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产质量
icon
搜索文档
MVB Financial(MVBF)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20 15: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宣布进行股票回购 [13] - 支付业务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55%,从2023年到2024年,支付收入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23% [15][16] - 表外存款增长31% [16] - 金融科技银行业务的总存款复合年增长率为29%,总费用复合年增长率为86% [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软件即服务(SaaS)、银行即服务(BaaS)、游戏业务、支付业务、核心贷款和核心存款是公司的增长途径 [14] - 银行即服务最大的客户是Credit Karma [14] - 游戏业务领域占据84%的市场份额,拥有近5亿美元的游戏存款 [14][15] - 支付业务快速增长 [14][15] - 核心贷款和核心存款业务正积极反弹 [1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的战略围绕“成为金融前沿的可信合作伙伴,致力于客户成功”的宗旨,结合尊重、信任、承诺、适应性和团队合作等价值观 [14] - 公司退出了成本高昂的数字业务领域,进行重新定位 [1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在2023 - 2024年面临的逆风已转变为顺风,近期宣布的股票回购显示了积极的态势 [13] - 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环境在过去几个月显著改善,对未来充满期待 [21] 其他重要信息 - 三位董事今年不参与连任,分别是Dan Holt、Gary Ledon和Lindsey Slater,他们在金融科技发展、风险合规和游戏行业关系等方面为公司做出了重要贡献 [2] - 将选举两位新董事Glenn Herrick和Vic Maculitis,任期三年,至2028年 [7][8] - 会议对高管薪酬进行非约束性咨询投票,并就高管薪酬咨询投票的频率进行非约束性咨询投票 [9][10] - 会议批准任命Forbus为2025年的独立注册公共会计师事务所 [10]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未提及股东通过在线门户提交问题,因此无相关问答内容
银行行业快评报告:一季度净息差降幅收窄
万联证券· 2025-05-20 09: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大盘涨幅10%以上 [7][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一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净息差环比下降但同比降幅收窄,行业整体规模增速稳定,资产质量整体稳健但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 [5][6] - 后续财政仍有发力空间,信贷供给端充裕,货币政策重点在落实已推行政策,预计后续存款利率可能调降,银行营收和利润增速有望逐步修复,当前银行板块股息率有吸引力,短期防御属性明显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要点 - 1Q25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2.3%,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0.1%、-4.5%、-6.7%和-2%,整体压力或更多来自非上市银行 [5] - 1Q25净息差为1.43%,环比下降9BP,降幅较1Q24的-15BP收窄,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净息差分别环比下降11BP、6BP、1BP和15BP [5] - 1Q25末商业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速为7.2%,持平于2024年,国有大行和农商行同比增速微降至7.3%和5.5%,股份行和城商行同比增速微升至5.2%和9.6%,贷款同比增速7.3%,较2024年下降0.3% [5] 资产质量 - 截至1Q25末,商业银行不良率和关注率分别为1.51%和2.18%,环比上升1BP和下降4BP,单季加回核销后的不良生成率为0.82%,环比上升26BP,拨备覆盖率为208.13%,环比下降3.06个百分点 [6] - 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不良率分别为1.22%、1.23%、1.79%和2.86%,环比变动-1BP,1BP,3BP和6BP;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47.17%、212.32%、183.93%和152.64%,环比变动-0.84%、-3.98%、-4.15%和-3.76% [6] 投资建议 - 关注后续财政投放进度,跟踪居民端需求修复情况,预计后续存款利率可能调降以缓解银行息差压力 [7] - 考虑存款重定价对息差的正向贡献及债市波动下降,预计营收和利润增速有望逐步修复,当前银行板块股息率有吸引力,短期防御属性明显 [7]
