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转型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GDP重返全国前十,温州、徐州冲刺万亿之城
搜狐财经· 2025-08-15 18:10
省级GDP表现 - 江苏GDP总量达66967.8亿元,稳居全国第二 [2][3] - 浙江GDP增速5.8%,领先长三角,总量45004亿元 [2][3] - 安徽GDP增速5.6%,总量25723亿元 [2][3] - 上海GDP增速5.1%,总量26222.15亿元,全国排名升至第9位 [2][3] 市级GDP表现 - 长三角9座万亿之城上半年GDP均超5000亿元,上海、苏州、杭州分别达26222.15亿元、13002.35亿元、11303亿元 [9] - 温州、徐州GDP接近5000亿元,分别为4831.9亿元、4509.3亿元 [9][10] - 绍兴GDP首次突破4000亿元,滁州和湖州首次突破2000亿元 [12] 产业结构 - 上海第三产业占比79.09%,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达3637.29亿元 [4] - 江苏、浙江、安徽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为55.0%、59.82%、56.33% [6] - 安徽第二产业增速6.4%,领先长三角 [6] 城市增速亮点 - 17座城市GDP增速超6%,舟山以6.9%领跑,绍兴、淮安以6.8%并列第二 [13] - 合肥增速6%,领先万亿GDP城市 [10] - 南通GDP增速5.8%,超越合肥升至长三角第7位 [10] 区域经济动态 - 浙江过半地级市增速超6%,民营经济活跃,营商环境成效显著 [14] - 盐城GDP反超扬州,优势9.3亿元 [14] - 温州、徐州将2025年定为冲刺"万亿GDP城市"关键年份 [10]
上海GDP重返全国前十,温州、徐州冲刺万亿之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14:53
长三角经济总量与增速 - 2025年上半年长三角三省一市GDP总量达163916.95亿元,稳居"15万亿台阶"之上 [2] - 江苏GDP总量最大(66967.8亿元),浙江增速最快(5.8%),江苏(5.7%)、安徽(5.6%)增速均高于全国(5.3%)[2][6] - 上海GDP达26222.15亿元,同比增速5.1%,排名从全国第11升至第9位 [5][6] 万亿GDP城市表现 - 长三角9座万亿之城上半年GDP均突破5000亿元,上海(26222.15亿元)、苏州(13002.35亿元)、杭州(11303亿元)领跑 [3][10][11] - 温州(4831.9亿元)、徐州(4509.3亿元)接近5000亿元大关,均将2025年定为冲刺"万亿GDP城市"关键年 [10][11] - 合肥增速达6%,南通赶超合肥升至长三角第7位 [11] 第三产业主导与区域差异 - 上海第三产业占比达79.09%创历史新高,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14.6%(3637.29亿元),贡献GDP增长1.7个百分点 [6][7] - 江苏、浙江、安徽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为55.0%、59.82%、56.33%,安徽第二产业增速6.4%领先长三角 [8] - 浙江过半地级市增速超6%,舟山(6.9%)、绍兴(6.8%)、台州(6.6%)表现突出,民营经济活跃为重要驱动 [14][15] 新兴城市与增长亮点 - 绍兴GDP首次突破4000亿元(4158亿元),滁州(2124.6亿元)、湖州(2080.4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 [13] - 17座城市增速≥6%,盐城反超扬州(3791.5亿元 vs 3782.2亿元),滁州排名上升1位 [13][15] - 南京上半年GDP首次突破9000亿元(9179.18亿元),常州首次突破5000亿元(5079.13亿元) [11]
长三角半年瞰:上海GDP重返全国前十,浙皖多地增速破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11:0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孙燕上海报道 近日,长三角41市半年报陆续出炉。作为占全国近1/4经济总量的区域,长三角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风向标,每半年21世纪经济报 道都会对区域内41市进行全面梳理和观察,以期寻找长三角经济持续增长的秘诀,助力新质生产力活力不断涌现。 本篇是长三角41市半年瞰的第一篇: 2025年上半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GDP总量达163916.95亿元,稳居"15万亿台阶"之上。 从省级层面看,江苏GDP总量最大,达66967.8亿元,稳居全国第二;浙江GDP增速最快,达5.8%,江苏、安徽增速也高于全国 增速。 从市级层面看,长三角9座万亿之城的上半年GDP均突破了5000亿元,温州、徐州也接近5000亿元大关。此外,绍兴GDP首次突 破4000亿元,滁州和湖州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上海重返全国前十 增速方面,三省增速均高于全国(5.3%)。其中,浙江增速达5.8%,领先长三角;江苏同比增长5.7%,安徽增速达5.6%;上海增 速达5.1%,与一季度持平,高于上海全年GDP增速5%的发展目标。 从三产结构看,第三产业仍然是三省一市经济的主引擎。 上半年上海第三产业增长5.4%,占比 ...
