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经济

搜索文档
国家统计局:要进一步稳就业稳经济,提升劳动力供需匹配性
南方都市报· 2025-09-15 09:45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 面对外部环境复杂变化和国内就业总量及结构压力 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2] - 稳就业政策持续加力 各方积极作为[2] 结构性矛盾突出 - 部分行业和重点群体就业承压[2] - 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2] 政策方向与措施 - 需进一步稳就业稳经济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2] - 提升劳动力供需匹配性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 - 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并保持社会大局稳定[2] 有利支撑条件 - 经济平稳运行和新质生产力培育为就业提供有利条件[2] - 稳就业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
加力稳经济促发展 山东发布一揽子政策措施
经济观察网· 2025-09-04 14:20
服务业支持政策 - 山东省推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包含6个方面42项推进举措 [1] - 加力落实2亿元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 支持新增纳统企业及高端化生产性服务业、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重点项目 [1] - 下半年新增安排1亿元财政资金 支持高成长性及新增升规纳统骨干企业在建项目 [1] 工业经济扶持措施 - 围绕精准帮扶困难工业企业等4个方面制定政策 列入第三批政策清单 [2] - 建立升规纳统培育清单 针对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小微工业企业实施精准指导 [2] - 扩大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贴息政策至全省16市 符合条件企业可申请最高50万元贴息支持 [2] 建筑业发展方案 - 通过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包含6方面13条具体举措 [3] - 国有资金项目招标实施国有民营分类入围机制 确保民企及联合体入围比例不低于40% [3] - 严格落实400万元以上工程预留45%份额面向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政策 [3] 文旅消费促进计划 - 即将印发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方案 包含4方面20项具体措施 [3] - 措施涵盖打造新产品、新场景、探索新模式和提升新能级等领域 [3] 金融支持创新 - 组织奖补10项支持企业效果明显的特色金融产品 [2] - 适当下调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备案利率上限 引导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2]
市政府召开第159次常务会议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讨论城市更新条例、汉剧保护传承条例
长江日报· 2025-08-13 00:46
经济政策与城市发展 - 坚决扛牢经济大市挑大梁使命责任 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持续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1] - 推动十四五收好官 谋深谋实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 高水平编制十五五规划 [1] - 加快建立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体系 建设创新 宜居 美丽 韧性 文明 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2] 财政管理 - 加强财政科学管理 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优化支出结构 强化绩效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果 [2] - 深化大财政体系建设 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和财源建设 推进零基预算改革 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2] 文化保护 - 对汉剧实施整体性 系统性保护 加强剧目生产 人才培育 院团建设和宣传推广 [2] - 推动汉剧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 [2] 社会治理 -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抓好信访问题源头治理 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 [1] - 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 [1]
稳经济持续发力 多地布局新基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华网· 2025-08-12 06:26
加大新基建投资和新兴产业投资已成为稳经济的重要抓手。目前,各地都在布置落实全国稳住经济 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从出台的稳经济措施来看,多地提出了布局新基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当前要发挥扩大有效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无论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还是加大产业投资,确 保投资有效而不形成浪费,就需要着力投向具有发展前景和增长后劲的新型基础设施或新兴产业领域。 从而为后续发展增加新动力,并在优化供给结构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强链补链的需要。"中国国际 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前瞻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6月2日,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实施方案》提出了45条举措。其中 提出着力扩大重点领域投资。前瞻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推进朝阳、海淀等超级算力中心项目建设,开工 建设北京园博数字经济产业园、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项目,加快一体化皮基站系统建设部 署。近日,河北省提出,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和重点支持方向,超前谋划一批网络型、数字型、城市、农 业农村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精准对接国家扩大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领域,及早做好新型基础设 施、新能源等新增领域专项债券项目筛选 ...
