轴距达3030mm 采用大六座布局 [2] - 整体造型大气舒展 契合当下国人审美 [2] 内饰与智能科技 - 采用双拼配色装饰 配备12.66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和30英寸贯穿多媒体触控屏 [2] - 首搭银河Flyme Auto 2新一代智能座舱 配备算力最高的高通8295P芯片 [2] - 配备双50W风冷无线快充和27扬声器Flyme Sound无界之声音响系统 [2] - 搭载全场景AI Agent智能体 行业首发"端到端AI语音大模型" [6] - 配备AI数字底盘 星睿AI云动力等智能配置 [6] 空间与舒适性 - 主驾座椅为多功能"撑腰椅" 配备转向自适应侧翼支撑和自适应腰托 [4] - 二排配备带腿托的独立座椅 三排座椅支持最大150°躺倒角度 [4] - 支持常用空间模式一键8调 拥有双侧沙滩椅模式 三排观影沙发模式 后排大床房等多种空间布局 [6] 动力系统与性能 - 基于GEA Evo原生架构打造 使用1.5T插混系统 [8] - 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20kW 最强版本配备3个驱动电机 [8] - 拥有4秒级百公里加速能力 支持华尔兹式掉头 漂移泊车等操作 [8]
富维股份稳步提升市场份额 全面布局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业务赛道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1:0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3.01亿元同比减少0.1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5亿元同比增长0.9% [1] - 扣非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13.33% [1] - 基本每股收益0.36元 [1] 业务布局与客户拓展 - 已建立成都佛山青岛天津四大产业基地及常州合肥上海等工厂 [1] - 进入国内多家知名车企配套体系 [1] - 上半年获得中国一汽集团内新项目53项包括红旗/大众/丰田/奔腾/解放等品牌 [1] - 获得中国一汽集团外新项目26项 [2] 技术创新与产能建设 - 智能座舱领域自主研发四款座椅调节电机并攻克控制算法关键技术 [3] - 第四代前端集成系统自研控制器通过车规级认证 [3] - 电子车间完成建设进入竣工验收阶段 [2] - 汽车轻量化产品项目进入PV阶段 [2] - 28kg超轻商用车车轮实现批量供货 [3] 新兴领域布局 - 与低空经济及具身智能领域企业开展技术交流 [2] - 塑料车门轻量化方案为新能源车减重提供新路径 [3] - 一体式铝冲压电池托盘进入验证阶段 [3] - 成立富维汽车镜合肥分公司拓展华中地区新能源业务 [2]
均胜电子半年报观察:智驾业务进入爆发期,机器人业务崭露头角
江南时报· 2025-08-26 10:12
智能驾驶业务突破 - 智能辅助驾驶业务获得超10亿元订单 并与Momenta联合突破某自主品牌高阶智驾域控项目 将于2026年量产 [1][2] - 获得某海外主机厂客户L2及L2++智能辅助驾驶订单 为海外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2] - 战略投资芯片公司新芯航途 基于其芯片平台开发高阶智驾域控制器 相关芯片已成功点亮并上车测试 [2] - 斩获某自主新能源品牌百万台区域控制器订单 与东风汽车 黑芝麻智能联合开发的舱驾一体化方案进入量产阶段 [2] - 与高通 地平线 黑芝麻智能等芯片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提供不同芯片平台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2] - 与Momenta等智驾方案公司在算法 传感器融合等核心技术方面优势互补 [2] 智能座舱与网联技术进展 - 推出中央计算单元 舱驾融合方案 域融合控制器 区域控制器等创新产品 部分已取得订单突破 [3] - 为全新国产宝马5系提供V2X解决方案并开始量产 [3] - 积极研究探索光模块在汽车上的应用 以满足高阶智驾和高速互联需求 [3] 机器人业务布局 - 成立全资子公司宁波均胜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 快速搭建人才队伍 [4] - 发布机器人电池管理系统 无线充电系统 传感器套件 机器人机甲等关键零部件 [4] - 推出行业首创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全域控制器胸腔及底盘总成 提供新一代解决方案 [4] - 与海外机器人头部企业 国内智元机器人 银河通用等建立合作关系 [4] - 与智元机器人签署战略协议 围绕机器人大小脑及关键零部件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定制化开发 测试验证平台建设等深度合作 订单逐步增加 [4] 资本平台建设 - 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2025年上半年已向港交所正式申请 [6] - 募集资金用于推动新一代智能汽车电子产品与前沿技术研发与商业化 产能建设 供应链体系建设 国际业务拓展 产业投资及并购 补充营运资金及偿还贷款等 [6] - 打造资本与产业联动的全球化资本运营平台 迎合国际投资者需求 [6] - A+H股全球资本平台便于资本运作 并购 投资等活动 加速业务拓展与产业整合 [6]
