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材料

搜索文档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生物制造引领未来产业新格局对接活动”在合肥举办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2 08:27
转自:新华财经 9月21日,作为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的重点专项活动之一,生物制造引领未来产业新格局对接活动在合肥成功举办。生物制造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安徽省 直有关单位,有关市县、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或产业主管部门负责同志,有关高校及科研院所代表,有关企业、投资机构代表等230余位嘉宾参加活动。 长丰县政府、安徽大学法学院等单位与华恒生物、恒鑫生活、国投创合、保利投资等企业集中签约合成生物学多尺度孵化中心等3家重点平台、自主可控 的人工智能驱动生物智造平台项目等4个重点项目、国投安徽生物制造创业投资基金等2只重点基金。 活动期间,全国生物制造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作相关主题演讲,为产业发展把脉支招。参会嘉宾赴合肥生物制造省未来产业先导区现场进行了参观考察。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合肥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共同为安徽省生物制造产业联盟揭牌,产业联盟的成立,将引导和支持现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保障 科研与产业紧密衔接,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未来,安徽将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深化"政产学研金服用"协作,打造"四链融合"产业生态,强化各方工作协同,加快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孙远) 编辑:赵鼎 本次 ...
生物制造如何引领未来产业?合肥长丰这场活动探索新路径
新浪财经· 2025-09-22 03:38
活动概况 -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重点专项活动"生物制造引领未来产业新格局对接会"于9月21日在合肥长丰举办 [1][3] - 活动聚焦生物制造产业关键共性环节与热点细分领域 围绕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规模化全链条生态构建展开探讨 [3] 先导区建设进展 - 合肥生物制造省未来产业先导区为安徽省唯一聚焦生命科学领域的先导区 2024年10月正式获批 [1][3] - 先导区规划建设合肥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园 分为双凤、水湖两个园区 形成"南研北制"布局 [3] - 华恒人工智能驱动生物制造研发及中试示范基地、金唯合成微生物菌剂技术应用与产业化中试示范基地将于年内和明年上半年竣工投产 [3]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多个项目已入驻蓝科宇桥生态科技园 [3] 产业培育成果 - 先导区拥有生物制造上市企业2家 另1家企业计划于明年上市 [3] - 华恒生物、恒鑫生活、康诺生物、平光药业、未来医药5家重点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共计40亿元 [3] - 依托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资源共建"成果超市(合肥专区)" 构建"转化—孵化—应用—产业"全链条生态 [3] 区域产业基础 - 安徽省建立覆盖生物制药、生物食品、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化工、酶制剂六大行业的产业体系 [4] - 生物制药、生物食品、生物能源三大产业集群规模均超百亿元 [4] - 培育华恒生物、丰原集团等龙头和链主企业 汇聚两院院士十余人 [4] - 通过央地合作设立规模30亿元的生物制造产业基金 [4] - L-丙氨酸、聚乳酸等标志性产品实现技术领先 多个中试服务平台分类培育 [4] 政策支持体系 - 合肥市将生物制造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系 成立产业链工作专班 推出专项支持政策 [5] - 坚持招大引强与本土培育并重 同步挂牌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 [5] 重点项目签约 - 长丰县政府、安徽大学法学院等单位与华恒生物、恒鑫生活、国投创合、保利投资等企业集中签约 [7] - 签约涵盖合成生物学多尺度孵化中心等3家重点平台、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驱动生物智造平台项目等4个重点项目、国投安徽生物制造创业投资基金等2只重点基金 [7] 产业发展目标 - 长丰县目标到2027年生物制造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 [7] - 到2030年建设省级以上科创平台4家 培育头部企业10家、科技型企业30家 生物制造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7]
奔驰,入局生物制造!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9-16 09:07
