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产业集群
icon
搜索文档
这座苏北城市,如何成为“海上风电第一城”?
中国经济网· 2025-09-23 12:43
地处黄海之滨的江苏盐城,是一片一直向海生长的土地。南边的长江,北边的淮河,穿过高山、越过原 野,将从上游裹挟而来的泥沙带到黄海,淤沙成地。这块土地上日新月异的绿色变革、正在崛起的产业 高地引人注目。 盐城在经济大省江苏风头正健。去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39位,服务业增加值、工 业技改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集群积厚成 势,将盐城坐标嵌入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版图。 这里不仅有海与陆的际会、南与北的交融,更有血与火的淬炼。作为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热血铸就 的"铁军精神"已成为城市的精神品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感念习近平总书记到盐城考察新四军纪念馆 时的语重心长,正在为经济大省挑大梁攒起万千力量。 | | | 为何盐城的绿是世界的潮 驱车穿行盐城沿海公路,只见风机在海天间轻盈旋转,光伏板在骄阳下熠熠生辉。吹过盐城的那阵风、 洒下的那缕阳光,正在为这座城市充电。 走进盐城大丰港零碳产业园,能碳智慧管理平台上,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情况一目 了然。在盐城,绿电通过国网变电站汇集专线输送至园区、企业……作为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 源发电城 ...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固态电池总部项目落地
长江日报· 2025-09-21 00:31
该项目的落地也是完善区域新能源产业链、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关键拼图。专业人 士认为,随着项目的投产推进,离子能源有望进一步加速全固态电池技术的商业化进程,赋 能全球新能源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据悉,目前广泛应用的电池主要为液态锂电池,常规工作温域为零下20℃到60℃,在高 温或遭受外部剧烈撞击时易燃易爆,低温状态下性能受限也较大。"我们研发的固态电池采 用高安全性的固体材料,从零下40℃到120℃都能正常工作,用钢针扎透也不会冒烟起 火。"郭新说。 编辑:李智恒 固态离子能源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设有固态电池材料研发实验室、电芯安全与性能 检测平台,致力于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同时将建设小试与中试线、PACK样品试制平台, 并规划落地1条年产能0.2吉瓦时的大试线,实现"软包+方壳电芯"的批量生产,真正完成从 技术研发到规模化试制的全流程闭环。 固态离子能源成立于2023年,是一家专注于聚合物基固体电解质材料及全固态电池研发 与应用的高科技企业。企业创始人郭新教授作为华中科技大学的资深学者,长期致力于固态 电池领域的前沿探索,为企业注入了深厚的科研基因。 此次开工,意味着固态离子能源正式完成从实验室到产业 ...
“闭环”支撑全产业链 山东东营大力发展能源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9-20 22:15
风电技术突破 - 中国东方电气自主研制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 刷新全球单机容量和叶轮直径纪录 [1] - 机组塔筒 机架等核心部件由东营本地企业生产 标志东营深度融入风电产业核心供应链 [1] 东营新能源产业发展 - 截至8月底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累计93.22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0.19% 占全市发电量43.84% [1] - 构建"硅料加工-电池片-电池组件-支架"光伏全产业链 重点发展海上光伏基地和盐碱滩涂地项目 [1]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66.88万千瓦 居山东省首位 占比超全省六分之一 [1] - 2024年新型储能项目发电量超1.3亿千瓦时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万吨 [1] 传统能源企业绿色转型 - 胜利油田建成光伏装机460兆瓦 年发绿电能力5.5亿千瓦时 [2] - 油气生产"含绿量"占比突破25% 上半年"源网荷储"一体化增效1900余万元 [2] 区域能源战略规划 - 东营市将在锂电 风电 氢能 光伏四个细分领域持续发力 [2] - 以打造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为抓手 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2]
呼和浩特新能源版图加速扩张
内蒙古日报· 2025-08-19 09:17
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 - 呼和浩特全力推动以绿色电力为支撑的新能源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 [1] - 2025年布局实施新能源产业集群重点项目107个 计划投资高达969亿元 [4] - 截至2023年6月底全市电力总装机达2095.75万千瓦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跃升至39.58% [4] 大型风光基地项目 - 大唐蒙西托克托200万千瓦新能源外送项目总装机200万千瓦 其中风电170万千瓦 光伏30万千瓦 [2] - 项目年发电量超41亿度 节约标煤超过143万吨 年减排二氧化碳逾350万吨 [2] - 2023年前7个月累计发电量达30.1亿度 累计外送绿电已突破11亿度 [2] 传统能源绿色转型 - 内蒙古大唐国际呼和浩特铝电公司探索"铝业+光伏"新模式 加速"煤电铝"向"绿电铝"转化 [3] - 360兆瓦光伏项目年发电量3026万度 减少碳排放约2.6万吨 [3] - 通过"三改联动"实现大幅节能降耗减排 形成"白天光伏主导 夜间火电支撑 外购电补充"运营模式 [3] 技术创新与资源利用 - 创新应用低压直流微电网技术直接接入电解铝直流系统 [3] - 年节约标煤17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47万吨 利用余热为托克托县3万余户居民供热 [3] - 突破传统充分利用本地多风干燥日照足特点 推动火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 [2] 新能源装机结构 - 全市风电装机471.4万千瓦 光伏装机238.1万千瓦 [4] - 项目是国内首个利用既有火电通道打捆外送绿电的新能源多能互补项目 [2] - 众多风光氢储项目加速落地达效 大型风光项目已初具规模 [3]
