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造

搜索文档
(经济观察)中国生物制造进入产业化加速关键期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12:49
(经济观察)中国生物制造进入产业化加速关键期 中新社湖南常德9月28日电 (记者 刘育英)作为中国着力培育的未来产业之一,当前生物制造领域正进入 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加速的关键阶段。 在近日举行的2025中国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介绍,生 物制造是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核心,利用生物体,包括酶和微生物细胞,结合工程学的原理进行产品的规 模化生产。生物制造和酶、微生物等密切相关,可以横跨很多行业,在医药、农业、食品、化工、材料 中都可以得到应用。 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生物制造有望创造30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占全球制造业的三分之一。谭天伟表 示,生物制造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制高点,欧洲和美国都制定了相关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2025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生物制造作为未来产业。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 表示,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正稳健前行,产业总规模已达近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发酵产能占全球 70%以上,一批有竞争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逐步成长壮大。 中国地方政府纷纷布局生物制造赛道。以湖南省常德市为例,2024年,该市35家合成生物制造企业实现 产值125亿元 ...
谭天伟院士:加强生物制造顶层设计,助力我国在未来产业格局竞争中把握主动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9-28 02:32
生物制造产业战略地位 - 生物制造成为新质生产力核心组成部分 预计本世纪末占全球制造业产值三分之一 形成30万亿美元新兴产业市场[4] - 当前成为大国战略竞争焦点 美国计划20年内用生物基产品替代90%传统塑料[4] - 欧盟2027年实施碳边界调节机制 对中国高碳排放产品构成绿色贸易壁垒[4] 资源环境效益 - 50立方米生物反应器生产青蒿素效率相当于节约3万亩耕地[4] - 每吨生物基塑料较传统塑料减少0.6吨二氧化碳排放[4] - 人造蛋白技术可替代亿亩耕地规模的大豆进口依赖 增强粮食安全[4] 技术应用突破 - 农业领域出现生物信息素等精准虫害防治手段 可替代高残留农药 德国开发长效附着绿色农药技术[5] - 透明质酸等产品通过生物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二氧化碳成为第三代生物制造原料[5] - 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化细胞工厂设计 实现绿茶抗氧化剂原儿茶酸等稀缺成分工业化高效生产[5] 产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形成全球70%发酵产能规模[5] - 存在自主知识产权菌种缺乏 核心工具软件受限等瓶颈[5] - 需重点攻关二氧化碳生物转化 未来食品制造等前沿方向[5] 行业会议信息 - 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设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主题论坛[6] - 特色活动包括生物质绿色预处理 非粮糖 生物基化学品 非粮生物基材料四大专场[10] - 设置生物质甲醇/燃料乙醇/生物沼气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两大能源专场[11] - 包含100+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 非粮生物基青年论坛等配套活动[10]
产业规模近万亿元 中国生物制造如何竞逐“新蓝海”?
新华网· 2025-09-26 14:39
新华社长沙9月26日电 题:产业规模近万亿元 中国生物制造如何竞逐"新蓝海"? 新华社记者唐诗凝 大豆经生物酶转化,成为保健品市场的新宠;玉米变身燃料乙醇,助力减少航空业碳排放;利用基 因工程菌株生产的胰岛素,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手段……在我国,生物制造正成为产业创新发展 的"新赛道"。 "中国的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已接近1万亿元。"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在2025中 国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上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正带动一批有竞争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集 聚区逐步成长壮大。 9月25日至26日,2025中国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在湖南常德举行。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创新企 业家和投融资机构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话生物制造领域新技术、新机遇。 生物制造是一种新兴的生产技术,通过生物过程来合成或加工产品,与传统的化学或物理制造方法 相比,具有绿色、高效、可再生等特点。 "生物制造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生物制造具有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潜 力"……论坛上,与会嘉宾们纷纷表示,伴随生物制造快速发展,不断迭代的技术创新对新产业、新模 式、新动能的催生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慕恩广州(生物)科技 ...
