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造业回流
icon
搜索文档
中方稀土管制效果明显,美企放话:明年我们就会有所作为
搜狐财经· 2025-06-17 08:23
稀土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控制全球70%稀土矿开采量 85%精炼产能以及约90%稀土金属合金和磁铁产量 在全球稀土加工领域具有垄断性控制权 [3] - 美国70%稀土化合物和金属进口来自中国(2020-2023年数据) 目前正加速搭建自主稀土供应链 [1][3] - 美国稀土制造商宣称明年能有所作为 磁铁制造厂年产能达4-5亿块磁铁 [1] 美国稀土供应链战略 - 中美贸易战导致美国稀土供应岌岌可危 美国企业宣布要一年改变现状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1][3] - 部分美国学者对本国稀土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 认为属于美国的世纪即将结束 [3] 医药行业供应链依赖 - 美国超过60%日用药物和原材料来自中国 中国控制着美国药品供应命脉 [5] - 美国药企阿莫西林生产所需原材料80%依赖中国供应 [5] - 制造业回流政策可能导致美国药企放弃市场 最坏结局是美国人无药可用 [7] 中美贸易关系影响 - 特朗普政府推行制造业回流和全球对等关税政策 使美国元气大伤 [5] - 中国在贸易谈判中持有稀土和医药双重优势筹码 准备应对任何贸易发展态势 [7]
美国第三大储能巨头倒了!
鑫椤储能· 2025-06-17 07:42
核心观点 - 美国储能系统集成巨头Powin因供应链空心化、政策混乱和技术优势丧失而破产,揭示了美国储能产业在全球化竞争中的结构性缺陷 [5][14][30] 公司发展历程 黄金年代 - 公司1989年成立初期从事消费品业务,2010年设立储能部门试水 [7] - 2016年抓住美国储能市场爆发机遇(同比增长200%),推出革命性BP-OS系统,支持多厂商电池接入 [7] - 通过加州Aliso Canyon紧急储能项目(2MW/8MWh)6个月交付创纪录,确立行业地位 [8] - 2024年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合作伙伴,员工规模曾达500人 [10][11] 商业模式缺陷 - 轻资产模式依赖采购中国电池(90%来自宁德时代等8家厂商)进行简单组装 [13][19] - 利润主要来自设备价差和软件服务,研发投入不足导致技术壁垒薄弱 [13] - 2023年产品曝出3起事故,暴露热管理和防水设计缺陷 [32] 政策冲击 关税影响 - 特朗普145%锂电池关税直接击穿成本线 [17] - 叠加301关税(7.5%)、ITC政策本土化要求等复合政策压力 [20] - 韩国厂商缺乏磷酸铁锂产能,替代方案至少需等到2026年 [21] 行业对比 - 同行Fluence 22财年毛利率-5.2%,负债率108%,近年才回升至5-10% [22] - 美国企业20英尺集装箱储能成本达900美元/kWh,中国厂商已压至700美元以下 [29] 中国竞争 技术突破 - 宁德时代"天恒"系统实现6.25MWh集成与5年零衰减 [29] - 亿纬锂能628Ah电芯系统能效达95.5% [29] - 全球储能电芯TOP10中中国占据前九席 [28] 垂直整合 - 中国厂商直接推出集成产品,2024年全球储能系统出货前十占六席 [28] - 比亚迪魔方系统采用CTS电芯直集成技术,容量达6.432MWh [29] 行业应对策略 - 特斯拉复制gigafactory模式垂直整合供应链 [31] - Fluence转向软件服务和电力交易算法 [31] - ESS开发铁基液流电池长时储能技术(200MW/2GWh项目) [31] - GE Vernova等采用近岸生产策略迁至墨西哥、印度 [32] 财务危机 - 负债超3亿美元,拖欠宁德时代3.1亿元货款 [1][2] - 累计欠款包括韩国ACE Engineering 1亿美元、青岛中集普威4900万美元等 [2] - 破产前获KKR 2亿美元贷款并高调发布Pod Max新品 [3]
特朗普赚大了,关税措施被批准,制造业回流了,稀土也要有了!
