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概念

搜索文档
创新药概念崛起,首药控股20%涨停,微芯生物等大涨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06:16
创新药概念市场表现 - 创新药概念13日盘中强势上扬 首药控股20%涨停 微芯生物涨超16% 昭衍新药 美迪西 欧林生物涨超9% 常山药业等涨超8% 凯莱英涨逾7% [1] 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政策 - 国家医保局首次公开确认"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已在政策层面建立 [1] - 该机制将给予高质量创新药更高的定价自由度 效率更高的挂网流程 更长的首发价格稳定周期 [1] - 新靶点 新机制的高质量创新药研发产商有望迎来更快的现金流回报 [1] - 创新药企业有望持续享受监管政策在真支持创新 支持真创新 支持差异化创新等方向的全链条支持 [1] 医药政策环境与行业趋势 - 2025年以来政府多次提出优化药品集采 支持创新药等相关政策 [2] - 商保创新药目录出台在即 国家医保局已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2] - 得益于集采等政策趋势优化 商业医疗保险推动 AI产业催化赋能等医药外部环境向好 [2] - 医药创新进入收获期和关税扰动背景下自主可控趋势驱动 [2] - 2025年下半年医疗健康产业的业绩和估值修复趋势确定性较高 同时分化也将更加明显 [2] 创新药板块投资方向 - 拥抱创新驱动和国际化+自主可控+院外营销模式改革将是相对更有确定性的布局方向 [2] - 创新药板块除海外斩获外 新增国内政策大力支持 [2] - 医药真创新和真国际化时代将迎来回报 有望带动板块稳步向上 [2]
年内A股翻倍股增至269只,156只个股被基金重仓持有
环球网· 2025-08-13 05:18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2日,年内实现股价翻倍的个股已达269只,较二季度末的136 只接近翻番。 从行业分布来看,269只翻倍股覆盖申万一级行业中的25个,机械设备和医药生物成为翻倍股最集中的板块,数量 分别为49只、43只;基础化工、汽车板块紧随其后,均诞生24只翻倍股。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个股出现资金短期 集中炒作的情况。 以年内上涨11.82倍领跑的上纬新材为例,7月8日晚公司公告智元机器人拟收购事宜后,7月9日至8月5日短短20个 交易日内,其股价累计飙升1320.05%,其间14次触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及严重异常波动情形,公司累计发布10次 相关风险提示公告。7月25日、8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称已对该股进行重点监控。 以涨幅最大的舒泰神为例,该股凭借创新药概念持续走强。今年一季度时,该股尚无基金重仓,二季度末已被19 家基金管理人旗下的50只基金重仓持有,单季度合计加仓3298万股。其中,21只基金将舒泰神买至前五大重仓 股,泰信医疗服务A、永赢医药健康A等产品更将其列为第一大重仓股。截至8月11日,这21只基金自三季度以来 超过半数涨幅超过15%,永赢医药健康A、华富 ...
港股早盘高开高走 腾讯音乐涨超1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01:53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报25236点 上涨1.07% [1] - 恒生科技指数报5508点 上涨1.27% [1] 南向资金流向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超9100亿港元 创年度净流入额历史新高 [3] - 净流入额已超过2024年全年净流入的8078.69亿港元 [3] 腾讯音乐业绩表现 - 二季度总收入84.4亿元 同比增长17.9% [3]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24.1亿元 同比增长43.2% [3]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25.7亿元 同比增长37.4% [3]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净利润26.4亿元 同比增长33.0% [3] - 早盘股价涨超15% [3] 科技股表现 - 科网股涨多跌少 阿里巴巴涨超2% 京东涨超2% 哔哩哔哩涨近2% [3] - 加密货币概念股高开 华检医疗涨8% [3] 医药板块表现 - 创新药概念回暖 丽珠医药涨超2% [3] 金融板块表现 - 内资券商股普涨 中金公司涨超1% [3] ETF表现 - 港股通互联网ETF涨超2% 东南亚科技ETF涨超2% 中概互联网ETF涨超2% [4] - 纳指科技ETF涨超1.5% 香港科技ETF涨超1.5% 港股医疗ETF涨超1.5% [4]
A股翻倍股冲到269只!这只股票上涨超11倍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2 14:26
2025.08.12 本文字数:2641,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曹璐 随着A股行情持续走强,各大热点交替领涨,翻倍股数量快速扩容。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2日,年 内股价实现翻倍的个股已达269只。其中,机械设备、医药生物为翻倍股最集中的两大板块,数量均超 40只。 这番火热行情在基金行业也持续上演,助推重仓基金净值上行。截至二季度末,近六成翻倍股被基金产 品重仓持有。尽管权益市场回暖带动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快速修复,但投资者仍充满焦虑和矛盾,"回本 即赎回"现象频现。 "当前时点,基民也需要审视和调整自己的基金组合。"招商基金市场支持与管理部首席财富顾问邓和权 对第一财经表示,当前市场并没有出现大幅的指数拉升行情,但不同行业板块的表现分化明显,投资者 需要根据市场特征做出相应调整。长期看,A股市场已经进入了"投资新周期"。 邓和权分析称,当前机构普遍看好高股息红利(如银行、电力、能源)、先进制造(高端装备、工业自 动化)、生物医药以及数字经济与AI的落地应用。对基民来说,这意味着应在基金选择中关注基金经 理的配置能力圈、基金产品是否有结构性主题配置能力,而不是单纯跟随市场热点。 翻倍股扩容至 ...
