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近两百城开展“不闯红灯”安全激励活动 骑手一周增收可达到400多元
凤凰网· 2025-09-28 19:19
骑手安全激励活动 - 9月在北京、深圳、广州、成都等17城开展骑手"不闯红灯"安全激励活动 骑手当日保持"0闯红灯"并达到单量门槛要求可获得现金激励 整个活动期间保持"0闯红灯"且每日满足单量门槛要求可额外获得高额奖励 [1][4] - 10月1日至8日首次将该活动推广至全国近两百城 活动期间骑手保持"0闯红灯"并达到单量排名可获得现金奖励 [1][6] - 活动现场由交警为2025年整个夏季未闯红灯的骑手颁发8888元"安全大富翁"奖 [1][7] 试点城市成效 - 4月在济南、泉州、惠州、包头等城市开展骑手交通安全治理试点 为保持"0闯红灯"记录的骑手发放"等灯等灯奖" 骑手一周增收可达到400多元 [1][15] - 自激励活动开始至8月底 试点城市超过2万名骑手获得奖励 专送骑手闯红灯行为环比减少26% [1][15] 活动形式创新 - 五一劳动节对安全分城市排名TOP100的约1.5万骑手发放510元"平安是福"奖 [16] - 7月首次采用"报名制"及"双向奖惩"机制 在活动城市累计实现约160万单"0闯红灯" 闯红灯次数下降14.6% [16] - 8月起激励形式从"纯现金"扩展至"花式福利" 向武汉、海口、贵阳、沈阳等7城中9万余名安全分等级达标的骑手赠送"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安全分排名TOP100的骑手额外获得1000元现金奖励 [17] - 七夕当天联合西宁、南宁、深圳、武汉等17城交警向等候红灯的骑手和市民献上鲜花和"小红花"反光贴纸 [18] 算法机制优化 - 2024年12月在泉州试点"安准卡" 以遵循超时扣分、准时加分的方式替代原有的超时罚款 [21] - 2025年3月在南宁、新乡、南昌试点该方案 召开骑手恳谈会优化产品设计 [21] - 2025年7月超时免罚的考核机制在杭州、武汉等一线城市试点 并逐步向多个城市推广 [21] - 8月26日表示已基本完善"用得分体系代替负向扣款"新模式并计划向全国推广 2025年年底前将全面取消超时罚款 [21] 安全配套措施 - 国庆期间联动袋鼠宝贝之家 将交通安全反光贴赠送给骑手 可用于粘贴在电动车、餐箱、头盔等地方 [11][13] - 持续优化骑手体验 从升级安全保障、防疲劳机制、取消超时扣款、解决"最后一百米"交付难、畅通骑手申诉渠道等方面推动算法公开和协商共治 [19]
AI云火了,27 亿募资押注 AI,金山云一边押注一边焦虑
搜狐财经· 2025-09-28 15:21
行业趋势 - 阿里云高管预计到2032年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将比2022年增长十倍[1] - 行业算力需求激增 大模型训练需数十亿参数运算 工厂智能生产和医院AI诊断等应用依赖云服务商基础设施支撑[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7.8% 第二季度AI业务毛收入增长1.2倍至7.29亿元 占公有云收入近40%[3] - 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来持续亏损 2021-2024年累计亏损84亿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7.7亿元 同比增加7.81%[5] - 资产负债率从68.7%上升至71.6% 对外部资金依赖度持续提高[5] 融资活动与市场反应 - 宣布配售募资27亿港元投向AI业务 但股价出现下跌[3] - 2025年4月刚完成超20亿港元募资 短期内再次融资引发投资者对资金循环的担忧[6] 股权结构与生态合作 - 金山软件持股35.59% 小米持股11.12% 雷军为实际控制人 配股后控制权保持不变[8] - 作为小米生态唯一战略云平台 为小米汽车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模型训练和AIoT设备提供云端服务[8] - 2025年第二季度从小米和金山生态获得收入6.3亿元 同比增长69.5% 占总收入26.8%[10] - 2024年签订三年协议 将年度关联交易上限从8.68亿元提升至23.1-40.35亿元 三年订单总额超94亿元[10] 业务协同与市场定位 - 为WPS Office提供云支持 WPS在政企端渗透率78% 移动端市占率超90% 带来大量企业客户[10] - 第九代云服务器和星流数据管理平台已在数字健康、政务领域应用[14] - 专注于生态深度合作 避免与巨头全面竞争 集中资源优化垂直场景技术[12] 发展前景与市场预期 - 里昂证券预测小米自动驾驶训练可能为金山云贡献4-5亿元收入[14] - AI行业技术研发到盈利通常需要5-10年时间 当前投入为未来算力红利奠定基础[12] - 生态绑定模式相比其他二三线厂商的边缘计算或单一行业客户策略更具抗风险能力[16]
公募费率改革全面推进 货币基金成为降费新焦点