搜狐财经· 2025-06-13 00:04
关税政策与法律支持 - 联邦上诉法院判决支持特朗普政府继续实施关税政策,为其提供了法律依据 [1] - 该判决为特朗普2024年可能重新实施关税政策奠定了基础 [1] 企业反应与投资调整 - 通用汽车计划未来两年在美国本土投资40亿美元,扩大密歇根、堪萨斯、田纳西三大工厂的生产规模 [5] - 通用汽车此举旨在支持美国就业和本土制造,同时争取关税豁免以减少每年40-50亿美元的潜在损失 [5][6] - 福特汽车上调新车价格,预计2025年下半年涨幅为1.5% [6] 行业影响与成本压力 - 尽管企业加大本土投资,但成本上升问题显著,中小企业面临更大压力 [11] - 5月CPI数据显示新车和二手车价格分别下降0.3%和0.5%,与关税政策预期效果不符 [6] - 零售业囤货和能源价格下跌是CPI数据走低的部分原因 [6] 供应链与全球冲击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全球供应链混乱,稀土供应短缺问题尤为突出,美国库存仅能维持2-3个月 [9] - 汽车、机器人、新能源行业受稀土短缺影响严重,问题比芯片荒更严峻 [9] - 美国试图寻找替代稀土供应渠道,但仍依赖中国,商务部批准部分民用稀土进口以缓解危机 [11] 通胀与货币政策博弈 - 特朗普呼吁美联储降息1%,以降低债务利息支付压力,但美联储未予回应 [9] - 副总统万斯批评美联储货币政策,但市场预期降息可能推迟至9月之后 [9] - 若6月通胀数据继续下降,美联储可能放松政策,但商品涨价传导或导致CPI回升 [13] 全球贸易与产业链挑战 - 欧美企业面临本土生产与全球市场的权衡,供应链转移难度大 [14] - 稀土、芯片、汽车等关键行业供应链高度依赖全球协作,难以通过关税政策完全切割 [14] - 关税政策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长期影响尚不明确 [19]
2025年中期美股策略观点:溢价收敛,龙头为先-20250611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1 02:16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中期美股经历深“V”反弹,驱动力为盈利上修和ERP下修,无风险利率负贡献,行业表现分化,资金流向散户和零售投资者 [3] - 特朗普政策面临经济和金融约束,财政空间易下难上,下半年政策重点和潜在税收政策或影响美股 [3] - 美国双赤字问题需时间换空间,美元走弱或成解决债务困境选择,影响美股长期估值溢价 [3] - 下半年美股高位震荡,关注AI产业链、制造业回流和金融创新结构性机会,同时警惕政策不确定性和风险 [3][4] 分组1:Q2“踏空”的反弹:弱预期 vs 强现实 - 二季度美股深“V”反弹,盈利未下修,估值距高点-4%,标普500小幅上涨,EPS贡献,PE拖累 [7][9] - 美股主要跌幅在2 - 4月,关税发布是下跌核心要素,4月9日后暂缓关税美股修复,5月22日后国债拍卖遇冷持续震荡 [9] - 本轮反弹中对冲基金和外资仓位低,散户和零售投资者是主力 [3][10] - 宣布关税后周期和消费板块跌幅大,关税暂缓后对华销售占比高的电子、计算机和纺织服饰反弹大 [13] 分组2:长期来看,美元黄昏中美股难有超额收益 - 特朗普改革不确定影响美股,美国“K型复苏”严重,贫富差距和分配问题成政治矛盾 [17] - 特朗普上任后解决财政问题,但财政收入不足,减税法案中长期将致财政赤字上升 [21][23] - 全球资金持续减配美股,增配中、欧、日股市,资金“去美元化”,美股配置比例下滑 [28][31] - 美元进入黄昏阶段,美股估值中枢面临下移风险,1990年后美股估值和美元指数正相关 [32][35] - 历史上美元走弱期间美股正收益但跑输其他市场,外资视角考虑汇率后为负收益,美元走弱时必需消费、周期偏强,金融、科技跑输 [38][40][45] 分组3:下半年高位震荡是基准假设,积聚的流动性风险有待释放 - 美股估值不便宜,小盘好于大盘,医疗保健和能源估值低,亚马逊性价比高,M7中部分公司估值有变化 [57][58][59] - 关税和高利率下美国经济未来1 - 2季度有下行压力,消费信心指数下行,经济衰退风险可控 [61] - “特朗普put”和“美联储put”预期存在,三季度通胀偏强,美联储政策空间受限,四季度新主席提名明朗或有“fed put” [67] - 关注美债利率定价逻辑切换对美股影响,当前美债利率上行由期限溢价推升,继续上行美股承压 [70] - 美股是通胀性资产,涨价周期支撑盈利,名义增长向上,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有预测盈利增速 [71][73] 分组4:围绕美国竞争力提升以及财政平衡诉求,关注AI产业链,制造业回流、金融创新的结构性机会 - M7盈利优势收窄趋势过半,下半年盈利差将进一步收窄,相对收益或收窄 [83][84] - 关注反转趋势向上的行业 [86] - 关注AI产业链、制造业回流、金融创新的结构性机会 [4][82]