从技术突破到产值跃迁 常德“生物制造谷”加速崛起
新华财经· 2025-09-26 14:12
新华财经北京9月26日电(记者闫鹏)生物制造被视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之一。记 者近日在常德调研了解到,常德孕育了云港生物、利尔生物等一批生物医药企业,2025年上半年全市35 家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核心企业实现产值超过75亿元,在生物制造领域的实力持续增厚。 作为湖南省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核心区,常德正瞄定"国家级产业集群"这一目标,加速构建"一个中心三 基地"发展格局,推动生物制造产业从技术突破向规模化落地加速推进,在柳叶湖畔奏响"生物制造 谷"的建设强音。 企业领航:从技术突破到产值跃迁 走进常德云港生物的生物酶发酵车间,一条配置GMP标准的自动生产线正有序开展分离、发酵、纯化 等工序,通过生物技术合成称被誉为"药中之金"的"熊胆"。云港生物破解了传统胆资源利用的伦理与资 源困局,采用生物技术从鸡、鸭、猪等常见畜禽胆汁中提取合成熊去氧胆酸,转化率超99%,成为国内 首批实现从猪胆汁和鸭胆汁中提取该成分的企业之一。 目前,云港生物年加工动物胆资源超万吨,核心产品"熊去氧胆酸中间体"占据国内市场三分之一以上, 生产的胆红素可用于生产人工牛黄,胆汁酸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促进家禽、水产养殖脂肪吸收,逐步将形 ...
竞争力领跑全球 我国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近万亿元
央视新闻· 2025-09-26 00:19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已接近1万亿元,发酵产能占全世界70%以上,一批有竞争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已经成长起来。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司长 何亚琼:未来,新成果在应用场景方面的先行先试成果转化,是最需要突破的。各地要因地制宜发展生物制造,做好生物制 造顶层设计,做好生物制造政策的供给主要工作。 记者9月25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竞争力持续领跑。 产业规模与产能优势的背后,是技术创新的持续驱动。近五年,我国主要生物制造企业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累计分别达13680项、9447项,占历史申请总量 的52.2%和63.8%,技术创新步伐显著加快。目前,我国生物制造产业在部分新兴领域已实现全球领先。 (责任编辑:王擎宇) ...
安徽生物制造产业加速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9-25 21:49
长丰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卫表示,下一步将加快建设概念验证、技术熟化、成果转化等平台,为先导区 持续导入创新企业、人才和前沿技术,全力打造生物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新高地,加快推动生物制造 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抢占未来产业竞争核心赛道,安徽以建设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作为破题关键。今年 2月揭牌成立的合肥生物制造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其核心承载地长丰县,成为安徽探索生物制造发展 的"试验田"。 "先导区正着力构建'政策+平台+资本'三位一体保障体系,为项目快速落地与产业集群加速发展筑牢坚 实支撑。"长丰县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斌表示,先导区通过成立省市县发展工作专班、建设一批创新平 台及组建安徽省首支生物制造产业基金,全力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完整链条。 在先导区政策红利与配套服务的赋能下,企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我们在先导区内牵头建设人工智能 驱动生物制造研发及中试示范基地,重点解决从实验室小试到产业化的关键衔接问题。"安徽华恒生物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忠诚介绍,依托先导区的良好环境,公司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6867万元, 新增6项发明专利与3项实用新型专利,创新成果转化成效 ...
产业规模近万亿 生物制造将迎更多政策支持
第一财经· 2025-09-25 14:23
作为未来产业之一,生物制造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赛道。 清华大学主办的2025中国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9月25日在湖南常德开幕。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中国的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已经将近1万亿,中国的发酵产能占全世界70%以上,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一 批有竞争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已经成长起来。但行业还存在着高质量数据和算法模型有待提升等问题。 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宏伟在论坛上表示,生物制造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具备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潜力,将会带来重构传统制造业的 生产模式,替代传统天然产物的获取方式,颠覆传统农业的种养殖模式等一系列重大变革。 王宏伟谈到,据预测,2050年生物制造有望创造30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占全球制造业的1/3。当前,我国生物制造领域已经进入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加速的 关键阶段,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要素配置水平,构建友好应用环境。 常德作为湖南生物制造产业的重要基地,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常德市合成生物制造企业35家实现产值125亿元,今年1-8月产值增长24.01%,利尔生物、 鸿健生物、引航生物等重点企业产值分别增 ...