港股小幅低开 科网股普跌 创新药小幅反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02:03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小幅低开报24885点下跌008% [1] - 恒生科技指数报5431点下跌053% [1] 科技互联网板块 - 科网股普遍回落 百度阿里巴巴快手均跌超1% [3] 创新药板块 - 创新药概念部分高开 复星医药涨超7% [3] - 恒生创新药指数上涨069% [3]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涨061% [3] - 恒生创新药ETF涨超1% 港股通创新药ETF和香港医药ETF涨幅领先 [3] 其他板块表现 - 内资券商股活跃 兴证国际涨超2% [3] - 油气设备与服务股上涨 海隆控股涨超14% [3] 跨境ETF表现 - 日经225ETF涨超1% [3] - 德国ETF法国CAC40ETF标普油气ETF均跌超05% [3]
飙涨900%,A股又一“神药”杀疯了?
36氪· 2025-08-12 00:04
公司股价表现 - 自2024年9月以来股价飙涨逾900% 涨幅仅次于上纬新材 [1] - 2025年8月8日市值超220亿元 超越营收规模十倍于己的金域医学 [2] - 市净率高达7倍以上 创四年新高 远高于竞争对手1.5-2倍水平 [2] 业务结构转型 - 主营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 占收入比重高达99% [2] - 2022年起陆续参股舜景医药 尧景基因 禹景药业 智源生物等创新药企 [4] - 创新药业务尚未贡献收入 但成为资本市场炒作概念 [7] 核心产品研发进展 - 全球首创急性心肌梗死抗体药物SGC001获中美临床试验批准 处于临床I期lb阶段 [7] - 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药物AA001于2025年2月启动I期临床试验 目前处于la阶段 [10] - 创新药整体成药概率仅7.9% 临床I期至II期成功率约52% II期至III期仅28.9% [8] 历史业绩表现 - 2021年营收较2019年累计增长超25倍 归母净利润暴增超60倍 [15] - 业绩连续三年负增长 2024年营收较历史高峰锐减90%至5亿元 [1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首亏1.9亿元 2025年一季度营收0.93亿元同比降20% 续亏0.24亿元 [15] 行业政策影响 - 集采政策导致IVD板块集体狂泻超80% [2] - 五轮集采使生化领域市场规模锐减70亿元 免疫领域锐减160亿元 [18] - 检测结果互认政策实施后某地年度重复检测减少30% [20]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AD药物市场规模将从70亿美元增长至200亿美元 [8] - 中国有30多家本土药企及数十家跨国药企布局AD药物研发 [9] - 未来三年约50%的IVD中小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20] 资本运作情况 - 原始股东周锌借股价大涨减持套现逾2.4亿元 [1] - 公司因市值仅20亿出头 跌幅深 成为市场抱团炒作标的 [6] - 仅持有智源生物23%股份 无法充分享受潜在成功红利 [11]
融资余额破2万亿,新的炒作会完全不同!
