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

搜索文档
物流金融新解法:万联易达“运单贷”打通资金周转“最后一公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9 00:30
物流行业现状 - 中小物流企业普遍面临账期拖垮现金流的困境 客户回款周期长达45天 导致运营资金紧张[1] - 资金短缺直接导致运力闲置 案例显示有20余辆货车因无法支付运费而停运[1] - 传统融资方式难以满足应急需求 企业被迫放弃加急订单业务机会[1] 万联易达解决方案 - 推出"运单贷"产品 最快30分钟完成授信评估 次日即可放款 案例显示单笔放款达85万元[1] - 创新"无需资产抵押"模式 仅凭运输订单作为信用载体撬动资金[1][2] - 资金直接支付给司机 解决运费拖欠痛点 案例中20余辆货车迅速恢复运营[1] 技术赋能效果 - AI算法优化运输线路 使合作企业车辆空驶率下降18% 周转效率提升30%[2] - 物流调度大模型提升运营效率 闲置货车每月可多跑两趟[2] - 形成运输循环线路 增加司机收入 强化运力供给稳定性[2] 产业互联网生态 - 构建四大协同平台:人工智能+商品交易+整车物流+数智金融[2] - 通过真实业务场景数据(运费结算 货运轨迹)降低金融业务风险[2] - 实现"运单即硬通货"的信用转化 授信范围覆盖90%以上运单[2][3] 行业变革趋势 - "人工智能+"推动传统物流转型 运单成为可量化信用载体[3] - 物流数据金融价值显现 疏通中小企业融资毛细血管[3] - 产业互联网闭环提升整体效率 案例企业新增三条货运线路[1][2]
产业互联网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证券报· 2025-06-18 20:58
AI赋能产业互联网发展 - AI技术为产业互联网带来新动力,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1] - 产业互联网成为数字化转型重要推手,AI助力制造、消费等行业智能化升级[1] - AI改变广告、游戏、管理软件、智能汽车等行业产品形态和格局,创造新价值[1] 美云智数AI应用案例 - 依托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汽车汽配、电子半导体等行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2] - 将AI融入家电制造全链条,实现智能设计、工艺自动生成、预测性AI干预,提升生产效率[2] - 助力美的楼宇科技重庆水机工厂打造"灯塔工厂",选型周期缩短,应对个性化需求能力增强[3] - 对外赋能爱玛集团、大洋电机、立邦等企业,构建AIGC知识库、合同分析能力等[4] 玄武云AI技术布局 - 全栈自研AI能力,打造玄瞳AI产品,赋能消费品企业营销,提升决策效能[3] - 玄瞳AI帮助某食品饮料企业(年销售额超200亿元)解决终端网点真实性问题,提升市场占有率[5] - 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AI产学研基地,联合华为、腾讯等生态伙伴孵化智能解决方案[6] 明源云AI商业化进展 - 云客AI产品实现约2800万元签约额,带动不动产项目客单价提升[3] - 加快"AI+SaaS"创新,优先推广"AI+营销"产品,探索"AI+管理"商业化机会[3] 赛意信息AI解决方案 - AI布局覆盖企业转型咨询、模型训练、中台建设、质检等领域[4] - 为光伏企业构建经营分析智能问数,为铝企优化生产工艺参数,降本增效[4] 产学研合作动态 - 格创东智与香港大学成立工业AI联合实验室,开展技术应用研究[5] - 美云智数与近200所院校合作,包括沈阳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等,推进产教融合[6][7] - 行业面临AI、数字化复合型人才短缺问题,企业积极与院校合作培养人才[6]
罗永浩数字人来了,产业互联网近了
搜狐财经· 2025-06-18 05:04
AI技术对行业的深度影响 - 罗永浩数字人直播标志着AI技术开始深度影响电商、教育、医疗等行业,头部KOL对AI发展风向的把控体现了行业趋势 [2] - 数字人技术已进化到模仿人类语言、动作、表情,并通过学习实现逻辑推理能力,头部主播全面拥抱新技术推动产业变革 [3] - AI数字人可替代传统主播核心角色,实现"超长待机"、"深度理解"等优势,正在改造直播带货行业的内在元素 [4][5] 产业互联网的变革特征 - 产业互联网本质是供给侧改革,通过AI重构产业关系(如数字人主播替代真人)实现成本降低与效率提升 [6] - AI数字人重塑生产关系:释放真人主播聚焦供应链优化,同时以"犯错率低"等特性提升用户交互质量 [6][7] - 产业互联网通过孕育新产业(如AI数字人主播生态)释放增长红利,其潜力远超消费互联网的表层改造 [8][9] AI驱动的新产业衍生 - 麦肯锡预测2030年中国AI人才缺口达400万,反映AI新产业(如数字人服务)催生的巨大需求 [9] - AI与产业融合正孵化全新业态(如智能风控、物流机器人等),推动产业元素与流程的深度重构 [5][8] - 数字人技术普及将带动关联产业(如内容生成、虚拟IP运营)发展,形成更广泛的产业互联网生态 [9][10]
海珠区:十年磨一剑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今年将出台数字文娱和数字美妆政策
广州日报· 2025-06-17 15:21
