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贸一体化

搜索文档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3 22:46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政策导向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五统一、一开放"新要求 包括统一市场基础制度 统一市场基础设施 统一政府行为尺度 统一市场监管执法 统一要素资源市场 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2] - "五统一、一开放"相比此前"五统一、一破除"更聚焦作用对象 目标指向更清晰 其中"统一政府行为尺度"为首次提出 [3] - 政策明确禁止地方政府突破国家规定实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不得限制商品要素跨区域流动 不得妨碍经营主体平等准入退出 [5] 政府行为规范化措施 - 国家发改委将集中整治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 以市场化方式促进兼并重组 加快淘汰炼油 钢铁等行业低效产能 [5] - 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统一支付账期至60天 光伏玻璃头部企业计划自7月起集体减产 以破除行业"内卷式"竞争 [5] - 规范政府采购招标 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等措施将创造更公平市场竞争环境 [4][5] 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8.7万家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经营 同比增长6.3% 占比达17% [6] - 政策提出畅通出口转内销路径 培育内外贸优质企业 消除区域发展壁垒以促进要素流动 [6] - 需深化户籍制度 土地流转等改革 完善数据交易制度体系 推动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 [7] 行业动态数据 -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带动行业产销两旺 2024年销量达646.5万辆 [11] - 软件行业利润总额实现同比增长12% [11]
★以旧换新成效持续显现 家电类商品零售额 连续8个月两位数增长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1:56
家电行业销售表现 - 2024年9月至2025年4月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8.8%,在16大类消费品增速中位列第一 [1] - 1至4月超过3400万名消费者参加家电产品以旧换新,累计购买12类家电产品超过5100万台,带动销售1745亿元 [1] 促消费政策举措 - 扩围提质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持续显现 [1] - 加快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升级商品消费,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2] - 组织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利用进博会、消博会等平台促进消费 [2] - 扩大服务消费,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2] - 培育新型消费,推进首发经济,促进健康消费,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 [2] - 创新消费场景,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办好"购在中国"系列活动 [2] 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 鼓励升级流通设施,扩大商贸流通试点城市范围 [2] - 构建以示范步行街或商圈为引领、特色商业街区为支撑、便民生活圈为基础的城市商业格局 [2] - 推动县域商业提质增效,鼓励批发零售业转型升级 [2] - 加快发展数智供应链,提升商贸流通企业上下游协同水平 [2] - 推进电商高质量发展,实施品质电商培育行动,发展特色产业电商平台 [2] 内外贸一体化推进 - 积极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推动政策惠及更广大外贸企业 [3] - 办好外贸优品中华行,组织协会、商超、电商平台与外贸企业对接采购 [3] - 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等更多外贸企业加入"以旧换新" [3] - 深化内外贸一体化试点,提升企业两个市场经营能力 [3]
★商务部答本报记者提问:持续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好营商环境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1:55
●本报记者熊彦莎 6月26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商务部 将积极推动解决外资企业的关切和诉求,不断完善引资政策,持续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 对于稳外资工作,何亚东表示,一方面,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落实好《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 案》,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推动教育、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等领域开放试点,推进 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拓展多领域开放合作与创新集成。 另一方面,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近年来,商务部举办了"投资中国"系列活动,"投资中国"品牌在 全球范围内越来越深入人心。商务部将继续落实好实施方案,办好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同时赴重 点国别地区开展投资推介,支持各地在"投资中国"项下举办精准招商活动,引入更多高质量外资项目, 助力外资企业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何亚东介绍,截至6月24日,22个地区已经开展了225场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参与外贸企业和采购商超 过1.9万家,成交额248亿元。目前,连锁商超开设了700多个线下专柜,11家电商平台设立外贸优品线 上专区。商务部着力营造内 ...