搜狐财经· 2025-08-11 12:42
市场结构变化 - 融资量大增反映市场结构更健康 新能源和科技股进入前20名 取代2015年金融股霸榜格局 [2] - 投资者选择范围从900多只股票扩大到4150只 资金流向更均衡 [2] - GDP增长5.3% 政策支持力度大 慢牛行情基础稳固 [2] 融资交易特征 - 当前融资规模显示市场投机气氛强烈 融资交易活跃度提升 [2] - 融资作为双刃剑 在做空时同样表现强劲 市场反应速度加快 [2] 牛市表现特征 - 牛市中存在"纸面富贵"陷阱 多数投资者最终回吐收益 [3] - 过去几年跑赢指数的个股不足50% 2019-2021年结构性牛市期间仅48.76%个股跑赢大盘 [3] - 不同阶段牛市表现差异显著:2014-2015杠杆牛市152%涨幅 79.26%个股跑赢;2017-2018价值股回归27%涨幅 37.43%个股跑赢 [3] 市场波动风险 - 2019年行情期间出现20%最大回撤 达到熊市水平波动幅度 [4] 机构资金行为模式 - 机构采用"牛市1+3原则" 其中换股策略优于持股策略 [5] - 机构通过"机构库存"数据体现参与程度 持续活跃的机构库存表明资金长期参与 [9][10] - 案例显示机构提前布局维生素供应商 因维生素价格已上涨两年 [9] 机构参与度影响 - 华恒生物作为同类维生素概念股 因机构参与度不同呈现显著走势差异 [12] - 没有机构参与的股票即使具备良好概念也难以表现 [12] - 两融余额达2万亿规模 需通过量化数据识别机构资金行为 [12] 市场运行规律 - 牛市并非所有股票上涨 熊市也非所有股票下跌 关键在于识别机构持续参与标的 [12] - 量化数据可揭示资金流向 帮助理解买卖方力量对比 [12]
港股创新药概念回调,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半日获3700万份净申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05:41
指数表现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上涨0.1%,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上涨0.03%,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下跌0.1%,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下跌0.6%,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下跌0.6% [1]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半日获3700万份净申购,最新规模达10.8亿元、较一月前实现翻倍 [1] 指数构成与特点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聚焦A股生物科技龙头,由不超过50只业务涉及基因诊断、生物制药、血液制品及其它人体生物科技的公司股票组成,当前滚动市盈率61.3倍,估值分位53.3% [4]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聚焦A股医药卫生行业龙头,由沪深300指数样本中属于医药卫生行业的公司股票组成,覆盖化学制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细分环节,当前滚动市盈率30.0倍,估值分位41.0% [4] 指数历史与估值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自2015年发布以来估值分位53.3% [4]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自2007年发布以来估值分位41.0% [4]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2023年7月10日发布,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2017年6月23日发布,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2019年4月22日发布 [5]
港股创新药概念大幅回调,机构称中国创新药产业迎来价值重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05:53
港股市场表现 - 8月7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科网股涨跌不一 苹果概念涨幅居前 创新药概念回调 新消费概念股分化 [1] - 泡泡玛特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1] - 港股通医疗ETF(520510)震荡下行 午后一度跌超1% 持仓股中华润医疗、海吉亚医疗等少数上涨 康方生物、昭衍新药、信达生物、石药集团、药明康德等跌幅居前 [1] 创新药行业动态 - 民银国际研报指出 国内医保政策支持与海外价值认可双主线逻辑将支撑中国创新药行情持续 [1] - 国家医保局连续组织五场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 参与方包括政府部门、医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投资公司、保险公司、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代表 讨论措施落地 [1] - 6月底《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 7月1日医保局发布目录调整工作方案、申报指南等细则 明确"新药首发价格机制" 设置创新药价格稳定期和挂网流程以鼓励创新药市场推进 [1] 港股通医疗ETF - 港股通医疗ETF(520510)跟踪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 覆盖医疗板块三大细分领域 CXO权重超30% AI医疗权重超20% 创新药权重近50% [2] - 该ETF有望受益于反内卷、创新药出海及AI技术革命 [2] - 8月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支持T+0交易 [2]
港股异动 医药股普遍走低 诺诚健华(09969)跌超7% 昭衍新药(06127)跌近6%
金融界· 2025-08-07 05:07
医药股市场表现 - 医药股普遍走低 CRO和创新药概念跌幅居前[1] - 诺诚健华(09969)跌7.68%报17.54港元[1] - 昭衍新药(06127)跌5.88%报23.06港元[1] - 泰格医药(03347)跌5.6%报53.1港元[1] - 科济药业-B(02171)跌5.4%报19.96港元[1] 美国关税政策动向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最快下周公布针对药品的新关税政策[1] - 美国将首先对进口药品征收"小额关税"[1] - 一年左右时间内税率将提高至150%[1] - 之后税率将进一步提升至250%[1] - 政策目标是促使药品在美国本土生产[1] 行业前景展望 - 市场对医药产业远期竞争优势保持信心[1] - 创新药及相关产业链仍被看好[1] - 内需消费的相对确定性正在提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