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折扣模式

搜索文档
休闲零食行业洞察之渠道篇(三):以日为镜,看“软折扣”模式的扎根和裂变
长江证券· 2025-09-28 08:4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此评级 [12] 核心观点 - 唐吉诃德式的软折扣综合体业态在国内并未具备广泛的土壤,软折扣的基础价值在于纠正错配,而硬折扣的核心在于优化效率 [4][7] - 软折扣模式可能更多变为引流手段(娱乐化的购物体验)而非主力的业务模式 [4] - 国内硬折扣连锁持续加码对PB产品布局,或成为折扣模式发展的通解,深化硬折扣的供应链效率属性,奠定长期盈利改善的趋势 [4][10] - 当前量贩龙头公司的门店拓展、单店效能仍处于上升改善通道,重点推荐万辰集团 [10][115] 行业模式分析 - 折扣零售分为硬折扣和软折扣两种模式,硬折扣通过提升供应链效率、强化SKU选品实现性价比,软折扣则集合因供需错配产生的临期尾货进行低价转销 [7][20] - 软折扣商店需以高周转为目标以避免货损风险,但货源不稳定需要精细化的采购端管理能力或迭代业务模式 [7] - 硬折扣模式产品毛利率较低,依赖规模效应摊薄自营渠道成本,对供应链管理要求极高 [112] 国际案例:唐吉诃德 - 唐吉诃德以大量SKU和眼花缭乱的陈列布局吸引消费者,兼具CV+D+A(便利、折扣、娱乐)属性构建亲民商店 [8][30] - 唐吉诃德从尾货渠道转型加入PB品牌,尾货销额占比从2009年的40%降至2024年的30%,而PB产品占比提升至19% [8] - 2025财年唐吉诃德全球门店超过770家,PPIH营业总收入达2.2万亿日元,过去五年CAGR达5.6% [8][23][24] - 唐吉诃德通过会员支付系统Majica强化黏性,提供多语言导购提升游客购物体验 [43][44] 国内软折扣现状 - 软折扣业态销售额占比仍低,2022年约占零售行业3.5%,预测2025年占比提升至4.5% [9] - 好特卖2024年门店数量约940家,GMV约48.5亿元;嗨特购2024年门店数量约500家,GMV约9.3亿元 [9] - 好特卖从2020年全面尾货构成转为2025年仅约60%尾货占比,类似唐吉诃德转型路径 [9][93] - 好特卖使用自研AI算法进行比价采购,整体滞销率从2-3%降至0.6%,确保产品在21天内快速周转 [68][92] 国内硬折扣发展 - 国内硬折扣连锁持续加码PB产品布局,从全品类折扣超市到量贩零食店都有扩大PB产品趋势 [10] - 奥乐齐90%产品转为自营品牌,鸣鸣很忙约25%的SKU为供应商合作产品,万辰集团试水渠道定制产品及自有品牌 [10][113] - 万辰集团2025年上半年量贩零食门店共计15365家,上半年净增1169家,单店效能同比降幅逐季收窄,净利率保持环比改善 [114] 模式对比与展望 - 软折扣模式核心优势在于临期品价格吸引力,但货源高度依赖品牌商库存剩余,供应链不稳定 [112] - 硬折扣通过供应链重构实现可持续低价,商品质量稳定,但毛利率较低,依赖规模效应 [112] - 软折扣可能向全品类奥莱化或品牌营销平台化转型,硬折扣仍是零食集合店主要供应链模式 [113] - 万辰集团正在推进对来优品的少数股权收购,若完成将增厚报表业绩 [114]
业绩爆发式增长,年入超300亿,万辰集团强势冲刺“港交所量贩零食第一股”?
