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驱动

搜索文档
吉宏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95.07%-105.31%
新浪财经· 2025-09-26 07:57
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57亿元至2.7亿元 同比上年1.32亿元增长95.07%-105.31% [1] - 营业收入和利润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1] 业务驱动因素 - 跨境社交电商业务通过技术驱动和创新赋能 营收规模与利润大幅增长 [1] - 纸制快消品包装业务受益于与快消品细分领域行业龙头企业的长期战略合作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1]
隆基、晶科握手言和,光伏龙头们开始抱团取暖了?
36氪· 2025-09-24 12:18
核心事件 - 隆基绿能与晶科能源就全球专利纠纷达成和解 结束全部法律程序 并就核心专利达成交叉授权许可 [1] - 双方未来将加大新技术研发 加速商业化应用创新 并探讨更深层次合作 [1] - 该和解被业内称为"世纪大和解" 标志持续近一年的全球专利战终结 [1] 专利纠纷背景 - 纠纷始于2024年12月 晶科能源在中国多地对隆基绿能发起TOPCon电池技术及组件制造专利侵权诉讼 [1] - 隆基绿能于2025年初在美国反诉晶科侵权 并在国内起诉其太阳能电池模块专利侵权 [1] - 诉讼在半年内蔓延至日本 澳大利亚 欧洲等关键市场 公开案件达13起 涉及N型电池两大主流路线 [2] 技术实力对比 - 隆基绿能作为BC技术龙头 持有480项BC电池组件专利 HPBC2.0量产组件转换效率达24.8% [2] - 晶科能源以TOPCon技术见长 组件最高转化效率突破25.58% 累计申请专利超5500项 [2] - 双方存在技术交叉布局:隆基拥有部分TOPCon产能 晶科N型BC电池效率已达27.2% [2] 和解驱动因素 - 行业低迷期业绩压力:2025年上半年晶科能源营收同比下滑32.63% 净亏损29.09亿元 隆基绿能营收下降14.83% 净亏损25.69亿元 [3] - 高研发投入需求:2023年晶科研发投入68.99亿元 隆基77.21亿元 合计146.20亿元 持续诉讼会削弱研发转化能力 [3] - 专利鉴定复杂:光伏专利涉及多学科交叉 鉴定周期长 成本高 持续诉讼导致资源内耗 [2] 行业影响 - 构建"技术联盟":TOPCon与BC核心专利交叉授权实现技术破壁 晶科专利池向隆基开放 隆基技术成果可供晶科使用 [4] - 遏制低效产能:2023年TOPCon技术缺乏专利约束导致大量低效率产能涌入市场 龙头建立知识产权规则响应工信部规范要求 [5] - 推动竞争逻辑转变: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行业研发投入占比不足3% 远低于半导体行业 和解有望加速HJT 钙钛矿等前沿技术产业化 [6] 全球战略意义 - 应对贸易壁垒: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生效推高技术成本 美国对东南亚光伏产品反规避调查持续推进 [5] - 提升国际竞争力:中国光伏企业累计持有上万项专利 具备规则制定权 协同合作可避免给海外竞争者可乘之机 [5] - 深化全球合作:双方正探讨海外电站项目开发 供应链协同等领域合作 形成"技术+市场"双重抗风险能力 [5] 市场反应 - 和解公告发布后 研发投入占比高的光伏企业股价逆势上涨 资本市场认可"技术驱动"新逻辑 [6]
奋达科技(00268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917
2025-09-18 07:14
国际化布局与应对措施 - 公司2019年战略性布局首个越南生产基地(占地面积约8千平方米),2024年实现首次盈利 [2][4] - 2025年3月启动越南北宁第二个生产基地(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6月底投产,8月实现盈利,总人数近千人 [2][4] - 计划将电声产品及美发电器产品30%业务转移至越南生产基地 [4] - 越南产业链不完善导致物料采购成本及运输时长高于国内,9月起新园区运行趋于稳定 [4] - 未来将持续优化海外产业链布局,寻找受关税影响小且劳动力优势国家 [2][3] 机器人业务进展 - 下棋机器人与桌面陪伴机器人处于稳定出货状态,高尔夫球车机器人、网球机器人项目积极推进中 [6] - 与汤姆猫、福莱新材签署战略协议,在消费级AI智能陪伴机器人领域深度合作 [6] - 与北京某头部机器人企业建立初步合作意向,围绕整机生产制造开展合作 [6] - 子公司威尔新动力为机器人关节电机产品研发打样及测试评估 [6] - 机器狗电机零部件通过测试并产生小批量订单 [6] - 委托清华大学研发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第一代灵巧手已交付 [6] 电机技术优势 - 轴向磁场电机具有质量轻、提升轮胎耐久性、降低噪音、散热节能续航优越等特点 [6] - 与全球头部电机厂商相比具备较高性价比 [6] - 电机运行稳定且使用寿命长,帮助客户降低维护成本 [6] - 电机业务被视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6]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常年稳定在营收占比5%以上 [7]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拥有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共1,285项 [7] - 电声产品及健康电器研发投入占比相对较低 [7] - 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及机器人等新产品研发投入力度较大 [7]
追觅科技要破产?创始人俞浩:现金流充足,近两年拿出50亿回购老股
新浪财经· 2025-09-11 05:58