上海证券报· 2025-09-28 15:12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全面推进 -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全面推进 降费品类从主动权益类基金 QDII基金 ETF扩大至货币基金 [1] - 货币基金成为降费新焦点 行业认为改革将降低投资者成本并推动高质量发展 [1] 货币基金降费具体案例 - 天弘余额宝货币基金9月23日将托管费年费率从008%降至007% 这是其成立12年多以来首次降费 该基金规模达793219亿元(截至6月底) [2] - 国新国证现金增利货币基金将管理费年费率从03%降至02% 托管费年费率从01%降至007% [2] - 易方达保证金收益货币基金9月26日起管理费年费率从02%降至015% 托管费年费率从008%降至005% [2] - 中泰锦泉汇金货币基金9月9日起销售服务费率优惠至0 [3] - 太平日日金 东方金元宝 华宝现金宝 金元顺安金元宝 广发天天利 北信瑞丰宜投宝等多只货币基金近期均调降费率 [3] 降费背景与驱动因素 - 货币基金密集降费是监管政策引导 行业发展需求与投资者利益诉求共振的结果 [4] - 2024年初以来货币基金收益持续走低 部分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1% 基金费率对收益影响凸显 [4] - 证监会9月5日发布征求意见稿要求货币市场基金销售服务费率不高于015%/年 [4] - 证监会5月发布行动方案要求适时下调货币市场基金的管理费率与托管费率 [4] - 当前货币基金规模加权销售服务费率约017% 略高于征求意见稿上限 [4] - 上半年货币基金销售服务费收入达118亿元 在各基金品类中最高 [4] 费率改革历程与行业影响 - 公募费率改革呈现多元化广覆盖特征 2023年7月头部公司率先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 当前均采取12%+02%费率模式 [5] - 去年11月多只宽基股票ETF集中降费 今年初QDII基金成为降费主力军 [5] - 费率改革促进机构业务模式与服务能力升级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良性循环生态 [5]
001314,重大资产重组,周一停牌
上海证券报· 2025-09-28 14:58
亿道信息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朗国科技和成为信息控股权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 不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 股票自9月29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2] 标的公司基本情况 - 朗国科技成立于2013年 注册资本7575.76万元 是AIoT领域智能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 合作伙伴包括TCL 冠捷科技 京东方等知名品牌 销售覆盖美洲 欧洲 澳洲等地区 2023年11月完成上市辅导备案但未上市 [4][5] - 成为信息成立于2005年 注册资本5952.37万元 专注于RFID技术和生物识别技术研发应用 2022年6月进行上市辅导备案 今年2月披露第十期辅导进展 [6][7] 公司战略与业绩表现 - 公司是智能电子产品及方案提供商 产品覆盖消费类及工业类场景 2023年2月深交所上市 实施"AI+战略" 构建加固智能终端 消费电子产品 XR/AI穿戴产品 AIoT产品多元化矩阵 [9] - 2024年1月成立亿道研究院 联合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等机构推动人工智能 感知技术 云计算等前沿科技研发 [9] - 上半年营业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19.24% 归母净利润1141.36万元同比增长96.02% 扣非净利润1206.83万元实现扭亏 三大赛道产品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9] - 研发推出AI行业终端 AI企业工作台 AI眼镜 AI边缘计算大模型等突破性成果 中邮证券认为公司AIPC智能助手"AI因斯坦"将推动工作方式革新 [10] 其他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 冠中生态拟以不高于5.6亿元估值收购杭州精算家51%股权 标的公司主营企业服务数字化领域 [11] - 盐湖股份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投料试车 产出合格电池级碳酸锂产品 [12] - 光明乳业子公司新莱特以1.7亿美元向雅培出售北岛资产 预计增加2026财年净利润1000-1500万新西兰元 [13] - 片仔癀子公司出资2亿元参与中金医疗基金 投资医疗大健康产业 [14] - 宁波华翔合资设立PEEK材料公司 出资3000万元获吉林大学专利实施许可 [15] - 航天工程签署23.92亿元煤气化装置EPC合同 [16] - 鸿富瀚投资14.10亿元建设光伏储能电站项目 预计年营业收入3.57亿元 [17] - 友升股份获德国车企电池托盘项目定点 全生命周期销售金额预计23亿元 [21] - 美的集团累计回购7167.84万股A股 支付总金额52.24亿元 [17] - 海澜之家拟发行H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20]
