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金斯瑞生物科技-2025 年中国医疗企业日-关键要点
高盛· 2025-06-25 13: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金斯瑞生物科技公司的评级为“买入”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管理层强调ProBio业务触底回升,LaNova交易预付款已入账,蛋白质业务将成为生命科学集团的第二增长引擎,预计公司底线将稳步改善,正在考虑股票回购和股息分配 [1] - 预计ProBio业务2025年下半年有更显著复苏,有信心实现不含许可收入增长15 - 20%的财年指引 [5] - 公司有望从2025年开始实现集团层面的持续盈利,各业务板块底线将稳步改善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ProBio业务 - 2024财年收入9500万美元,同比下降13%,连续两年处于低位,主要受地缘政治和生物科技资金疲软影响 [5] - 2025年业务触底回升,原因包括客户资金状况改善带来的坏账回收、中国市场价格稳定、AAD/抗体业务带动订单增加以及许可收入等 [5] - 新泽西工厂资本支出今年结束,短期内预计无重大资本支出,收入达到150 - 200万美元时可实现EBITDA盈亏平衡 [6] 生命科学集团(LSG) - 多年来保持10 - 20%的稳定增长,基因合成市场总规模为10 - 20亿美元,即使占据50%市场份额,收入约8亿美元,而2024财年为2.05亿美元 [5] - 定制蛋白质合成将成为第二增长驱动力,公司战略上投入更多资源发展该业务,收入贡献从2023年的23%提升至近30% [6] - 2023 - 2024年的激进降价将趋于稳定,长期毛利率和净利率目标分别为50%和20% [6] Bestzyme业务 - 2024财年处于盈亏平衡状态,净利润为99万美元 [6] - 2025 - 2028年计划投入8亿元人民币用于产能扩张,预计到2027年才有更显著的利润增长 [6] 传奇生物 - 随着Carvykti在全球的销售增长,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实现EBIT盈利(不包括外汇因素) [6] 估值 - 12个月目标价为27.34港元,基于分部加总估值法,包括生命科学集团的长期退出市盈率法、传奇生物的风险调整贴现现金流分析、其他两个业务板块的贴现现金流估值,以及20%的控股公司折扣 [6] 财务数据预测 |指标|2024年12月|2025年12月E|2026年12月E|2027年12月E| | ---- | ---- | ---- | ---- | ---- | |收入(百万美元)|594.5|909.3|759.4|857.4| |EBITDA(百万美元)|84.6|333.3|122.9|156.4| |每股收益(美元)|1.40|0.07|0.05|0.10| |市盈率(X)|1.1|27.5|36.3|19.3| |市净率(X)|0.8|0.9|0.9|0.8| |股息收益率(%)|NM|NM|NM|NM| |净债务/EBITDA(不包括租赁,X)|(0.3)|(0.1)|(0.6)|(1.2)| |CROCI(%)|(4.0)|18.5|11.8|16.3| |自由现金流收益率(%)|(4.7)|0.1|1.0|3.0| [8]
摩根大通:阳光保险
摩根· 2025-06-25 13: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阳光保险 - H,给予“减持”评级,截至 2025 年 12 月的目标价为 2.1 港元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保险业长期增长强劲,阳光保险有综合牌照,但过去 10 年寿险和产险市场份额增长慢,业绩可见度高,CSM 增长前景好,不过面临盈利波动、偿付能力和分销渠道不平衡等风险,尚需时间扩张业务建立行业主导地位 [1][9] - 采用分类加总估值法,得出截至 2025 年 12 月目标价 2.1 港元,对应 5 倍 2025 年预期市盈率,接近历史底部 [10][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股价表现 - 年内迄今绝对和相对表现未给出具体数据,1 个月绝对跌幅 -9.3%,相对跌幅 -8.6%,3 个月和 12 个月未给出具体数据 [6] 公司数据 - 已发行股票数 11,502 百万,52 周股价区间 2.35 - 4.11 港元,总市值 4,440 百万美元,自由流通股比例 