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爱企查发布“心水品牌红榜” 以商查之力打造品牌评选新范式
证券时报网· 2025-09-14 08:38
活动概况 - 爱企查于9月13日在广州举办首届"红运之夜 2025品牌红榜颁奖盛典" 活动自8月25日官宣后带动52万观众参与互动投票 300多个品牌联动冲榜 榜单票数累计突破117万[1] - 活动覆盖经典传承榜、掌上智能榜、自在生活榜、舌尖心动榜、宝藏零食榜五大细分榜单 五大核心消费场景的44家品牌登榜[1] - 联想官网、盼盼食品、蒙自源等8个品牌获得"先锋心水品牌"惊喜奖项 表彰其在技术突破、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等领域的先锋者精神[1] 平台价值 - 爱企查通过专业数据与全民票选双重护航 帮助消费者锁定心水品牌红榜 企业的信用与品牌口碑成为链接商业价值与消费信任的纽带[1][2] - 平台依托百度先进的AI和大数据技术 为网民提供真实快速的企业信息免费查询服务 目前已累计服务超5亿用户[2][3] - 活动通过链接品牌与消费者、打通信息壁垒实现双向赋能 搭建品牌与消费者的信任桥梁[2] 行业影响 - "品质可靠、信息透明"从加分项变为消费者核心刚需 活动推动行业标准迭代[2] - 榜单指引+工具查询的组合拳打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显著降低消费决策成本[2] - 平台未来将持续深耕商查领域 在链接商业资源、赋能消费决策、规范市场秩序中的枢纽作用将进一步凸显[3]
迎驾贡酒(603198):2025年中报点评:二季度收入延续下滑,中高档产品表现优于整体
长江证券· 2025-09-14 04:4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31.6亿元,同比下降16.89% [2][4][8] - 2025H1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18.19% [2][4][8] - 2025H1扣非净利润10.93亿元,同比下降19.94% [2][4][8] - 2025Q2营业总收入11.13亿元,同比下降24.13% [2][4][8] - 2025Q2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下降35.20% [2][4][8] - 2025Q2扣非净利润2.77亿元,同比下降40.24% [2][4][8] 产品结构表现 - 2025Q2中高档白酒收入8.17亿元,同比下降23.6% [8] - 2025Q2普通白酒收入2.10亿元,同比下降32.9% [8] - 普通白酒下滑幅度大于中高档产品,主要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 [8] 区域表现 - 2025Q2省外收入2.96亿元,同比下降36.38% [8] - 2025Q2省内收入7.3亿元,同比下降20.29% [8] - 省内销售表现好于省外,大本营市场发挥稳定器作用 [8]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H1归母净利率下滑0.57个百分点至35.76% [8] - 2025H1毛利率提升0.18个百分点至73.62% [8] - 2025H1期间费用率上升2.00个百分点至13.34% [8] - 销售费用率上升1.75个百分点,主要因广告宣传费用增加 [8] - 管理费用率上升1.15个百分点 [8] - 研发费用率下降0.13个百分点 [8] - 财务费用率下降0.77个百分点 [8] - 营业税金及附加率上升0.22个百分点 [8] 经营策略 - 公司控制发货节奏,保持库存相对良性 [8] - 公司灵活调整目标,为后续增长蓄力 [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EPS为2.77元,对应PE 16倍 [8] - 预计2026年EPS为2.93元,对应PE 15倍 [8] - 预计2027年EPS为3.07元 [14]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67.1亿元 [14]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69.62亿元 [14]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71.98亿元 [14]