产业生态趋势 - 奔驰推出全球首款无动物成分内饰选装包 应用于新款电动GLC车型 包含座椅/方向盘/车顶内衬等部件 多数材料含高比例回收成分[7] - 奔驰合作方AMSilk将蛛丝蛋白产量从公斤级提升至吨级 其生物合成蜘蛛丝通过微生物生产 具备强度与柔韧性平衡特性[9] - 另一合作方Modern Meadow生产含80%可再生碳的生物基混合材料 已与Tory Burch/巴斯夫等品牌合作集成至汽车/鞋类行业[9] - 加拿大政府通过Protein Industries Canada投资3250万加元支持蚕豆和菌丝体蛋白开发 2023年公共资金占比达30%[12][13] 潜力市场与产品 - AMSilk完成5200万欧元融资(约4.3亿元) 由ATHOS领投 资金用于工业规模扩张 其丝蛋白材料可生物降解且不含微塑料[17] - 澳大利亚品牌Bellroy推出INNOVERA™植物蛋白材料手机配件 含80%可再生碳 强度为传统皮革两倍[20] - 英国Xampla获1400万美元投资 开发植物蛋白基Morro™材料替代一次性塑料 可生物降解且具备油脂阻隔性能[22][24] - 新加坡Greenitio融资150万美元 开发蘑菇壳聚糖生物聚合物 碳足迹比传统化学品低87% 成本为天然替代品三分之一[25] - 以色列Imagindairy通过基因工程米曲霉生产无动物乳清蛋白 发酵能力达10万升 获FDA无动物成分GRAS认证[27] - 加拿大Burcon推出纯度超90%的油菜籽蛋白Puratein®C 具备完整必需氨基酸 PDCAAS评分为满分[30] - 新西兰Leaft Foods从苜蓿提取RuBisCO蛋白 每月产量达数十吨 每公顷苜蓿可产出近6吨蛋白质[34] 产能建设与资本运作 - 以色列Aleph Farms在瑞士建设人造牛肉设施 现有以色列工厂年产10吨培养牛排 测算显示生产成本可降至每磅4.08美元[36] - 新加坡Full Circle Biotechnology在泰国建设7000吨昆虫蛋白工厂 结合黑水虻幼虫与微生物蛋白 可替代75%水产养殖鱼粉[37] - Cascade Bio获600万美元融资 其酶稳定性技术成功率达100% 服务化学/香精香料/制药领域客户[38] 研发创新 - Arzeda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630万美元资助 通过AI设计酶推进无细胞制造 突破天然酶限制提升反应效率[39] - Frontier Bio开发3D生物制造技术 创建功能性血管组织 采用器官芯片平台构建血脑屏障模型和迷你肺[16]
对标一流,广西厚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沃土
广西日报· 2025-09-11 02:57
新能源与高端制造业发展 - 广西星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百色市田阳区的深百飞地经济产业园加工光伏组件 [2] - 广西爱玛车业有限公司在贵港西江工业园区加紧装配两轮电动车 [2] - 广西长鸿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在贺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碳酸钙粉体生产车间实现自动化生产 [4] 营商环境优化政策框架 - 广西围绕打造"营商广西·桂在便利"服务品牌强化政企沟通并解决经营主体问题 [6] - 统筹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并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7] - 通过台账管理和挂图作战方式压实工作责任并补足政策漏洞 [8] 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机制 - 健全问题线索转办核查机制并通过移交自查和约谈方式优化营商环境 [9] - 排查3512份政策文件后修订或废止66份存在市场准入壁垒的文件 [10] - 在南宁和百色试点基础上全面启动市场准入效能评估以促进制度落地 [11] 企业经营成本与融资支持 - 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149.67亿元较年初增长6.72%且利率为3.75% [13] - 向4.9万户中小微企业投放984.9亿元"银税互动"贷款 [13] - 工商业平均到户电价0.6087元/千瓦时同比下降10.37% [13] 减税降费与就业稳定 - 失业保险费率降至1%后全区减征17.11亿元惠及29.13万家用人单位 [14] - 发放0.59亿元稳岗返还资金帮助1.14万家用人单位稳定21.23万职工 [14]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上半年技术合同成交额411.01亿元同比增长88.38% [15] - 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2933.8亿元同比增长11.5%占全区33.5% [15] - 工业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占全区31.4% [15] 监管效率与信用体系 -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减少95%涉企检查 [15] - 信用修复"免申即享"试点惠及3.2万户企业 [15] - 2024年以来修复信用信息20多万条且数据准确率超99.5% [15] 法律保障与政策法规 - 修改32件和废止22件自治区政府规章以清理不平等政策 [16] - 上半年执结涉企案件4.53万件执行到位金额88.68亿元 [16] - 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933万元并通过法律援助服务8549人次 [16] 贸易便利化与对外开放 - 外贸进出口总额3871.5亿元同比增长13%且实际使用外资29.8亿元同比增长201.2% [18] - 友谊关口岸通关时间从10分钟压缩至1.5分钟且出境车辆排队时间缩短至1-2天 [18] - 北部湾港吞吐量475.85万标箱同比增长10.15% [18] 政务服务与要素保障 -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集成超2700项事项 [20] - 政策兑现平台发布3330项政策文件并实现3090项"免申即享"事项 [20] - 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累计供应82宗5400亩土地 [20]
上海徐汇: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
新华财经· 2025-08-28 16:20
科技创新资源与布局 - 徐汇区集聚100多家国家级和市级科研机构及10余所高等院校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5件位列上海第一[1] - 规划建设6个科创街区包括西岸大模型 环交大人工智能 枫林生命健康 漕河泾数字技术 环华理生物材料和汾阳视听器械科创街区[2] - 建成模速空间作为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 创建上海市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先导区[2] 产业生态与企业培育 - 已聚集680家大模型企业和1200家人工智能企业 产业规模向千亿级稳步迈进[2] - 建设3家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占全市1/4)和20家区级孵化器 总面积11.5万平方米 入孵企业超400家[2] - 实施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工程 重点培育科技领军企业 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 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 成立区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 打造一站式窗口和资源协调枢纽[2] - 推进原始创新 概念验证 成果转化与高质量孵化高效协同 打通转化-孵化-产业化全链条[1] - 建立多元基金矩阵引导社会资本投早 投小 投长期 投硬科技[3] 应用场景拓展 - 聚焦人工智能 生命健康 数字文化领域推动场景创新 包括智慧医院 智能诊断等临床应用[3] - 建设AI仪器仪表集聚区推动核心技术规模化应用[3] - 利用文化创意产业优势探索沉浸式数字体验和元宇宙新兴场景[3]