美国人发现剧情正疯狂反转,特朗普的制造业回流,是指回到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6-11 01:52
在这个情况下,美国人才发现剧情疯狂反转。因为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导致美国汽车、军工、半导体等多个行业受到冲击,不只是战机、雷达、卫星、汽车 需要稀土,最简单的电机磁体也需要稀土。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由于即将陷入停产困境,美国四家大型汽车制造商,正考虑将部分汽车零部件转移到中国。 把没完成的零部件运往半个地球之外,安装指甲盖大小的磁铁,这会极大增加制造成本和时间,而且还有关税,最终结果就是美国厂商会将更多产业链迁往 中国,压缩制造成本,要么只能使用旧式电动机技术,取消部分高端功能。这条新闻底下有不少美国人回过劲来了,"剧情大反转",特朗普的关税本意是要 让制造业回流本土,但这感觉适得其反了,"特朗普同志将制造业送往中国"......原来特朗普的制造业回流是指回到中国? 在4月,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全世界加征"对等关税",随即中国对多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时隔2个月,多国储备已经快耗尽了,中国是全球 最大的稀土磁铁供应国和出口国,这严重影响到了半导体、汽车产业的供应链。欧洲方面表示,因为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多家欧洲汽车工厂和生产线关闭 了,印度也紧急派代表赴华磋商。 欧洲情况相对好点,毕竟很多德国、法国车企大 ...
美银证券报告:制造业“回流美国”雷声大,与实际产能落地之间仍存很大差距
环球时报· 2025-06-10 22:47
制造业回流政策效果 - 美国政府通过关税手段推行制造业回流政策 但企业回流意愿有限 更倾向将产能转移至友好国家或邻近市场 [1] - 仅1/5分析师预测美国制造业将出现大规模回流 2/5分析师呼吁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涉及国家特定领域的企业加快回流速度 [1] - 美国制造业就业指数持续下降 目前仅占整体就业比重的8% [1] 企业供应链布局趋势 - 近半数分析师认为高关税政策不会对企业决策产生实质影响 企业更看重供应链灵活性与风险分散 [2] - 越南 泰国 印度是最受青睐的三个替代基地 墨西哥因地理接近和劳动力成本低廉被视为稳定中长期外包基地 [2] - 地缘政治风险成为企业布局全球供应链时考虑的三大因素之一 [2] 制造业回流实际进展 - 2025年制造业回流指数较去年下挫311个基点 [2] - 过去一年美国制造业产值增幅仅为1% 高调宣布回流计划与实际产能落地存在很大差距 [2] 重点回流行业 - 电子电气 运输设备 金属矿业以及生物科技等行业被呼吁加快回流速度 [1]
美国,恨铁不成钢
搜狐财经· 2025-06-10 02:10
钢铝关税,翻倍! 日前,美国将进口自除英国外所有贸易伙伴的钢铝产品关税,从目前的25%上调至50%。 消息一出,立即迎来多方强烈反对: 在白宫3日发布公告的当晚,加拿大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说,美方加倍征收钢铝关税"非法且不合理"。 总理卡尼称,如果谈判未能成功取消美国政府的关税,加拿大准备对美国进行反击。 首先,是特朗普政府老生常谈的"里子"问题——制造业回流。 特朗普5月表示,此举是为了保护美国钢铁产业。他说,外国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仍可以应付目前25% 的钢铁关税,但关税提高到50%后,这些企业将无计可施。 正如他向美国工人喊话,"这意味着没有人能够抢走你们的产业。" 在美国政府看来,加征关税可以实现钢铝生产本土化,有望拉升就业率。 "铁锈带"是本次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的重要票仓,"制造业回流"是大选时吸引选票的理由,因此加征钢 铝关税成了本届美国政府安抚选民的必行之举。 特朗普第一任期就对钢铝加征关税,此次依旧从钢铝下手,是"铁了心"要拉低美国对进口钢铝的依赖。 三里河注意到,特朗普曾在5月表态称关税政策旨在促进坦克和科技产品的国内制造,而不是运动鞋和 当地时间2025年6月4日,加拿大安大略省汉密尔顿,阿赛 ...