两个百亿国资,为了江陵首富“打”起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9-14 03:38
公司控制权交易 - 宁波汉意计划以每股12.42元、总价9.96亿元向广州轻工转让良品铺子19.9%股份(7976万股),但交易因创始人未到场而未能完成,引发广州轻工提起诉讼并申请冻结等值股份及500万元违约金[3] - 宁波汉意转而与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达成交易,以相同每股价格12.42元分两步转让控制权:首先转让21%股份(交易额10.46亿元),随后由达永有限公司转让8.99%股份(交易额4.45亿元),总转让股份29.99%[4] - 交易前宁波汉意持有35.23%股份并单独控制公司,交易后长江国贸将持有29.99%股份并单独控制良品铺子[7][8]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重新定位为"自然健康新零食",推行"五减"策略(减盐、减糖、减脂、减油、减食品添加剂),完成500多款SKU配方"清洁标签"化,添加剂平均减少30%以上[13] - 通过"一品一链"直采锁价模式,将500余款主力SKU零售价下调10%–40%,例如50g拇指风干牛肉会员价12.9元(较同类低20%)[14] - 线下渠道净关闭848家门店,剩余门店改造为"社区美食集合店"并引入高频刚需品;线上聚焦内容电商,团购业务2024年同比增长20%至5.8亿元[14] 行业发展趋势 - 零食行业面临消费分级、健康觉醒、流量碎片化和供应链过剩四大冲击,产品需完成"科学单品"转型,供应链需成为"快反利润中心"[15] - 渠道向"蜂窝全域"模式演进:线下增设鲜食档口(客单价提升25%),智能货柜单柜日销达传统售货机3倍;线上通过原料溯源直播提升40%转化率[16] - 品牌建设需实现情绪共鸣,通过微场景包装设计(客单价提升25%)和虚拟偶像直播(节省60%主播成本)建立差异化,社会责任绑定可使品牌好感度提升30%[17]
帮主郑重:近期中长线投资的「隐形金矿」,这三个方向值得重点埋伏!
搜狐财经· 2025-09-14 00:01
新能源行业 - 国家投资2500亿元发展储能 目标2027年装机容量达1.8亿千瓦[3] - 8月储能系统招标量同比增长2158% 宁德时代和阳光电源等龙头企业正在扩产[3] - 工信部推进陆上大型风电基地和海上风电项目 沿海核电项目加速核准[3] - 风电主机毛利率触底反弹 零部件企业订单已排至明年[3] 人工智能行业 - 2025年开放式GenAI模型将成为主流 50%AI生态基于开源构建[4] - 工信部将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方案 推动工厂自动化效率提升[4] - 二季度险资和汇金加仓AI及半导体领域[4] - 智能制造领域存在隐形冠军企业 如汽车厂智能质检和钢厂能耗优化服务商[4] 消费升级领域 - 服务消费将成为未来五年最大增长点 新茶饮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5] - 广东黄皮因奶茶消费价格上涨60% 农户亩均增收8000元[5] - 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20% 专业护理机构存在巨大缺口[5] - 社区养老站点建设享受补贴 家庭病床和远程诊疗成为新机会[5] - 智能家居渗透率超40% 海尔和美的等企业推动生活方式变革[5] 医药生物行业 - 2024年行业下跌14% 前8个月仅上涨5.2%[6] - 行业市净率处于近15年最低5%分位[6] - 反腐常态化后药企业绩回暖 创新药出海取得突破[6] - 高股息医药龙头分红收益超过银行理财 基因编辑和细胞治疗领域存在十倍股机会[7] 投资策略方向 - 新能源和人工智能受政策与技术双驱动[8] - 消费升级由人口结构与需求共振推动[8] - 医药生物行业处于估值与业绩修复阶段[8]
新股解读|以高端“遛娃神器”起家,不同集团靠什么打动新生代父母?