信贷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银行筑牢资产质量根基
证券日报· 2025-05-19 16:42
行业动态 - 银行业面临净息差收窄、信贷需求不足及资产质量承压等挑战,主动沟通可稳定市场预期并传递稳健经营信号 [1] - 监管部门强化信息披露要求,鼓励银行通过投资者互动展示战略转型成效,以提升市场信心 [1] - 政策红利释放、特色化战略推进以及绿色、科技领域的政策支持为银行发展提供动力 [7]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与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于优化银行负债成本,推动重点领域信贷投放 [7] 信贷业务 - 多家银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精准锚定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民营企业与普惠金融成为年内信贷支持重点 [2] - 齐鲁银行加大对新型制造业、重点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领域支持力度,保持对公信贷投放稳健增长 [2] - 杭州银行2025年信贷资源将持续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科技文创企业和绿色金融等领域 [2] - 沪农商行制定全年500亿元的信贷增量目标,同比有所提升,增速将维持在6%至7%的稳健区间 [3] - 紫金银行加大对普惠、科技、绿色金融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对公投放较多的行业为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 [3] 资产质量 - 齐鲁银行2025年一季度末不良贷款率1 17%,较年初下降0 02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1 03%,较年初下降0 04个百分点 [4] - 杭州银行2025年一季度末不良贷款率维持在0 76%,拨备覆盖率高达530 07%,资产质量优异 [4] - 多家银行表示将持续强化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动态监测、精准识别风险,确保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5] 业务战略规划 - 兰州银行2025年着力推动"1363"战略布局,探索未来发展方向,为制定新一轮战略规划做准备 [6] - 江苏银行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变"导向,聚焦"五篇大文章",积极做好信贷资产及各类优质资产投放 [6] - 成都银行深入推进数字化赋能,致力于构建行业一流智慧管理体系,以数字化转型驱动高质量发展 [7] - 头部银行可凭借资源优势拓展财富管理等非息收入业务,区域银行应立足本地,聚焦特色产业,构建竞争护城河 [7]
上市银行25Q1业绩总结:其他非息拖累盈利,息差下行压力趋缓
东兴证券· 2025-05-19 07: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银行基本面承压,净息差和手续费净收入压力减轻,其他非息收入压力加大,资产质量平稳,拨备有反哺空间但会使拨备覆盖率下降,预计上市银行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约为 -1%、0% [88] - 基本面和资金面推动银行板块配置价值增强,建议关注重点指数权重股、高股息股以及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相关股票 [3][101] 各部分总结 业绩概览 - 25Q1上市银行营收、净利润同比 -1.7%、-1.2%,增速较24A下滑1.8pct、3.5pct,盈利受其他非息收入和拨备影响走弱,但净息差降幅收窄等有积极表现 [3] - 各类银行表现分化,城农商行领跑,国有行偏弱,股份行盈利表现最弱 [3] 规模 - 一季度末上市银行生息资产同比增速 +7.5%,信贷投放靠前发力,贷款同比 +7.9%,金融投资高增,同业资产增速大幅转负 [3][17] - 城商行信贷投放领先,国有行一般贷款投放偏弱,股份行贷款增速低位 [3][17] 息差 - 25Q1上市银行净息差为1.37%,同比收窄13bp,降幅小于上年同期,环比24Q4下降5bp,负债成本改善对冲生息资产收益率降幅 [3][48] - 国有行息差降幅相对大,部分股份行、城农商行息差企稳回升 [3][50] 非息 - 中收降幅继续收窄,25Q1城农商行中收增速回正,国股行降幅明显收窄 [3] - 25Q1债市调整,其他非息收入下滑,国有行、农商行正增长,股份行、城商行负向拖累大 [3][60] 资产质量 - 25Q1上市银行不良率、关注率环比下降,24年不良贷款生成率总体稳定,资产质量压力稳健,零售贷款不良生成压力大 [3] - 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下降,后续拨备反哺利润空间或缩窄,城农商行空间相对大 [3] 投资建议 - 关注重点指数权重股招行、兴业、工行、交行 [3][101] - 延续高股息选股逻辑 [3][101] - 从中小银行资本补充角度,关注齐鲁、上海、重庆、常熟 [3][101]
山东城商行观察② | 增资潮涌动,谁更有韧性?