智通财经· 2025-09-25 12:55
公司背景与行业地位 - 万辰集团成立于2011年 最初以工厂化食用菌研发种植销售为主业 主要产品为金针菇 2021年在创业板上市成为蘑菇第一股 截至2025年9月25日A股总市值达326.90亿元 [1] - 2022年公司跨界切入零食折扣店赛道 通过控股合并陆小馋、来优品等品牌快速扩张 2023年将旗下好想来品牌与零食很忙合并成立万辰食品集团 一举改变行业格局 [1] - 按2024年商品交易总额计算 好想来是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品牌第一 也是全国首个门店数量突破10000家的量贩零食品牌 但最大对手鸣鸣很忙也自称中国最大的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5.49亿元、92.94亿元、323.29亿元 2023年和2024年同比分别增长1592.9%和247.8% [2]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68亿元、-1.76亿元、6.11亿元 2023年出现亏损但2024年恢复快速增长 [2]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25.83亿元 同比增长106.9% 净利润8.61亿元 同比大增532% [2] 门店网络与用户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门店网络突破15000家 覆盖中国29个省份直辖市及自治区 [3] - 截至2025年8月底注册会员人数超过1.5亿人 2025年前8月活跃会员超1.1亿人 [3] - 2025年8月月活跃会员人均月度消费频次为2.9次 [3] 商业模式优势 - 约95%产品直接从品牌厂商采购 通过全国51个常温仓库及13个冷链仓库配送 [5] - 凭借超过15000家门店采购规模 拥有强大议价能力 能提供较大卖场超市及便利店同类产品平均低20-30%的零售价 [5] - 产品组合涵盖十二个核心类别 从海量SKU中精选超过4000个SKU 每家门店通常备有约1800-2000个SKU 2025年上半年平均每月推出约250个新SKU [6] 市场表现与增长动力 - 2025年上半年GMV达332.14亿元 同比大增124.89% [7] - 2024年中国零食饮料整体市场规模达4.0万亿元 其中量贩零食饮料零售是增长最快渠道 2024年至2029年年均复合增速预计达36.5% [8] - 到2029年量贩零食分部预计达6137亿元 占零食饮料零售整体市场的11.4% [8]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两超多强竞争格局 以零食很忙赵一鸣为核心的鸣鸣很忙集团和以好想来为核心的万辰集团占据市场份额头部 [10] - 良品铺子旗下零食顽家凭借品牌背书和原有资源快速扩张 成为万辰最直接竞争对手 来伊份、糖巢、零食优选、戴永红等规模略小品牌也在快速崛起 [10] - 各家门店装修风格、产品品类、定价策略非常相似 消费者很难产生强烈品牌忠诚度 [10] 发展战略与资金用途 - 公司计划将赴港上市募集资金用于扩张升级门店网络、丰富产品组合、提升仓储物流效率及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 [10] - 公司通过合并成为行业龙头 具备较大优势享受规模效应带来的长期红利 [11]
新股前瞻|业绩爆发式增长,年入超300亿,万辰集团强势冲刺“港交所量贩零食第一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12:51
公司背景与行业地位 - 万辰集团最初以工厂化食用菌研发、种植和销售为主业 2021年在创业板上市成为"蘑菇第一股"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市值达326.90亿元[1] - 2022年跨界切入零食折扣店赛道 通过控股合并"陆小馋"、"来优品"等品牌快速扩张 2023年将"好想来"与"零食很忙"合并成立万辰食品集团 一举改变行业格局[1] - 按2024年商品交易总额(GMV)计算 "好想来"是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品牌第一 也是全国首个门店数量突破10,000家的量贩零食品牌[2] 财务业绩表现 - 营收从2022年人民币5.49亿增长至2024年323.29亿 2023年和2024年同比分别增长1592.9%和247.8%[2] - 净利润从2022年0.68亿增至2024年6.11亿 虽2023年出现1.76亿亏损 