智通财经· 2025-09-13 09:44
行业背景与市场定位 - 中国中高端育儿产品市场规模从2020年256亿元增长至2024年340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7.4% 显著高于大众市场3.4%的增长率[2] - 90/95后父母推动育儿精细化、品质化趋势 追求"少而精"消费 尽管2023年新生儿人口降至902万人[2] - 公司旗下品牌BeBeBus按2024年GMV计 在中国中高端耐用型育儿产品品牌中排名第一[1] 公司业务与产品策略 - 公司以高端婴儿推车(溜娃神器)切入市场 后扩展至睡眠、喂养及婴儿护理场景 产品包括儿童安全座椅、婴儿床、餐椅、纸尿裤等[3] - 出行场景产品收入占比维持在35%-65% 婴儿护理场景收入占比从8%提升至43%[5] - 包含至少一件核心产品的订单平均交易金额保持在2400元以上[5]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5.07亿元增长至2024年12.49亿元 2024年同比增长46.8% 2025年上半年营收7.26亿元 同比增长24.7%[4] - 毛利率保持高位:2022年47.7%、2023年50.2%、2024年50.4%、2025年上半年49.4%[4] - 净利润2022年亏损0.21亿元 2023年扭亏为盈至0.27亿元 2024年达0.59亿元(同比增长114.9%) 2025年上半年0.49亿元(同比增长72.1%)[4] 产品毛利率结构 - 睡眠场景毛利率最高:2022年53.3%升至2025年上半年59.8%[5] - 喂养场景毛利率:2022年49.4%升至2025年上半年61.9%[5] - 出行场景毛利率维持在46.6%-51.6% 婴儿护理场景从38.7%升至43.4%[5] 营销与渠道策略 - 线上渠道收入占比73.2%(2025年上半年5.32亿元) 线下渠道占比26.8%(1.94亿元)[8] - 通过小红书、抖音等平台营销 2023年3月至2024年9月引发超83万篇内容 私域流量达350万会员[8] - 客户数量从2022年356,756人增至2024年953,250人 分销商及KA门店从742家增至2025年6月3400家[8] 研发与营销投入对比 - 研发费用率逐年下降:2022年3.2%、2023年2.8%、2024年1.7%、2025年上半年1.5%[9] - 销售及分销费用占比持续高位:2022年37.2%、2023年33.5%、2024年31.3%、2025年上半年31%[10] - 呈现"重营销轻研发"格局 2022-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总额约7221.9万元 同期销售分销费用超10.91亿元[9][10] 市场竞争环境 - 行业面临国际高端品牌(Stokke、Bugaboo)和传统巨头(好孩子)竞争 以及新锐线上品牌性价比围攻[7] - 公司需持续投入资源维持市场地位[7]
欢聚尝鲜!进口三文鱼进社区 N种新吃法激活消费新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9-13 08:11
9月12日,成都市武侯区玉林东路社区广场,一场围绕"进口三文鱼"展开的社区活动热闹非凡。居民李阿姨举着刚尝鲜的"钵钵三文鱼",红油裹着厚切的挪 威三文鱼,芝麻与花生碎的香气混着鱼肉的鲜,她不禁感慨:"以前总觉得进口三文鱼离生活很远,没想到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吃到刚到港的鲜货,太方便 了!" 这场由四川省商务厅、成都市人民政府指导,成都市商务局主办的"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2025成都国际美食嘉年华"进口三文鱼进社区活动,以"从深海到 餐桌!体验三文鱼的N种吃法"为主题,旨在推广三文鱼美食文化,通过打造鲜活场景,让市民解锁生鲜食材的新可能,持续为市民带来贴近生活的消费体 验,擦亮"成都进口嘉年华"品牌,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新动能。 织密渠道,打造进口生鲜"延伸展台" 激活消费需求后,如何让这份"深海鲜意"在活动结束后仍能便捷触达市民?答案在于搭建稳定的B端供给渠道。活动现场,玉林东路社区自营咖啡厅内同步 举办的"三文鱼洽谈会",为企业与本地商家搭建对接桥梁。 四川省商投县域商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农供应链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四川美沿远洋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与周边日料店、西餐厅 ...