【港股IPO】长风药业,专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入场费7449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9-28 14:49
每天解读一家上市企业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未来,解读上市公司,分析投资价值 (股万0.85,领券商研报和香港福利,ichuang001) 今天,我们来给大家分析港交所新股——长风药业(02652) 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主要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专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公司已开发出覆盖广泛患者、医学专科及治疗领域的产品组合,并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得六项产品批准。 | 魔面代禮 | | | 健康 (20) | Her 200 100 100 | 最佳电视 / 早期货盘 | 1.28 | 4N | 1971.00 | | | | | 工业科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 | | CF017 | | | | | | 與 已通批 註冊產品準備中 | | | | | | | | CF017-LACF017-OT . BA | | CF017-ME | | 商类 | | | | | | ...
舜宇光学科技:光学业务增长强劲
新浪财经· 2025-09-28 14:20
业绩预测 - 预测营业收入区间为409.44亿元至446.43亿元,同比增长6.9%至16.6% [1] - 预测净利润区间为33.24亿元至38.32亿元,同比增长23.1%至42.0% [1] - 预测经调整净利润为36.23亿元 [1] - 机构预测营业收入平均数为426.72亿元,同比增长11.4% [2] - 机构预测净利润平均数为36.06亿元,同比增长33.6% [2] 手机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手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尽管出货量下降 [3][4] - 毛利率指引上调至25-30%,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平均售价提升 [3][4] - 预计2025年手机业务收入增长5-10%,主要因高端镜头模组采用和光学技术应用 [4] 汽车业务发展 - 车辆光学收入同比增长约18%,激光雷达业务成为未来收入支柱 [4] - 激光雷达已获得超过15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市占率全球领先 [4][5] 新兴业务增长 - XR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智能眼镜和AI服务机器人快速扩张 [4] - AI眼镜市场预计突破1000万台,公司与歌尔光学业务整合提升竞争力 [5] - 机器人业务收入预计达到20亿元人民币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6.52亿元,同比增长4.2% [5] - 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52.6%至16.5亿元,主要因手机镜头套件毛利率提升 [3] - 毛利润同比增长20.0%,净利润同比增长55.1%,均超预期 [5]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运营费用上升6.8% [3]
001314,重大资产重组,停牌
证券时报· 2025-09-28 14:09
交易概述 - 公司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朗国科技控股权及成为信息控股权 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 [1] - 股票自9月29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 - 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 但不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 不构成重组上市 [1] 标的公司信息 - 朗国科技成立于2013年 注册资本7575.76万元 