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园城市
icon
搜索文档
【西安】持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陕西日报· 2025-09-27 22:37
9月15日,西安"三河一山"绿道灞河段,鸟鸣嘤嘤,河水荡漾,不少群众在绿道的塑胶跑道上或散 步或慢跑。 近年来,西安市持续加大公园城市建设力度,通过推动景区、景点更新提升和开放共享,加快公 园、林带、绿道建设,打造街角广场、口袋公园及各类城市休闲景观,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优美的生 活休闲空间。目前,西安市共有城市公园187个,口袋公园和绿地广场1430个,绿道建设总长度2000多 公里。 千年古都的绿色蝶变,是"园城共生"的生态蝶变,也是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 一园一品 人与城和谐共生 "以前去公园得坐车,现在出门就是。"家住西安市雁塔区金泰假日花城的市民刘芳,饭后在小区门 口的口袋公园惬意散步。这里原是丈八东路沿线的市政绿化带,改造后保留了长势良好的植物,并划分 出彩林花园、运动花园、童趣花园和老年花园4个功能区。 "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这个2.7万平方米的景观水面只是冰山一角,这背后隐藏着沣西新城海绵城市建 设的整套体系。"9月15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海绵城市技术中心工程部部长张哲说,沣西新城中心绿廊 能将周边两三个街区内的道路和建筑地块中外排的雨水完全消纳,大大降低了城市内涝的风险。 俯瞰沣西新城,全长6.8 ...
金秋十月去哪儿,万千气象成都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3:01
9月17日,成都召开国庆中秋假期促消费活动新闻发布会。据悉,国庆中秋假期,成都将以"万千气象成 都行"为主题,在文商旅体各个方面精心策划系列促消费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为广大游客准备了线上线下(300959)多重购物优惠,来蓉游客可通过"定 位"换"补贴"——当地政府联动多家主流电商平台,发放8500万元消费券,定位在成都即可在活动平台 购买服饰鞋帽、美妆护肤、生鲜食品等10大类商品时享受优惠。此外,成都还将发放超4000万元餐饮消 费券,覆盖1.6万余家门店,其中包括6000张"满301减300"的大额免单券。 成都作为国际美食之都,美食一直是成都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在发布会现场,成都市商务局副局长黄 建表示,国庆中秋期间,成都将举办"2025成都国际美食嘉年华"活动。以"熊猫之城 美食之都"为主 题,全域联动打造"处处有场景,时时有美食"的沉浸式消费生态。 文旅方面,成都市文广旅局副局长魏湘军表示,金秋时节,成都将突出享艺术、庆双节、寻美景的特色 亮点,筹划推出300余项主题活动和系列特色场景线路,持续培育"公园城市 幸福成都"品牌。如成都除 将举办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两大国家级 ...
华润置地中标走马塘水岸公园项目,筑北上海生态城市样本
新浪财经· 2025-09-11 03:19
项目中标与区域发展 - 华润置地中标走马塘水岸公园一期及32-01、36-02地块绿地景观项目 推动南大智慧城进入更稳健发展阶段 [1] - 项目以约10万平方米滨水公园为核心 联动中環置地中心形成区域协同效应 [3] 生态运营战略与实践 - 公司坚持生态修复基底、运营思维导向和内容赋能核心 实现生态、生活与城市价值统一 [4] - 三亚海棠河公园项目通过土壤治理与大地景观塑造 将生态劣势转化为公共生态空间 [5] - 深圳大沙河生态长廊项目规划13.7公里岸线 划分为三大功能段落并嵌入文化空间 成为特大型城市生态转型标杆 [5] - 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通过"一场三馆"实现赛后转型 融合演艺、马拉松等多元素内容 提供可持续运营方案 [5] - 深圳人才公园引入LV展览、公共艺术装置及无人机送餐等高质量活动 持续激活公共空间活力 [5] 南大智慧城配套建设进展 - 区域从2009年纳入上海市环保计划 发展为北上海"南北转型"核心阵地 兼具科创策源地与高能级配套未来之城属性 [6] - 产业端:数智中心与数智绿洲一期已交付 合成生物产业园、细胞国家中心落地 吸引中车资产等企业入驻 [7] - 配套端:国际人才社区、科创之门地标及仁济医院宝山分院二期建成投用 [7] - 交通端:S5沪嘉高速抬升获批 进一步打通片区出行网络 [7] - 城市界面端:走马塘水岸公园丰富生态界面 250米天际线启动 南大中央公园将于今秋开园 [7] TOD综合开发模式 - 中環置地中心作为片区战略首发项目 邀请国际团队设计并融入TOD肌理 打造"站城人一体"复合生活场 [9] - 公司开发总建筑面积从约90万平方米扩容至约100万平方米 实现从单项目开发到片区统筹升级 [11] - 项目组合形成"PARK×TOD"黄金模式:中環置地中心依托15号线地铁实现30分钟直达核心商圈 步行可享约16万平方米万象汇商业 [11] - 望雲TOD作为纯粹TOD组团 实现地铁入户与连廊遮雨 推出建面约108-165㎡改善户型并紧邻走马塘水岸公园 [15] - 建面约165㎡户型采用四开间朝南设计 最大化引入自然光与景观视野 打造巨幕式家庭公区 [17] 区域价值提升 - 百万方大城填补北上海区域空白 以中环区位、全能配套和生态底色成为改善客群优选 [14] - 中環置地中心与望雲TOD持续释放价值 拉升北上海理想生活标准 [17]
上海提前建成“千园之城”
人民日报· 2025-08-28 23:11
公园建设成果 - 上海各类公园总数达1013座 包括城市公园522座 口袋公园371座 休闲森林公园119座及主题公园1座 提前实现"十四五"末"千园之城"目标 [1] - "十四五"以来新建公园绿地超2500公顷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5平方米 较初期增加1平方米 [1] - 全市858座公园实现24小时开放 占城乡公园总数85% [1] - "十五五"期间预计新增各类公园500座以上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再增1平方米 [2] 生态网络建设 - 全市绿道总长度达1998.81公里 立体绿化总面积达518.16公顷 形成健康多元互通易达的都市绿道休闲网络 [1] - 持续实施"五个新城"每年50公里环新城绿道和5000亩环新城森林生态公园带建设 [1] - "十五五"期间计划新增立体绿化50万平方米 新建绿道500公里以上 [2] 空间开放与共享 - 全市开放共享单位附属绿地162处 开放面积超100公顷 持续推进单位附属绿地拆墙透绿 [2] - 外环绿带蜕变为环城生态公园带 50座环上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场所 [1] 功能拓展与品质提升 - 推动公园增加体育 文化 音乐 艺术 戏曲 红色资源等元素 突出"公园+"特色 [2] - 徐汇西岸自然艺术公园(一期)融合城市生境 全龄体验 儿童友好 自然学堂 入选住建部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经验清单 [2] - 落实老年友好型和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要求 [2]
推窗见雪山,漫步绿道间:成都用公园城市的方式打开幸福生活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34
公园城市建设成果 - 成都作为全球首个"公园城市"理念实践地 通过生态与发展共生的模式重新定义都市发展范式[3] - 建成总长约1.7万公里的天府绿道系统 采用"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体系结构将城市编织成公园[4] -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与凤凰山体育公园成为拍摄"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标志性场所[3] 环境治理成效 - 通过十余年大气治理攻坚 实现依法治理和精准施策 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4] - 兴隆湖水质从劣Ⅳ类提升至Ⅱ类标准 采用Y型导流槽实现80%泥沙自然沉降[8] - 构建完整的水下森林与鱼类生态链 形成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8] 社区改造案例 - 安公社区通过老旧小区改造 将1100平方米屋顶空间从违建区域转变为居民共治花园[6] - 采用绿色技术实现餐厨垃圾就地转化为花肥 社区低碳出行率达到82%[8] - 2022年成为成都市首批"近零碳社区"试点项目[8] 城市生态特征 - 绿道系统既作为城市大动脉又充当毛细血管 兼具城市名片功能与生活连通功能[7] - 实现"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常态化雪山景观 融合自然地理与人类文明成果[3][4] - 城市发展模式让城市从自然中生长而非将自然搬进城市 实现创造性与宜居性共生[10]
四川仁寿:城市美活力足 持续推进县域文旅产业做大做强
