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驱动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政观丨广东区县、镇街何以领跑全国?这三大优势得以突围
南方都市报· 2025-08-21 11:02
扎实的产业根基,塑造了广东区县、镇街的经济韧性。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广东早已形成以制造业为脊 梁、数字经济为引擎、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多元产业体系。其中,不少区域尤其是位于珠三角核心区的 区县、镇街,随着近年来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榜单排名得以不断跃升。例如,东莞通过多年 来电子、纺织、家具等产业集群化、专业化发展,在6月发布的"2025镇域经济500强"榜单中,其28个镇 全部上榜"500强"。 灵活的体制机制,释放了广东市场竞争的活力。在近年来上榜的广东区县、镇街中,普遍具有民营经济 活跃、行政效率高等特征,这使得这些区域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吸引民营企业扎根,也使得区域内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形成了高度市场化的良性循环。例如佛山、中山的镇、街,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通 过"三来一补"等模式崛起,如今又在数字转型中又率先探索"工改工""村级工业园升级",使生产性服务 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在这些区域互促共生,不断释放区域市场竞争活力和产业升级动能。 不断的创新驱动,使广东新旧动能得以顺畅转换。事实上,源自区县、镇街的创新实践,正为广东注入 转型升级动能。从南山区连续9年位居百强区榜首,到博罗县、四会市等县域排名的上 ...
回天新材2025年半年报发布:业绩稳健增长,创新驱动未来
全景网· 2025-08-21 09:01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68亿元,同比增长7.7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4.18% [2] - 主营胶粘剂产品销量约16万吨,同比增长25.56% [2] 业务板块进展 - 汽车业务板块锂电用胶销量翻倍增长,负极胶PAA满产满销,导热结构胶销量同比激增 [3] - 电子业务领域推出多款高端芯片封装材料并进入客户批量生产阶段 [3] - 光伏业务领域光伏用胶销量同比增长约9.3%,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前列 [3] 研发与产能 - 研发费用投入8,522.43万元,同比增长17.39% [4] - 新增立项重点研发项目22项,其中14项已进入量产阶段 [4] - 年产3.6万吨锂电池负极胶粘剂项目稳步推进 [4] 发展战略 -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高端电子、新能源汽车、绿色包装等领域研发投入 [5] - 深化与战略大客户合作,拓展新兴市场,提升市场份额 [5] - 利用技术研发、品牌影响力、客户资源优势应对市场挑战 [5]
探寻收缩型城市鹤岗之变的“五重价值”
第一财经· 2025-08-21 08:58
城市转型战略 - 实现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从粗放管理到精细治理、从工业锈带到生态宜居的三大跨越 [1][2] - 以"小投入撬动大产出"方式探索低成本、高效益、可持续治理路径 [1] - 通过"六城"战略推动城市向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方向迈进 [1][2] 资金支持与基建投入 - 争取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沉陷区治理、棚户区改造等支持资金92.3亿元 [2] -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拉开城市骨架 [2] - 近五年采用"城市针灸"替代大拆大建 [2] 民生需求导向 - 改造沉陷区建公园满足市民"推窗见绿"需求 [2] - 整治占道经营建市场满足商贩规范经营需求 [2]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解决老人上下楼不便问题 [2] 治理体系创新 - 建立"建治管育"四位一体治理体系 [4] - 破解资源型城市"资金短缺、人力不足"治理困境 [4] - 通过自我内修将矿区文化转化为城市记忆 [5] 区域协同发展 - 市级统一规划功能分区、产业布局与生态保护红线 [5] - 六区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发展培育特色产业 [5] - 将购物娱乐休闲等功能嵌入特色产业布局 [5] 多元共治格局 - 重构党建综治城管力量为"全科网格"实现资源调配一盘棋 [6] - 社区吸纳居民参与决策 [6] - 通过楼栋微信群、楼长等载体激发基层自治动能 [6] 智慧治理转型 - 实现从数字化覆盖到数智化贯通直至数治化跃升 [6] - 智慧治理平台使分散数据汇成合力 [6] - 将数据转化为治理精度、服务温度和发展速度 [6] 转型成效评估 - 2025年120名受访者中87%对城市形象给予高度评价 [1] - 吸引35名新市民、38名返乡游子和32名外来务工者 [1] - 央视专题报道将转型实践路径推向全国 [1]