数据解码2025年线上消费:重点行业趋势复盘与展望
搜狐财经· 2025-09-13 07:55
2025年线上数据概况 - 2024年7月-2025年7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发展态势 2025年1-7月淘系平台亿级规模以上二级行业多领域高增长 [1] - 家电领域制冰机同比增速168% 壁挂洗衣机88% 智能机器人114% 智能飞行设备81% 净水器及配件耗材和部分大家电品类约50%增长 [1] - 食品领域面点/西式速食增长42% 烘焙半成品/蛋挞/披萨30% 方便粉丝/米线/粥汤速食33%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46% [1] - 宠物与户外领域爬宠/鸣虫类食品及用品增长31% 猫/狗居家用品38% 户外鞋靴25% [1] - 潮玩领域游戏/电竞实物周边增速66% 国创拼装/成品机甲24% [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 二季度增速达5.4% 主要受益以旧换新政策和电商平台促销 [12] - 洗护清洁剂/卫生巾/纸/香薰等品类在淘系平台销售各有表现 各品类在包装/功能功效/成分/规格等方面呈现不同热词趋势 [2] 重点行业消费趋势 - 个护家清行业市场规模潜力大 2024年7月-2025年7月日用品规上零售额有增长空间 洗护清洁剂/卫生巾/纸/香薰等品类表现分化 [2][21] - 个护家清行业线下规上零售销售额当期值稳步抬升 长期呈现增长势能 受益消费创新与消费升级 行业供应链优化和渠道拓展 [21] - 成熟品类高端功能化发展 如口腔护理和洗护清洁剂中除菌浓缩型产品更受青睐 新兴品类扩展至多场景成高频品 [25] - 传统品类中消费者囤货需求旺盛 催生大规格产品 健康意识提升使清洁品类注重除菌抗菌等功能 [28] - 新兴品类"嗅觉经济"成为主要引领 洗衣凝珠和香薰等满足多样需求 中式香薰品类借"嗅觉+中式"抢占市场 [33] - 衣物洗护行业香味属性受关注 自然香型和花香型社媒互动指数高 电商销售指数高 [34] 底妆行业 - 底妆市场持续升级 2022-2026年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2022年731.9亿元 2026年预计突破千亿元 [37][39] - 2025年1-7月淘系平台粉底液品牌中雅诗兰黛和兰蔻等位居前列 社媒互动活跃 [2] - 产品向"一物多用"和"科学配方"发展 如兼具防晒与养肤功效的气垫 差异化策略满足多样化需求 男士底妆品类逐步拓展 [2] 小家电行业 - 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2025年1-7月各细分品类销售额分布不均 净水器及配件耗材和生活电器等增长显著 [2] - 消费者关注便捷实用性和品质质量 安装方式与工作原理创新影响销售 国补及一人户家庭增多带动行业发展 [2] 运动户外行业 - 运动/瑜伽/健身/球迷用品和户外/登山/野营/旅行用品在淘系平台销量与销售额呈增长趋势 [2] - 小红书平台运动相关热搜词热度高 "求运动搭子"类内容受欢迎 户外服饰和鞋靴等是消费者偏好品类 "宠物户外"概念产品销售上升 [2] 潮玩谷子行业 - 2015-2026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模玩/动漫/周边等行业淘系平台销售良好 [3] - 游戏/电竞实物周边中毛绒公仔领涨 娃衣和娃包品类销售增长 盲盒直播形式创新 文化与技术融合品类成增长关键 [3]
青海“社零”增速首超全国的背后
搜狐财经· 2025-09-13 04:55
核心观点 - 青海省2025年1至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77.25亿元 同比增长4.9% 高于全国增速0.1个百分点 为2024年以来首次超过全国增速 其中7月单月增速15.8% 创近19个月新高 体现消费市场质与量同步升级的结构性突破 [2] - 增长动力源于政策精准制导、特色资源变现和市场活力释放的三力协同体系 形成"资源—产业—消费"闭环 为高原省份消费升级提供可复制的"青海经验" [5][6][7][8] 消费表现与结构特征 - 升级类消费领跑:限额以上单位汽车零售额年内首次转正 同比增长18% 高能效等级家电音像器材、智能家电和音像器材、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2.4%、69.4%、179.3% [3] - 重点商品与企业发力:限额以上单位9类商品零售额实现增长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5.8% 汽车类增长18% 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7.8% 高于全国5.1个百分点 [4] - 内外联动激活市场:限上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0.6% 连续两个月两位数增长 FAVO国际品牌授权集合店落户 麦当劳、小米汽车等品牌首店年内落地开业 [4] 政策驱动机制 - 建立358家重点商贸企业调度服务机制 