平台经济招商布局 - 海珠区上半年吸引蚂蚁集团"双中心"、抖音华南创新基地、快手电商、哈啰智驾、上海抖音电商等平台企业落户[1] - 招商理念为"产业立区 项目为王 落地为要",十年打造千亿产业集群[1] - 2015年起以消费互联网为核心招商,落地腾讯、阿里、唯品会等项目,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3年突破300亿元[3] - 2019年转向产业互联网招商,引进树根互联、致景科技、奇安信等企业,2年内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3] - 2021年建设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备案17个大模型,培育65家亿元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3] 产业生态建设 - 落地蚂蚁集团华南运营中心和万里汇跨境贸易项目,完善跨境数字贸易生态[4] - 打造数字营销产业高地,重构人-货-场关系,为生态商和服务商提供流量支持[4] - 做强琶洲算法大赛,与清华大学清智研究院合作打造琶洲模方孵化垂类模型[4] - 2023年出台全市首个大模型和数字营销政策,计划推出数字文娱和数字美妆政策[4] - 通过"一大模型+三数政策"组合推动数字经济集聚发展[4]
猎豹移动上涨3.72%,报4.18美元/股,总市值1.28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6-16 13:54
股价表现 - 6月16日盘中上涨3.72%至4.18美元/股 成交额8957美元 总市值1.28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8.07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20.52%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18亿人民币 同比减少2.43% [1] 公司战略 - 正从移动互联网向AI驱动的产业互联网战略升级 [3] - 已构建垂直一体化AI能力 包括自研芯片算力/算法/系统/应用/商业大脑 [3] - 算法能力覆盖语音/视觉/导航/机械臂等多模态技术 [3] - 开发三大操作系统:语音OS/Robot OS/Arm OS [3] 业务布局 - 智能服务机器人业务:语音服务/递送服务/劳动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 [3] - AI赋能业务:涵盖语音/芯片/视觉/自助设备/导航解决方案 [3] - 以两大业务板块推动服务智能化和产品智能化升级 [3] 公司背景 - 2014年5月8日在纽交所上市 [3] - 定位为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和AI产业互联网公司 [3] - 愿景是"用科技让人机共存世界更美好" [3] 重大事项 - 预计6月6日披露2025财年一季报 [2]
猎豹移动上涨3.51%,报4.19美元/股,总市值1.29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6-11 18:11
股价表现 - 6月12日盘中上涨3.51%至4.19美元/股,成交额3.52万美元,总市值1.29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总额8.0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52%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18亿人民币,同比减少2.43% [1] 公司战略 - 正从移动互联网向AI驱动的产业互联网战略升级 [3] - 已构建垂直一体化AI能力,涵盖芯片算力、算法、系统、应用及商业大脑 [3] - 算法能力覆盖语音、视觉、导航、机械臂等多模态技术 [3] - 开发三大操作系统:猎户星空语音OS、Robot OS、Arm OS [3] 业务布局 - 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包括语音服务、递送服务、劳动服务机器人 [3] - AI赋能解决方案涵盖语音、芯片、视觉、自助设备、室内导航 [3] - 以"智能服务机器人"和"AI赋能"两大板块推动服务与产品智能化升级 [3] 公司背景 - 2014年5月8日在纽交所上市 [3] - 定位为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公司,现转型AI产业互联网 [3]
王自如二次创业!坦言AI领域“来钱快” 感谢董明珠、雷军
搜狐财经· 2025-06-10 13:01
6月6日,王自如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一则时长16分钟的视频,引发广泛热议。在这则视频中,王自如 回应了离开ZEALER、格力的原因。更为关键的是,他正式官宣将在AI领域开启二次创业的征程。 2019年,产业互联网浪潮兴起,王自如萌生进入核心企业担任要职的想法。2020年,王自如从ZEALER 离职。 2021年,王自如加入格力电器,担任数字化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回顾2016年,王自如参加创业节目 《我是创始人》时,就与导师董明珠结识,此后几年间,双方多次在公开场合互动交流。2020年5月, 格力入驻京东十周年庆直播中,王自如担任主持人,与董明珠及京东高管对谈,直播带货成交金额高达 7.03亿元,创下当时家电直播带货的最高纪录。在格力任职期间,王自如全身心投入渠道变革,推 行"云网批"模式,致力于精简经销商层级,打通线上线下渠道。 王自如在视频中表示,在格力电器任职的经历还让他看到了最真实的产业现状。谈及离职,他以"遗 憾"二字带过,并未过多解释离职原因。对于"不看工资条"的争议,他坦言,真的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 么,那工资条不重要。 在视频的最后,王自如感谢了董明珠和雷军,"感谢他们在不同的时间点,以不同的形式 ...