长海股份2025年半年报发布: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全景网· 2025-08-20 08:3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56亿元 同比增长18.9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42.3% [1] - 基本每股收益0.43元 同比增长43.33% [1] - 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 [1] 主营业务表现 - 玻纤板块表现突出 受益于风电、电子、家电等行业需求持续回暖 [1] - 玻纤产品价格稳步回升 叠加新增产能有序释放 [1] - 产销协同效率显著提高 带动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1] - 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提高 对利润贡献进一步增大 [1] 产业链与技术优势 - 具备玻纤生产、制品深加工到复合材料制造完整产业链布局 [1][2]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丰富产品结构并为未来业绩储备新动能 [2] - 坚持创新驱动与精益管理并重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1] 市场拓展战略 - 坚持国内与国际双轮驱动战略 [2] - 国内市场占有率稳步扩大 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2] -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通过国际展会和优化销售渠道扩大全球覆盖 [2] - 国际业务实现健康增长 [2] 未来发展方向 - 继续秉持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理念 [2] - 加大对高性能、环保型复合材料产品的研发与推广 [2] - 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 契合全球产业绿色转型趋势 [2] - 持续推进产能优化与自动化改造 深化精益管理 [2] - 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玻纤及复合材料解决方案供应商 [2]
“新三样”领域2起偷骗税案件曝光!产业发展越火热,企业越要坚守合规底线
新华财经· 2025-08-18 11:39
税务监管行动 - 国家税务总局首次曝光"新三样"领域2起偷骗税案件 警示违法行为将受严惩[1] - 江西南氏锂电公司2021至2023年通过虚增研发人员方式 将668.22万元非研发人员工资违规纳入研发支出申报[1] - 骗税团伙将不能退税的"铅酸蓄电池"伪报为可退税的"锂电池"出口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1.49亿元[1] 行业影响分析 - 查处违法行为有利于营造法治公平税收环境 遏制"内卷式"竞争并推动过剩产能退出[2] - 违规行为导致税收成本外部化 严重影响公平竞争并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2] - "新三样"产业面临盈利能力减弱问题 需推动从政策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2] 政策导向 - 需依据产业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情况 适时调整优化财政补贴标准与范围[2] - 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势在必行 以支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2] - 享受税费优惠必须以合法合规为前提 需守住依法纳税底线[3]
城西科创大走廊做对了什么?
杭州日报· 2025-08-18 08:01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人才战略 - 大走廊每年新增国家级和省级领军人才占全省1/3,35岁以下青年人才达8万余人,用占全市1%市场主体吸引20%青年人才 [6] - 博士后享受"双倍礼遇"政策,除杭州市40万元补贴外,3年后大走廊再补贴40万元 [7] - 推出人才自主认定政策,用人单位可按程序自行认定杭州市高层次人才 [7] 企业人才实践案例 - 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3年发展5家关联企业,在杭员工700余名,35岁以下占比超95%,本科及以上学历为标配,含30余位博士后 [6] - 众合科技副总裁王国梁创立"煋医科技"CDMO平台,选择杭州因其数字经济基础和互联网基因适合医疗器械细分领域创新 [9] 人才吸引力构成要素 - 政策组合拳包括博士后专项补贴和人才自主认定机制,解决企业"水土不服"问题 [7][8] - 杭州生态优势(良渚文化、西溪湿地)与产业生态(数字经济基因)形成"面子+里子"双重吸引力 [9] - 政府服务体现"店小二"精神,如协调12个部门联席办理证件、协助寻找厂房等 [10] 人才竞争趋势演变 - 人才争夺从1.0政策竞争→2.0服务升级→3.0生态驱动阶段发展,生态包含产业活力、城市品质等综合评分体系 [11] - 高端人才全国性流动成常态,2022年数据显示北上深杭人才互动频繁,15-40万年薪群体流动率达48.2% [11] - 未来竞争核心在于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机制和开放包容的流动机制 [13]