中国可持续发展生态活力满满 百事绿色加速器项目入围企业半数为中国企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3:52
百事绿色加速器项目与中国可持续创新 - 百事绿色加速器项目旨在识别并培育应对关键行业挑战的创新型初创企业 支持百事正持计划(pep+) [2] - 2023年百事公司在亚太地区正式启动绿色加速器项目 2021年推出百事正持计划(pep+) [2] - 项目聚焦循环经济 可持续农业与气候变化等紧迫议题 搭建从新兴技术理念到可落地 规模化解决方案的转化桥梁 [2] 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地位 - 亚太地区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者 食品体系 供应链与可持续发展优先事项在不同地区差异显著 [3] - 业务健康发展与土壤 水资源和气候等自然系统息息相关 但关键资源面临日益严峻压力 [3] - 应对挑战需要大胆思维 创新技术及跨行业广泛协作 企业支持气候变化 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农业等领域初创企业推动战略转型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3] 中国企业在绿色加速器项目中的表现 - 今年绿色加速器项目入围企业中有一半来自中国 体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生态的活力与成熟度 [4] - 中科原动力 微构工场和上海电气等中国企业入围第三届百事公司绿色加速器项目 [4] - 中科原动力以新能源+智能化核心技术驱动 聚焦农业机器人与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智能电动拖拉机已在中国马铃薯农场试点 实现零排放并提升作业效率 [4] - 微构工场核心技术是PHA生物材料生产技术 基于下一代工业生物制造技术和自研菌种技术开发 着力解决传统塑料污染和碳排放双重挑战 [4][5] - 上海电气核心技术在于将低谷电或弃电储存并通过蒸汽释放能量 关键创新点是将双罐熔盐系统优化为高度集成化一体化模块 显著降低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 [5] 企业具体技术应用与合作方向 - 中科原动力智能电动拖拉机旨在大幅减少对周边环境及农作物的污染 降低潜在作业成本 并希望加速技术国际化推广和对接全球市场资源 [4] - 微构工场与多家企业联手开发创新PHA水性涂层技术 致力于在整个食品价值链中推广技术应用落地 未来将深化合作使该技术成为纸替塑主流引擎 延伸至医疗等高附加值领域 [5] - 上海电气为中小型工业用户提供更具经济性和可部署性技术 通过电气化减少化石燃料消耗 参与百事绿色加速器项目是高端食品行业首次尝试 看到巨大市场潜力 [5]
华熙生物: 华熙生物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6:35
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半年度评估报告 聚焦主业优化、运营效率提升、科技创新及投资者回报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1.83亿元同比下降18.44% 但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20.89% 净利润率自2024年一季度以来首次上升 [5] - 通过组织变革、研发聚焦和费用管控实现经营质量优化 存货周转天数从391天降至321天 销售费用率稳步下降 [2][5][14]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61亿元同比下降19.57% 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降35.38% [5] - 原料业务收入6.2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27.7% 其中国际市场原料销售3.31亿元占原料业务收入52.93% [6] - 医药级原料业务毛利率超过90% 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类产品毛利率达89.9% [6][10] - 欧洲、东南亚、韩国销售额实现近10%增长 日本地区增长超20% [6] 研发创新 - 研发投入2.31亿元同比增长15.25% 占营业收入比重10.22% [24] - 新增授权知识产权293项 其中发明专利33项 累计拥有知识产权6050项 [24] - 研发项目数量减少88个 聚焦高壁垒透明质酸产品及生物活性物 [2] - 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成为核心研发方向 聚焦衰老干预与再生医学应用 [1][2] 产品与业务进展 - 新上市注射级Hyatrue交联透明质酸钠、BloomColla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等6款原料产品 [25] - 医美领域推出国内首张合规水光注册证"润百颜·玻玻"和首款动能素产品"润致·缇透" [27] - 三类医疗器械销售支数同比增长20% 皮肤类医疗产品收入4.67亿元同比下降1.8% [10] - 骨科注射液"海力达"收入超1.2亿元 PRP产品实现稳定增长 [11] 运营效率提升 - 构建BPIT流程管理体系 实现端到端流程固化与业务价值量化 [16] - 建立企业级数据平台 整合财务、销售、生产等业务域数据 [17] - 推行29个AI应用 覆盖80%以上日常办公场景 [19] - 存货原值较期初减少7572万元 下降5.72个百分点 [24] 组织与战略调整 - 总经理下沉管理 系统性调整经营理念和业务方向 [2] - 削减无明确技术支撑的品牌孵化计划 强化科技与消费品业务绑定 [2] - 停止价格促销投流 转向"内容种草-品牌建设-销售转化"的营销闭环 [12] - 因组织架构升级产生2900万元管理费用 [4] 国际化进展 - 以"零缺陷"通过韩国MFDS和美国FDA的GMP审计 [7] - 在国际市场取得8个医疗器械注册证 覆盖巴西、泰国、俄罗斯 [28] - 推进"品牌出海+技术出海"策略 完善国际认证布局 [11] 可持续发展 - 首次开展温室气体范围三核算 覆盖原辅料采购、运输等上下游环节 [30] - 完成多款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LCA)评估 [30] - 2024年度现金分红5261.99万元 占净利润比例30.19% [35]