公司回应与股权结构 - 创始人俞浩回应破产传闻称公司现金流充足且经营状况良好[1] - 公司及创始人近两年以50亿元高价回购老股 持股比例从45%提升至70%[1] - 当前股东数量为23个 前三大股东分别为俞浩个人持股31.15% 天空漫步科技持股19.02% 追觅企业管理持股9.55%[1] 业务发展现状 - 公司成立于2017年 核心业务围绕高速数字马达 智能算法和运动控制技术[2] - 主要产品包括扫地机器人 无线吸尘器 智能洗地机和高速吹风机四大品类[2] - 上半年营收规模已超2023年全年总额 产品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入驻6000多家全球线下门店[3] 新业务拓展计划 - 正式宣布进军汽车领域 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 计划2027年亮相[3] - 汽车项目已组建近千人团队且持续扩张[3] - 成立天文业务BU 聚焦智能天文光学系统 正攻克大口径光学镜片量产难题[3] 负面信息处理 - 法务部声明称自2024年6月起遭遇超万篇不实负面信息攻击 包括断指计划 三倍薪资挖人等指控[1] - 发现存在有组织网络水军 黑公关和黑媒体等恶意特征[1] - 公开征集线索证据 对有效提供者给予1万至100万元奖励[1]
浙江工商大学伍蓓:从“流量内卷”转向“价值创造”的破局之道
搜狐财经· 2025-09-11 03:41
平台经济内卷现状 - 同质化价格战导致行业利润率急剧下降 部分商家陷入不降价没订单 降价没利润困境 [13] - 平台获客成本攀升至销售额35% 但转化率持续下降 [13] - 过度依赖低价策略导致供应链质量下滑 形成有销量无品牌困境 [13][22] 反内卷战略框架 - 从流量算法转向产业算法 通过平台+产业带模式设置数据池破解数据孤岛 [15] - 推行数据信息计划实现退货 库存 物流数据上链共享 [15] - 采用技术驱动 融合发展 全球开放三位一体的价值共创逻辑 [14] 技术驱动措施 - 加大大数据 人工智能研发投入巩固技术领先地位 [16] - 构建大模型应用服务生态系统支持开源共享 [16] - 开放算力资源和算法资源打造全球影响力开源技术生态 [16] 融合发展路径 - 将支付 物流 风控能力封装为数据中台向中小工厂开放 [17] - 推行直播+龙头企业+源头工厂模式实现C2M生产 [17] - 通过产销对赌协议共享利润共担库存风险 [17] 全球化战略 - 启动货通全球产业带出海计划拓展欧洲 东南亚 中东市场 [19] - 牵头制定数据跨境流动 AIGC合规 绿色供应链贸易标准 [19] - 建设区块链+物联网监管网络实现多国海关互认秒级通关 [19] 调查行动范围 - 覆盖零售电商 本地生活 跨境电商 网约车 在线酒旅五大平台领域 [30] - 重点监测天猫 京东 拼多多 抖音电商 美团 亚马逊 Temu等头部平台 [21][30] - 通过动态追踪 平台联动 专家解读 立体传播四维推进 [24] 行业影响 - 网经社联合全国5000+记者发布《2025平台经济反内卷分析调查报告》 [24] - 专家团队包含高校教授 协会智库 投资人 律师等跨领域专业人士 [8] - 本次行动继去年仅退款调查后更为全面深度的行业整改举措 [1]
交个朋友控股发布中期业绩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6.19亿元 同比增加9.8%
智通财经· 2025-08-27 14:57
财务表现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6.19亿元 同比增长9.8% [1] - 股东应占溢利5737.2万元 每股基本盈利4.24分 [1] - 新媒体服务业务收入约6.2亿元 同比增长9.8% [1] - 净利润约5540万元 同比下降37.4% [1] 业务运营 - 矩阵直播间发展壮大及多平台布局推动收入增长 [1] - 平台流量获取成本上升导致利润承压 [1] - 朋友云智能系统研发支持及运营投入增加 [1] - 通过自动化工具优化运营效率并严控非必要支出 [1] 战略方向 - 强化矩阵直播间内容竞争力与多渠道垂类业务拓展 [1] - 数据算法提升流量投放精准度 [1] - 聚焦技术驱动与精细化运营双轮战略 [1] - 通过创新驱动业务韧性抢占行业结构性机遇 [1]
大全能源: 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6:23
行业反内卷与产能优化 - 公司积极响应行业反内卷号召 率先实施减产 多晶硅产量50,821吨 同比下降约60% [1] - 减产举措缓解市场供给压力 避免同质化恶性竞争 体现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的责任意识 [1] 成本控制与经营表现 - 公司通过降本增效与精细化管理 单位现金成本下降至37.66元/公斤 [2] - 在减产控销期间实现亏损环比收窄 [2] 技术研发与创新投入 - 公司累计获得专利475项 较上年同期净增92项 较2023年同期增幅达71% [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至8.45% 同比增加1.69个百分点 [2] - 逆周期持续投入研发 凸显依靠技术创新拉动发展的长期战略定力 [2] 财务策略与资金储备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货币资金 银行承兑票据 定期存款及结构性存款等资金储备余额合计保持充裕规模 [2] - 充裕资金储备为穿越行业周期提供坚实支撑 并为应对机遇与挑战提供战略选择空间 [2] 投资者关系与信息披露 - 公司在上交所信息披露工作评价中维持A级评级 [3] - 通过投资者邮箱 热线 官网专栏及上证e互动平台保持密切沟通 [3] - 构建融媒体矩阵多维度展示企业文化 产品质量 技术创新及社会责任信息 [3] 股份回购与股东回报 - 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15,323股 占总股本一定比例 [5] - 回购最高成交价18.79元/股 支付资金总额290,753.82元(不含交易费用) [5] - 回购计划旨在为投资者带来长期回报 增强价值获得感 [5]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 - 公司秉承"奉献清洁能源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推进环保技术改造与节能降耗 [5] - 新疆与内蒙古生产基地构建"产业帮扶+生态振兴+员工参与"三位一体实践体系 [6] - 新疆基地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赋能乡村经济 内蒙古基地融合消费帮扶与环境保护 [6]