地方快马加鞭聚合力稳经济
新华网· 2025-08-12 06:26
核心观点 - 多地密集出台稳经济政策 围绕扩投资促消费、稳产业链供应链、纾困市场主体等关键领域推出超常规举措 通过"扩面""加力""互补""联动"加快汇聚稳增长合力 力促二季度经济企稳回升 [1] 扩投资促消费政策 - 青海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 在完成1500公里任务基础上新增1000公里农村公路改建 [2] - 辽宁推动24个重大能源项目尽快实施 包括核电、抽水蓄能、LNG储气及风电光伏基地 [2] - 四川6月推介一批符合产业政策的适度规模投资项目 [2] - 广东精准对接1570个重点项目和103个关键项目及珠三角产业转移项目 [2] - 浙江统筹发放汽车、家电、家具家装、文旅体育等各类消费券 [2] - 北京促进汽车大宗消费 对30万元以内2.0升及以下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2022年6-12月) [2] - 促消费政策有助于加快释放居民消费升级需求 牵引国内产业升级并畅通内循环 [3] 稳产业链供应链措施 - 广东全面取消低风险地区货运车辆防疫限制 对重点物资运输车辆"应申尽申""应发尽发" [4] - 广西实施"一行一策"支持汽车、机械、电子信息等负增长行业恢复正增长 [4] - 福建建立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机制 加强"白名单"企业服务保障 [4] - 政策针对性打通产业发展堵点 赋能重点产业供应链畅通 [4] 市场主体纾困政策 - 天津35条政策中18条聚焦市场主体纾困 包括减税降费、减房租、稳岗返还等 [6] - 云南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 全年规模预计达700亿元 [6] - 江西对服务业中小微企业按6-9月水电气费用30%予以补贴 [6] - 安徽推动金融服务小微企业长效机制建设 2022年新增撮合融资5000亿元 [6] - 政策通过"真金白银"减负稳岗 快速增加市场主体现金流 [6] 政策合力形成 - 河北形成"1+20"政策体系 具有含金量高、指向性强、时效性强特点 [7] - 浙江38项措施体现政策面广、力度大、精度高特征 [7] - 建议坚持"全国一盘棋" 发挥跨区域联通优势 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7]
“数”读地方经济:压力中蓄潜力
新华网· 2025-08-12 06:25
宏观数据恢复势头 - 江苏省1-5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0%,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450项省重大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186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的45%,超序时进度3.3个百分点 [2] - 福建省1-5月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2.9%,增幅比1-4月回升2.7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长164.6%、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58.6% [2] - 江西省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 [2] - 海南省前5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61.4%,快于全国53.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85.1%、进口增长54.5% [3] 新动能产业发展 - 江西省1-5月集成电路产量增长118.3%、电子计算机整机增长89.5%、光缆增长77.5%、太阳能电池增长58.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5.0%、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6.3%、装备制造业增长15.2% [4] - 安徽省5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额11.4亿元,增长3.5倍,占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比重由去年同期1.7%提高到10.4% [4] - 山东省1-5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0.6个百分点,"四新"经济投资增长16.8%,占全部投资比重52.8%,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 [4] 市场主体活力提升 - 贵州省前5月新增纳税主体15万多户,同比增长近60%,其中新增个体工商户近10万户、企业5万多户 [6] - 江西省南昌市前5月新登记市场主体87577户,同比增长115.57% [6] - 贵州省自4月1日至5月31日累计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和增加现金流超过398.86亿元 [6] - 江西省11个设区市及赣江新区企业开办全流程一个工作日内办结实现率均超过95%,10个设区市全面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 [6]
上半年净融资超过1万亿元——银行间债市加码支持实体经济
新华网· 2025-08-12 06:20
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模 - 2022年上半年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金额达4.73万亿元 同比上升6% [1] - 合计净融资规模约1.1万亿元 同比增加约5000亿元 [1] 注册模式优化 - 采用统一注册模式(DFI、TDFI)对成熟发行人实现一次注册多次发行 [1] - 招商局集团发行8只共计290亿元债务融资工具用于优化债务结构和降低融资成本 [1] - 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首次采用DFI模式注册 可在额度和期限内自主发行多种工具 [2] 民营企业融资支持 - 交易商协会通过会员服务热线和提升评议效率支持民企融资 [1] - 顺丰、德邦、韵达和圆通4家民企发行债务融资工具50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和优化债务结构 [2] - 免除民营企业发行人会员2022年全年会费 并推出多项服务费减免措施 [4] 基础设施行业融资 - 银行间市场支持水利、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融资 [2] - 累计支持水利工程建设运营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151.5亿元 [2] - 交通运输、能源和农林牧渔企业融资达16264.8亿元 覆盖招商局、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粮等龙头企业 [2] 航空业纾困支持 - 交易商协会提升项目评议效率支持民航企业纾困 [3] - 国航股份和东航股份累计注册债务融资工具1230亿元 覆盖超短期、短期和中期票据 [3] - 东航股份依托DFI机制注册100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 [3] - 银行间市场已提供1200亿元发行额度支持民航业 接近2000亿元目标 [3] - 2022年1-6月民航企业累计发行债务融资工具965.90亿元 [3] 市场效率提升 - 银行间市场继续提升信息披露和注册发行效率服务企业融资需求 [4] - 发挥银行间市场作为宏观政策调控平台作用落实稳经济政策 [4]
新华社消息|稳就业稳经济五方面若干举措将成熟一项出台一项
新华网· 2025-08-12 05:57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文档中未包含任何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实质性信息,因此无法提取关键要点或进行分组总结 [1]
帮主郑重聊逆回购:央行7000亿操作,散户该关心啥?
搜狐财经· 2025-08-08 04:04
央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机制 - 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向银行提供资金 银行将国债和金融债出售给央行换取资金 并在三个月后按约定价格回购[2] - 与普通抵押借款不同 央行获得债券后可直接在市场上转售 此举显著增强债券市场流动性[2] - 操作规模达7000亿元 直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供给 降低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2] 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 短期流动性宽松利好资金敏感型板块 金融股与消费股率先受益[2] - 银行放贷能力提升 券商经纪业务量增长 消费行业如旅游和零售获得资金关注[2] - 政策信号释放稳经济决心 对近期波动较大的A股市场产生托底作用[2] 历史表现与作用机制 - 逆回购操作后股市短期上涨概率较高 但中长期走势仍取决于企业盈利和经济基本面[2] - 以6月央行1万亿逆回购为例 短期市场热度需经济复苏数据支撑才能形成持续行情[2] - 需观察资金是否有效流入实体经济 避免在金融体系内空转[2] 投资机会方向 - 金融板块存在估值修复机会 重点关注银行与保险行业[3] - 消费板块中业绩稳定的龙头企业具备投资价值[3] - 中长期投资核心需聚焦公司盈利能力与行业景气度 而非短期政策刺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