中国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接近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3:03
中国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接近万亿元 中新社湖南常德9月25日电 (记者 刘育英)2025中国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25日在湖南常德举行。中国工 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在会上表示,中国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已将近1万亿元人民币, 下一步将做好生物制造顶层设计。 何亚琼表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把生物制造作为未来产业正式提出,生物制造在中国产业板块 里已经处在非常重要的引领位置。 据他介绍,中国的发酵产能占全世界70%以上,包括湖北、湖南在内,一批有竞争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集 聚区已经成长起来。与此同时,生物制造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高质量数据和算法模型有待提升、中 试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等。 针对这些挑战,工信部近期遴选发布了16项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应用典型案例,组织开展了生物制 造标志性产品、生物制造中试平台遴选发布,生物反应器揭榜挂帅等工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永乐 广告等商务 ...
产业规模近万亿,生物制造将迎更多政策支持
第一财经· 2025-09-25 11:29
中国的发酵产能占全世界70%以上。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 聚焦生物制造热点领域和重要课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遴选发布了16项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应用典型案例,组织开展了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生物制 造中试平台遴选发布,生物反应器揭榜挂帅等工作。 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宏伟在论坛上表示,生物制造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具备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潜力,将会带来重构传统制造业的 生产模式,替代传统天然产物的获取方式,颠覆传统农业的种养殖模式等一系列重大变革。 王宏伟谈到,据预测,2050年生物制造有望创造30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占全球制造业的1/3。当前,我国生物制造领域已经进入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加速的 关键阶段,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要素配置水平,构建友好应用环境。 常德作为湖南生物制造产业的重要基地,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常德市合成生物制造企业35家实现产值125亿元,今年1-8月产值增长24.01%,利尔生物、 鸿健生物、引航生物等重点企业产值分别增长103.9%、101.1%、48.3%,跑出了产业发展"加速度"。 ...
我国高端功能糖实现自主创新突破
经济日报· 2025-09-24 11:45
产品发布与市场意义 - 国内首个D-阿洛酮糖产品于9月23日由中粮集团正式发布上市 填补国内高端功能糖市场空白 [1] - 中粮集团是国内首家通过酶法工艺实现阿洛酮糖规模化生产的企业 标志着生物制造领域打破国际技术垄断 [1] - D-阿洛酮糖正式于今年7月获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为新食品原料 [1] 产品特性与应用优势 - D-阿洛酮糖甜度为蔗糖70% 热量仅为蔗糖10% 被视为最具潜力的蔗糖替代品之一 [1] - 该糖可参与美拉德反应与焦糖化风味构建 适配饮料、乳制品、烘焙、糖果及中式烹饪等多元场景 [1] - 产品为低糖茶饮与烘焙行业提供创新空间 使消费者在不牺牲口感前提下获得健康甜味体验 [2] 市场规模与增长前景 - 2024年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达1.477亿美元 预计2025至2034年复合年增长率超14% [1] 技术研发与专利布局 - 中粮自2017年起从498个基因库筛选改造 经上千次突变体试验 开发出高性能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 [2] - 2023年获国内首款该酶类食品加工用酶制剂批准 打破技术壁垒对产能的制约 [2] - 已完成17项专利系统布局 涵盖生产菌种、酶制剂、分离工艺及生产工艺 其中10项核心专利已获授权 [2] 战略定位与产业影响 - 产品推动国内代糖产业结构升级 与国家"体重管理年"等公共健康倡议高度一致 [2] - 中粮集团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战略 构建"战略引领、多元参与、产研融合"创新体系 [3] - 集团出台"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加回"、"成果转化收益分享"等政策 打造"大食物观创新生态圈" [3] 产业化能力建设 - 已形成产业化成套技术与装备体系 构建覆盖饮料、烘焙、乳品、糖果的"一站式应用解决方案" [2] - 具备差异化供应能力 为D-阿洛酮糖在国内加速应用提供支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