74.4%,三个月日均成交量 12.71 百万,三个月日均成交额 5.4 百万美元,波动性(90 天)40,指数 HSI,彭博买入 9、持有 1、卖出 0 [7] 重要指标 - 财务预测方面,寿险经营利润 2024 - 2027 年分别为 12,795、11,929、12,806、13,803 百万元,产险经营利润分别为 249、216、558、1,061 百万元等;利润率和增长率方面,调整后每股收益增长率 2024 - 2027 年分别为 45.8%、 - 14.4%、18.1%、19.4%等;财务比率方面,净资产收益率 2024 - 2027 年分别为 8.9%、7.4%、8.4%、9.7%等;估值方面,股息率 2024 - 2027 年分别为 6.8%、7.2%、7.8%、9.3%等 [8] 投资利好 - CSM 增长叙事预示保险利润和股息前景稳健,阳光人寿 2023/24 年期末 CSM 余额同比增长 5%/13%,预计 2025 - 2027 年增长 8%/9%/11%,新业务 CSM 增量多,CSM 摊销率保守,CSM 差异利于未来增长 [14][15] 投资风险 - 股市不利时,权益资产配置高加剧盈利波动风险,截至 2024 年底权益持仓是净资产 1.1 倍,上证综指每波动 10%,盈利敏感性约 32% [20] - 分销渠道不平衡,2024 年银保渠道贡献 56%新业务价值,个险渠道改革后有望改善,预计 2025/26 财年新业务价值为 56 亿(同比增长 8%)/62 亿(同比增长 12%) [4][24] - 债券收益率下降带来偿付能力充足率负担,需监测核心偿付资本潜在下降,评估是否需额外融资,关注股息政策 [37] 估值 - 采用分类加总估值法,寿险业务 4 倍 2025 年预期市盈率,产险业务 3 倍 2025 年预期市盈率,其他业务 0.3 倍市净率,得出截至 2025 年 12 月目标价 2.1 港元,对应 5 倍 2025 年预期市盈率,接近历史底部 [10][46] 公司概览 公司历史 - 2004 年 5 月由张维功创立,2005 年 7 月阳光财险成立,2007 年 12 月阳光人寿成立,2008 年更名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 年 12 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51] 核心管理层介绍 - 创始人张维功有近 40 年金融和保险管理经验;2023 年引入联席 CEO 机制,李科负责保险业务及科技创新等,彭吉海负责投资、资产管理等 [53] 阳光保险的商业模式 - 通过阳光人寿开展寿险业务,通过阳光财险开展财产险/信保业务,寿险业务是主要盈利来源,2022 - 2024 年税前盈利分别占集团整体的 81%/85%/100% [54] 业务分析 寿险业务 - 业务规模相对小,代理人数量少限制新单销售,但 2019 - 2024 年代理人产能增长 3 倍,保单继续率较好,产品结构向保障类转变,看好首年保费(期交)和有效业务价值增长,预计 2025 - 2027 年新业务价值分别为 56 亿/62 亿/73 亿元,同比增速 8%/12%/18% [56][61] 产险业务 - 通过阳光财险提供产品和服务,车险业务 2024 年保费收入增长 2%,综合成本率多数时间低于 100%,带来稳定承保利润;非车险不同产品线承保利润率分化,预计 2025 - 2027 年承保综合成本率分别为 99.7%/99.1%/98.3% [67][68] 市场地位 - 过去 10 年阳光人寿总保费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 16%,寿险市场份额从 2014 年的 1.3%升至 2024 年的 1.9%;阳光财险 2024 年市场份额为 2.8%,与 2014 年相当,产险行业竞争格局变化不大 [73] 股权结构 - 北京诚通、锐藤宜鸿持有已发行总股本的 6.09%,阳光人寿(99.99%)、阳光财险(100%)、阳光资管(80%)、阳光信保(87.33%)为其子公司 [78] 投资理据、估值与风险 投资理据 - 中国保险业增长强劲,阳光保险有综合牌照,但市场份额增长慢,CSM 增长前景好,需时间扩张业务建立主导地位,面临盈利波动、偿付能力和分销渠道不平衡等风险 [81] 估值 - 采用分类加总估值法,得出目标价 2.1 港元,对应 5 倍 2025 年预期市盈率,接近历史底部 [82] 影响评级与目标价的风险 - 主要上行风险包括降低盈利对股市波动敏感性、新业务增长和寿险新单销售复苏快于预期、产险业务盈利贡献更平衡 [83]
高盛:巨子生物-近期不确定性影响可控;重申 2025 财年指引,ProBio 业务复苏