常州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超三十九万辆、增长逾四成准万亿产业,驱动“智造名城”加速跑
新华日报· 2025-08-08 00:19
核心观点 - 常州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规上工业企业开票销售超4700亿元 增长9.4% 整车产量39.1万辆 增长42.3% 在新能源产业支撑下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 [1] - 新能源产业有望在年底或明年初跃升为万亿级产业 2024年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 整车产量接近80万辆 产业集聚度位居全国第三 [6] 产业链协同 - 产业链深度协同是产业支撑力的核心密码 优谷科技凭借微米级产品精度成为维斯塔斯精密焊接机全球最大零部件供货商 维斯塔斯占全球风电涡轮市场份额19.8% [2] - 以理想汽车为圆心 4小时产业圈内集聚500余家零部件企业 常诚车业智能车灯与主机厂同步迭代 福然德10分钟响应机制大幅压缩成本 [2] - 常州聚集90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 动力电池配套企业超90家 产业链完整度高达97% 20公里半径内配套产品可1小时内运抵仓库 [3] - 优谷科技为本土企业带来实惠 就地零差价采买200多个品种配件后向整机企业供货 该项业务占全年销售15%以上 [2] 技术创新突破 - 九号公司智能电动两轮车产量2个月内从700万台增至800万台 2024年研发投入8.26亿元 同比增长34.13% 研发人员占比超32% [4] - 九号公司与新能安合作普及锂电零下10摄氏度充电 联合物联网企业将ECU体积压缩至掌心大小 与轮毂电机企业优化磁钢配置 [4] - 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实现核心设备100%国产化 充电一次可储存280万千瓦时电量 满足10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1][4] - 屹锂新能源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生产线即将投产 能量密度比传统电池提升50% 预计年内产能达到30万吨 [5] 区域发展成效 - 溧阳动力电池产业上半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30.5亿元 同比增长21.5% 正全力撬动千亿级产业集群 [6] - 理想汽车供应链近地化程度高 i8车型30%零部件供应商位于常州 50%在江苏 80%集中在长三角 预计2026年70%关键零部件实现近地化供应 核心圈半径控制在100公里左右 [6] - 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06亿元 增长1.8% 其中税收增长3.3%位列苏南第一 税收占比84.8%位列全省第一 工业用电量增长4.2%位列苏南第一 [1] 项目投资建设 - 上半年理想三期 比亚迪二期 江苏时代超级拉线动力电池等诸多项目竣工 华能金坛二期 中创新航四期等一批优质项目开工建设 [6] - 8月底总投资20亿美元的安米项目将开工 [6]
“院士锦州行”为钠离子储能产业发展把脉赋能
中国经济网· 2025-08-06 07:51
行业战略定位 - 锦州市将新能源产业列为6+1主导产业之一 积极构建绿色新能源产运储销用一体化发展模式 目标打造中国北方绿色能源枢纽港和绿色能源产业基地 [1] - 实施136921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一枢纽两中心两高地的区域中心城市 本次会议为新能源产业发展集聚有利变量并激发强劲动能 [2] 产业链建设进展 - 以北京恩耐吉科技公司为龙头 正在形成集材料研发-电池制造-储能应用于一体的新能源储能产业链 [1] - 年产30万吨钠电正极材料及2GWH钠离子电池与储能系统项目已在锦州智谷园区落地建设 标志着大型储能和动力电池领域实现关键性突破 [1] 技术专家支持 - 由5名院士和4名顶尖专家组成的9人团队对钠离子储能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专家组肯定钒基钠离子电池在大型储能与动力电池方面的优势和广泛适用性 [2] - 赵东元院士和张清杰院士代表专家组签署咨询建议书 三位院士被聘为锦州市科技发展顾问 [2] 区域发展优势 - 锦州市矿产资源丰富且海陆空交通便利 具备良好的钠离子储能产业发展基础和产业优势 [2] - 钠离子储能产业被认定为前景广阔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2]
20GWh新项目!欣旺达联手国资!
鑫椤锂电· 2025-07-21 01:56
欣旺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 浙江欣旺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二期环评文件获受理 项目占地面积约19275013m² 新建电极材料库 电芯车间 分容车间等专业电池生产车间 建设后形成年产20GWh新能源动力电池的生产能力 [1] - 欣旺达与义乌国资联手投建"浙江义欣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拟建年产50GWh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项目规划用地约1300亩 总投资213亿元 分两期实施 [3] - 项目主要由一期厂区 二期厂区 宿舍生活区组成 建设内容包括研发办公 锂电池电芯生产及模组 Pack 测试配套原料及成品仓库 动力设施 办公楼 食堂 宿舍 高管公寓 共享服务中心 活动场所 市政景观附属及设施等 [3] 欣旺达与义乌国资合作 - 浙江欣旺达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于2022年成立 由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义欣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后者背靠义乌国资 两大股东分别是义乌市数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义乌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2] - 50GWh大项目将增强欣旺达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 提升抗风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3]
宁德时代罗源基地动工!