海正生材: 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5%以上股东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暨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1:21
股东减持计划执行情况 - 持股5%以上股东中石化资本原计划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3,525,600股(占总股本1.74%)[1] - 实际减持844,600股(占总股本0.42%),减持价格11.61元/股,减持总金额9,805,806元[1] - 减持计划提前终止,未完成减持数量2,681,000股,当前持股数量降至12,814,894股(持股比例6.32%)[1] 股东持股结构变化 - 减持前持有13,659,494股(占总股本6.74%),均为IPO前取得股份[1] - 减持实施期间为2025年8月22日单日完成[1] - 减持后仍为公司直接持股5%以上股东,无一致行动人[1] 信息披露合规性 - 减持计划于2025年7月1日通过公告编号2025-35首次披露[1] - 实际减持情况与披露计划一致,符合监管要求[1] - 本次公告编号为2025-49,系对减持结果的正式确认[1]
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18 19:0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股票代码为688203,简称为海正生材 [1]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1]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1]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75,086.12万元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余额为5,350.00万元 [4] - 公司实际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总余额为181,076,681.53元 [5] - 公司设立五个募集资金专户和一个定期存款账户管理募集资金 [5]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 "年产15万吨聚乳酸项目"调整为分两期实施,每期7.5万吨 [10] - 项目一期计划总投资85,362万元,募集资金投入73,586.12万元 [10] - 项目二期计划总投资38,414万元,不足部分通过自筹解决 [10] - 项目一期预计2025年12月竣工,二期预计2028年12月竣工 [14]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无法单独核算效益 [8] 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将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由12元/股调整为17元/股 [16] - 回购实施期限延长6个月至2026年2月27日 [16] - 截至公告日已累计回购1,482,364股,占总股本0.731% [20] - 累计支付回购资金14,288,602.36元 [20] - 回购股份拟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18] 公司治理 - 公司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多项议案 [27] - 选举郑柏超为代表公司执行公司事务的董事 [32]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由沈书豪、刘冉、郑柏超组成 [34] - 沈书豪担任审计委员会召集人 [34]
海正生材: 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调整回购股份价格上限及延长实施期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8 09:12
回购方案调整 - 公司拟将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由12元/股调整为17元/股 并延长回购实施期限6个月至2026年2月27日止 [1] - 除价格上限和实施期限调整外 回购方案其他内容保持不变 包括回购资金总额2,000-3,000万元及回购用途 [1][3] - 调整后回购价格上限为董事会决议前3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150% [3] 回购进展 - 截至公告披露日 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1,482,364股 占总股本202,678,068股的0.73% [3] - 累计支付回购资金总额14,288,602.36元(不含交易费用) [3] 调整原因及合理性 - 调整原因为公司股票价格持续超出原定12元/股的回购价格上限 [3] - 调整旨在保障回购方案顺利实施 有效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3] - 方案调整符合《公司法》《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等监管规定 [3] 资金来源与用途 - 回购资金来源由自有资金调整为自有资金和股票回购专项贷款 [2] - 回购股份拟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1] 决策程序 - 调整方案经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 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