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

搜索文档
3.15万亿元!又创新高!
金融时报· 2025-09-29 12:18
9月2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文化和旅游高质 量发展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三是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各地共举办相关惠民活动21万场次,发放消费券等惠民补 贴23亿元,带动消费超1400亿元。文旅消费的综合带动作用凸显,演艺经济、夜间经济、票根经济等十分活 跃,有效延展消费链条,满足人们个性化、情感化、体验化消费需求。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介绍称,"十四五"期间,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结构布局不断 优化,规模稳步扩大、效益明显提升,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稳定预期等作用得到彰显。2024年文化产业实 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规上文化企业7.8万家,比2020年增加1.3万家。旅游业经受疫 情冲击后快速恢复发展,产品供给、服务质量持续优化,市场乱象得到有力整治,国内居民出游人次、总花 费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达到3.15万亿元,又创新高。 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资产 总计达到34.4万亿元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介绍称,"十四五"以来 ...
今年上半年 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
央视网· 2025-09-29 06:55
央视网消息:9月2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就并答记者 问。 发布会上介绍,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规模稳步扩大、 效益明显提升,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稳定预期等作用得到彰显。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 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规上文化企业7.8万家,比2020年增加1.3万家。 国内居民出游人次、总花费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3.15 万亿元。 ...
今年上半年 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3.15万亿元
人民日报· 2025-09-29 06:48
今天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介绍,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规模稳步扩大、 效益明显提升,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稳定预期等作用得到彰显。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 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规上文化企业7.8万家,比2020年增加1.3万家。 国内居民出游人次、总花费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3.15 万亿元。 ...
32个项目集中签约,投资总额55.66亿元 河南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签约暨投融资对接会举行
河南日报· 2025-09-27 00:09
9月26日下午,河南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签约暨投融资对接会在鹤壁市举行。作为第十二届中原文化产 业博览交易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本次对接会共集中签约项目32个,签约总金额共计55.66亿元。 近年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聚 焦"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致力于把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 展优势。2023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711亿元,较2018年增加569亿元,五年间增长26.6%。今 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44亿元,同比增长5.5%,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 势,已成为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举办此次推介签约活动,旨在搭建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集中展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广 阔前景,推动一批优质文化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各位嘉 宾广泛务实开展交流合作,共同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记者 陈晨 蒋晓芳) 责任编辑: 何山 活动现场,《顶端参考》系列产品项目、"唐宫夜宴-迴梦·牡丹宴"光影沉浸式唐文化主题餐秀项目等16 个优质文化产业项 ...
“北京拍卖协会拍品展示中心”在潘家园揭牌
北京商报· 2025-09-25 16:53
潘家园街道工委书记陈文刚表示,潘家园作为承载京城文化记忆的重要地标,始终致力于让优秀传统文 化"活"起来、"火"起来。此次活动正是潘家园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激发地区消费潜力, 提振市场活力,打造集文化传承、艺术鉴赏、消费体验于一体的特色拍卖业态模式。 北京拍卖协会会长姚光锋表示,拍卖行业在文化传承与市场活力连接中具有重要作用。"CITY拍购 季"这一活动主题充分展现了潘家园地区的多元消费体验和潮流属性,与当下拍卖交易的发展态势十分 契合,是文化消费体验上的一大创新。 9月17日,由朝阳区潘家园街道工委、办事处主办,北京拍卖协会等单位支持的"国潮新生·典藏未 来"2025中国·潘家园CITY拍购季活动在北京古玩城正式启动。"北京拍卖协会拍品展示中心003号"在现 场正式揭牌,该展示中心由北京拍卖协会、潘家园街道办事处、中国·潘家园文化产业联盟共建,标志 着潘家园地区在文化艺术品展示交流领域迈出全新的一步。 他提出,拍卖交易要拥抱每个行业,让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交易方式深入人心,北京拍卖协 会将与各界合作,共同推动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为首都文化产业的繁荣贡献力量。 数据发布环节,北京拍卖协会 ...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新华日报· 2025-09-24 23:50
□ 徐 真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加,文化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文化产业高质 量发展契合人们追求美好生活需要,有利于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进文化 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为此,应聚焦区域特色文化资源,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将文化资本转变为经济效 益,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顶层设计,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顶层设计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指导,政府应统筹规划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平台搭建、规则制定、 环境营造,扩大区域文化影响力。 完善政策及保障体系。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优秀城市及地区的经验,系统分析其文化产业定位与发展布 局,结合本地资源优势,科学规划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工作重心及预期效果。成立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 组,统筹协调国土、财政、文旅、规划等部门力量,形成文化产业发展合力。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提供 启动资金、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文化企业运营成本。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文化金融产 品,对企业知识产权、文化创意方案等进行科学评估,降低文化企业融资门槛。利用旧厂房、老街区进 行文化创意改造,满足文化产业项目用地需求。 调整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对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结构、 ...