港口物流业创新求变迎挑战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22:58
天津港应对策略 - 物流企业采取内外贸一体化布局,通过"保税+"和ATA单证册优化国际通关路径,物资通关时间缩短至10分钟[2] - 天津港集团3月开通"三港一航"FAST内贸航线,整合自动化码头和船队资源,提升船舶准班率和货物集散效率[2] - 新开通直达墨西哥、南美、非洲的3条滚装航线及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集装箱航线达147条,覆盖全球120多个内陆营销中心[3] - 推行"内外贸同船"模式,1-4月东疆港区内贸船舶作业量达10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5%[3] - 5月开通天津港至塔什干中亚班列,物流时间压缩近50%,成本降低20%,货物以汽车配件、机械设备为主[4] 深圳港应对策略 - 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承担中国对美出口超25%货量,日均6班轮赴美,5月新增7条航线覆盖北美、欧洲、亚洲[4][5][7] - 5月中美关税阶段性协议后市场信心恢复,但5月美线船舶量环比4月降48%,货量降54%[6] - 跨境电商出口比重快速增加,盐田港6月新增跨境电商快线至10余条,提供时效与成本兼顾的方案[6][7] - 推动多式联运,5月开通"蓉深港图定班列",运输时间从6天缩短至2天,现有32条海铁联运线路[7] - 供应链公司协助客户优化海外产能,提供全链条一站式出海解决方案,分散单一市场风险[8] 行业创新与效率提升 - 天津海关构建智慧物流监管模式,优化内外贸同步作业管控效能[3] - 盐田港通过适应性物流模式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每周超百条航线中60%为欧美航线[7] - 物流企业加快布局"一带一路"国家,完善海陆空全球网络及多式联运服务[7]
内外贸一体化布局
经济日报· 2025-07-02 22:02
物流企业应对挑战的措施 - 物流企业积极开辟内外贸一体化通道,探索"保税+"方式,优化国际通关路径 [1] - 北京顺通世和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通过ATA单证册方式实现物资10分钟快速通关 [1] - ATA单证册具有免填制报关单、无报关资格限制、免办理进口税款担保等优势 [1] 天津港集团的战略调整 - 天津港集团新开辟"三港一航"海上高速FAST航线,提升船舶准班率和货物集散效率 [1] - 新开通直达墨西哥、南美、非洲3条滚装航线,获批华北区域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2] - 天津港已有147条集装箱航线联系全球,120多个内陆营销中心覆盖14个省份500万平方公里 [2] 创新物流模式 - 采用"内外贸同船"方式,同一货轮可同时运输内贸和外贸货物 [2] - 天津海关构建智慧物流监管模式,1-4月东疆港区内贸船舶作业10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5% [2] - 中亚班列物流时间压缩近一半,物流费用节省约20% [3] 多部门协同提升效率 - 天津港集团与铁路、海关及航运贸易企业构建全链条服务保障机制 [3] - 统筹港口作业资源提高码头接卸效率,压缩货物停留时间 [3] - 天津海关等部门探索构建覆盖港口作业全流程的智慧物流监管模式 [2] 具体业务数据 - "宁远广州"轮完成1402个集装箱的卸货作业 [2] - 中亚班列运输50个40英尺集装箱货物,主要来自海运 [3] - 货物类型包括汽车配件、机械设备、工程建材、家电等 [3]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走向纵深,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10:24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政策升级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五统一、一开放"新要求,包括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基础设施、政府行为尺度、监管执法、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1][2] - 政策从"五统一、一破除"升级为"五统一、一开放",战略重心从破除壁垒转向开放赋能,体现从内部整合向内外协同的系统性转变 [3] - 新要求强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制度型开放成为关键 [3][4] 政府行为尺度统一 - 会议重点聚焦统一政府行为尺度,涉及规范政府采购招标、地方招商引资、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等领域 [5][6] - 法治政府评估显示70%城市存在政府采购歧视性条款,如设定不合理资格条件或地域限制 [6][7] - 司法部推动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20日施行强化法治基础 [7] 