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搜索文档
滨州粮食产业多项成绩亮眼,粮食食品产业营业收入达955亿元
齐鲁晚报网· 2025-09-26 08:15
向"优"提升,粮食产业稳中提质 发布会介绍,2025年全市粮食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目标为"突破2100亿元",上半年全市粮食食品产业 营业收入达955亿元,超出预定目标16.5%。 9月24日,记者在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亮进度"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 市粮食和储备局专场上获悉,2025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粮食和储备局紧紧围 绕"113388"工作体系,盯关键、强核心、塑优势,2项工作纳入国家级改革试点,荣获"全国粮储系统先 进集体""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香港、江西等30余批次考察团来滨学习调研,"全国粮食看滨州"的影 响力越来越强。 品牌建设卓有成效。6家企业11款产品入选2024年度"齐鲁粮油"暨省级"好粮油"产品,"齐鲁粮油"产品 达到73个,占全省30%。中裕、渤海、长寿花、香驰四个品牌上榜"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品牌 总价值达139.74亿元。组织参加"齐鲁粮油"中国行等大型展销活动7次,第112届成都糖酒会中,首次特 设"粮油金三角"展区,14家企业近百种产品参展。 向"稳"发展,粮食安全保障有力 改革试点先行先试。中裕食品入选粮油适度加工标准 ...
坚定技术立业!小米17系列手机等新品在京发布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26 08:08
公司战略与研发投入 - 公司持续高端化战略并坚持硬核科技研发投入 [1] - 公司未来五年计划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投入1000亿元 [2] - 公司从互联网公司转型为硬核科技公司 坚定投入底层核心技术 [2] 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 - 小米17 Pro系列背屏创新智能手机交互模式 提供个性化表达和影像游戏新体验 [1] - 公司推出小米汽车定制服务 提供车漆轮毂内饰等26项个性选配 [1] - 公司自主研发首款3纳米旗舰处理器"玄戒O1" 性能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1] - 公司成为全球第四家具备3nm先进制程设计能力的科技公司 [1] 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 公司2020年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元 [2] - 小米手机业务持续站稳国内4000至5000元价位市场份额第一 [2] - 公司第二季度在欧洲市场份额超越苹果 [2] - 公司成为首家横跨手机汽车家电三大领域的科技公司 [1]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企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在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持续突破 [2] - 国产手机在技术设计方面不断创新 加速全球智能手机行业更新迭代 [2] - 中国工业从应用场景创新转向芯片级和材料级创新 推动产品力大幅提升 [2]
天津河东区:以“四区”建设为抓手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中国发展网· 2025-09-26 07:37
——打造焕新焕彩的品质河东。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特点,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城市更新作为推 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做优增量推动盘活存量、有效提升质量。在中心城区率先编制区级城 市更新专项规划,"十四五"期间梯次谋划实施了一机床、津龙湾、井冈山路、一冷.天音、大直沽片区 等一大批大体量城更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240亿元,曾经的"工业锈带"正蝶变为"产业秀带""生活秀 带"。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对全区城市更新作了大篇幅报道。嘉里中心、金茂广场、俄欧风情 街、路劲屿东城、大直沽中路等商业综合体和特色街区串珠成链、交相辉映,城市越来越大气、洋气, 充满现代气息。 ——打造人文荟萃的魅力河东。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河东区作为天津的城市之根,持续做好文化 传承发展、商旅文体展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聚焦"直沽根、海河脉、工业地、非遗韵"的直沽文化特 质,赓续文史脉络、重塑工业空间、活化非遗技艺。全区非遗项目达171项,总量居全市前列。推出祥 禾糕点、大直沽酒、老津衛花茶等具有河东特色的系列非遗产品。深入挖掘严复与天津历史文化资源, 积极推进严复主题公园建设。坚持"文创+科创"定位,在全市率先成立文化创意产业 ...