新浪财经· 2025-05-19 04:25
资产规模与盈利表现 - 山东省14家城商行总资产规模达4.06万亿元 同比增长12.79% [1] - 存款总额3.05万亿元 贷款余额突破2.2万亿元 [1] - 全行业净利润191.86亿元 同比增长10.42% [1] - 齐鲁银行净利润49.45亿元居首 同比增长15.94% [1] - 青岛银行净利润44.05亿元 德州银行净利润同比锐减超50%至1.24亿元 [1][4] 资产质量分化 - 全省城商行不良贷款率均值1.42%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08个百分点 [3] - 东营银行不良率1.09%为全省最低 青岛银行1.14% 烟台银行1.16% [3] - 临商银行 烟台银行 济宁银行不良率降幅最大 分别降低0.19% 0.17% 0.15% [3] - 青岛银行拨备覆盖率241.32% 对公贷款不良率压降至0.87% [3][4] - 莱商银行不良率逆势上升至1.63% 拨备覆盖率下滑至143.52% [6] 业务战略与风险管控 - 青岛银行新增贷款重点投向高端装备制造 绿色金融及数字经济领域 [4] - 制造业贷款不良率同比下降1.04个百分点至2.24% [4] - 信用减值损失计提58.7亿元 风险抵补能力显著增强 [4] - 德州银行贷款总额逆势收缩2.3% 净息差收窄至1.63% [4] - 前五大贷款客户中三家涉及传统纺织与化工产业 贷款展期率上升 [4] 资本补充与增资进展 - 全年8家银行注册资本变更 注资总额超120亿元 [7] - 日照银行注册资本60.86亿元居首 威海银行 潍坊银行 青岛银行 齐商银行组成50亿级方阵 [7] - 东营银行注册资本增幅33.1%至43.96亿元 莱商银行增幅28.7%至42.46亿元 [9] - 多家银行通过资本债券补充资本 威海银行获批80亿元 日照银行20亿元 东营银行45亿元 [9] - 青岛银行获准发行不超过2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9]
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点评:盈利维持稳定,基本面韧性强
光大证券· 2025-05-18 11: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业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盈利增速下降但基本面韧性强 资产质量总体稳定 后续银行股行情或可持续 [1][4][4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商业银行盈利情况 - 25Q1商业银行盈利增速同比下降2.3% 降幅与上年持平 非息收入占比提升至25% 较24Q1降0.7pct [5] - 分机构看 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1Q25盈利增速分别为0.1%、 -4.5%、 -6.7%、 -2% 股份行增速降6.9pct 其他三类行增速提升 [5] - 25Q1上市银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降1.7%、1.2% 降幅较2024年走阔 净利息、非息收入均降1.7% [6] - 业绩驱动上 规模扩张、拨备、所得税为主要贡献项 季环比看 息差负向拖累减轻等为提振因素 规模等正向拉动减弱等为拖累因素 [6] 信贷投放情况 - 25Q1贷款投放强度高 非信贷类资产同比多增0.6万亿 总资产增速7.2% 贷款、非信贷类资产余额同比增速7.3%、6.9% [8] - 国有行发挥“头雁”作用 1Q25新增贷款5.7万亿 同比多增0.6万亿 股份行、农商行同比少增 [9] - 信贷投放“对公强、零售弱” 1Q25对公中长贷新增5.58万亿 占比57% 居民贷款新增1.04万亿 同比少增2900亿 [9] - 预计25Q1新增贷款超全年增量五成 后三个季度按“221”把握 2Q信贷投放将稳定 下半年贷款投放压力减轻 [10] 息差情况 - 25Q1商业银行净息差1.43% 较上年收窄9bp 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1.33%、1.56%、1.37%、1.58% [15] - 多重因素致生息资产收益率走低 负债成本压降成稳息差抓手 新发放贷款定价稳定但处低位 消费贷将向“量价均衡”过渡 [15][16] - 2Q息差收窄压力有望缓释 但5月OMO利率下调或对银行NIM有压力 需强化负债成本管控 [17] 资产质量情况 - 25Q1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1% 较上年末升1bp 关注贷款率降4bp 拨备覆盖率208.1% 较上年末降3.1pct [23] - 分银行看 国有行不良率降1bp 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升1、3、6bp 拨备覆盖率均小幅下降 [23] 资本情况 - 25Q1末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同比增6.4% 