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 1-5月全国出口维持韧性,对欧盟出口增12%、对非洲增33%,但需畅通出口转内销路径 [8][9] - 商务部强调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是双循环关键,将培育优质企业并打通内销通道 [8][9] - 需通过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拓展海外市场,避免内贸企业价格战 [9][10] 行业竞争治理 - 汽车、电商等领域"内卷式"竞争受关注,会议要求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并淘汰落后产能 [11] - 发改委点名炼油、钢铁等行业需淘汰低效产能,防止煤化工、氧化铝盲目新建 [11] - 专家建议通过技术研发和兼并重组解决新能源、光伏行业过度竞争问题 [11]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十大重点
财经网· 2025-07-02 06:43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核心要点 - 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大问题,时隔一年四个月再次披露会议通稿,对市场重要性显著[2] - 会议提出"五统一、一开放"基本要求(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基础设施/政府行为尺度/市场监管执法/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开放)[3] - 海洋经济总量2024年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54万亿元,同比增长5.9%[9]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六大工作方针之首为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涉及行业包括传统及新兴领域(锂电/光伏/新能源汽车)[4][5] - 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抓手包括优化产业布局(针对地方政府)、强化标准引领(针对民企)、推进整合重组(针对央国企)[5] - 钢铁行业利润率从2015年0.9%提升至2017年5.3%,煤炭行业从1.7%提升至11.9%,印证去产能有效性[5] - 市场主体需重点关注294项国家标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6] - 规范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及地方招商引资,破除"内卷式"竞争需政企协同[3][6] - 内外贸一体化将畅通出口转内销路径,培育优质企业,倒逼国内规则对标国际[6] 海洋经济发展 - 重点产业方向包括海上风电、现代化远洋捕捞、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海洋文旅、海运业[9] - 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培育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9] - 实施"五个注重":创新驱动/高效协同/产业更新/人海和谐/合作共赢[8]
中国期货每日简报-20250702
中信期货· 2025-07-02 02: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1日国债期货上涨,商品分化,工业硅和多晶硅下跌,欧线涨近8% [4][11][13] - 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0.4重回扩张区间 [3][3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异动 行情概述 - 7月1日国债期货上涨,商品分化,工业硅和多晶硅下跌,欧线涨近8% [4][11][13] - 涨幅前三为欧线、黄金和20号胶,欧线涨7.8%持仓环比增3.2%,黄金涨1.5%持仓环比增7.5%,20号胶涨1.2%持仓环比减4.5% [11][13] - 跌幅前三为工业硅、玻璃和焦煤,工业硅跌4.3%持仓环比增1.5%,玻璃跌3.7%持仓环比增10.4%,焦煤跌3.3%持仓环比减0.3% [12][13] 上涨品种 - **欧线**:7月1日涨7.8%至1904.9点,EC2508或在1600 - 1900点运行,关注7月上半月航司运价;特朗普认为无需延长7月9日关税大限,美财长称难完成谈判;中国制造业PMI小幅反弹;特朗普关税政策与河流水位下降致欧洲港口供应链拥堵,7月现货分化,OCEAN部分航线偏强,部分船司囤货量减少,7月下半月OCEAN和PA联盟仍有涨价可能 [17][18][19] - **黄金**:7月1日涨1.5%至776.1元/克,近期风险偏好上行施压金价,虽美联储降息预期小幅回升但难构成显著驱动,本周关注劳动力市场数据和关税第一个缓和期结束后的进展,若二者边际恶化短期将驱动黄金上行,若表现平缓黄金短期或需调整蓄力 [25][26][27] - **铜**:7月1日涨1.1%至80640元/吨,供应约束仍存库存低位支撑铜价,短期或高位震荡;宏观上美元指数下滑提振铜价,供需面铜矿加工费降至 - 40美元以下,粗铜加工费低位,原料供应紧张,国内外多家冶炼厂减产或下调产量指引;需求端消费淡季下游补库意愿减弱,但库存延续低位且本周去化,海外LME库存去化、现货升水攀升有挤仓风险 [29][30][33] 中国要闻 宏观新闻 -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加强中标结果公平性审查;规范地方招商引资,加强信息披露;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畅通出口转内销路径,培育内外贸优质企业;持续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健全有利于市场统一的财税体制、统计核算制度和信用体系 [37] - 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0.4,高于5月2.1个百分点,与4月持平,重回临界点以上 [37]
广东东莞:外贸突围韧性足(走进产业地标·发展一线探变化)
人民网· 2025-07-01 22:19
东莞外贸现状 - 东莞是全球最大的电脑零部件生产基地,年出口鞋履超5亿双,玩具出口占全球市场75% [6] - 2024年前5月东莞外贸进出口6158.5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出口3717.4亿元,同比增长11.2% [6]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054.5亿元,占比提升至29.2%,东盟成为第一大贸易市场,美国市场占比从14%降至12% [8] 企业应对策略 - 博力威公司加速提升印尼工厂产能以增强生产韧性,业务覆盖80个国家和地区,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0% [7][8] - 古欧家居通过拓展多元市场和国内酒店集团合作稳住90%出口业务 [7] - 近3年东莞外资企业内销额累计突破1.8万亿元,博力威出口占比从80%降至50% [8] 产业优势 - OPPO长安产业园周边5公里聚集67家配套供应商,形成半小时供应链圈 [9] - 东莞拥有22万家工业企业,形成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四大千亿级产业 [9] - 国外制造成本比国内高10%-20%,产业配套优势显著 [9] 转型升级方向 - OPPO运动健康实验室取得150多项发明专利,50余项科研项目赋能产品 [11] - 鼎泰高科研发的精密微型钻针全球市场份额达20%,近5年产值年均增长30%,预计今年增长超20% [12] - 徐福记智能化改造使生产效率提升85%,近3年产值年均增长8% [14] - 明安运动器材通过"机器换人"使利润率从个位数提升至10% [14] 品牌建设 - 得利钟表推出钴合金时尚配饰,预计未来两年销售额达2亿元 [15] - 东莞外贸企业从OEM转向OBM+ODM模式,自主品牌占比不断提升 [15] 政策支持 - 东莞出台"稳外贸30条",计划2025年新兴市场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超50亿美元 [18] - 超20%加工贸易企业通过内贸电商平台销售产品 [18]
跟着临沂商城“出海”去
经济日报· 2025-06-30 22:08
临沂商城国际化拓展 - 临沂商城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国举办国际商品展,五金、劳保、建材、玩具等展品获得大量合作意向和国外订单 [1] - 2024年组织2000余家企业出海,吸引3.1万境外采购商 2025年1-5月在22个国家举办32场展会和贸易洽谈会 [1] - 临沂市拥有136处专业批发市场和2000多条物流线路,物流总额突破万亿元 [1]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 - 出台《2025年临沂商城转型升级扶持政策》,专项资金支持境外参展、国际采购、外贸培育等领域 [2] - 制定重点国家"一国一册"指南,推动政企组团出海、展会造船出海、商城品牌出海 [2] - 建设国际贸易中心、跨境电商产业园、地产品加工产业园等现代化设施,配套数字创新、国际贸易、科创孵化等片区 [2][3] 跨境电商与地产品制造 - 跨境电商产业园与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TikTok等平台合作,实现"产业带+跨境电商+市场采购"模式 [3] - "中国大集"数贸平台数字化27大类千万量级SKU产品,打造选品中心、产业带大店等5大场景 [3] - 2024年兰山区落地21个地产品制造项目,建成15处加工园区,年产值达80亿元 42个老物流园区改造为国际贸易加工产业园 [3] 国际物流体系建设 - 2025年2月建成TIR临沂集结中心等三大国际运输服务中心,覆盖东欧、中亚、东南亚等国家 [4] - 临沂为山东省中欧班列3大集结中心之一 2024年开行452列中欧班列,"公铁联运一单制"使运输时间压缩15% [4] - 上线临沂商贸物流大数据平台,布局"3环4型"海外商城、海外仓、边境仓,扩大商品展示和仓储物流业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