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应用
icon
搜索文档
汉威科技:传感器产品在机器人应用领域营收占比有所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05:08
公司业务进展 - 传感器产品在机器人应用领域订单及客户数量较年初均有所增长 [1] - 机器人应用领域营收占比同步提升 [1] - 机器人应用领域目前占整体营收比重仍然较低 [1] 行业现状 - 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产业规模尚处于早期阶段 [1]
“技能国赛”进行时 机器人赛项融入应用场景
央视网· 2025-09-23 03:06
行业发展趋势 - 机器人赛项融入应用场景显示行业向实用化、场景化方向发展 [2]
恒辉安防(300952) - 300952恒辉安防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22
2025-09-22 00:36
机器人业务发展规划 - 公司高度重视机器人领域布局,将其视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材料拓展高端应用的核心方向 [1] - 重点聚焦机器人腱绳、壳体轻量化型材及柔性关节保护件三大方向攻关 [1] - 已成立机器人专项研发小组,专注材料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开发 [2] - 正与某知名机器人企业推进供应商准入对接 [2] - 已联合第三方开展腱绳+传感器模组、机器人防护手套+电子皮肤集成产品的合作开发 [2] - 机器人防护手套等产品因定制化需求存在溢价,单价略高于常规高端安全防护手套 [3][4] 产能建设情况 - 现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能3,000吨,主要用于产业协同自用 [4] - 年产4,800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项目正按规划推进,预计近期进入产线联动调试 [5] - 规划新增总产能12,000吨,剩余7,200吨将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启动 [5] - 越南工厂年产1,600万打功能性安防手套项目已实现首批订单交付 [6] - 越南工厂首条PU手套产线已完成调试并实现稳定量产 [6] - 生物可降解聚酯橡胶项目采用"一次规划、三期建设"模式,一期10,000吨项目已于2024年8月正式开工 [7] 市场前景与竞争优势 - 机器人业务市场空间与全球机器人行业增量及核心材料升级需求深度绑定 [2][3] - 公司核心优势源于材料自研+产业链协同的差异化能力 [6] - 自主研发的MetalQ工程纱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准 [4][6] - 围绕纤维改性及生产技术持有数十项国际与国内专利 [4][6] - 具备50D至2,400D不同规格纤维的规模化、柔性化生产能力 [4] - 越南工厂的贸易环境优势将为订单承接与交付提供助力 [6] 产品与技术特点 - 机器人防护手套等产品因需适配关节运动精度和防护性能,单套价值量高于普通安全防护手套 [3][4] - 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柔性材质,工艺复杂度较高 [3][4] - 生物可降解聚酯橡胶产品销售价格将综合考虑原材料成本、技术附加值和市场供需动态 [7] - 已与下游应用领域潜在客户建立初步沟通,部分合作意向处于深化洽谈阶段 [7]
晚报 | 9月22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9-21 14:37
激光雷达 - 机器人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国内销售额同比增长接近100% [1] - 机器人企业对激光雷达采购量达到去年四倍 [1] - 工业机器人产量37万套同比增长35.6% 服务机器人产量882.4万套同比增长25.5% [1] - 预计2025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240.7亿元 2026年升至431.8亿元 [1] HBM - 三星电子12层堆叠HBM 3E产品通过英伟达认证 [2] - 三星将与SK海力士、美光共同成为英伟达HBM核心供应商 [2] - 预计2025年HBM新增产量27.6万个单位 年度总产量增至54万个单位 年增长率105% [2] 人工智能 - OpenAI与中国立讯精密达成协议生产AI设备 [3] - 产品包括无显示屏智能音箱、眼镜、数字录音笔和可穿戴胸针 [3] - 首批设备计划2026年末或2027年初发布 [3] 固态电池 - 工信部研究编制《"十五五"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规划》 [4][12] - 新型电池产业预计2025-2030年市场规模从4800亿美元增至7800亿美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11% [4] - 新能源汽车2030年销量3800万辆 储能市场容量达146GW/377GWh [4] 汽车后市场 - 商务部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 [5] - 推动清理汽车后市场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 [5] 金融政策 - 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外汇局介绍"十四五"金融业发展成就 [6] - 央行调整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 [8] - 外汇局称8月货物贸易资金净流入稳定 外资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债券 [8] 产业动态 - 国家医保局第十一批药品集采遵循稳临床、保质量原则 [8] - 国家数据局加大数据领域投入培育付费市场意识 [8] - 上海成立量子人工智能联合体培育交叉人才团队 [8] - 华为投入150亿生态发展费用 [8] - 国务院研究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政策 [8]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于9月26日上会 [8] - 国务院食安办推进预制菜国家标准制定 [8] 市场热点 - 中芯国际测试深紫外光刻机 [10][11] - 美股存储龙头创历史新高 台厂DDR4四季度产能被抢完 [10] - 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带动旅游板块 [10] - 华为四季度推出8192卡算力节点 [11] - Figure机器人估值达390亿美元 英伟达等跟投 [11] - 台积电拟用12英碳化硅解决散热问题 [12] - 工信部就智能网联汽车驾驶辅助标准征求意见 [12] - 华为公布三年昇腾芯片目标并自研HBM [12]