但2024年恢复快速增长[2]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25.83亿元同比增长106.9% 净利润8.61亿元同比大增532%[2] 运营规模与用户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门店网络突破15,000家 覆盖中国29个省份、直辖市及自治区[3] - 截至2025年8月底注册会员人数超过1.5亿人 2025年前8月活跃会员超1.1亿人[3] - 2025年8月月活跃会员人均月度消费频次为2.9次[3] 供应链与商业模式优势 - 约95%产品直接从品牌厂商采购 通过全国51个常温仓库及13个冷链仓库配送[5] - 凭借超过15,000家门店采购规模 获得较竞争对手低20-30%的零售价[5] - 产品组合涵盖十二个核心类别 精选超过4,000个SKU 单店备货约1,800-2,000个SKU 2025年上半年平均每月推出约250个新SKU[6] 行业市场前景 - 2024年中国零食饮料整体市场规模达人民币4.0万亿元[8] - 量贩零食饮料零售是增长最快渠道 2024年至2029年年均复合增速预计达36.5%[8] - 到2029年该分部预计达人民币6,137亿元 占零食饮料零售整体市场11.4%[8] 竞争格局与战略 - 行业形成"两超多强"格局 万辰集团与鸣鸣很忙集团占据头部市场份额[10] - 良品铺子"零食顽家"凭借品牌背书快速扩张 成为最直接竞争对手[10] - 公司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扩张门店网络、丰富产品组合、提升仓储物流效率及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10] 增长驱动因素 - GMV增长远超营收增长 2025年上半年GMV约332.14亿元同比大增124.89%[7] - 消费升级、可支配收入增加、零食"第四餐"化、消费场景多元化驱动行业发展[8] - 硬折扣模式通过精简SKU、规模化采购、高效供应链降低成本 成为增长最快零售业态之一[8]
递表港交所!零食巨头筹划“A+H”上市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24 15:09
招股书披露,万辰集团在中国零食饮料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4年商品交易总额(GMV)计算,"好想来"不仅是中国零食饮料 零售品牌第一,也是全国首个门店数量突破1万家的量贩零食品牌。 万辰集团相关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此次赴港上市,万辰集团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进一步扩张和升级门店网络、持续丰富产品组合、提升仓储物 流效率及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等。万辰集团将继续巩固其在中国零食饮料零售行业的领导地位,并有望将其成功的"硬折扣"模式拓展至更广阔的快消品市 场。 积聚规模优势 零售价格突出"高质价比" 据招股书显示,万辰集团总收入从2023年的93.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23.3亿元,同比增长247.9%。2024年,万辰集团GMV达426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 282%。盈利能力方面,万辰集团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为8.2亿元。2025年上半年,万辰集团收入225.8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9.2亿元。 万辰集团9月24日公告,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拟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优化零食消费体验 在选品规划上,万辰集团依托200余人的采购团队,结合自主研发的 ...
万辰集团赴港IPO招股书拆解:高增长、高复购的零食生意经