小米汽车公布全景图像生成方法专利 提升驾驶安全性
凤凰网· 2025-08-26 08:33
技术专利布局 - 公司公布"全景图像的生成方法、装置、车辆、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专利 涉及通过实时悬架高度校准相机外参并生成全景图像的技术方案 [1] - 该专利技术可提升智能座舱场景中的用户体验和驾驶安全性 [1] 显示系统配置 - 小米汽车此前推出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Xiaomi HyperVision)交互系统 采用1.1米超宽全景显示区域取代传统仪表盘 [1] - 系统集成三块Mini LED屏幕 实现108PPD超视网膜级高清显示与1200nits峰值亮度 [1] - 配备903分区控光技术及超黑显示涂层解决重影问题 [1] 量产技术应用 - 技术随首款SUV车型YU7实现量产 搭载PHUD虚拟全景抬头显示技术覆盖A柱到A柱贯穿式显示区域 [2] - 支持主副驾信息分区显示与五类信息卡片自由组合 可联动盲区影像辅助与SR路况显示功能 [2] - 车机系统搭载NVIDIA Thor芯片并配合激光雷达实现全场景辅助驾驶交互 [2]
华为乾崑靳玉志:数据不会说谎
观察者网· 2025-08-26 08:09
乾崑智驾业务表现 - 搭载乾崑智驾车辆达100万辆 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累计使用超1000万次 累计辅助驾驶里程40亿公里 [1] - 激光雷达发货量超100万个 [1] - 7月单月避免可能碰撞254万次 人均辅助驾驶里程近700公里 人均辅助泊车37次 [1] 智驾技术路径与行业趋势 - 辅助驾驶行业未来将更集中 竞争依赖数据量、算力和算法比拼 [3] - 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被视作取巧路径 华为一段式端到端方案被视为终极方案 [3] - 公共智能化平台对行业重要性凸显 数据驱动是技术核心 [3][4] - 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从2023年19%升至2024年预计50% 中国用户智能化需求强烈 [5] - 目标2025年具备高速L3能力及城区L4试点 2027年试点无人物流和城区L4规模商用 2028年无人物流规模商用 [5] 合作车型与市场拓展 - 28款合作车型上市 覆盖鸿蒙智行/阿维塔/深蓝/岚图等品牌 价格区间15万至100万元 动力形式含纯电/增程/燃油/混动 [5] - 与岚图/阿维塔合作后产品销量显著增长 奥迪燃油车A5L搭载乾崑智驾打破"仅电动车适配备智驾"认知 [5] - 豪华品牌必将考虑智能化 新能源高端品牌格局未定 中国车企迎高端化机遇 [5] 智能座舱生态建设 - 小艺语音累计调用24亿次 无缝流转累计1.4亿次 [6] - MoLA架构纵向打通应用生态/硬件/设备 华为成唯一同时提供车机/音响/屏幕供应商 [6] - 尊界S800搭载43扬声器 功放功率近3000W 通过自研算法实现空间音效 [6] - 横向基于MoLA打造AI Agent助手 打通多应用 9月将推送Harmony Space 5新版本 [6] - 软硬件一体化保障长期体验 分散供应商模式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6] 研发战略与商业理念 - 技术研发持续高投入 车BU自2014年起投资超10年实现当期盈利 [8] - 无明确商业化目标 坚持用户中心与长期主义 商业成果为自然结果 [8][9] - 产品匹配周期最快需6-9个月 价值最终由消费者购买意愿衡量 [9]
常熟汽饰(603035):1H25新能源客户放量 全球产能扩张
新浪财经· 2025-08-26 00:27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27.80亿元,同比增长17.2% [1] - 1H25归母净利润2.16亿元,同比下降15.6% [1] - 2Q25收入14.43亿元,同比增长9.8%,环比增长7.8% [1] - 2Q25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下降15.4%,环比增长46.7% [1] - 1H25毛利率15.4%,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 [3] - 2Q25毛利率15.8%,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 [3] - 2Q25归母净利率环比提升2.4个百分点至8.9% [3] 业务发展 - 新能源业务销售贡献占比达51.15%,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2] - 与零跑汽车、蔚小理等头部新能源企业合作持续深化 [2] - 金华、芜湖基地投产释放效能,肇庆、合肥新工厂逐步完工 [2] - 匈牙利基地和西班牙基地建设启动,并推进潜在客户报价 [3] - 累计获得发明专利46项,产品获红点设计大奖 [3] 费用与投资 - 2Q25期间费用率11.2%,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 [3] - 2Q25研发费用率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至4.8% [3] - 联营投资收益环比提升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测不变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10.5倍市盈率和2026年9.1倍市盈率 [4] - 目标价上调23.5%至20.00元,对应13.9倍2025年市盈率和12.1倍2026年市盈率 [4]