新闻分析:越是政策受益者越应是合规经营者
新华网· 2025-08-18 07:23
行业政策与监管动态 - 税务部门首次披露"新三样"领域(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偷骗税案件 旨在警示违法行为将受严惩 [1] - 少数"新三样"企业违规骗享税费优惠并偷税骗税 违背政策初衷且破坏税收公平环境 [1] - 违法行为助长"内卷式"竞争 加剧产能过剩并破坏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 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成效 - 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9.9万亿元 预计年底达10.5万亿元 年均超2万亿元 [2] - 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3.6万亿元 占总规模36.7% [2] - 2021-2024年新能源车、光伏设备、锂电池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7.6% 今年上半年"新三样"出口增长12.7% [2] 行业竞争与合规要求 - 企业应将税收优惠资金投入研发创新而非用于价格战 避免税收成本外部化 [2] - "内卷式"竞争扭曲市场机制 损害合规企业权益并破坏行业发展生态 [2] - 税务部门累计查处骗享税费优惠案件2.18万起 查补税款269亿元 [3] 政策优化方向 - 需依据产业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情况 动态调整财政补贴标准与税收优惠范围 [3] - 推动行业从政策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实现高质量发展 [3] - 法治化税收环境有利于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3]
让实验室到生产线“畅通无阻”——海化集团现代海洋化工中试基地创新创效纪实
中国化工报· 2025-08-18 02:43
研发投入与产出 - 上半年累计申请专利102件 其中发明专利94件 授权专利61件 其中发明专利48件 [1] - 完成5项重点产业研究 形成3项专项研究报告 完成2项国家级和12项省级项目申报 [1] - 1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5项省技术创新项目成功获批 [1] 中试基地建设 - 现代海洋化工中试基地总投资1.59亿元 于2024年12月19日正式启用 [1] - 基地集基础研究 小试试验 中试放大 工程化研究于一体 作为实验室与生产线的转化枢纽 [1] - 通过中试环节在接近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验证优化科研成果 缩短科技成果市场化周期 [1] 新能源材料突破 - 液流电池复合双极板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成本降低30% 电导率提高30%以上 [2] - 弯曲强度突破50兆帕 通过独特结构设计实现可靠焊接 解决四大行业痛点 [2] - 新材料产业化将为大规模储能电站提供核心材料支撑 [2] 水处理技术创新 - 海卤水高效淡化技术实现海水综合利用率超70% 开发以盐为主 浓淡双收的技术路线 [2] - 技术推广项目预计2025年投产 每日产出淡水7万立方米 每年可利用海卤折合原盐220万吨 [2] - 该技术同时破解水资源瓶颈并为盐化工产业开辟绿色路径 [2] 产学研合作体系 - 依托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山东省海卤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等多个平台 [3] - 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青岛科技大学等共建新化学联合实验室 汇聚院士专家智囊团 [3] - 成立中盐研究院山东海化分院 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 [3] 技术辐射与产业升级 - 中试基地为周边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检测 工艺优化等一站式服务 [3] - 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3] - 公司致力于盐化工 水处理 新能源 新材料等高端领域关键技术研发 [3] - 推动产业链 创新链 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 向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方向发展 [3]