搜狐财经· 2025-09-24 05:43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万辰集团于9月23日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 拟在主板挂牌上市[1] - 按2024年商品交易总额计算 好想来是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品牌第一 也是全国首个门店数量突破10,000家的量贩零食品牌[1] 财务表现与增长 - 集团总收入从2023年的人民币93.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323.3亿元 同比增长247.9%[5] - 2024年集团GMV达人民币426亿元 较2023年同比增长282% 增速领跑行业[5] - 2024年集团经调整净利润达人民币8.2亿元[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的六个月内 集团收入达人民币225.8亿元 同比增长106.9% 经调整净利润达人民币9.2亿元[5] 商业模式与增长引擎 - 驱动增长的核心引擎是由五大要素构成的良性循环"增长飞轮" 实现消费者、加盟商、供应商与公司多方共赢[5] - 飞轮起点是门店网络扩张 提升规模化采购和上游议价能力[7] - 强大议价能力和高效直采模式提供高质价比产品 成本优势直接让利消费者[7] - 物美价廉产品和愉悦购物体验建立庞大且忠实的会员群体[7] - 强大品牌力和稳健门店盈利模式吸引更多优质加盟商 推动门店网络扩张[7] - 飞轮由数字化基础设施、消费者洞察和高效运营能力三大核心要素持续赋能[7] 数字化与运营效率 - 公司是中国首家通过自主研发IT系统将所有核心业务流程全面数字化的量贩零食零售商[3] - 数字化系统为加盟商提供实时销售数据、订单量、SKU动销等关键数据 动态优化商品陈列与组合[9] - 系统构建精准会员画像与消费行为模型 支持定制化营销方案推送 如定向优惠券、差异化积分奖励[9] - 端到端的数字化建设将数据转化为核心生产力 构建自我优化、快速迭代的智能商业体[9] - 自主研发的数字化选址系统整合地理信息、人流热力、区域竞争及租金水平等多维度数据 实时推荐最佳开店点位并精准预测人流量与销售额[10] - 数字化系统汇集全国超1.5万家门店和超1.5亿会员数据 精准识别高潜力品类、捕捉产品流行趋势并分析区域性消费偏好差异[10] - 数字化系统驱动全国51个常温仓和13个冷链仓高效运作 引入AGV和图像识别技术实现自动分拣[12] - 运输管理系统利用智能算法规划最优配送路线 实现大部分门店"T+1"次日达补货周期[12] 门店网络与会员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集团在全国29个省份拥有超过15,000家门店[9] - 门店网络形成广泛覆盖与核心区域深度渗透 在长三角及"山河四省"等高消费潜力和人口密集市场确立绝对领先地位[9] - 截至2025年8月31日 集团已积累逾1.5亿注册会员[9] 供应链与成本优势 - 通过精简中间流通层级 实现约95%的产品由品牌厂商直采[12] - 遍布全国的51个常温仓及13个冷链仓构建强大仓储物流网络[12] - 产品零售价较传统商超同类产品低约20%-30% 实现真正"高质价比"[12] 未来发展规划 - 上市募集资金计划用于扩张和升级门店网络、丰富产品组合、提升仓储物流效率及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13] - 公司有望将成功的"硬折扣"模式拓展至更广阔的快消品市场[13]
万辰集团(好想来)赴港提交上市申请 门店规模已超1.5万家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04:47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公司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1] - 按2024年商品交易总额计算 公司旗下品牌是中国零食饮料零售第一品牌 [1] - 品牌是全国首个门店数量突破10000家的量贩零食品牌 [1] 财务表现 - 集团总收入从2023年93.0亿元增长至2024年323.3亿元 同比增长247.9% [3] - 2024年集团商品交易总额达426亿元 较2023年同比增长282% [3]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达8.2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 收入达225.8亿元 同比增长106.9% [3] -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达9.2亿元 [3] 商业模式 - 增长飞轮模式由五大要素构成良性循环 实现消费者、加盟商、供应商与公司多方共赢 [4] - 飞轮起点是门店网络扩张 为基础规模化采购提供基础 