长三角半年瞰①:上海GDP重返全国前十,浙皖多地增速破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10:59
省级GDP表现 - 长三角三省一市2025年上半年GDP总量达163916.95亿元 稳居15万亿台阶以上 [1] - 江苏GDP总量66967.8亿元 居全国第二 浙江GDP总量45004亿元 居全国第四 安徽GDP总量25723亿元 居全国第11 上海GDP总量26222.15亿元 从全国第11升至第9 [1] - 浙江GDP增速5.8% 领先长三角 江苏增速5.7% 安徽增速5.6% 上海增速5.1% 三省增速均高于全国5.3%水平 [2] 第三产业主导地位 - 上海第三产业占比达79.09% 创历史新高 其中信息服务业增加值3637.29亿元 同比增长14.6% 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 [2] - 江苏 浙江 安徽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为55.0% 59.82% 56.33% 均超过50% [4] - 上海服务业贡献显著 金融业受中概股回归提振 物流业保持优势 但制造业贡献较小 [3] 第二产业增速差异 - 安徽第二产业增加值9938亿元 增长6.4% 领先长三角 江苏第二产业增加值28391.1亿元 增长5.5% 浙江第二产业增加值16952亿元 增长5.6% 上海第二产业增加值5445.91亿元 增长3.9% [4] -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9.1% 有望提升制造业占比 [4] 万亿GDP城市表现 - 长三角9座万亿之城上半年GDP均突破5000亿元 上海26222.15亿元 苏州13002.35亿元 杭州11303亿元 南京9179.18亿元 宁波8861亿元 无锡7735.15亿元 南通6581.2亿元 合肥6514.7亿元 常州5079.13亿元 [4][5][6] - 合肥增速6% 领先万亿GDP城市 南通增速5.8% 超越合肥升至长三角第7位 [4][6] - 温州GDP4831.9亿元 增速6% 徐州GDP4509.3亿元 增速6.2% 接近5000亿元大关 均冲刺万亿GDP城市 [4][6] 其他城市经济亮点 - 绍兴GDP首次突破4000亿元 达4158亿元 滁州和湖州GDP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 [1][7] - 17座城市GDP增速达到或超过6% 舟山以6.9%领跑 绍兴和淮安以6.8%并列第二 台州 丽水 黄山以6.6%并列第三 [8][9] - 盐城以3791.5亿元超越扬州3782.2亿元 上升至长三角第13位 滁州上升至第24位 [9]
税收数据显示:“两新”政策实施以来成效明显
央视新闻· 2025-08-15 09:03
政策实施成效 -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一年多来成效持续显现 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提振消费需求 畅通经济循环等方面发挥作用[1] - 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7.3% 其中工业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9.8%[1] - 信息传输软件业和科技服务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近三成 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1] 消费领域表现 - 日用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44.5% 家具零售额同比增长30.1%[1] - 智能化消费需求激增 服务型机器人制造业销售额增幅超50%[1] - 全国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81.7% 增长势头迅猛[1] 产业联动效应 - 零售业需求持续增长带动制造业企业推进设备更新升级[1] - 形成从政策驱动到需求释放再到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1] - 截至今年7月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 经济内循环更加顺畅[1]
税收数据显“两新”政策成效 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81.7%丨数据看板
搜狐财经· 2025-08-15 08:45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政策整体效果 - 政策推行一年多来在促进转型升级、提振消费需求、畅通经济循环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 - 形成"政策驱动-需求释放-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 [2] 设备更新领域 - 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7.3%(2024年4月-2025年7月) [1] - 工业企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9.8% [1] - 信息传输软件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27.8% [1] - 科技服务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28.3% [1] - 民营企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9.3% [1] 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 - 日用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44.5% [1] - 视听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22.8% [1] - 家具零售额同比增长30.1% [1] - 卫生洁具零售额同比增长13.6% [1] - 服务型机器人制造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1.1% [1] - 全国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81.7% [1] 经济循环影响 - 政策直接拉动全国零售业需求增长 [2] - 带动制造业企业设备更新升级 [2] - 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 [2]
IMF上调中国2025增速至4.8% 外资齐增预期 市场信心高涨
搜狐财经· 2025-08-14 23:56
近期,多家外资金融机构密集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这一现象引发广泛关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中国2025年经济增速预测值上调至4.8%,较4月预 测提升0.8个百分点。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野村等知名投行也纷纷调高预期,上调幅度在0.3至0.7个百分点之间。这种集体性的预期调整背后,反 映出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增强。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紧密配合,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促消费、化解地方债务、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等措施同步推进,有效提振内需和市 场信心。上半年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5%,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 消费、扶持小微企业。 核心CPI回升反映扩内需政策持续显效。7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家用器具、文娱耐用消费品等价 格环比涨幅明显,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环比涨幅均高于季节性水平。 近期出台的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等政策安排,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生育补贴、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等惠民生举措 密集落 ...