关税休战后,特朗普调转“枪口”,全面暂停12国公民进入美国
搜狐财经· 2025-06-06 09:18
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谈判筹码,好让中国放开管制的稀土,奈何中国始终不松口。 没成想,特朗普政府不想着如何和中国改善关系,反而在6月4日全面暂停12国公民进入美国,变相将盟 友推开。 前言 关税休战至今,特朗普政府依旧小动作不断,前一秒还在指责中国违反协议内容,下一秒自己却宣布拒 绝对华出口乙烷。 为何特朗普在关键时刻不去寻找盟友,反而将他们一脚踢开?美国对中国的管制真就一点办法没有吗? 中美关税 大多数人聊贸易,会想到钢铁、汽车、芯片,可很少有人意识到,美国真正的痛点之一,便是深埋在土 壤里的稀土。 这东西不起眼,却是现代工业和国防的骨架。2025年5月出炉的一份国防报告,估计让华盛顿不少人倒 吸一口凉气。报告说得清楚,美国七成多军用设备,从战舰到最牛的F-35,关键材料都得指望某个特定 国家的稀土供应。 这不是可有可无的小零件,隐形战机得靠它做涂层,雷达离不开它,就连飞机引擎里抵抗高温的隔热 层,也是它的功劳。卡住这口稀土供应,等于是用一把手术刀,直接捅到了美国军工产业的心脏。它不 像炸弹那样引人注目,却能带来缓慢而致命的损害。 更让人捏把汗的是,全球重稀土市场,几乎全被那个国家攥在手里,份额高达99%。 ...
美国商务部长:制药、飞机零部件和汽车制造业需要回流。
快讯· 2025-06-05 16:27
行业回流趋势 - 美国商务部长强调制药、飞机零部件和汽车制造业需要回流至美国本土 [1]
中方一句话,打了美国脸,中国稀土管制,让特朗普的关税战成笑话
搜狐财经· 2025-06-05 10:28
中美高层通话动态 - 白宫频繁释放中美高层即将通话的信号,但中方明确回应"没有可以提供的消息",表明在美国未做出实质性让步前不会进行谈判[1][3][5] 美国对华政策矛盾性 - 美国在实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撤销中国留学生签证等制裁措施的同时,又迫切要求与中国对话[7] - 美国商务部暂停向中国商飞出售产品和技术,并限制半导体技术出口,作为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报复[7] 稀土产业战略地位 - 中国控制全球70%稀土产量,并拥有成熟的稀土开采和分离技术,形成难以替代的产业优势[11] - 稀土短缺已导致美国汽车制造商面临停产风险,部分企业考虑将未组装零件运至中国加工后再返销[11]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警告称稀土短缺可能导致生产延误或中断[9] 产业连锁反应 -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影响全球汽车、航空航天、半导体及军工产业链[9] - 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因稀土短缺面临实施障碍,可能出现产业再度外流现象[13] 中美经贸博弈态势 - 中国将稀土管制作为反制美国关税战的有效手段[5] - 美国试图通过技术制裁向中国传导压力,但未能改变稀土供应格局[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