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贷款结构调整
icon
搜索文档
资产质量十五年:上市银行不良出清与拨备压力观察
国信证券· 2025-09-29 05:22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优于大市"评级 [2][5] 核心观点 - 银行资产质量在过去15年通过各领域不良贷款轮流暴露实现软着陆 当前整体不良生成率约0.7% 虽高于历史水平但较2015年峰值有所回落 [1][2] - 银行通过主动调整贷款结构应对风险 例如压降制造业与批零行业贷款占比 [1] - 拨备计提机制有效平滑利润 多数年份超额计提拨备 存量拨备可释放至少8000亿元净利润 相当于2024年净利润的36%-57% [1][11] - 非信贷领域不良资产已出清或占比极小 表内非标占贷款比例仅1.4% ABS占0.9% 企业债占4.1% [1][10] - 大行及部分城商行在资产质量和拨备压力方面表现更优 [2] 不良贷款出清历程 - 制造业与批零行业不良率已回落至2010年水平 批零行业不良率峰值达7.79%(2016年) 制造业峰值达6.12%(2018年) [8][12] - 房地产对公贷款不良率2023年达峰值4.42% 目前边际生成已过峰但未完全出清 [8] - 城投贷款不良率2020-2023年处于高位 2024年后明显回落 城投债信用利差2024年下台阶 [8][10] - 零售贷款风险正在暴露 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2021年以来持续上升且未见顶 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2024年快速上升 [8] 贷款结构调整 - 2014-2020年银行降低制造业与批零行业贷款占比 转向个人贷款领域 [8] - 2020年末房地产对公贷款占比仅6% 广义口径(含企业债和非标)占比11% 远低于2010年制造业与批零行业24%的占比 [8] 拨备机制分析 - 上市银行拨贷比2.98%(2025年中) 拨备覆盖率240% 超额拨贷比1.74% 均处于历史中间水平 [10] - 2022年以来超额计提力度降低 通过新增拨备平滑利润的空间收窄 [8] 重点公司推荐 - 建议关注资产质量与拨备压力表现较好且估值较低的成都银行(总市值735亿元 2025E PE 5.3x)、长沙银行(总市值357亿元 2025E PE 4.4x)、张家港行(总市值106亿元 2025E PE 5.4x)、瑞丰银行(总市值104亿元 2025E PE 5.1x) [2][3] - 推荐基本面有望率先走出拐点的优质顺周期个股宁波银行(总市值1741亿元 2025E PE 6.2x)、常熟银行(总市值230亿元 2025E PE 4.9x) [2][3]
净息差、资产质量、行业“反内卷”……兴业银行管理层回应市场关切!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09:5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104.58亿元同比下降2.29% 归母净利润431.41亿元同比增长0.21% [1] - 总资产10.61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01% 不良贷款率1.08% [1] - 经营业绩整体跑赢大市符合预期 [2] 净息差表现 - 上半年净息差1.75%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 较2024年全年下降0.07个百分点 利息净收入737.55亿元同比下降1.52% [3] - 负债端约2700亿元3-5年期定期存款到期(平均付息率3.34%) 同业负债利率重置预计释放20多亿元成本 [3] - 预计全年净息差降幅控制在10个基点内 利息净收入降幅较上半年收窄 [3] 行业净息差展望 - LPR下调对资产端收益影响已充分反映 未来影响趋缓 [4] - 高息存款到期重定价效应显现 整体付息率水平有望改善 [4] - 行业净息差水平将筑底 降幅趋缓 [4] 资产质量 - 新发生不良规模同比保持稳定 房地产信用卡风险转向收敛 [4] - 制造业及零售信贷风险抬升 制造业不良分布分散 零售端按揭消费贷不良下降但经营贷上升 [4] - 全年新发生不良规模预计同比下降 不良指标保持平稳可控 [4] 贷款结构调整 - 贷款投放同比少增因市场需求偏弱及控风险考虑 [5] - 房地产业与租赁商业服务业贷款合计下降超1000亿元 零售贷款较年初减少276亿元 [5] - 按揭贷款增长35亿元 经营贷增长55亿元 [5] - 全年企业金融新增贷款目标3000亿元 零售贷款重点稳定按揭盘 [5] 反内卷影响 - 反内卷规范行业贷款定价无序竞争 缓解资产收益下行压力 [7] - 7-8月行业恶性竞争减少 但存在区域与银行执行差异 [7] - 价格竞争失效后比拼客户需求满足能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