中国经济网· 2025-08-18 14:03
城市生态建设 - 仁寿县打造景城一体公园城市新格局 将山 水 林 湖融入城市建设 形成园在城中 城在园中的布局[3] - 文化公园2024年底开放 与中央水体公园 城市湿地公园 响水六坊串联成生态与文化交融的绿色长廊[2] - 推进公园+创新实践 建设文化赋能体验长廊和15分钟绿色休闲圈 开展普法宣传 非遗传承 文体娱乐等活动[3] 文旅活动与经济效益 - 通过马拉松赛事推出跟着赛事游仁寿 跟着赛事品仁寿活动 提供跑友免门票 专项消费券 特色文创展销等礼包[4] - 赛事实现一日比赛 多日停留 一人比赛 多人旅游 直接经济效益突破3亿元[4] - 栖西里商业街区融合创新创意经济 直播经济和本地文化 打造沉浸式消费新场景 形成新经济产业生态集群[6] 文化设施与地标建设 - 仁寿县博物馆预计2024年9月试运营 12月底全面开放 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 设三层及五个展区[5] - 博物馆设置历史沿革展 黑龙滩艰苦奋斗纪念展 仁寿沉浸式体验展 冯建吴石鲁纪念展 非遗传承展等展区[5] - 博物馆将作为历史文化展示窗口 文化遗产保护基地 公众科普教育宣传平台和地方文旅融合发展文化平台[5] 文旅产业战略规划 - 整合文旅资源 非遗作品 美食体验 通过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4] - 着力打造精品点 串联旅游线 拓展协作面 提升文旅服务质效[6] - 擦亮历史文化+旅游名片 深耕体育文娱+旅游场景 升级休闲度假+旅游业态 打造天府南门·大美仁寿旅游品牌[6]
绿色发展成绩斐然,上海交出全国生态日“答卷”
国际金融报· 2025-08-15 13:00
绿色发展政策与制度保障 - 上海出台《上海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条例》《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上海典范的决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3] - 实施《上海市绿色建筑条例》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建筑全寿命期管理 累计发布三批共136家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发展名单 [4] - 连续三年举办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 支持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链主企业联盟(CN100)推动供应链协同转型 [4] 绿色低碳技术突破与应用 - 发布《上海市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目录及示范工程清单(2025年版)》包含42项先进绿色技术和9项示范工程 [3] - 上海电力开展兼容燃煤+燃机烟气的CCUS技术示范 累计捕集二氧化碳超14万吨 [1] - 老港炉渣资源化利用项目完成建设 促进垃圾焚烧废弃物循环利用 [1] 能源结构与重点领域转型 - 光伏装机达546万千瓦 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并布局绿色燃料体系 [4] - 工业领域聚焦新能源汽车/氢能/节能环保等行业 建筑领域累计绿色建筑4.37亿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1700万平方米 [4] - 交通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超180万辆(全球城市第一) 建成充电桩105万个/换电站254座 [4] 生态建设与资源循环体系 -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6% 分类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 [5] - 2024年新增城乡公园141座/新建绿地1020公顷/绿道229.77公里 推进"千园之城"建设 [5] - 世博片区2024年企业总营收达10896亿元 吸引231家央企企业/55家跨国公司总部/1190家文化企业入驻 [8] 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实践 - 世博地区作为"低碳世博"理念实践区 形成"科技+文化+生态"融合模式 [7][8] - 世博文化公园与双子山项目打造国际化生态城区 放大生态综合价值 [8] - 浦东世博园区成为具有生态价值转化示范意义的世界会客厅 [7]
焦点访谈|从赛场拼搏到文旅融合,一起到成都感受世运会的火热!