高盛· 2025-06-25 13: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尽管近期不确定性对618销售有短期干扰,但公司重申2025财年全年指引,即销售额和净利润同比增长25 - 28%/21 - 24%,分别达到69 - 71亿人民币和25 - 26亿人民币 [1][3] - 公司认为短期影响不会改变长期增长轨迹,预计在2025年第三或四季度收复失地 [6] - 股票当前估值具有吸引力,有医疗美容(MA)获批的可能性,后续催化剂包括KOL直播恢复、上半年业绩超预期和潜在的MA获批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会议关键要点 - 2025财年指引不变,虽618促销期受影响,但公司观察1 - 5月表现,预计在2025年第三或四季度恢复 [3][6] - 确认产品无质量问题,行业存在新产品开发先于标准化的共性问题,公司将与行业其他公司合作加速重组胶原蛋白检测方法和标准的制定 [7] - 近期指控影响可控,内部直播运营正常,Collgene品牌表现出色,线下销售受影响小,上半年增长超全年目标,上半年净利润率符合预期 [1][9] - 采取多项缓解措施,包括提高品牌透明度、加强消费者沟通、获取和保留客户、推出差异化产品和加强营销合作等 [9][10] - 医疗美容(MA)审批流程顺利,不受近期不确定性影响 [10] 估值与风险 - 12个月目标价为71港元,基于2027年预期市盈率22倍,按9.6%的股权成本折现至2026年年中 [11] - 关键风险包括专业皮肤治疗市场增长慢于预期或竞争加剧、无法开发成功产品、监管风险 [11] 财务数据 |指标|2024年12月|2025年12月预期|2026年12月预期|2027年12月预期| | ---- | ---- | ---- | ---- | ---- | |收入(人民币百万元)|5,538.8|6,848.1|8,705.8|10,252.8| |EBITDA(人民币百万元)|2,325.9|2,608.2|3,267.7|3,837.7| |每股收益(人民币)|2.10|2.24|2.81|3.33| |市盈率(倍)|19.4|22.1|17.6|14.8| |市净率(倍)|5.6|5.8|4.6|3.7| |股息收益率(%)|3.1|1.4|1.7|2.0| |净债务/EBITDA(不包括租赁,倍)|(1.6)|(2.3)|(2.5)|(2.7)| |CROCI(%)|35.8|38.4|29.9|26.8| |自由现金流收益率(%)|4.2|5.6|5.8|6.7| [12]
高盛:康哲药业-2025 年中国医疗企业日-关键要点
高盛· 2025-06-25 13: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中国医疗系统控股的评级为“买入”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管理层强调2025年实现两位数销售增长指引,分拆德美隆后2026年营收正增长 [1][2] - 治疗中风的Y - 3和治疗痛风的ABP - 671可能成为除皮肤科产品组合外的潜在重磅产品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销售增长驱动因素 - 新药销售额在国家医保药品目录(NRDL)上市后因销量进一步扩大而翻倍,涉及替拉珠单抗、甲氨蝶呤预充式、地西泮和Velphoro [2] - 新活素在2025年通过更广泛的医院覆盖恢复增长,避免集中在受严格监管的重点医院销售 [2] - 三种核心药物(黛力新/波依定/优思弗)在国家药品集中采购(VBP)影响充分体现后保持稳定 [2] 潜在重磅药物 - Y - 3预计在2025年底前提交中风新药申请(NDA),峰值销售额潜力超30亿元人民币,对中风后抑郁/焦虑的疗效可能是优势 [2] - ABP - 671(一种用于痛风的URAT1抑制剂)相比现有标准治疗(SoC)可能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2] 皮肤科产品组合 - 替拉珠单抗(IL - 23)目标峰值销售额20亿元人民币,公司预计在中国实现生产本地化后利润率提高 [3] - 芦可替尼乳膏(JAKi)作为中国首个白癜风靶向疗法,患者基数超800万,峰值销售额潜力至少60亿元人民币 [3][6] - 波伏西替尼(口服JAKi)在化脓性汗腺炎和白癜风方面的销售额潜力为20 - 30亿元人民币 [6] - 科美吉巴特(IL - 4R)目标峰值销售额超20亿元人民币,优势是给药频率较低(每四周一次,而同行是每两周一次) [6] - CMS - D001(TYK2i)与IL - 4R在特应性皮炎方面有协同作用 [6] - 