是以交互控制与设备互联为核心的智能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 [4] - 朗国科技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制造 电子元器件制造 集成电路制造 物联网设备制造等 [4] - 成为信息成立于2005年 注册资本5952.37万元 经营范围包括电子产品技术开发 计算机软件技术维护 信息化系统集成技术开发等 [4] 业务布局 - 公司是以产品定义和研发设计为核心的智能电子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4] - 业务分为加固智能终端和消费类智能终端 加固产品包括笔记本电脑 平板 手持终端及工控产品 [4] - 消费类产品涵盖PC 平板 AIoT及XR/AI穿戴类 服务品牌及企业客户 [4] - 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主要产品为语音交互人工智能产品 如智能音箱 AIoT智能家居中控 教育小机器人 [5] 研发战略 - 公司积极顺应AI+产业发展趋势 在人工智能 空间计算 原生硬件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 [5] - 2024年1月成立亿道研究院 联合IDEA研究院等机构推动人工智能 感知技术 云计算等前沿科技研发 [6] - 将加强XR及AIoT 自主可控国产化产品领域的适配研发 把握数字中国 新质生产力等发展机遇 [6] 时间安排 - 预计在不超过10个交易日内披露交易方案 即在10月21日前披露重组相关信息 [4] - 若未能按期披露 最晚10月21日复牌并终止筹划 并承诺至少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5]
美中嘉和科研实力再获背书 钱朝南院长六度蝉联全球顶尖科学家榜单
证券日报网· 2025-09-28 13:48
核心观点 - 公司旗下广州泰和肿瘤医院院长钱朝南教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5)》[1] - 公司成为全国仅有两家入选肿瘤学领域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的非公医疗机构之一[1] - 钱朝南院长连续六年入选榜单 凸显公司在肿瘤放疗领域的长期国际竞争力[1][2] - 公司科研实力获全球认可 在鼻咽癌领域拥有国际一流的科研与临床经验[2] - 公司通过"科研引领+国际合作"战略 强化学术与临床双轮驱动[3] 学术成就 - 钱朝南教授入选斯坦福大学与爱思唯尔联合发布的全球顶尖科学家榜单 该榜单从全球近700万名科学家中筛选前2%顶尖人才[1] - 钱朝南教授自2020年起连续六年蝉联榜单 成为国内肿瘤放疗领域少数长期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学者[1] - 钱朝南教授在头颈部肿瘤特别是鼻咽癌领域具有深厚科研积淀与临床突破[1] - 钱朝南教授在精准医疗与质子治疗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主导推动鼻咽癌治疗的规范化与精准化[2] 行业地位 - 全国仅两家非公医疗机构入选肿瘤学领域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 公司是其中之一[1] - 公司形成"鼻咽癌特色+多病种覆盖"体系 在大湾区率先探索大分割质子放疗等创新方案[2] - 非公机构入榜极少 公司入选进一步凸显其科研实力的独特价值和行业稀缺性[2] - 公司科研壁垒获全球认可 在华南高发鼻咽癌病种上拥有国际一流科研与临床经验[2] 发展战略 - 公司坚持"科研引领+国际合作"核心战略 通过引进顶尖人才、搭建科研平台、推动跨境合作[3] - 公司采用"国际化科研+本土临床"发展战略 钱朝南院长的持续入榜是该战略的直接成果[1][3] - 公司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 重点推动质子治疗、免疫治疗与人工智能在鼻咽癌及其他高发肿瘤中的应用[3] - 公司加速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 进一步巩固在精准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3] 临床价值 - 钱朝南教授的研究既具备长期学术价值如肿瘤转移机制基础研究 又能紧跟全球肿瘤学前沿如质子治疗方案优化[2] - 公司临床转化研究成果已融入诊疗路径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2] - 创新治疗方案既保障治疗效果 又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生活质量[2] - 相关研究持续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 为中国鼻咽癌防治赢得国际话语权[2]
周大福投资再度驰援ST景谷 这次无偿赠送算力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8 13:01