核心一级、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7%、12.18%、15.28% 较上年末下降 [29] - 除信贷扩张外 债市调整影响资本计量 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下降 [29] 投资建议 - 银行股基本面韧性强 防御属性凸显 A股、H股银行板块年初以来涨幅可观 后续行情或可持续 [31][32][41] - 政策着眼金融体系稳定 银行经营有稳定基础 “量”“价”“险”方面均有支撑 资金面也有积极因素 [41][42][43] - 投资标的关注三条主线 基本面稳健高分红大行、有可转债待转股中小行、业绩增长稳定高ROE银行 [44][46]
金融监管总局,最新数据
中国基金报· 2025-05-18 02:35
银行业总资产增长 - 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达458.3万亿元,同比增长6.7% [2] - 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198.5万亿元,同比增长7.3%,占比43.3% [2] - 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75.5万亿元,同比增长5.2%,占比16.5% [2] 保险业总资产增长 - 保险业总资产37.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4% [2] - 财产险公司资产3.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2% [2] - 人身险公司资产33.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8% [2] - 再保险公司资产8423亿元,较年初增长1.7% [2] -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资产1326亿元,较年初增长3.8% [2] 普惠金融服务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 [1][2] -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7955亿元 [2] 保险业务数据 - 原保险保费收入2.2万亿元,同比增长0.8% [3] - 赔款与给付支出8274亿元,同比增长12.2% [3] - 新增保单件数249亿件,同比增长20.7% [3] 商业银行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余额3.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574亿元 [4] - 不良贷款率1.51%,较上季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4] - 正常贷款余额223.7万亿元,其中正常类218.7万亿元,关注类5万亿元 [4] 商业银行盈利与资本 - 累计净利润6568亿元 [4] - 平均资本利润率8.82%,较上季末上升0.72个百分点 [4] - 平均资产利润率0.68%,较上季末上升0.05个百分点 [4] - 资本充足率15.28%,一级资本充足率12.1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70% [4] 商业银行流动性指标 - 流动性覆盖率146.20%,同比下降4.63个百分点 [5] - 净稳定资金比例127.57%,同比上升2.25个百分点 [5] - 流动性比例76.15%,同比上升7.49个百分点 [5] - 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1.20%,同比下降0.50个百分点 [5] - 存贷款比例80.01%,同比上升1.21个百分点 [5]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 -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04.5%,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46.5% [5] - 财产险公司综合/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39.3%/209.5% [5] - 人身险公司综合/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96.6%/132.8% [5] - 再保险公司综合/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55%/221.6% [5]
银行2024年年报与2025年一季报综述:重定价冲击叠加债市震荡,25Q1业绩承压