起点锂电· 2025-04-27 09:54
宁德时代产能扩张与竞争力提升 - 罗源时代一期项目正式动工,投资65亿元,占地900亩,规划产能40GWh,年产值超百亿元 [2] - 40GWh产能规模与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和加利福尼亚储能工厂相当,建成后将形成断崖式领先优势 [3][4] - 罗源项目与宁德总部形成研发与制造协同效应,审批进展迅速,从签约到开工仅一个季度多时间 [4] 多地产能布局加速 - 山东时代基地扩建至60GWh总产能,总投资316亿元 [6] - 东营零碳产业园项目签约40GWh产能,达到零碳工厂和灯塔工厂标准 [6] - 四川时代启动60MW/120MWh储能项目,年放电量预计4500万kWh [6] - 洛阳基地三期四期项目总投资320亿元,计划2026年10月底投产 [6] - 海外项目在德国、匈牙利、西班牙、印尼有序推进 [7] 福建锂电池产业链发展 - 罗源县主动对接宁德时代,成立专项组并引进29个配套项目,总投资115亿元 [10][11] - 厦门成为新能源产业重镇,宁德时代设立多个子公司和基金,累计投资超190亿元 [12][13] - 厦门电化学储能系统项目投资30亿元,计划今年投用 [13] - 设立50亿元规模私募基金,投资新能源领域尖端智造技术 [13]
宁德时代接连落子,青岛新能源产业如何跑出加速度
齐鲁晚报网· 2025-04-11 05:57
文章核心观点 宁德时代在青岛接连注册子公司,不仅是对北方市场的战略卡位,也与青岛新能源产业布局形成共振,双方合作有望推动青岛新能源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1] 宁德时代在青岛的布局情况 - 2025年4月3日,宁德时代在青岛新注册成立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经营范围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等业务 [2] - 2025年3月14日,宁德时代在青岛成立时代电服(青岛)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换电设施销售等 [2] - 2023年4月,宁德时代在青岛注册成立青岛润超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7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等 [2] - 三家公司业务各有侧重,但“换电”是共同关键词,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青岛)有限公司尤其引人注目,其母公司是宁德时代换电生态领域重要载体,青岛是换电模式北上理想试验场 [3] 青岛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 2024年,青岛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2.32万辆,同比激增134%;产值163.32亿元,增速高达268% [4] - 2024年,一汽解放青岛公司全年生产整车14万辆,其中新能源车产量1.2万辆,2025年一汽解放微型商用车项目开工,预计年产微型卡车10万辆,中车、新兴际华也有新项目落地 [4] - 2024年6月,青岛发布《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 - 2025年)》,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整车产量达40万辆,重点发展汽车电子和核心配套产业 [4] - 2025年1月,青岛发布《青岛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目标到2027年产业链规模达3000亿元,全市整车产量超13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超40%,新能源商用车年复合增长率超200%,培育3家年产10万辆以上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 [5] 宁德时代入驻青岛的意义及建议 - 宁德时代入驻可填补青岛电池、电控等核心环节依赖外部供应的缺口,带来前沿技术,产生技术溢出和集聚效应,降低供应链物流成本 [6][7] - 专家建议青岛构建“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创新生态,设立专项产业基金,推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争取国家级政策试点,通过“龙头企业 + 生态培育 + 场景创新”多维驱动实现产业质变 [7]
30万吨动力电池回收项目签约淮安
起点锂电· 2025-02-23 06:38
行业活动 - 2025起点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暨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会将于2025年2月28日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举办,主题为“聚集新技术 探索新工艺”,预计规模500+人 [2][4] - 活动主办方为起点锂电和起点研究院(SPIR),包含圆柱电池企业巡访及行业首届圆柱电池技术论坛 [4][7] 企业动态 - 百思凯新能源动力电池高值化利用零碳工厂项目签约落户江苏淮安工业园区,项目规划年处理30万吨废旧动力电池,采用“湿法回收和梯次利用”技术,预计年产值超40亿元 [3][6] - 项目融入“碳中和”理念,利用光伏和储能系统优化能源结构,并依托园区“轻工+化工”产业配套优势 [6] - 百思凯新能源为上海天永智能装备成员公司,专注于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及磷酸铁前驱体材料生产 [6] 圆柱电池产业链 - 圆柱电池企业巡访覆盖国轩高科、利维能、诺达智慧、中泽科技、苏州力神、睿恩新能源、天鹏电源、中比新能源等企业 [6] - 其他参与企业包括天能集团、新能安、浙江锋锂、华立源、鹏辉能源、欣旺达锂威、深圳中基、博力威、恒泰科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