累计下达促消费资金5757.1万元 向488家企业拨付稳增长和入限纳统奖励6431.6万元 [6] - 政策组合拳成效显著:限额以上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2.5% 今年以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 [6] 产业资源转化 - 文旅赋能生态优势:青海文化旅游节签约项目8个1.1亿元 青海湖同宝山露营基地连续6天满房 莫家街小吃街旺季日均客流破万 上半年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5.6% [6] - 冷凉产业突破:完成3800多栋蔬菜温棚智能化改造 建成154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41座恒温保鲜库 新增冷库库容10万吨 [7] - 品牌国际化:57个产品获香港优质"正"印认证 三文鱼通过ASC、BAP国际认证 龙羊峡三文鱼基地产品远销新加坡、西班牙 [7] 特色资源价值实现 - 羽衣甘蓝通过STC认证后 经属地查检绿色通道72小时直达香港 售价从0.7元/斤升至1元/斤 亩收入提高1000元以上 [7]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推动12家LNG民营企业入限纳统 带动LNG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73.9% [4] - 青海家宴品牌在香港首发 并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系列活动 [4] 发展模式启示 - 形成"种得好—卖得好—挣得多—花得旺"的闭环 产业增值让农牧民户均增收 反哺消费 破解"增收难—消费弱"恶性循环 [7][8] - 通过政策引导延伸"资源—开发—市场"价值链 聚焦企业调度机制、以旧换新、招商引资三个"小切口"实现精准施策 [8]
体育产业七万亿元目标如何实现
经济日报· 2025-09-12 22:02
行业政策目标 - 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目标超过7万亿元 [1] 消费趋势驱动因素 - 人均GDP稳步增长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推动消费升级 [1] - 需求从物质消费向服务消费、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型升级 [1] 行业发展痛点 - 体育消费活动多停留在体验层面 未能形成持续消费习惯 [1] - 供给结构不均衡 高端供给过剩与大众化供给不足并存 [1] - 部分运动项目参与门槛较高制约大众参与热情 [1] - 消费环境不完善 场馆预约难和健身服务退转难影响体验 [1] 政策解决方案 - 挖掘城市金角银边空间配建小而美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2] - 鼓励发放体育消费券和推动场馆优惠开放降低参与门槛 [2] - 支持发展智能健身 科学指导和运动康复等新业态 [2] 产业协同要求 - 政府需做好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 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业 [3] - 企业需深耕用户需求 提升服务质量和创新消费场景 [3] - 社会组织与社区平台需搭建活动载体和营造运动氛围 [3]
饿了么入淘,高德再创业,盒马何以成“剩子”?
36氪· 2025-09-12 10:03
业务战略调整 - 公司终止X会员店和邻里业务运营 将用户需求转移至盒马鲜生和超盒算NB业态[1] - 明确盒马鲜生与超盒算NB作为两大核心业务方向 结束此前多业态扩张策略[2] - 业务收缩基于2023年上市计划暂缓及创始人卸任等动荡背景 经调整后2025财年实现GMV超750亿元并首次全年EBITA盈利[3] 业态演变历程 - 早期定位与新中产消费升级绑定 但实际消费分层导致需求无法支撑规模[4][5] - 2016-2023年间推出至少10种业态 包括便利店/社区超市/前置仓/会员店等 覆盖不同消费场景但导致体系庞杂[6][7] - 2023年将邻里与奥莱合并为NB事业部 转型硬折扣模式 即超盒算NB前身[8] 硬折扣模式挑战 - 硬折扣模式要求低毛利/高周转/少SKU 自有品牌需占比90%以上且严控质量 目前超盒算NB自有品牌占比近60%[9][11] - SKU需精简至1500款左右 依托数字化选品能力动态优化 但与主业态盒马鲜生需形成定位区分[13] - 面临美团"快乐猴"(年内计划10家/目标1000家)及京东折扣超市(8月新开5家)的直接竞争[13] 集团战略协同 - 被纳入阿里大淘宝战略体系 通过接入淘宝闪购频道和88VIP体系强化即时零售协同[3][16] - 与高德等业务协同作战 高德近期推出"扫街榜"重返到店业务[15] - 需在集团即时零售体系中证明自身造血能力 避免沦为业务补充角色[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