丁薛祥在湖南调研
央广网· 2025-09-26 07:23
央广网北京9月2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 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 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丁薛祥前往湖南先进技术研究院、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了解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文化与科技融合 等情况。他表示,新型研发机构要总结经验,着力在探索新型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实现市场化运行。湖 南文化底蕴厚重,要推动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智能化转型,不断以新技术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丁薛祥来到湖南中电星河电子有限公司,调研北斗产业发展和规模应用情况。他指出,北斗是我国 自主研发的国之重器,要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推动北斗与卫星互联网协同发展,加快北斗成果 转化运用,促进北斗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深度融合,广泛进入重点行业领域,推进规模应用积厚成 势。 在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丁薛祥实地察看智能制造生产线和重型机械展示。他表示,制造业是立 国之本、强国之基,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做好企业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以颠覆性创新支 撑"换道超车",推动产业 ...
中国资本市场生态正在重构
广州日报· 2025-09-26 07:06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站稳3800点,创业板指数点位翻倍,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1] - 1435只股票涨幅超过100%,5167只股票上涨,创业板指数和科创板指数等成长风格指数涨幅领先 [3] - 电子行业受益于AI,涨幅超过200%,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 [3] 公司动态 - 宁德时代盘中股价突破400元,总市值首次站上1.8万亿元,超越贵州茅台,成交额超100亿元 [1] - 寒武纪股价晋升“千元俱乐部”,与贵州茅台打响“股王之争” [1] 行业趋势 - 科技板块市值超过A股总市值的1/4,明显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 [3] - 市场交易逻辑逐渐从政策驱动转向产业趋势,科技成长是行情中最强劲的主线 [1][3] - DeepSeek和宇树机器人等技术标杆表现亮眼,带动机器人、半导体、软件、云计算等高景气赛道快速崛起 [1] 资金流向 - A股市场成交量呈现“量级跃升”,各路资金跑步入场 [4] - 流动性充裕和科技创新加速使得投资者情绪高涨,家庭额外储蓄占GDP的5%逐渐流入市场 [4] - 科技股仍是瑞银财富管理在中国市场的首选,机器人等创新板块的估值可能继续重估 [4] 投资机会 - 资本市场或将围绕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脑机接口等前沿科技产业化展开 [4] - 现代化海洋牧场与深远海风电构成的蓝色经济,以及2030年规模宏大的数据要素市场是未来主线 [4] - 投资者可关注布局技术或资源壁垒突出、估值仍处低位的相关板块或龙头企业 [4]
盛松成:短期内中国尚不具备“大幅”降息的基础 居民储蓄将更多流向金融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9-26 05:52
来源:滚动播报 近日,盛松成在接受访问时表示,"中国居民储蓄将更多流向金融投资,尤其是未来能够创造稳定现金 流的优质项目将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资产。这些新项目的底层资产主要涵盖与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相适 配的新基建、消费基建、新型城镇化等领域,与国家重大战略方向高度契合。"内外部环境也给中国资 产价格提供了支撑。在盛松成看来,中国降息的外部环境改善,预计未来美联储降息还会持续,中国降 息仍有空间。短期内中国尚不具备"大幅"降息的基础,预计未来一段时期,中国依然会以积极的财政政 策为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予以配合。(21财经) ...
科技点染文化底色 智慧启迪城市新风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6 04:10
探索新科技提升公共文化品质之路 秋日的北京,思想交汇,智慧激荡。9月23日下午,2025北京文化论坛"城市文化:新科技提升公共文化品质"平行论坛拉开帷幕。这不仅仅是一场以"公共 文化"为主题的国际性论坛,更是一次关于未来城市文化生活的"头脑风暴"。在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下,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围绕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丰富数 字文化产品供给、新科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智能驱动文商旅体融合新场景等内容,搭建起一个高规格的对话平台,吸引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负责 人、头部企业负责人和知名学者等百余位嘉宾参加。 杨加玲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馆长 国际图联国家图书馆委员会秘书 许杰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前馆长 白雪华 中国数字文化集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 陈樱 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 向勇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苏达·塔尼亚 北京塞尔维亚文化中心主任 克里斯蒂安·希达拉哥·马兹尔 国际民间艺术节组织理事会主席 刘希言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研究部主任 论坛上,传统公共文化空间的智能化转型成为焦点。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馆长、国际图联国家图书馆委员会秘书杨加玲以"前沿 ...