喜疗妥目标峰值销售额20亿元人民币,供应短缺问题已解决 [6] 目标价格及估值 - 12个月目标价格为12.57港元,通过分部加总估值法(SOTP)得出 [7] - 新药基于现金流折现法(DCF)估值105亿元人民币,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为8.5%,终端增长率为2% [7] - 传统产品基于2026年市盈率(PE)估值181亿元人民币,应用9倍的PE倍数 [7] 财务数据预测 |时间|收入(百万元人民币)|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百万元人民币)|每股收益(人民币)|市盈率(X)|市净率(X)|股息收益率(%)|现金投资回报率(CROCI)(%)|自由现金流收益率(%)| | ---- | ---- | ---- | ---- | ---- | ---- | ---- | ---- | ---- | |12/24|7,469.0|2,193.1|0.67|11.9|1.2|3.4|7.6|2.6| |12/25E|8,244.1|2,360.5|0.63|17.9|1.6|2.2|9.8|3.4| |12/26E|9,580.3|2,982.0|0.76|14.8|1.5|2.7|11.6|3.9| |12/27E|11,270.8|3,883.3|0.99|11.4|1.4|3.5|14.1|5.3| [8]
高盛:友邦保险_亚洲金融企业日关键要点
高盛· 2025-06-23 02: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友邦保险集团(AIA Group)的评级为买入(Buy) [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举办亚洲金融企业日活动,投资者关注股份回购展望、利率等市场变动影响、中国内地销售增长及利润率前景等 [1] - 友邦保险预计利率影响有限,美元走弱有积极换算影响,持续拓展中国业务并降低利率下行风险敞口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份回购方面 - 缩短回购期至3个月是利用低股价,预计下一次回购决策在2025财年业绩公布时 [5] 2025年上半年外汇、利率和股票市场变动方面 - 美元走弱主要是换算影响,报告指标将受益;中国内地和泰国业务受低利率负面影响,中国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业务受低利率正面影响;泰国利率若维持当前水平可能有负面利率影响 [5] - 非分红权益资产敞口主要在中国内地和泰国,A股表现平淡和泰国SET指数年初至今下跌20%可能导致负面权益投资差异,中国香港对股票市场敏感度较小 [5][6] 中国内地销售和产品组合方面 - 储蓄产品销售转向分红产品,长期储蓄细分市场受影响,税收递延型退休储蓄和保障产品不受影响;分红产品利润率在利率下行风险下更具弹性 [10] - 2025年第一季度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银行保险销售受竞争影响,其他针对高净值客户的银行保险合作销售继续增长 [10] - 中国内地新业务价值(VONB)同比下降7%部分归因于基数效应,预计2025年下半年对比将更轻松 [10] 业务版图扩张方面 - 2020年前的5家分支机构仍占中国内地VONB约95%和代理人数量约90%,新分支机构目标是在1.5 - 2年内使每个分支机构代理人数量超过1000人,再考虑向所在省份其他城市扩张 [10] - 新分支机构产品组合与成熟业务类似,但平均单张保单规模较小,公司预计每年获得1 - 2个新省份的审批 [10] 泰国新业务价值增长展望方面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促销是泰国新业务价值异常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预计2025年剩余时间业务增长将趋于平衡,增速较第一季度放缓 [9] 目标价格和估值方面 - 基于股息贴现模型的12个月目标价为90港元,对应2026财年预期市净率1.6倍 [10][11]
高盛:浦发银行_亚洲金融企业日要点