提升与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 [6] - 强大议价能力和高效直采模式使公司能够提供高质价比产品 [6] - 物美价廉产品和愉悦购物体验建立庞大且忠实会员群体 [6] - 强大品牌力和稳健门店盈利模式吸引优质加盟商建立长期合作 [6] - 数字化基础设施、消费者洞察和高效运营能力三大核心要素持续赋能飞轮 [6] 规模优势与运营效率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在全国29个省份拥有超过15000家门店 [7] - 门店网络实现广泛覆盖与核心区域深度渗透 [7] - 在长三角及山河四省等高消费潜力和人口密集市场确立绝对领先地位 [7] - 截至2025年8月31日 积累逾1.5亿注册会员 [7] - 约95%产品由品牌厂商直采 精简中间流通层级 [7] - 全国51个常温仓及13个冷链仓构建强大仓储物流网络 [7] - 大部分门店补货周期缩短至T+1 [7] - 产品零售价较传统商超同类产品低约20%-30% [7] 产品策略与创新能力 - 拥有超过200人专业采购团队 [8] - 结合数字化选品系统形成超4000个SKU全国产品池 [8] - 单店精选1800-2200个SKU [8] - 2025年上半年平均每月推出约250个新SKU [8] - 约27%SKU在传统零售渠道并不常见 [8] - 推出好想来超值与好想来甄选两大自有品牌系列 [9] - 天然饮用水零售价仅0.6元 自25年5月推出至25年8月月均销售额增长超250% [9] - 单月销量突破2500万瓶 [9] - 青提茉莉风味精酿啤酒成为社交平台网红商品 [9] 门店体验与消费者连接 - 致力于打造集购物、娱乐、社交于一体的线下空间 [12] - 门店设计明亮、宽敞且标准化 确保全国一致高品质体验 [12] - 店内陈列根据不同消费场景进行差异化布局 [12] - 增设IP授权商品、冷藏食品、短保烘焙等新品类 [12] - 提供情绪价值和探索乐趣 显著提升客单价与复购率 [12] 未来发展规划 - 上市募集资金用于扩张和升级门店网络 [14] - 持续丰富产品组合 [14] - 提升仓储物流效率及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 [14] - 巩固中国零食饮料零售行业领导地位 [14] - 将成功硬折扣模式拓展至更广阔快消品市场 [14]
“质价比”之王来了!万辰集团递表港交所,领跑万亿零食赛道
华尔街见闻· 2025-09-24 00:14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公司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拟主板挂牌上市 [1] - 按2024年GMV计算公司旗下"好想来"是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品牌第一且是全国首个门店数量突破10,000家的量贩零食品牌 [1] 财务表现 - 集团总收入从2023年93.0亿元增长至2024年323.3亿元同比增长247.9% [3] - 2024年集团GMV达426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282% [3]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达8.2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收入达225.8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达9.2亿元 [3] 商业模式与增长飞轮 - 增长飞轮由五大要素构成包括门店网络扩张、规模化采购、议价能力提升、高质价比产品和庞大忠实会员群体形成自我强化增长闭环 [5][7] - 飞轮由数字化基础设施、消费者洞察和运营能力三大核心要素赋能实现生态系统协同与高效 [7] 加盟体系优势 - 为加盟商提供0加盟费模式仅收取保证金极大减轻初始资金压力 [9] - 提供数字化工具支持包括智能选址、库存管理和门店运营系统 [9] - 全国仓配网络提供高效物流服务大部分门店享受T+1次日达且无需承担仓储配送费用 [10] - 提供门店设计、装修到开业及持续运营培训的全生命周期支持 [10] - 线上智能巡店与线下督导结合确保全国门店运营质量统一 [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加盟店闭店率仅为1.9%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2] 