恒辉安防(300952) - 300952恒辉安防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09:2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9,302.99万元,同比增长15.4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97.74万元,同比增长11.82% [2] - 总资产258,481.60万元,同比增长3.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46,209.66万元,同比增长20.29% [2] - 中期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8元(含税),共计派发13,670,806.24元,占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比例29.65% [2] 产能建设与进展 - 年产7,200万打功能性安全防护手套项目上半年贡献产能约450万打,全年目标1,000万打产能及销量 [3] - 年产7,200万打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需3-5年完成产能充分释放 [3] - 越南工厂年产1,600万打功能性安防手套项目首条PU手套产线已量产,近期实现首批产品交付 [4][5][11] - 越南工厂产能预计未来3-6个月逐步释放,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 [5] - 年产4,800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项目力争9月底前实现产线联动调试及试生产 [7][8][9] 市场与销售 - 北美地区销售收入占总营收37.85%(美国地区占比31.24%) [4]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上半年销售收入2,055.80万元,同比增长70.53%,毛利率同比下降6.23% [7] - 美国市场订单受关税政策影响短期放缓,其他市场(欧洲、日韩、东南亚及国内)订单符合预期 [5][6] - 生物可降解聚酯橡胶项目一期1万吨于2024年8月开工,正稳步推进 [6][7] 新产品与应用拓展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机器人领域应用开发包括灵巧手腱绳、轻量化外壳型材、柔性关节保护件等 [9][10][11][12] - 机器人防护手套、腰封件、颈部包覆件等已在人形机器人产品中实现商品交付 [10] - 灵巧手腱绳已向多家机器人企业送样,并与某知名机器人企业洽谈供应商合作 [10]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航空航天、海洋领域已获取小批量订单并实现销售 [12] 战略与布局 - 公司加速越南工厂产能建设,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欧盟、南美、非洲、澳洲等),深耕国内市场 [4] - 公司坚守主业,聚焦功能性安全防护手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物可降解聚酯橡胶等核心业务 [10] - 海外布局以越南工厂为重点,其他投资计划将结合市场需求、贸易环境等因素综合评估 [11] - 成立专项研发小组聚焦机器人应用领域开发 [11][12] 其他信息 - 截至2025年9月10日,公司股东总人数13,409人 [12] - 公司表示将加强市值管理研究,寻求切实可行的市值管理举措 [11]
苏州纳磐:高分子复材在机器人行业的替代与应用
DT新材料· 2025-09-05 16:04
公司融资与技术平台 - 苏州纳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完成A轮近亿元融资 由基石资本和安徽科创投资联合领投 老股东领益智造及创始人追加投资[2] - 公司建立了从合成到改性再到热塑复材及复材制品的全技术链一体化研发体系 具备端对端材料技术平台[2] - 独创端对端一体化成型技术(EEM®) 实现从材料到制品的高效低成本生产[4] 特种工程塑料应用 - 特种工程塑料包括PPS/PPA/PEEK等 自2018年起实现新能源汽车领域国产替代供货[2] - 材料已应用于比亚迪、吉利、T公司、零跑及新势力车企 并与美的、三花、银轮等头部Tier1客户直接合作[2] - 连续玻纤/PPS热塑复合材料技术为电池盒上盖减重并提供防火性能 降低热失控风险 2024年11月与吉利汽车研究院共同荣获铃轩奖[4] 机器人领域材料创新 - 针对机器人关节三大痛点(耐磨需求、工况适应性、结构强度)提供PPS与PEEK碳纤复材解决方案[7] - PPS材料机器人关节组件实验数据显示:能量损耗降低25% 使用寿命延长[9] - PPS材料使机器人整体重量减轻20%-30% 运动速度提高15% 能耗降低18% 续航时间延长25%[9] 行业会议与演讲 - 公司副总经理陈斌将于2025年9月10-12日在合肥高分子产业年会上发表"纳磐高分子材料对于机器人的应用解决方案"主题报告[11] - 演讲将探讨高分子复合材料在机器人行业的替代与应用前景 分享材料选型、性能优化及成本控制见解[11] - 年会设具身机器人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 聚焦终端需求与材料解决方案对接[14] 产业年会概况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主题为"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将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 聚焦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材料机遇[18][19] - 会议包含工程塑料创新大会、机器人材料论坛、新能源汽车论坛等平行论坛 覆盖航空航天、新能源、通信等多个领域[23][29][35] - 主办单位为DT新材料 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 支持单位含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机构[20]
定档IPO!宇树科技更新CFO为王枫,曾任职敏实集团、主导海外并购