越秀资本子公司参与重组纾困 助力实体企业转型升级
证券日报网· 2025-08-13 10:45
*ST松发重大资产重组 - *ST松发通过重大资产重组置出陶瓷制造产能并注入恒力重工100%股权 实现从传统陶瓷制造向海洋高端装备制造转型 [1] - 恒力重工主营业务涵盖大型船舶建造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端重型机械制造 配套募集资金将用于高端船舶智能制造与研发设计项目 [1] - 广州资产作为最大内资机构投资人参与*ST松发增发认购 将成为第八大股东 [1] *ST松发历史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02年 2015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原主营业务为日用陶瓷制造 [1] - 因行业竞争加剧 市场需求萎缩 多次转型未果 2025年1月触发财务类退市指标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 广州资产战略布局 - 广州资产作为广东省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聚焦上市公司纾困与产业价值提升 已投资广东榕泰 仁东控股等多个纾困项目 [2] - 公司深化投行化转型战略 围绕广东省委"1310"部署 服务区域金融风险化解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2]
越秀资本:子公司参与重组纾困 助力实体企业转型升级
全景网· 2025-08-13 04:53
公司重组与转型 - *ST松发通过重大资产重组置出陶瓷制造产能并注入恒力重工100%股权,实现从传统陶瓷制造向海洋高端装备制造赛道转型 [1] - 恒力重工主营业务涵盖大型船舶建造、海洋工程装备及高端重型机械制造,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中海洋装备制造业的民营企业标杆 [1] - 配套募集资金将用于高端船舶智能制造与研发设计项目,提升公司整体实力及行业竞争力 [1] - *ST松发因触发财务类退市指标于2025年1月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此次重组旨在化解退市风险并实现产业跃迁 [1] 股东与投资方 - 广州资产作为*ST松发增发认购的最大内资机构投资人,将成为其第八大股东 [1] - 广州资产是广州越秀资本控股集团的控股子公司,专注于上市公司纾困与产业价值提升 [1][2] 行业背景与公司历史 - *ST松发原主营业务为日用陶瓷制造,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市场需求萎缩,多次转型尝试未果 [1] - 公司成立于2002年,2015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1] 广州资产战略布局 - 广州资产推动投行化转型战略,聚焦上市公司纾困与产业价值提升,已投资广东榕泰、仁东控股等多个项目 [2] - 未来将继续深化投行化转型,围绕广东省委"1310"部署,服务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并化解区域金融风险 [2]
城市变“型”记丨中原“油城”变“新城”——看传统石油城市濮阳如何实现破局重生
河南日报· 2025-08-12 23:44
城市转型背景 - 濮阳因中原油田开发而兴,1983年建市时油田相关命名彰显油城底色[1] - 2011年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石油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仅为高峰期的4.6%和5.8%[3][4] 传统产业技术升级 - 文留采油厂通过新技术使13口新井日均产油5吨,地质储量空白区转为潜力层[5][6] - 文东采油管理区数智改造抽油机使故障停机率同比下降30%[8] - 中原石油工程公司海外收入达50.39亿元,钻头产品合格率稳定,在中亚市场占有率持续扩大[8] 新材料与新能源布局 - 盛源集团从原油运输转型至生物基PC新材料,产品单价从几千元/吨跃升至十几万元/吨[11] - 南乐县以玉米芯为原料生产可降解材料,形成完整产业链[12] - 君恒生物年产30万吨生物航油,规模全国第一并获民航适航认证[14] 氢能与风电发展 - 濮阳建成国内单套最大PEM电解水制氢装置,并启动百千瓦级SOEC制氢项目[15] - 华能濮阳500兆瓦风电场投产,形成"绿电-绿氢-绿色化工"产业闭环[15][17] 工业空间再利用 - 中原储气库群成为国内最大战略储气库群,覆盖7省2市4亿人口用气需求[18] - 废弃油田仓库改造为工业设计创意中心,成为网红打卡地标[19] 转型成效数据 - 2024年GDP突破2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领跑全省[21] - 民生支出占比达76.5%,财政支出结构显著优化[22] 其他油城转型案例 - 克拉玛依布局大数据算力产业,目标2025年算力达10万P[24] - 大庆转型工业旅游,以铁人精神吸引研学客流[24] - 茂名打造生态公园体系,空气质量优良率居广东省前列[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