规模与效率优势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全国29个省份拥有超过15,000家门店覆盖广泛且核心区域深度渗透 [16] - 截至2025年8月31日积累逾1.5亿注册会员形成庞大忠实用户基础 [16] - 约95%产品由品牌厂商直采精简中间流通层级 [16] - 拥有51个常温仓及13个冷链仓构建强大仓储物流网络大部分门店补货周期缩短至T+1 [16] - 产品零售价较传统商超同类产品低约20%-30%实现高质价比 [16] 未来发展规划 - 上市募集资金用于扩张升级门店网络、丰富产品组合、提升仓储物流效率及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 [16] - 有望将硬折扣模式拓展至更广阔的快消品市场 [16]
盒马、美团、京东挑战奥乐齐 硬折扣模式供应链待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4:01
行业趋势 - 硬折扣超市成为中国商超赛道新趋势 盒马NB升级为超盒算NB 美团推出快乐猴 京东入场 赛道竞争加剧 [1] - 硬折扣模式特点包括人流量密集选址 小而美占地面积 少而精选品 与德国奥乐齐形成同质化竞争 [1] - 2024年全球折扣零售渠道增长8.2% 中国市场渗透率仅8% 远低于德国42%和日本31% 增长空间显著 [2] - 未来十年中国硬折扣业态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5.6% 略高于便利店5.5% 发展潜力巨大 [2] 商业模式 - 硬折扣超市核心优势是价格便宜 但核心竞争力在于商品 特别是自有品牌占比 [1] - 奥乐齐拥有15个自有品牌 覆盖有机和好生活等日常需求 自有品牌产品占比高达90% [1] - 超盒算NB自有品牌占比60% 快乐猴更低 反映出供应链能力差异 [1] - 自有品牌毛利率约50% 远高于制造商品牌20% 因控制设计原料生产经销全环节 节省中间成本和广告费用 [5] - 沃尔玛全球销售额30%和利润50%以上来自自有品牌 [5] 市场竞争 - 奥乐齐2019年在中国开设首家线下门店 2017年通过线上渠道进入 研究中国市场并整合供应链 [3] - 奥乐齐保持谨慎开店速度 2025年开始走出上海 加速华东布局 目前全国线下门店达76家 [3] - 超盒算NB两年多时间在全国开出近300家门店 京东美团快速入场 硬折扣超市密集落地 [4] - 平台公司拥有大量用户和数据 易于了解区域偏好 可缩小SKU 聚焦品类 通过规模化降低采购成本 [4] 供应链挑战 - 供应链需与零售商协同推进产品开发 通过个性化定制契合特定区域或文化潮流需求 [5] - 若供应链企业缺乏产品开发能力 仅作为纯代工工厂 将面临被淘汰风险 [5] - 部分头部食品和日化企业转向与零售商合作共赢 甚至帮助零售商卖货 [5] - 费列罗中国计划在未来2到3年抓住即时零售和硬折扣渠道机会 强调全力以赴避免观望 [5] 运营效率 - 硬折扣门店采用极简陈列风格 不设水产区 全部预包装商品 降低损耗 [6] - 商品以周转筐和原箱形式直接上架 提升人效 从细节中压缩成本 [6] - 当前硬折扣处于初级阶段 主要在供应链阶段做成本管控 而非全链路成本压缩 [6] - 零售具有区域分割特性 未来硬折扣竞争会有所侧重地区 不会产生过于激烈竞争趋势 [6] 消费者视角 - 自有品牌产品成为差异化关键 例如奥乐齐的特色沙拉可能吸引消费者完成全部采购 [2] - 盒马线上系统优于奥乐齐 食品口味更符合中国消费者偏好 [2] - 零售企业需优先夯实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否则自有品牌可能因认知度低而滞销 [6]
外卖三巨头,暗中卷起了折扣超市
创业邦· 2025-09-19 10:26
硬折扣模式兴起 - 互联网巨头京东、阿里、美团近期密集布局硬折扣超市 京东在涿州和宿迁开设5家门店 阿里旗下"超盒算NB"在江浙沪10城连开17家店 美团"快乐猴"首店落地杭州[7][9][10] - 硬折扣模式核心特征为长期"低价不低质" 通过源头直采、精简SKU、极简装修实现成本优化 生鲜价格较常规零售低15%-20% 部分家庭可节省近半购物支出[12][15][17] - 该模式形成商业正循环:低价吸引客群→高周转维持品质→好口碑强化复购 平均利润率仅1.5%-5% 依赖高客流和高周转率维持盈利[19][20][25] 运营模式创新 - 采购端采用F2C工厂直供模式 阿里"超盒算NB"自有产品占比达60% 通过规模化采购压缩单品成本 生鲜果蔬直接对接产地消除中间批转费用[17][19] - 门店运营实行"去装修化"极简风格 生鲜区采用周转筐陈列 商品就地开箱销售 降低物料和人工成本 美团门店实现每15分钟补货一次的高效周转[12][19] - 