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采摘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朝阳奥园机器人嘉年华启幕,六大板块带你零距离“触碰”未来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5 12:32
活动概述 - 2025朝阳奥园机器人嘉年华于8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奥林匹克塔举办 作为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重要配套活动 [1] - 活动通过六大主题板块及实机互动与沉浸式展示 集中呈现朝阳区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的最新成果 [1] - 活动整合科技、文商旅体资源优势 探索"科技+"新场景 打造"机器人+文化"的独特旅程 [10] 工业机器人展示 - 中科院自动化所展示采摘机器人 七腾科技展示防爆机器人 他山科技展示机械臂 [3] - 集中展示机器人在高端制造与前沿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 [3] 人形机器人展示 - 多家企业展示多款各具特色的人形机器人产品 [7] 未来健康板块 - 展出康复机器人、养老机器人及多款健身康养智能终端 呈现智慧康养新场景 [7] 创新体验区 - 汇集儿童学习机、咖啡机器人、桌面3D打印机和AI数字人 让观众在互动中感受科技魅力 [7] 活动特色 - 将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XR/VR沉浸式体验等创新成果融入感官体验场景 [10] - 让公众近距离感受尖端科技与时尚潮玩、文旅休闲碰撞出的独特魅力 [1]
广州从化玩转荔枝新经济:大模型下乡,机械臂摘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14:19
从化荔枝产业概况 - 从化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荔枝种植面积达29.38万亩,占广东省7.3%、广州市53.8% [1] - 2025年预计荔枝总产量7.6万吨,其中太平镇产量2.6万吨,鲜果销售额超1.45亿元 [1] - "井岗红糯""钱岗糯米糍"等品牌效应显著,带动区域农产品溢价 [1] 科技赋能产业链 - 智慧种植体系使农药使用量减少20%,人力成本降低40%,管理效率提升3倍以上 [4] - "荔知君"AI模型可减少果农技术咨询成本50%,已形成可复制的"AI+农业"解决方案 [4] - 空-地协同监测系统实现果园智能化管理,无人机30分钟完成10亩巡检,机器人识别病虫害精度达毫米级 [5] 智能化生产与保鲜技术 - 采摘机器人每分钟可采60颗荔枝,损伤率低于3%,无人运输车日运量达3.5吨 [6] - 超低温冷冻锁鲜技术突破季节限制,"冻眠荔枝"延长销售周期 [6] - 冰水喷淋保鲜设备使荔枝果心温度10分钟内从30℃降至5℃,常温保鲜期延长至72小时 [7] 加工与出口能力 - 华南最大荔枝深加工基地年处理鲜果能力超2万吨,加工率35% [8] - 2025年预计出口4000吨以上,货值超7500万元,已出口至12个国家 [8] 农文旅融合模式 - 建成38个文旅节点,推出"温泉+荔枝"主题套餐,带动酒店预订量激增 [9][10] - 首创荔枝礼品卡和文旅券,通过"花时间游从化"小程序实现数字化销售 [10] - 荔枝产业拉动全产业链产值超50亿元,推动从化向"三产融合"转型 [8][9]
以科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广州“领头羊”产融对接活动聚焦“AI+农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6-23 11:58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正积极利用科技创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广东凭借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在智慧农 机、生物育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但技术研发与产业落地之间仍存在差距,传统农业企业亟待数字化 转型,科技企业也在寻找应用场景,资本方在寻觅潜力项目。本次活动以"技术赋能+产业升级+资本驱 动"为核心,旨在搭建产学研用对接的桥梁,探索AI与农业融合的路径,为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 提供新动能。 据介绍,下一步,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将进一步发挥广州市资本市场融资对接服务平台作用,持续开 展"领头羊"产融对接活动,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多措并举激发民营企业活力,推动资本市场服务民营企 业更加精准、高效,助力广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钰投资智能制造投资部的姜冒翔从资本视角,解读了智慧农业作为未来十年黄金赛道的投资前景,在 人口危机与资源承载力约束下,未来智能巡检机器人、采摘机器人、农用无人机进行智能植保、农田检 测、特种作业,农业AI与大数据进行精准种植管理、作物生长预测、实时决策支持等赛道都将是未来 投资人的关注方向。 随后进入优质项目分享环节,四个极具创新性的项目展示了AI在农业领域的多元应用。 近日,广州资本市场支持民营企业高 ...
银行业支持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金融时报· 2025-04-22 01:40
农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 绿控农业在稻田巡检中使用两款机器狗 其中"小胖"搭载360度旋转摄像头 多线程激光雷达和DeepSeek深度学习算法 监测作物生长 环境和病虫害迹象[1][2] - "小瘦"搭载地形自适应系统和柔性关节六轴传感器 可灵活调整双足高度并在复杂地形稳定巡检[2] - 公司计划推出采摘机器人等产品 将人力从重复劳动中解放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3] 银行金融支持模式 - 农业银行四川新都支行通过"政采e贷"产品 直联政府采购平台 将企业中标合同转化为信用额度 快速完成贷款投放[3] - 邮储银行为安徽有余瓜蒌食品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建设8000平方米智能化育苗大棚 配备温湿度自动控制和光照调节设备[7] - 中信银行与隆平高科建立"种源+技术+金融"生态圈 为示范基地提供中长期信贷资金 带动粮食单产提升12%[9] - 建设银行江苏泰州分行为常隆农化投放2000万元供应链融资贷款 用于支付上游供应商货款[10] - 农业银行河北廊坊分行为艳芬家庭农场累计投放78万元"惠农e贷"信贷资金 支持农业旅游观光项目[12] 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 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要求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5]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 作物良种覆盖率超96%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6] - 邮储银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支持智慧农业 绿色农业和现代农业转型升级[7] - 建设银行打造涉农产业"圈链群"特色服务模式 着力提升乡村产业服务水平[9] 农业特色产业升级 - 隆平高科采用数字化管理手段 对农田灌溉 施肥 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进行精准控制[9] - 常隆农化乙草胺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10年稳居第一 多个产品位居全国细分市场前列[10] - 艳芬家庭农场大力发展采摘经济 实现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 点燃乡村旅游热情[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