华阳集团系列二十-中报点评:单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9%,汽车电子和精密压铸业务持续增长【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8-25 12:0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Q2实现营收28.22亿元,同比增长28.10%,环比增长13.36% [2][3][11] - 2025Q2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28.52%,环比增长19.57% [3][11] - 2025H1总营收53.11亿元,同比增长26.65%,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18.98% [11] - 2025Q2毛利率19.5%,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净利率6.6%,环比提升0.4个百分点 [4][5][16] - 2025Q2四费率12.2%,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 [5][24] 分业务业绩 - 汽车电子业务2025H1收入37.88亿元,同比增长23.37%,毛利率16.91% [3][11][12] - 精密压铸业务2025H1收入12.92亿元,同比增长41.32%,毛利率24.22% [3][11][12] - 电子后视镜、座舱域控、车载摄像头等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 [9][12] - 精密压铸业务中汽车智能化零部件、新能源三电系统零部件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9][12] 客户与订单进展 - 前五大客户占比均衡,新势力及国际车企客户销售占比提升 [9][12] - 长安、北汽、小米、Stellantis、小鹏等客户营收大幅增长 [9][12] - 新获Stellantis、福特、上汽大众、长安、奇瑞、小米等国内外客户定点项目 [9] - 屏显示类、数字声学、电子后视镜等产品新订单额大幅增加 [9] 产品与技术优势 - HUD产品市占率位列国内第一,车载无线充电产品国内第一、全球第二 [12] - 推出舱泊一体域控、舱驾一体域控产品,在研中央计算单元 [9][33] - 国内率先量产VPD产品,AR-HUD实现3D景深效果 [36][46] - 2025H1研发投入4.40亿元,同比增长17.92%,占营收8.29% [27] - 拥有有效专利993项,其中发明专利433项 [27] 战略合作与产能布局 - 为华为M5/M7提供HUD、液晶仪表等产品,为小米SU7 Ultra配套翻转仪表屏、50W无线充电 [7][44] - 与芯驰科技合作开发AI座舱,基于X10芯片打造全民AI座舱处理器 [49] - 设立泰国、墨西哥子公司,推进惠州、上海、长兴、江苏等地产能扩建 [57] - 芜湖华阳技术公司成立,专注智能座舱显示系统及无线充电模块研发 [57]
均胜电子上半年毛利率持续提升,汽车智能化与机器人业务多点突破
全景网· 2025-08-25 11:2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3.47亿元 同比增长12.07% [1][2] - 归母净利润7.08亿元 同比增长11.13% [1] - 整体毛利率连续多季度提升 第二季度达18.4% 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 [1][2] - 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15.9% 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 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21.5% 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9.06亿元 [8] 业务进展 - 新获定点项目全生命周期金额312亿元 其中汽车安全业务174亿元 汽车电子业务138亿元 [5] - 新能源汽车相关新订单金额超206亿元 占比66% [5] - 与Momenta联合突破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域控项目 订单金额超10亿元 2026年量产 [1][5] - 战略投资智能辅助驾驶芯片公司新芯航途 相关芯片已成功点亮并上车测试 [1][5] - 为全新国产宝马5系提供V2X解决方案开始量产 [6] 技术创新 - 上半年研发投入24.88亿元 [4] - 推出中央计算单元、舱驾融合方案、区域控制器等创新产品 [6] - 开发零重力座椅安全解决方案、"J"系列平台型气体发生器、光学增强安全带等新型安全技术 [6] - 研究光模块在汽车上的应用 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容量 [6] 全球化运营 - 