天士力20250815
2025-08-18 01:00
公司概况与业绩表现 * 天士力2025年上半年营收42.88亿元 归母净利润7.75亿元(同比增长16.97%) 扣非净利润6.4亿元(同比下降12.87%)[3] * 医药工业收入38.79亿元(同比下降0.45%) 细分领域:心血管及代谢类21.1亿元(-2.98%) 神经精神类7.67亿元(+0.56%) 消化类5.21亿元[3] * 净利润增长主因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 扣非净利润下降受集采降价和中药粉针收入减少影响[2][3] 华润三九融合与战略调整 * 华润三九入驻后定位为创新驱动的医药领先企业 已完成百日融合 优化财务 人力资源 EHS等体系[5] * 启动十五五战略规划制定 推动核心产品深度开发和新产品市场拓展[5] * 推出高管三年融合现金激励方案 根据年度目标完成度发放奖励[6] * 与华润三九协同:OTC产品入驻旗舰店 首仿药米诺膦酸片推广合作 瑞替辅酶瑞通利与普优克联合营销[5][9] 核心产品表现与展望 * **复方丹参滴丸**:上半年因降价15%营收下降但销量上升 全年预期稳定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适应症市场空间达30亿元 2025年预计销售额2.5-3亿元(上半年1.4亿元)[15][16] * **二线品种**:养血清脑系列和芪参益气滴丸上半年高个位数增长 基层市场覆盖率仍有提升空间[16] * **普优克**:上半年心梗适应症销售约1亿元 脑梗适应症预计2025Q4获批 已覆盖3000-3500家目标医院[17][18] * **中药注射剂**:丹参多酚酸及益气复脉针剂受行业下滑影响销售下降 全年目标保持稳定[7][18] 研发管线进展 * **心血管代谢领域**:聚焦常青中药和CTC药物 布局小核酸和多肽[10] * **细胞治疗**: - 免疫细胞:双靶互斥设计新分子治疗脑胶质瘤(3例PR)[14] - 干细胞:脂肪来源间充质基质细胞用于缺血性脑卒中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衰进入一期临床[14][15] * **化药创新药**:神经精神领域10个产品 包括全球首个腓骨肌萎缩症药物(2024年完成三期)和抗抑郁创新药(二期完成)[19][21] * **中药潜力品种**:17个二三期临床项目 如急痛清浊颗粒(急性痛风三期预组完成) 三黄煎剂名(黄斑变性三期启动)[20][23][24] 市场策略与增长举措 * 推动县域医共体药品目录联动开发 扩大基药市场占有率[8] * 加大芪参益气滴丸 普优克 水林佳等成长产品投入 提升扫码纸巾颗粒等新产品终端覆盖率[8] * 零售板块强化华润三九渠道赋能 核心OTC产品入驻旗舰店[9] * 商销领域聚焦头部客户 推进集采品种进基层活动[8] 风险与挑战 * 集采降价导致心血管及代谢类产品收入下降(-2.98%)[3] * 中药注射剂行业整体下滑影响两款针剂销售[7] * 零售板块受门诊统筹及医保控费政策冲击[8] 未来展望 * 2025年下半年医药工业收入预期保持稳定 计划推动2个新产品/适应症获批[26] * 中长期目标:巩固创新中药龙头地位 拓展生物药领域 实现十五五期间行业领先业绩[6][26]
2024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市值战略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17 03:22
专精特新2024年整体情况概览 - 专精特新企业以"专、精、特、新"为核心特质,在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等制造类行业集中,扮演产业链安全"稳定器"角色[2][17] - 截至2025年8月5日,专精特新指数较2021年初上涨10.71%,跑赢大盘32.81个百分点、中盘13.49个百分点[2][13] - 2024年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占A股34.36%(较2022年提升2.92个百分点),市值占比14.16%,市盈率(TTM)达67.20,显著高于中证1000(36.58)和制造业平均水平(36.68)[2][25] - 固定资产周转率自2020年持续下滑,2024年创历史新低,反映需求收缩导致的产能利用率下降问题[18][20][22] 市值管理战略方法论 - 市值管理核心逻辑为"做价值涨预期",包含价值创造、价值塑造、价值经营三大环节[3][10] - 价值创造承压,研发投入强度高于A股平均水平但盈利质量分化加剧,部分企业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下滑[3][14] - 价值经营主动性增强:2024年并购金额达697.91亿元(占A股总额22.77%),451家企业实施回购,161家开展增持,股权激励更侧重长期业绩绑定[4][11] - 预期传播方面机构调研接待频率高于A股平均,但券商研报覆盖与机构持仓比例仍有差距[4][15] 行业发展挑战与建议 - 企业需坚持"一米宽、万米深"战略,聚焦细分领域技术突破,提升研发与市场需求结合度[5][18] - 建议加强资本互动专业性,10-50亿市值企业需主动增强市场发声,清晰演绎产业逻辑[5] - 需建立市值管理工具箱应对市场波动,实现产业"造血"与资本"输血"协同[5] - 创新驱动需结合"不可替代性"构建、系统内耗降低、造血能力提升三大支撑[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