10月1日起免征归属海南省地方收入的文化事业建设费
海南日报· 2025-09-19 02:30
据了解,文化事业建设费是针对广告服务和娱乐服务经营者征收的政府性基金收入,由税务部门按 经营者提供广告服务、娱乐服务取得的计费销售额的3%征收。据介绍,《通知》严格落实了《自贸港 法》相关规定,并明确了免征范围、起始时间等事项,具体如下:一是明确免征的地域范围和收入范 围。《通知》规定免征政策的实施范围限于海南岛全岛,不包括三沙市;仅免征归属我省地方收入的文 化事业建设费。二是明确免征起始时间及期限。《通知》规定自2025年10月1日起免征,缴费人可从第 四季度起完整享受文化事业建设费免征优惠。同时,《通知》不设置免征期限,为市场主体提供长期稳 定的政策预期。此外,为做好政策落实工作,《通知》明确了相关部门职责。 通气会上,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优化完善征收 系统申报缴费功能,实现文化事业建设费"免征政策"系统自动判别,方便缴费人简便申报和"即申即 享"。即:"免征政策"涉费信息自动归集,系统自动计算免征费额,纳税人"一键确认",即可完成申报 的办税流程。 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海南依托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与丰富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 蓬勃发展。同时,也应清醒 ...
今日快评丨把文化魅力变成发展动力
河南日报· 2025-09-14 23:19
"串联文化资源,优化文旅产品供给,以高品质服务不断增强文旅产业竞争力……统筹谋划、整体推 进,全要素、多领域协同发力,一个日新月异的河南,将更加有底气、有实力向世界发起邀约。"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不断从五千年文明积淀中汲取营养、革 故鼎新,就能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独辟蹊径,把深沉的文化魅力变成恒久的发展动力。 文化,既是软实力也是硬支撑。在文化消费领域日趋个性化、多元化的当下,诗和远方要多花些心思才 能抵达。串联文化资源,优化文旅产品供给,以高品质服务不断增强文旅产业竞争力……统筹谋划、整 体推进,全要素、多领域协同发力,一个日新月异的河南,将更加有底气、有实力向世界发起邀约。 (评论员 悦连城) 悠扬古乐在北京市首钢园展区响起,甲骨文摹刻的沙沙声与AI数字人的生动讲解相映成趣,丝巾、澄 泥砚、陶瓷等精美文创产品及传统手工艺术珍品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停留……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 易交易会上,河南展区聚焦文化主线,设置综合展示、互动交流、推介洽谈等区域,构建沉浸式、互动 化、故事化的体验空间,成为展示中原文化的良好平台。 责任编辑: 张家祺 《诗经》有云:崧高维岳,骏 ...
来,看看咱村的艺术范儿(艺术改变乡村)
人民日报· 2025-09-01 22:41
艺术村发展历程 - 2019年末从事广告传媒业人士与画家共同策划将权拥东村打造为艺术村并创作首幅墙绘"松鼠啃玉米"成为核心景观 [2] - 2022年底艺术村被纳入省市级文化产业发展项目 2024年获评海南省三椰级乡村旅游点并新增楚风木石博物馆等文艺场馆 [3] - 艺术村从初期依赖墙绘逐步发展为融合艺术家工作室、手工艺展示、文艺场馆的综合性文化平台 [2][3] 艺术生态建设 - 邀请书法家、灰塑艺术家、苗绣手艺人在内的多领域艺术家进驻 成立艺术工作室为村庄注入创新活力 [2] - 成立文艺志愿服务队并开设公益艺术课 村民自发组建合唱队和联欢晚会促进艺术与日常融合 [3] - 建设旅琼文艺家创作中心及海口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强化文化教育功能 [3] 运营模式转型 - 初期面临工作室收入有限与运营成本高昂的挑战 需从短暂网红效应转向可持续发展 [3] - 通过长桌宴、竹竿舞等民俗活动吸引游客 结合快递站等便民设施服务居民与艺术家 [3] - 规划打造开放平台使艺术融入百姓生活 目标是从单一打卡地升级为文化叙事空间 [5]
到澜沧江边,听周边交流和声(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8-24 22:40
文化节庆活动 - 2025年首届清水河口岸印度洋海鲜啤酒文化节设置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多国特色商品展销区 为游客打造一站式跨境购物体验 [2] - 耿马县泼水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8.23万人次 同比增长12.88% 旅游总消费1.4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69% [15] - 泼水节主题舞曲《UP 耿马》在国内外短视频平台掀起模仿热潮 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艺人通过社交媒体参与话题讨论 [12] 文化创作与传播 - 耿马县2018年至今共创作6首泼水节主题舞曲 其中2023年《UP 耿马》作为开场舞在第四届缅甸(腊戍)—中国(临沧)边贸会引爆全场 [12] - 2025年新曲《赛嗨》由耿马县民族歌舞团与国际知名布达佩斯交响乐团共同作曲 实现民乐与交响乐融合 [13] - 傣族歌手岩更累计创作200多首民族歌曲 2019年在缅甸仰光和曼德勒举办演唱会 每场观众上万人 [14] 跨境文化交流 - 临沧市少数民族语影视译制中心以佤语、傣语、缅甸语为载体 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作品1000余部 播放量超5000万次 境外粉丝占比58% 覆盖20余个国家和地区 [16] - 耿马县举办中缅友谊歌汇、国门群众艺术节等活动 缅甸模特赵良超在第二届国门群众艺术节"边地民模"比赛中获得亚军 [15] - 临沧市建成2个国门文化交流中心、4个国门友谊广场、1个国门书社和1个国门文化传习馆等设施 [19] 经贸与区域合作 - 清水河口岸为云南第二大对缅贸易口岸 临沧建成中缅印度洋新通道 开通多条国际物流线路 成为中国西南地区联通印度洋的黄金走廊 [17][19] -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缅甸大学生创业园入驻企业301家 涉及外贸、电商、农产品加工等领域 累计吸引创业人员500多人 [18] - 第四届缅甸(腊戍)—中国(临沧)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在缅甸首都内比都举办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