搜狐财经· 2025-09-05 07:05
公司治理变动 - 宇树科技财务负责人变更为王枫 创始人王兴兴不再兼任该职务[1] - 新任财务负责人王枫拥有传统制造业财务背景 曾主导成本优化与海外并购项目 2020年加入公司时正值B轮融资完成[3] 上市进程规划 - 公司计划于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提交上市申请文件[5] - IPO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已完成股改[3][5] 业务结构披露 - 2024年产品销售额构成:四足机器人占比65% 人形机器人占比30% 组件产品占比5%[5][6] - 四足机器人应用领域:80%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 20%用于工业检查与消防等场景[5][7] - 人形机器人全部应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5][7] 公司背景与定位 - 宇树科技成立于2016年 专注于消费级和行业级高性能四足机器人研发生产[3] - 公司为世界机器人圈内知名初创企业 创始人王兴兴为1990年出生[3] - 致力于高性能通用机器人在民用领域不同行业的应用[8]
宇树科技:预计四季度提交IPO申请
证券时报· 2025-09-02 12:50
IPO进展 - 公司正积极推进IPO准备工作 预计将于2025年10月至12月提交申请文件[1] - 公司已于2024年7月18日在浙江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1] - 辅导机构将在2025年10月至12月对公司是否达到发行上市条件进行综合评估[1]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王兴兴直接持有公司23.82%股权[4] - 通过上海宇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控制公司10.94%股权[4] - 合计控制公司34.76%股权[4] 管理层观点 - 公司将上市视为学习成长过程 比喻为高考[4] - 上市是对公司9年多发展的交代 也是对股东的交代[4] - 上市可使企业在管理运营上迈向更成熟阶段[4] 收入结构 - 2024年四足机器人销售额占比约65%[4] - 人形机器人销售额占比约30%[4] - 组件产品销售额占比约5%[4] 产品应用领域 - 四足机器人约80%应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5] - 四足机器人约20%应用于工业领域如检查与消防[5] - 人形机器人完全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5]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致力于将高性能通用型机器人应用于民用领域不同行业[5] - 在公司官方文件中明确声明和限制产品用途[5] - 提醒各方谨慎识别 避免混淆其他公司产品或第三方改装设备[5]
宇树科技:10月至12月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
新京报· 2025-09-02 09:21
上市计划 - 公司预计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提交上市申请文件 [1][2] - 上市申请时将正式披露相关运营数据 [1][2] 收入结构 - 2024年四足机器人销售额占比约65% [1][3] - 2024年人形机器人销售额占比约30% [1][3] - 2024年组件产品销售额占比约5% [1][3] 产品应用领域 - 四足机器人约80%应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 [1][4] - 四足机器人约20%应用于工业领域包括检查与消防 [1][4] - 人形机器人完全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 [1][4] 公司定位 - 公司始终致力于民用机器人领域 [2][5] - 专注于高性能通用机器人在不同行业的应用 [5] - 通过官方文件明确产品使用声明和限制 [5]
力鼎光电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9 22: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72亿元,同比增长26.38%,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64.73%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38.65%,归母净利润7210.82万元,同比增长63.9% [1] - 毛利率48.94%,同比增长20.89%,净利率34.77%,同比增长29.78% [1] - 三费总计1145.77万元,占营收比3.08%,同比增长74.52% [1] - 每股净资产3.69元,同比增长4.52%,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38元,同比增长51.26%,每股收益0.32元,同比增长64.74% [1] - 去年ROIC为10.22%,净利率28.39%,上市以来ROIC中位数15.86% [2]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2.15亿元,每股收益均值0.52元 [2] 业务发展 - 光学镜头产销量提升,在专业安防、消费类、机器视觉、车载等大类领域销量增加 [3] - 专业消费类产品增长较多,境内低空经济领域相关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3] - 无人机镜头涵盖主摄变焦镜头、广角镜头、红外热成像镜头、避障镜头 [3] - 无人机镜头销售以境内客户为主,目前没有与大疆批量合作 [4] - 微光夜视通过增强放大微弱信号成像,红外热成像通过温差生成温度分布图像 [5] - 亚马逊是重要客户,早年提供门铃内置光学镜头,目前为其智能分拣机械臂、无人配送车及装运机器人提供光学镜头开发服务 [6] - 机器人应用包括扫地机器人、割草机器人及智能物流分拣等无人自动化领域的光学类镜头产品 [6] - 目前没有光刻机相关业务,不具备国内军工资质 [7] 研发能力 - 研发技术人员大约150人,研发团队具有资深专业背景和丰厚技术积累 [8] - 可同期开发40余个项目,项目开发周期从3-6月不等甚至更长 [8] 市场影响 - 关税战对上半年业绩负面影响有限,客户因关税取消合作的可能性低 [9] - 原材料主要来源国内,不存在恐慌囤货境外原材料的情形 [9] - 客户未发生恐慌性大量提货的情形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