皖维高新前三季净利预超3.4亿元多元布局五年半投22.39亿元研发费
长江商报· 2025-09-26 03:54
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4亿元-4.2亿元 同比增长69.81%-109.77%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40.61亿元 同比增长4.9% 归母净利润2.56亿元 同比增长97.47% 扣非净利润2.44亿元 同比增长107.35%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8亿元 同比增长118.87% [2] 业务进展 - 700万平方米/年PVA光学薄膜(宽幅)实现稳定生产并批量供应市场 [3] - 2025年上半年PVA光学薄膜产量420.49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56.72% 销量430.23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120.58% 销售收入4864.64万元 同比增长100.98% [3] - 新建年产2000万平方米TFT偏光片用宽幅PVA光学薄膜项目将于下半年投产 [3] - 2025年上半年偏光片产量147.46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209.3% 销量148.84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101.79% 销售收入5657.57万元 同比增长117.83% [3] 产能布局 - 当前PVA产能达31万吨 国内市场份额保持在40%以上 出口市场份额保持在25%以上 [4] - 拟建20万吨乙烯法PVA项目 预计2027年投产 [4] - 6万吨VAE乳液(二期)项目已建成投产 [3] - 年产2000万平方米PVA光学薄膜 2万吨高端汽车级PVB胶片及2万吨多功能PVB树脂项目预计2025年二季度全部建成投产 [3] 战略发展 - 计划投资5537.87万元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总装机容量直流侧18.56MWp 交流侧15.8MW [5] - 项目建设期12个月 建成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839.47吨 [5] - 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累计达22.39亿元 [5] - 成功开发薄型PVA光学薄膜 汽车级PVB胶片等新产品 荣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荣誉 [5] 增长驱动因素 - 调整销售策略 外贸市场份额提升 PVA 醋酸甲酯 VAE乳液出口量大幅增长 [2] - PVA光学薄膜等新材料产品产销两旺 盈利能力增强 [2] - 原材料价格下跌推动毛利率上升 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2] - 新材料项目将填补国内高端产品空白 为电子信息及汽车产业提供关键材料支持 [3]
三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空置率下降,科创发力,中关村租金或率先止跌企稳
搜狐财经· 2025-09-26 03:25
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整体表现 - 第三季度净吸纳量达12.5万平方米创年内新高 [2][3] - 空置率环比下降近1个百分点至19.3% [2][3] - 净有效租金环比下降3.5%至227.3元/月/平方米 [6] 市场需求与供应特征 - 需求侧放量明显主要由科创类企业驱动 [2][3] - 连续9个季度实现去化季度平均去化量8万平方米 [3] - 市场呈现结构性复苏与区域分化特征 [3][6] 中关村子市场表现 - 第三季度净吸纳量超6.3万平方米 [6] - 空置率大幅回落至15.1%环比降3.9个百分点同比降4.6个百分点 [6] - 14个甲级写字楼项目空置率低于10%其中10个项目低于5% [6] 租金与交易情况 - 鼎好大厦报价14元/平方米/天成交价约11元/平方米/天 [7] - 理想国际报价12-13元/平方米/天成交价约9元/平方米/天 [7] - 中关村部分写字楼租金仍处于下滑状态 [7] 未来市场展望 - 中关村有望成为首个租金企稳回升的子市场 [2][8] - 市场需等待新的供需平衡格局逐步成型 [4] - 科技创新周期驱动市场迈向新供给侧改革 [4][5]
盛松成:中国居民储蓄将更多流向金融投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03:24
内外部环境也给中国资产价格提供了支撑。在盛松成看来,中国降息的外部环境改善,预计未来美联储 降息还会持续,中国降息仍有空间。短期内中国尚不具备"大幅"降息的基础,预计未来一段时期,中国 依然会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予以配合。 责任编辑:凌辰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日,盛松成在接受21记者专访时表示 ,"中国居民储蓄将更多流向金融投资,尤其是未来能够创造稳 定现金流的优质项目将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资产。这些新项目的底层资产主要涵盖与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 展相适配的新基建、消费基建、新型城镇化等领域,与国家重大战略方向高度契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