公司资产重组 - 周大福投资向ST景谷无偿赠与旗下主营算力服务的上海博达数智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 公司无需支付任何对价且不附任何义务 [1] - ST景谷拟向周大福投资申请借款6000万元 无需提供抵押或担保 [1] - 公司拟以不低于1.33亿元向周大福投资出售持有的唐县汇银木业有限公司51%股权 [1] 风险隔离与承诺保障 - 周大福投资对汇银木业股权交易作出无条件不可撤销兜底承诺 承诺对因汇银木业相关事项产生的实际损失予以偿付或解决 [1] - 汇银木业9个银行账户被法院冻结 2条生产线全部停产 涉诉事项累计26项 涉案金额合计1.46亿元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153.31% [2] - 剥离汇银木业后公司主营业务规模将急剧下降 可能触发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且净利润为负的退市风险警示指标 [2] 新业务注入 - 周大福投资向ST景谷注入算力资产 推动公司搭建算力+林业双主业 [2] - 博达数科成立于2024年4月28日 注册资本3亿元 交易前由周大福投资全资控股 [2] - 2024年5月至7月博达数科实现营收640.61万元 净利润220.07万元 截至7月末净资产为1.97亿元 [3] 算力业务现状 - 博达数科目前拥有135项算力设备 主要为智算服务器 其中134台正常使用托管于宁夏 1台在东莞维修 [3] - 公司目前仅与1家客户签订框架协议及补充协议 合同总时长60个月 自6月7日开始运行 [4] - 截至9月19日应收账款合计约1300万元 对应8月及9月月均营收约600万元 [4] 经营挑战 - 博达数科成立时间较短 注册资本尚未实缴完毕 客户较为单一 [3] - 算力业务需要持续资金投入及人员配备 但ST景谷目前流动性紧张且不具备相应人员储备及技术能力 [3]
京东工业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京东集团平台所得收入占比近四成,2023年扭亏为盈
搜狐财经· 2025-09-28 12:48
上市申请与市场地位 - 京东工业于9月28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美银证券、高盛、海通国际和瑞银 [1] - 公司是京东集团分拆的工业供应链技术核心资产 在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拥有最广泛的客户覆盖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前十二个月服务约11,100个重点企业客户 2025年上半年覆盖约60%中国《财富》500强企业和逾40%在华全球《财富》500强企业 [1] - 若成功上市 将成为京东集团旗下第6家上市公司 主要股东JD Industrial Technology Limited由JD.com全资持有 [1][2] 财务表现与增长趋势 - 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从2022年141亿元增长至2023年173亿元和2024年204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20.1% [2]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03亿元 较2024年同期的86亿元增长18.9% [2] - 2022年净亏损13亿元 2023年净利润480万元 2024年净利润7.6亿元 [3]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2.9亿元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5亿元 同比增长55.2% [3] 业务结构与运营效率 - 来自京东集团平台的收入占比持续下降:2022年47.1%、2023年43.4%、2024年39.7%、2025年上半年36.1% [3] - 毛利率呈现波动:2022年18.0%、2023年16.1%、2024年16.2%、2025年上半年18.6% [4] - 研发开支占比逐年下降:2022年2.4%、2023年1.7%、2024年1.4%、2025年上半年1.4% [4]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占比基本稳定在4.0%-4.7%之间 [4] 资本结构与历史申报 - 2022年净亏损主要归因于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影响 [5] - 累计亏损持续改善:2022年24亿元、2023年25亿元、2024年18亿元、2025年6月30日13亿元 [5] - 曾于2023年3月和2024年9月两次提交招股书均失效 2025年3月30日第三次递交 [5] - 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影响预计持续至2025年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