海外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3.0个百分点至17.8% [3] - 欧洲区域毛利率显著提升 美洲区域改善措施逐步见效 [3] - 通过供应商优化、产能迁移等措施持续降低原材料成本 [3] - 依托全球化优势赋能海外车企智能电动化变革与中国车企出海 [7] 机器人业务 - 成立全资子公司宁波均胜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 [8] - 提供机器人大小脑控制器、能源管理模块、机身材料等关键零部件 [8] - 与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等国内外头部企业达成合作 [8] -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定制化开发 [8] 资本运作 - 近三年累计分红8.6亿元 实施回购4.2亿元 [9] - 今年完成2.22亿元股份回购注销 [9] - 控股股东及管理层增持公司股份 [9] - 向港交所申请主板上市 打造国际化资本平台 [9]
估值220亿独角兽递表 3年累亏26亿元的斑马智行赴港IPO
中国经营报· 2025-08-25 07:12
中经记者 夏治斌 石英婧 上海报道 汽车行业已全面迈入智能化竞争的下半场,智能座舱作为人机交互的核心载体,正成为车企争夺用户心 智的关键战场。与此同时,布局智能座舱领域的企业也纷纷角逐资本市场。 8月21日,阿里巴巴发布公告,拟分拆斑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斑马智行"),并在香港 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独立上市。而在阿里巴巴发布公告的前一天,港交所披露了斑马智行的上市申 请文件,联席保荐人为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和国泰君安国际。 据2025年6月26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斑马智行的估值达到220亿元,位列榜单 第331位。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斑马智行诞生于2015年,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联手发起的互联网汽车基 金孵化而来,自诞生之日起便自带"互联网巨头+整车龙头"双重基因。 招股书显示,斑马智行本次IPO募资金额将用于加强研发投入、增加中国市场份额、拓展全球市场、支 持业务收购及扩张计划,以及补充营运资金等。除此之外,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阿里巴巴持有斑马 智行约44.72%的股份。上汽集团持有斑马智行34.34%的股份。 不过,斑马智行仍处于亏损阶段。招股书显示,20 ...
中报揭示佑驾创新“布局即兑现”路径显效:收入大增46%,L4业务突破成新增长极
智通财经· 2025-08-25 05:50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灵活战略和持续创新实现多元化发展 形成智能驾驶 智能座舱和车路协同三大业务协同并进的格局 [1][2][8]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46.1%至3.46亿元 毛利率提升0.9个百分点至15% 三大业务板块均实现高速增长 [3] - L4级自动驾驶业务实现关键突破 收入超千万元 物流车等新业态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1][5][10] 财务表现 - 总收入3.46亿元 同比增长46.1% 其中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收入2.41亿元(占比69.8%) 同比增长32.4% [3][4]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收入0.61亿元(占比17.6%) 同比增长99% 车路协同业务收入0.39亿元(占比11.2%) 同比增长63.4% [3][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超过50% 公司处于战略性亏损阶段但现金流充足 [9][10] 业务进展 - 智能驾驶板块新增4个中高阶辅助驾驶项目和6个车型平台项目 推出iPilot 4 Plus和iPilot 4 Pro两款新产品 [4] - L4自动驾驶业务在苏州完成首个无人小巴项目交付 累计获得10余个项目 覆盖黑龙江 上海 杭州等多地 [5] - 智能座舱业务推出"智能管家BamBam"大模型解决方案和iCabin Lite一体机产品 [5] 战略布局 - 采用渐进式多元化发展策略 三大业务复合增长率显著:智能驾驶(33.3%) 智能座舱(621.1%) 车路协同(848.7%) [9] - 成功切入海外市场 产品覆盖欧盟 澳大利亚 墨西哥等国家 并通过国际Tier 1企业进入国际整车厂供应链 [6] - 已完成680万股配售 资金将重点投向中高阶辅助驾驶与L4自动驾驶研发 [9] 成长前景 - 无人物流车进入开放道路测试阶段 预计第四季度正式交付 干线运输 机场及矿山等场景具备商业化潜力 [10] - 累计为42家汽车整车厂量产交付产品 上半年新增18个项目定点 [7] - 机构预测2027年实现扭亏为盈 当前资产负债率低且现金充足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