数字化选品和供应链整合是关键 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千店千面"精细化运营 降低试错与滞销风险 门店同时作为即时零售前置仓提升外送效率[29] 中外模式对比 - 德国ALDI 2019年进入上海后增长遇瓶颈 因90%自有品牌策略不符合中国消费者对知名品牌的偏好 且选址和装修风格未能契合本地需求 部分区域利润率仅2%-3%[22][24][25] - 本土模式与山姆、Costco形成差异化定位 后者聚焦中高产家庭 采用会员制+大包装+郊区选址策略 而硬折扣店瞄准社区家庭 强调高频次小批量购物[25][28] - 与传统商超代表永辉对比鲜明 永辉采用"大而全"模式数万个SKU 依赖渠道网络收取摊位费 硬折扣则走"小而精"路线 堪称"渠道为王"与"商品为王"的较量[28]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硬折扣市场渗透率仅8% 远低于德国42%和日本31% 存在巨大增长空间 目前尚未形成全国性龙头 区域性代表包括浙江联华福德超市等[30] - 京东优势在于自营采销体系和物流基础设施 但大店模式面临租金成本压力 需要极高客流维持盈利[33] - 阿里盒马具备生鲜供应链优势和300家门店规模 挑战在于不同业态协同与质量管理 美团拥有即时配送和地推优势 但生鲜品类损耗控制能力待验证[36] 消费趋势驱动 - 中国消费者协会2025年报告显示"性价比"成为消费决策首要考量 "可以买贵的 但不能买贵了"成为普遍心态 市场呈现"K型分化"特征[29] - 硬折扣模式精准契合"该省省 该花花"的年轻群体消费态度 通过极致性价比应对结构性变化 深入社区的选址策略有效截流传统农贸市场客源[14][29]
零售巨头激战社区店:沃尔玛、奥乐齐、盒马争夺600-800平米新战场!
搜狐财经· 2025-09-15 07:55
社区零售市场增长趋势 - 社区零售市场持续增长 线下门店走向小型化 自2021年起商务部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3] - 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国建成5188个便民生活圈 覆盖1.18亿居民 涉及79%地级以上城市和1.36万个社区 [3] - 2023年社区连锁行业规模达2.3万亿元 2024年预计2.8万亿元 2025年突破3.5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5.3% [13] 零售巨头社区店布局 - 沃尔玛在深圳开设第四家社区店 面积约500平方米 陈列2000款精选商品 主打"10分钟步行生活圈"概念 [2][4] - 盒马"超盒算NB"门店数接近300家 门店面积600-800平方米 商品种类控制在1500种以内 [6] - 奥乐齐走出上海扩张 苏州无锡新店开业首日营业额突破100万元 采用激进定价策略下调民生商品价格近30% [8] - 美团旗下"快乐猴"超市2025年计划开设10家门店 未来目标1000家 [10] 硬折扣模式发展 - 硬折扣模式本质是供应链效率革命 通过SKU精简提升议价能力 盒马NB商品压缩至1200-1500个 [11] - 自有品牌比例显著提升 物美超值和盒马NB超过60% 奥乐齐高达90% [11] - 行业平均毛利率仅10%-15% 企业需平衡规模扩张与成本控制 [11] - 2024年中国硬折扣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 全球折扣零售渠道增速达8.2% 增量销售份额增长61.1亿美元 [14][15] 消费者行为变化 - 超60%上海消费者追求"低价不劣质" 对"便宜没好货"偏见逐渐淡化 [16] - 奥乐齐生鲜品类成为销量冠军 显示"低价+新鲜"组合更具市场竞争力 [16] - 2025年性价比跃居消费者首要关注点 超七成人群期待"好品质不买贵" [15] 区域市场特性 - 上海成为硬折扣试验田 因高人均收入 新业态包容度和完善供应链基础设施 [18] - 中国硬折扣市场渗透率仅8% 远低于德国42%和日本31% [15][20] - 未来十年中国硬折扣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5.6% 超过大卖场2.5% [21] 运营模式创新 - 即时零售融合使门店兼具销售终端与前置仓功能 通过30分钟送达重构线上线下协同 [12] - 盒马门店配货员高峰期每小时需处理超50单 对拣货效率与路线规划形成挑战 [12] - 供应链网络共享共用可进一步撬动零售格局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