中邮证券· 2025-05-16 02:16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1] 核心观点 - 2025Q1上市银行受重定价冲击和债市震荡业绩承压,生息资产增速低、大行存款端承压,存贷两端价格下行,非息收入增速回落,资产质量稳中改善 [3][4] - 利率下行背景下国有银行红利价值值得期待,部分区域性银行在财政政策推动下信贷投放或超预期,部分银行负债端存款重定价幅度有望超100BP支撑息差走势 [5] 各部分总结 重定价冲击叠加债市震荡,25Q1业绩承压 - 2024A上市银行总体营业收入、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08%、 -0.72%、2.35%,2025Q1增速回落至 -1.72%、 -2.15%、 -1.20% [3][10] - 2024A与2025Q1城商行营收表现好,农商行营收增速为正,国股银行2024A营收增速为负、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均为负 [10] - 2024A上市银行经营体现韧性、归母净利润正增长,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承压,业绩驱动因素有正负贡献变化 [15][16] 量上生息资产增速放缓,大行负债端承压 - 2024A上市银行合计生息资产同比增速0.44%,2025Q1同比增0.79%,股份行生息资产增长承压明显 [22] - 2024A与2025Q1贷款及垫款同比增幅8.03%,债券投资规模扩张明显,2025Q1债市震荡下债券投资增量占比下降 [25] - 2024A上市银行吸收存款同比增速5.59%,2025Q1同比增6.22%,主动负债规模增速突出,不同类型银行表现有差异 [28] 价上受存贷两端重定价周期差异影响息差表现分化 - 2024A上市银行总体净息差等除计息负债成本率外呈下降态势,2025Q1生息资产收益率和计息负债成本率均下降,负债端影响净息差走势分化 [31] - 不同类型银行2024A和2025Q1净息差、生息资产收益率、计息负债成本率总体均有较大幅度下行 [33] - 后续政策利率或带动LPR下行,银行资产收益率下行,2025年息差支撑依赖存款到期重定价,部分银行息差走势有望超预期 [35] 非息方面债市决定非息收入增速 - 2024A上市银行非息收入总体增速为6.71%,主要由其他非息收入贡献,2025Q1增速回落至 -1.87% [38] 资产质量稳中改善 - 2024A上市银行贷款不良率为1.24%,2025Q1为1.23%,较去年微降,信用成本整体呈波动下行趋势 [4] - 2024A上市银行总体拨备覆盖率约239.91%,2025Q1约237.92%,拨备释放总体平稳 [4] 投资建议 - 关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国有银行红利价值在利率下行背景下值得期待 [5] - 关注重庆银行、渝农商行、成都银行、齐鲁银行,部分区域性银行在财政政策推动下信贷投放或超预期 [5] - 关注重庆银行、成都银行、齐鲁银行、常熟银行、交通银行,部分银行负债端存款重定价幅度有望超100BP支撑息差走势 [5]
4月金融数据点评:政府债拉动社融增速提升,低基数下M2增速明显向上
东方证券· 2025-05-14 14: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进入稳增长政策密集落地期,宽货币先行,宽财政紧随,地方化债显著提速,对25年银行基本面产生深刻影响;财政政策力度加码,支撑社融信贷并提振经济预期,顺周期品种有望受益;广谱利率下行区间,银行净息差短期承压,但高息存款进入集中重定价周期叠加监管对高息揽存行为持续整治,对25年银行息差形成重要呵护;25年是银行资产质量夯实之年,政策托底下,房地产、城投资产风险预期有望显著改善,风险暴露和处置较为充分的部分个贷品种也有望迎来资产质量拐点 [3][28] - 现阶段关注两条投资主线,一是高股息、核心指数权重方向,建议关注农业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二是需求具备区域α且基本面确定性强的城农商行,建议关注渝农商行、重庆银行、江苏银行、青岛银行、上海银行 [10][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社融增速延续回升,政府债是主要支撑 - 2025年4月社融同比增长8.7%,环比3月回升0.3pct,当月社融增量1.16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 [9][11] - 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2505亿元,原因包括地方债务置换持续扰动贷款余额、关税的不确定性或阶段性影响实体融资意愿、开门红投放可能消耗了一定的项目储备 [9][11] - 政府债同比多增10699亿元,发行节奏相对前置,构成社融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 [9][12] - 企业直接融资同比多增839亿元,伴随发行成本的走低,企业发债融资意愿有所提升 [9][13] - 非标融资同比少减1386亿元,主要是未贴现票据在低基数下同比少减1697亿元 [9][14] 化债、关税等因素影响下,贷款增速环比回落 - 2025年4月贷款同比增长7.2%,环比回落0.2pct,当月人民币贷款新增2800亿元,同比少增4500亿元 [9][19] - 居民户的需求改善仍需时间,居民户短贷同比多减501亿元,可能与4月部分银行消费贷利率有所上调有关;中长贷同比少减435亿元,或主要得益于提前还贷的同比改善,二手房销售数据亦有一定的韧性 [9][19] - 对公贷款增长受到化债、关税等因素扰动,票据冲量现象较为突出,对公短贷在低基数下同比进一步多减700亿元,票据融资同比少增40亿元,但增量仍处于历史同期高位;对公中长贷同比少增1600亿元 [9][19] 低基数下M2增速向上,非银存款同比显著多增 - 2025年4月M1同比增长1.5%,环比回落0.1pct,M2同比增长8.0%,环比提升1pct,M2与M1增速剪刀差走阔1.1pct至6.5% [9][22] - 受去年同期“手工补息”监管造成的低基数影响,M2增速明显回升,而M1增速并未改善,或主要是关税预期影响资金活化意愿 [9][22] - 4月新增人民币存款 -4400亿元,同比大幅少减3.48万亿元,低基数下居民户、企业存款分别同比少减4600、5428亿元;财政存款同比多增2729亿元;非银存款同比大幅多增1.90万亿元,或是4月债券市场回暖,部分资金流向资管产品所致 [9][22]
工商银行(601398):公司简评报告:息差和中间业务收入压力或趋于平缓
东海证券· 2025-05-13 10: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Q1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降,总资产增长,不良贷款率下降,拨备覆盖率上升,净息差同比下降;预计资产规模随行业增长,息差压力或趋缓,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有望转增,整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定;维持“增持”评级[2][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经营情况 - 2025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7.74亿元(-3.22%,YoY),归母净利润841.56亿元(-3.99%,YoY);Q1末总资产51.55万亿元(+8.29%,YoY),不良贷款率1.33%(-1BP,QoQ),拨备覆盖率215.70%(+0.80pct,QoQ),净息差1.33%,同比降15BPs [2] 资产端情况 - 政府融资驱动债券投资增速提升,对公信贷受需求和隐债置换影响增速放缓,票据贴现超季节性;个人信贷需求弱但有政策托底,行业信贷“开门红”夯实稳增长基础,预计资产规模随行业较快增长 [6] 负债端情况 - 存款增速继续小幅回升,受财政力度加大和存款脱媒放缓影响;2024下半年存款定期化上升,政策对存款结构影响正面,关注房地产与消费回暖影响持续性 [6] 息差情况 - 2025年Q1单季息差1.33%,环比降约6BPS,同比降15BPs;生息率2.87%,环比降19BPs,同比降约46BPs;付息率1.65%,环比降约13BPs,同比降约33BPs;负债端缓冲效果明显,息差压力或趋于平缓 [6]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情况 - 2025年Q1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降幅继续收窄,或因理财等业务改善;受资管费率改革制约但影响淡化,市场活跃度提升或使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复苏,Q2 - Q3基数低有望转增 [6] 资产质量情况 - 总体资产质量稳健,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33%,环比降1BP;个贷风险与行业趋势相符,政策纾困预计风险可控但拐点需观察;对公预计部分行业资产质量稳中向好,整体资产质量有望保持稳定 [6][7]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175、8330、880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82、3724、3821亿元,对应同比+0.64%、+1.14%与+2.61%;预计2025 - 2027年末每股净资产为10.91、11.59、12.27元,对应PB为0.66、0.62、0.58倍;维持“增持”评级 [7] 三大报表预测值 - 包含每股指标与估值、盈利能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业绩增长率、资本等多方面2024A - 2027E预测数据 [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