高盛· 2025-06-23 0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剩余季度营收和利润增长预计加速,全年营收和利润增长目标远大 [3] - 2025年净息差(NIM)变化预计超同行 [3] - 2025年贷款增长将超2024年的3700亿元 [3] - 2025年房贷预计正增长,1Q25和2Q25已实现正增长 [3] - 2025年非利息收入目标为正增长 [3] - 2025年公司旨在控制信贷成本,降低不良贷款率同时保持或提高拨备覆盖率 [3] - 公司希望通过业绩提升推动可转债转股,预计维持30%股息支付率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NIM - 1Q25 NIM略有改善,同比降幅有限,超同行,主要因资产端贷款增长加速、低收益资产比例降低、资产定价优化,负债端负债结构优化、对同业负债依赖低 [7] - 预计2Q25 NIM绝对值与1Q25相近,2025年NIM变化超同行 [7] - 1Q25企业和零售贷款利率均略有下降,零售贷款利率降幅更大 [7] - 1Q25存款利率较2024年下降超20个基点,企业存款利率降幅更大,未来季度预计进一步下降 [7] 贷款 - 2025年贷款增长预计超2024年的3700亿元,增长节奏更均衡(1Q - 4Q25为3:3:2:2) [7] - 1Q25新增贷款(不含/含票据)为2500亿/1800亿元,远超同行,2Q25贷款增长正常 [7] - 贷款将聚焦“五大关键领域”,预计占新增贷款超一半,关税预计不显著影响贷款增长 [7] - 公司旨在提高零售贷款比例,但年初至今零售贷款增长疲软,信用卡余额收缩,房贷和线上消费贷款有正增长但步伐有限 [7] 房贷 - 2025年房贷预计正增长,主要在一二线城市,1Q25和2Q25房贷正增长,但幅度小于4Q24 [7] - 1Q25房贷发放额为40 - 50亿元,净增长10 - 20亿元,2Q25将保持强劲发放节奏 [7] - 1Q25房贷不良率略有上升但可控,公司通过严格信贷准入标准和抵押物管理控制风险 [7] 非利息收入 - 2025年非利息收入目标为正增长 [11] - 1Q25手续费收入负增长主要因企业承销收入下降,代理销售和托管收入增长,未来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增加零售资产管理规模和拓展企业银行业务 [11] - 1Q25投资收入正增长,因债券投资收益机会性实现、贵金属和外汇衍生品交易收入增长,2Q25债券投资规模已补充,总投资规模目前稳定 [11] 资产质量 - 2025年公司有信心控制全年信贷成本,通过节约成本实现强劲利润增长 [11] - 2025年公司目标是降低不良贷款率,保持或提高拨备覆盖率,主要资产质量风险在零售领域 [11] - 1Q25开发商贷款不良率环比下降,贷款损失准备率为5 - 6%,远高于银行平均水平,预计开发商贷款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11] 资本和股东回报 - 公司希望通过业绩提升和积极投资者沟通推动股价上涨,促进可转债转股 [11] - 股息支付率预计维持在30% [11] 营收和利润增长 - 尽管基数高且债券市场表现疲软,1Q25公司营收和利润仍实现1%以上增长,公司有信心剩余季度增长进一步加速 [11]
摩根士丹利:舜宇光学科技_2025 年投资者日关键要点
摩根· 2025-06-23 0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为Equal - weight(等权重),行业观点为In - Line(符合预期),目标价格为HK$70.00,较目标价格的涨跌幅度为12%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汽车相关业务是主要增长动力,智能手机相关业务旨在改善利润率 [1] - 公司积极进行研发投资,以在XR和机器人业务中建立竞争优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务增长情况 - 汽车镜头需求预计从2024年的3.17亿单位增长到2030年的5.52亿单位,复合年增长率为10%,公司市场份额持续增加 [1] - 智能灯出货量在2025 - 2030年预计实现55%的复合年增长率,AR - HUD出货量在2023 - 2030年预计实现38%的复合年增长率,LiDAR出货量在2023 - 2030年预计实现55%的复合年增长率 [2] - 智能手机相机模块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240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8年的2930亿元人民币,由高端产品推动增长 [2] 财务指标 |指标|2024年|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EPS(人民币)**|2.37|3.16|3.68|4.18| |EPS(人民币)§|2.40|3.12|3.78|4.44| |净收入(人民币百万元)|38,294|43,568|48,887|53,936| |ModelWare净收入(人民币百万元)|2,581|3,437|3,998|4,548| |P/E|27.3|18.2|15.6|13.7| |ROE(%)|11.3|13.6|14.1|14.2| |股息收益率(%)|0.3|0.9|1.1|1.3|[6] 估值方法 - 采用基于剩余收益模型(RIM)推导的分部加总法(SOTP)进行估值,对覆盖的大中华区硬件科技公司使用RIM估值方法,SOTP反映业务增长和回报情况的差异,对手机、汽车和AR/VR业务分别应用11%的股权成本、10%、8%和20%的中期增长率以及3%、3%和3%的长期增长率 [14]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报告列出了众多公司的评级和价格,如AAC Technologies Holdings评级为Overweight(增持),价格为HK$39.00;Sunny Optical评级为Equal - weight(等权重),价格为HK$62.65等 [70][72]
高盛:太平洋保险_亚洲金融企业日关键要点
高盛· 2025-06-23 0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中国太平洋保险H股和A股均给予“中性/中性”评级,12个月基于SOTP的目标价分别为23.5港元/26.5元人民币,对应2026财年预期市净率分别为0.7倍/0.9倍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的强劲销售势头延续至第二季度,分红险产品贡献增加,代理人总数和核心代理人数量企稳,公司将专注于代理人招募和提高生产力 [1] - 股票和基金投资占投资资产的比例稳定在12%左右,新资金收益率约2.5%,负债综合成本低于2.5%,公司将维持年度派息政策,尚未提出股票回购详细计划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近期销售势头 - 第一季度的强劲销售势头延续至2025年第二季度,截至5月底分红险产品销售占比从第一季度的约20%增至超30%,代理渠道旨在推广健康和保障产品以提高利润率和丰富产品组合 [5] - 年初至今代理人数量企稳,自2024年下半年起公司开始增加招聘,核心代理人数量稳定且生产力提升,贡献了90%的代理渠道新业务价值 [5] - 银保渠道在2024财年实现新业务价值强劲增长,2025财年有望保持,公司主要聚焦一二线城市,与关键合作伙伴合作,预计该渠道利润率与2024财年持平 [5] - 财产险业务年初至今营收增长乏力,归因于公司改善承保结果的努力 [6] 资产和负债管理 - 股票和基金投资约占总投资资产的12%,与历史平均水平一致,公司考虑增加H股投资 [12] - 当前新资金收益率约2.5%(未考虑国债投资免税效应),负债综合担保成本约2.8%,计入正的费用和风险边际后低于2.5% [12] - 公司当前有效久期缺口为3 - 4年,资产久期为11.6年 [12] - 公司将坚持年度股息计划,而非安排中期股息,因投资者更关注总派息率而非更频繁的派息 [12] - 公司已获得股东大会授权进行股票回购,但尚未提出详细执行计划 [12] 股东回报 - 公司将维持年度派息政策,尚未提出股票回购详细计划 [1]
高盛:新华保险_亚洲金融企业日关键要点
高盛· 2025-06-23 0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新华保险H股和A股均为卖出评级,12个月基于ROA的目标价分别为20.5港元/28.5元人民币,意味着2026财年预期市净率为0.6倍/1.0倍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华保险自4月起分红险销售按计划回升,正从一季度对传统产品销售的关注转移,公司预计在2 - 3年内逐步转向分红险,2025财年设定分红险占比30%的目标,且目标是在2025财年实现高于行业的新业务价值增长 [5] - 新华保险每年新增投资约2000 - 3000亿元人民币,固定收益投资目前新资金收益率为2 - 3%,新增资金资产配置策略与整体投资策略基本一致,70 - 80%分配给固定收益资产,20%分配给权益资产,2025年将增加高股息投资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近期销售势头和新业务价值前景 - 分红险销售自4月起按计划回升,一季度关注传统产品销售,二季度至今分红险贡献增加,4、5月分红险在个险渠道新保费中占比超一半,银保渠道分红险推广已启动 [5] - 