央视网· 2025-08-12 13:31
赛事规模与创新性 - 第12届世界运动会是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世运会 包含34个大项、60个分项、256个小项 [1][3] - 中国体育代表团派出489人(含运动员321人) 参加28个大项、152个小项 参赛人数和项目数均为历史之最 [5] - 世运会作为非奥运项目顶级赛事 聚焦武术、飞盘、跑酷等传统与新兴项目 被定义为"体育创新实验室" [1][3] 赛事成绩与影响力 - 中国代表团截至8月11日18时获得14金4银2铜 暂列金牌榜第一名 成绩覆盖武术、潜水、滑水、泰拳等项目 [6] - 飞盘项目吸引全国70余名爱好者现场交流 世运会推动新兴运动向更广人群延伸 [8][10] - 全市已建成87个体育公园 其中专门规划板式网球、飞盘等新兴运动场地 [10] 场馆建设与绿色理念 - 27个竞赛场馆中18个为既有场馆功能调整 9个依托兴隆湖等自然场地临时搭建 [12] - 采用"改造+自然"模式 室内场馆不大改大建 室外场地少填少挖 最大限度减少建设规模 [12] - 跑酷赛道设于湖岸之间 飞盘赛场融入城市绿道 践行"公园城市"理念 [12] 文旅融合与消费刺激 - 推出"迎世运游成都"7条主题线路 串联17个文化体验点位(含熊猫基地、武侯祠等) [16] - 向运动员等7类嘉宾提供13个景区免费游览 观众凭票根享国有景区5折优惠 [18] - 通过商旅平台发放旅游住宿消费券累计3000万元 发放餐饮消费券超3000万元 [20][22] 特许商品与消费转化 - 特许商品经营店成为打卡地标 武侯祠联名款"蜀宝"熊猫玩偶销售最为火热 [22] - 暑期叠加世运会带动景区每日爆满 计划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24] - 近万家餐饮门店为持证观众及志愿者提供额外折扣优惠 [22]
当公园城市进入世运时间:解码四川天府新区的开放叙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14:40
成都世运会开幕式与天府新区发展 - 成都世运会是史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届,吸引1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运动员参赛 [4] - 开幕式在亚洲最大单体木结构建筑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采用430米数字化屋顶显示屏和300米高烟花表演 [2] - 赛事创新性地在户外开放区域举办,实现体育、文化、科技与自然的融合 [2][4] 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 - 天府新区锚固72.1%的蓝绿空间,构建"公园城市"样本,过去5年吸引近20万本科及以上人才落户 [8] - 8个比赛项目依托兴隆湖、天府公园等自然场地改造,取消封闭式围墙,实现"赛事即风景"的沉浸体验 [8] - 公园城市理念突破传统"公园+城市"模式,形成人与自然、创新与生态共生的现代化城市形态 [9] 科技赋能赛事与产业生态 - 外骨骼机器人企业布法罗科技展示第七代产品,穿戴时间从初代需三人协助缩短至60秒独立完成,已在全国数百家医院应用 [10] - 明途科技AI赛事管理系统、潜行创新泳池清洁机器人、广目知翼智能安防机器人等科技成果应用于赛事场景 [12] - 天府新区汇聚27家国家级科研机构、3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及14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国家队+生态圈"创新体系 [13] 对外开放与国际化布局 - 天府新区上半年跨境公路班车开行1263班次,货值达95亿元,成渝两地合计货值175亿元 [14] - 外资企业数量年均增长15%,累计吸引300余家外资企业投资,上半年在瑞士、挪威等多国举办投资推介会 [15] - 天府国际会议中心投运以来承接近500场国际会议,服务超50万人次,成为对外交往重要窗口 [17]
成都 用公园城市的方式打开世运会
四川日报· 2025-08-08 00:35
开幕式选址与设计 - 选择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天府之檐"作为开幕式场地 依托湖景和绿地打破传统场馆物理边界 串联自然景观与城市生活 [7] - 中心舞台南北两侧开放市民观演区 观众可坐在露营椅上近看舞台远眺城市天际线及湖面绿地 [2][7] - 舞台以成都市树银杏树叶为灵感设计 亚洲最大单体木结构建筑"天府之檐"长达430米 象征张开双臂迎接全球宾朋 [8] 文化元素与表演内容 - 开幕式贯穿巴蜀文化元素 包括太阳神鸟 蜀锦 蜀绣 二十四伎乐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等文化符号 [9] - 运动员引导牌以芙蓉花瓣为外形 融合银花丝 蜀锦 蜀绣和漆艺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6][9] - 表演节目《锦绣之韵》以东汉击鼓说唱陶俑为原型 川剧变脸与二十四伎乐古乐展现蜀地乐观幽默与开放包容 [4][10] 技术创新与视觉体验 - "天府大屋檐"以超400米长及15:1极限宽屏比呈现视觉画卷 采用流动画卷式叙事而非传统方形屏幕 [11] - 通过AI技术将运动员报名照生成"笑脸星河" 传递成都城市精神 斗屏与灯光水雾机械装置联动实现裸眼3D效果 [11] - 首次在大型体育盛会融合直播信号与裸眼3D 演员特写与3D光影结合 湖面灯光投射营造波涛意境 [12] 开幕式流程与特色 - 开场节目《缤纷之约》由600多名演员以街舞形式表演 穿插骑行轮滑说唱等城市动感元素 颠覆传统大型文艺表演模式 [8] - 运动员以citywalk形式入场 与湖边看台草坪观众互动 引导员服装采用蜀绣工艺刺绣祥云纹样与芙蓉花图案 [8][9] - 火炬"竹梦"点燃史上首个湖面火炬塔 形成水火交融奇观 焰火呈现篆书"成都"及珙桐树图案象征三千年文明传承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