中海油田服务(02883) - 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08-26 08:52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3.203亿元,同比增长3.5%;利润总额25.721亿元,同比增长6.8%;净利润20.768亿元,同比增长21.5%[22][40] - 2025年上半年钻井服务业务营收72.384亿元,增幅12.8%;油田技术服务业务营收123.781亿元,减幅3.5%;船舶服务业务营收26.088亿元,增幅19.8%;物探采集和工程勘察服务业务营收10.95亿元,基本稳定[41][46][48][49]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4.947亿元,同比下降128.9%;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6.077亿元,同比增加2.183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14.193亿元,同比减少16.025亿元[22][53][54] 用户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8,160户[104] 未来展望 - 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放缓至2.3%,较年初预测下调0.4个百分点[7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报告期内COSL Boss Limited注销,对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无影响[65] 其他新策略 - 2025年上半年启动6项教育帮扶捐赠项目,涉及资金74万元;在甘肃省合作市实施5个定点帮扶项目,投入资金1500万元;在天津市李伯庄村帮扶销售农产品,助农收入约128万元;消费帮扶金额达778.41万元;完成专项招聘录用大学生18人[79][80]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布伦特原油均价约71美元/桶,同比下跌12%[3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运营、管理60座钻井平台,其中45座在中国,15座在国际地区;钻井平台作业日数9906天,同比增加945天,增幅10.5%;日历天使用率同比增加10.4个百分点至91.2%[43] - 2025年上半年自升式钻井平台平均日收入7万美元/日,降幅5.4%;半潜式钻井平台平均日收入17.1万美元/日,增幅27.6%;钻井平台平均日收入9.1万美元/日,增幅5.8%[4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船舶服务累计作业41,510天,同比增加8,979天,增幅27.6%;二维采集作业量3,557公里,同比减幅68.2%;三维采集作业量9,000平方公里,同比减幅45.0%;海底作业量964平方公里,同比增幅105.1%[48][4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0,较上年期末变动比例为 -100%;应收及预付款项本期期末数为19774.0百万元,占总资产23.5%,较上年期末增加37.6%;其他流动资产本期期末数为575.5百万元,较上年期末增长114.6%;短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5380.0百万元,较上年期末增加113.8%;应付债券本期期末数为2136.4百万元,较上年期末减少58.5%[55][56] - 境外资产为25018.9百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9.8%[57]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数为5500549165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549165元,期末数为0[60] - 2025年上半年China Oilfield Services (BVI) Limited营业收入2417.3百万元,同比减少337.4百万元,净利润274.8百万元,同比增加135.8百万元;COSL Singapore Limited营业收入3133.1百万元,同比增加523.4百万元,净利润 -240.7百万元,同比减亏492.6百万元[62][63]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9.394亿元,同比增长20.9%[122] - 报告期末流动比率0.95,较上年度末下降2.1%;速动比率0.87,较上年度末下降2.2%;资产负债率45.9%,较上年度末减少0.5个百分点[122] - 2025年6月30日公司合并资产总计839.74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1.24%;合并流动资产合计301.38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5.13%;合并流动负债合计316.57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6.93%[126][127] - 2025年6月30日公司母公司资产总计661.71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2.11%;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220.60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2.56%;母公司流动负债合计193.22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24.45%[129][130] - 2025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72.21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20.87%;应收账款194.69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38.44%;短期借款53.80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113.83%;应付账款145.67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下降5.50%[126] - 