分红险销售增加对新业务价值率有影响,与相同产品设计和保费支付期限的传统产品相比,分红险本质上利润率较低,但新华保险在实践中发现特定产品设计下两者利润率差异有限,公司认为在低收益环境下转向分红险销售有必要,决心优化产品组合 [5] - 公司目标是在2025财年实现高于行业的新业务价值增长 [5] 投资配置 - 新华保险每年新增投资约2000 - 3000亿元人民币,固定收益投资目前新资金收益率为2 - 3%,新增资金70 - 80%分配给固定收益资产,20%分配给权益资产,2025年一季度增加了长期债券投资,并将寻找债券资产交易机会增加投资收入 [8] - 截至2024财年,权益投资(包括股票和权益基金)约为16%,2025年一季度保持稳定,未来仍有增加权益投资的空间,但增幅相对较小,因当前配置高于战略资产配置范围(12 - 15%),约300亿元人民币权益投资被归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部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权益投资也提供高股息收益率,2025年将继续增加高股息投资 [8] - 新华保险总业务的当前负债成本考虑保证回报和可变部分后高于3%,接近同行平均水平,过去5年负债成本显著下降,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因为2024年和2025年新保单保证负债成本低于2.5%,从存量业务看,截至2024财年,可变产品贡献为48%,公司表示在为保单持有人提供有吸引力回报的同时,存量业务仍保持盈利 [8]
高盛:石药集团_首个业务拓展(BD)交易按指引宣布;与阿斯利康(AZ)开展基于平台的合作
高盛· 2025-06-19 09: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CSPC Pharma的评级为买入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CSPC与阿斯利康达成AI技术战略合作协议,阿斯利康可选择每个临床前候选项目的全球权利,CSPC将获1.1亿美元预付款、最高16.2亿美元开发里程碑付款、最高36亿美元销售里程碑付款及基于净销售额的个位数特许权使用费,这是公司预计的三笔超50亿美元业务发展交易中的首笔 [1] - 此次合作的1.1亿美元预付款符合历史范围,53亿美元的交易规模为2023年以来最高,表明跨国公司对CSPC技术平台和创新资产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其mRNA、siRNA等其他平台可能存在授权合作机会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 - 2027年CSPC营收分别为290.093亿元、300.876亿元、323.922亿元、352.972亿元,EBITDA分别为63.216亿元、75.03亿元、74.159亿元、88.555亿元,EPS分别为0.37元、0.48元、0.46元、0.55元 [7] 估值方法 - 12个月目标价8.74港元基于分部加总估值法,包括NBP基于DCF估值81亿港元、新产品浪潮基于DCF滚动估值515亿港元、传统业务和仿制药业务考虑更深入的带量采购影响估值254亿港元、原料药业务按2025年5倍市盈率估值38亿港元,折现率为9% [6] 合作案例 - 展示了中国制药/生物技术公司与跨国公司基于技术平台的合作案例,包括CSPC与阿斯利康的AI药物发现合作等多笔交易,涉及交易规模、预付款、技术平台和资产阶段等信息 [8] 因子分析 - 高盛因子分析通过比较关键属性与市场和行业同行,提供股票投资背景,关键属性包括增长、财务回报、估值倍数和综合指标,各属性通过特定指标的归一化排名计算百分位数 [11] 并购排名 - 对覆盖股票进行并购框架分析,根据定性和定量因素赋予1 - 3的并购排名,1代表高(30% - 50%)被收购概率,2代表中(15% - 30%),3代表低(0% - 15%),CSPC并购排名为3 [13] 评级定义 - 分析师将股票推荐为买入或卖出列入投资名单,未列入的活跃评级股票视为中性,各地区管理区域确信名单,不代表分析师投资评级变化 [27] 覆盖范围 - 提供各覆盖范围的股票列表查询方式 [29] 特殊评级情况 - 介绍未评级、早期生物技术、评级暂停、覆盖暂停和未覆盖等特殊评级情况的定义 [30] 研究分发 - 高盛全球投资研究在全球为客户生产和分发研究产品,介绍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分发实体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