王自如,想用AI写一份「独立宣言」
36氪· 2025-06-09 10:38
王自如的职业发展历程 - 2010年前后因iPhone 4拆解视频崭露头角,成为科技内容创作领军者之一 [2] - 2012年创立科技平台ZEALER,吸引雷军顺为资本等多家手机厂商投资 [2] - 2014年与罗永浩直播辩论后遭遇信任危机,ZEALER尝试转型但口碑下滑 [3] - 2021年加入格力电器担任重要岗位,主导数字化渠道改革项目 [5][6] - 2024年因ZEALER旧案被强制执行3383万元,同年8月传闻离职 [7] - 2025年宣布进军AI领域创业,将主攻内容解读与科普方向 [8][9] ZEALER的发展与转型 - 2014年获得OPPO、VIVO、金立、小米科技等企业注资,达到事业高峰 [2] - 2019年公司已有200名员工,年收入达九位数 [4] - 2021年8月王自如卸任ZEALER总经理、执行董事等职务,此前持股约67.6% [3] 格力电器时期的经历 - 2020年主持格力京东十周年庆直播,成交金额达7.03亿 [5] - 2022年主导"云网批"渠道改革,试图整合经销商体系 [6] - 在格力收入仅为过去几分之一,但看重参与核心企业决策的机会 [5] AI创业规划与挑战 - 选择AI赛道因"来钱快,资源整合快",初期主攻内容创业 [8][9] - 面临技术门槛高、行业竞争激烈等挑战 [8][9] - 计划利用在科技行业积累的人脉和资源转化为AI领域合作机会 [9] - 需要重建公众信任,目前仍有约2879万元未履行金额 [9]
始于雷军、困于罗永浩、终于董明珠,重启于AI,王自如用15分钟讲述自己15年
搜狐财经· 2025-06-06 15:20
王自如职业转型与AI创业 - 王自如宣布离开ZEALER和格力电器 将在AI领域二次创业 微博名已改为"王自如AI"[1] - 通过15分钟视频回顾创业历程 表达对ZEALER投资团队和董明珠的感恩[1][6] - 新创业方向聚焦AI内容应用 计划分两步走:AI与消费电子/产业结合 助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11] ZEALER发展历程 - 2010年以iMac开箱视频起步 2012年正式成立ZEALER 天使轮获雷军旗下顺为资本投资[4] - 2014年与罗永浩公开辩论后 公司发展势头减缓[5] - 离开ZEALER前处理个人资产:转让股份 偿还贷款 出售车房 保留公司运营资金[6] 格力电器任职经历 - 2021年入职格力电器 次年任数字化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6] - 推动销售体系全面改革 包括砍掉部分区域代理 建立云网批模式 缩短渠道链条[8] - 参与建设"格力董明珠店" 促进品牌年轻化和网络化转型[8] - 在职期间为保密选择退网 离任原因未明确说明[7][8] 行业竞争格局 - 数码测评领域曾出现ZEALER与锤子科技同期发展的巧合[13] - 罗永浩已转向AI硬件创业 与王自如的AI内容创业形成新赛道竞争[13] - 资深分析师认为新创业选择体现了与过往经历的连续性[13] 职业转型背景 - 孟羽童同期从格力离职 或将赴海外求学[10] - 王自如形容离职后状态为"饥肠辘辘" 需通过内容输出重返赛场[10] - 选择AI领域因"来钱快 资源整合快"的商业考量[13]
王自如:感谢董总和雷总,加入格力电器是不可错过的重要机遇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09:03
王自如职业发展 - 王自如于2021年正式加入格力电器,此前辞去ZEALER执行董事及总经理职务 [9] - 在格力电器期间担任数字化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参与全国巡回营销活动 [10] - 2023年起频繁以渠道改革负责人身份公开亮相,参与多地新营销模式宣讲会 [10] 格力电器合作与业绩 - 2020年王自如与董明珠合作直播带货,单场销售额达7.03亿元,全年13场直播总销售额476亿元,占格力当年总营收近30% [9] - 王自如入职后主导渠道改革项目,足迹覆盖全国多个省市县镇 [10] - 2024年格力年会及冰洗生活电器战略发布会等活动中,王自如均作为核心高管出席 [11] ZEALER创业历程 - 王自如2012年创立ZEALER,业务涵盖电子产品测评、手机维修及硬件实验室,年收入曾达九位数(超1亿元),团队规模超200人 [6][7] - 公司因雷军投资引发独立性争议,2019年后王自如转向产业互联网领域探索 [6][7] 职业转型与AI创业 - 王自如将账号更名为"王自如AI",预告通过15分钟视频解释离开格力原因并阐述AI领域二次创业计划 [3] - 提出"给企业插上网线"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构想,认为企业数字化将创造新机遇 [7] 争议事件 - 2024年8月因未履行3383万元债务被法院限制消费,但视频中未完全披露离职细节及债务处理进展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