报告期初和期末,公司非合并范围口径有息债务余额分别为51.59亿元和57.16亿元,同比变动10.80%;合并口径有息债务余额分别为179.03亿元和187.49亿元,同比变动4.73%[115][117] - 报告期末非合并范围口径有息债务中,公司信用类债券30.12亿元,占比52.69%;合并口径有息债务中,公司信用类债券87.95亿元,占比46.91%[116][118] - 截止报告期末,合并报表范围内境外债券余额57.83亿元,1年以内到期本金36.47亿元[119] 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股本47.71592亿股,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持有24.268573亿股,约占50.86%;其他股东持有23.447347亿股,约占49.14%,其中H股股东持有17.95114亿股,约占37.62%,A股股东持有5.496207亿股,约占11.52%[101] - 2025年4月9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拟增持公司A股及H股股份,拟增持金额不少于3亿元,不超过5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增持公司H股股份1600.8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34%,增持尚未实施完毕[102]
凯莱英(06821) -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2025-08-25 13:58
业绩数据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1.88亿元,同比增长18.20%[8] - 本报告期净利润6.17亿元,同比增长23.71%[8] - 扣非净利润5.66亿元,同比增长26.29%[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02亿元,同比减少19.67%[8] - 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1.68元/股,同比增长20.00%[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59%,同比增加0.72%[8] - 期末总资产198.5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92%[8] - 期末净资产170.8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41%[8] - 在手订单总额10.88亿美元[15] 用户数据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41334人[10] 各业务板块数据 - 新增CDMO业务订单客户超150家[16] - 美国市场收入17.89亿元,同比增长0.45%[16] - 境内市场收入7.13亿元,同比增长3.44%[16] - 欧洲市场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超200%[16] - 小分子CDMO服务收入24.29亿元,同比增长10.64%,毛利率47.79%[19] - 新兴业务收入7.56亿元,同比增长51.22%,毛利率29.79%,在手订单增超40%[20] - 化学大分子CDMO业务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超130%,在手订单增超90%,境外占比超40%[21] - 制剂CDMO业务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7.81%,在手订单增超35%,境外占比超30%[22] - 临床CRO业务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44.84%,助力13个项目获许可[24] - 生物大分子CDMO业务收入0.90亿元,同比增长70.74%,在手订单增超60%,境外占比超35%[26]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小分子、新兴等业务PPQ项目分别有11、9、5、3个[19][20][21][22] - 合成生物技术业务预计2025年下半年PPQ项目有1个[2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自动化+AI驱动的酶进化平台在20+项目落地[28] - 2025年一季度启用的500L GMP发酵车间完成临床II期样品交付[28]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86亿元,占比8.96%[29] 人员相关 - 报告期末员工9106人,本科及以上占比约78%[30] - 研发及分析人员4251人,硕士博士占比37%[30] - 报告期引进高级人才54人,含博士24人等[30] 其他 - 技术输出业务在执行订单20项,2025年增设场地建设备库[2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国内外已授权专利538项[2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51篇,16篇影响因子超10[29]
珠海冠宇(688772.SH):上半年净利润1.17亿元 同比上升14.77%
格隆汇APP· 2025-08-25 11:2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09,762.57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4.03% [1] -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682.41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4.77% [1] 经营战略与措施 - 聚焦核心业务发展并深化市场拓展,客户份额有效提升 [1] - 以技术驱动为核心战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1] - 推进精细化管理推动成本端持续改善,实现降本增效 [1] - 新技术导入进展顺利,新项目攻坚硕果累累,新业务开拓卓有成效 [1] 外部环境挑战 - 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