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XIACY)

搜索文档
小米集团:2025 年二季度营收及利润创历史新高;电动汽车交付量是股价关键驱动因素
2025-08-20 04:51
公司及行业 * 公司为小米集团(Xiaomi Corp,股票代码:1810.HK),属于大中华区科技硬件行业[6][68]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达到108.31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5.4%,环比增长1.5%[1] * 总收入为1159.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4%,较摩根士丹利预测高出3%[9] * 毛利率为22.5%,同比改善1.8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3][9] 分业务收入表现 * **A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87.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较摩根士丹利预测高出18%[1][9] * **智能电动汽车(EV)**:收入212.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3.9%,环比增长14%,较摩根士丹利预测高出6%[2][9] * **智能手机**:收入45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环比下降10%,较摩根士丹利预测低8%[2][9] * **互联网服务**:收入90.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环比持平,较摩根士丹利预测低5%[2][9] * **海外互联网服务**:收入达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占互联网服务总收入的32.9%,创历史新高[2] * **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4.6%[2] 分业务毛利率表现 * **智能手机**:毛利率为11.5%,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3][9] * **A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毛利率为22.5%,同比改善2.8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7个百分点[3][9] * **智能电动汽车(EV)**:毛利率为26.4%,环比显著改善3.3个百分点[3][9] * **互联网服务**:毛利率为75.4%,同比下降3.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6个百分点[9] 运营指标与费用 * 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240万部,同比持平,环比增长1%,较摩根士丹利预测高出2%[9] * MIUI月活跃用户数(MAU)达7.31亿,同比增长8%,环比增长2%[9] * 总运营费用率为14.8%,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9] * 研发费用为77.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环比增长16%[9] 未来展望与关键驱动因素 * 智能电动汽车(EV)的交付量将是2025年下半年的关键股价催化剂,YU7车型新订单强劲,其更高的平均售价(ASP)有望带来更好的利润率和更大的盈利贡献[4][8] * 智能手机毛利率预计在2025年第三季度触底,并在第四季度迎来 turnaround[4] * 公司股票评级为“增持”(Overweight),目标股价为62.00港元,较当前股价有18%的上涨空间[6] 风险因素 * **上行风险**:第二款EV车型的订单和客户反馈优于预期 中国线下扩张顺利推进并贡献强劲销量 海外市场份额提升[14] * **下行风险**:2025年电动汽车领域持续激烈的竞争 智能手机毛利率因库存清理和需求疲软而承压 市场对智能电动汽车投资的担忧可能带来压力[14] 其他重要信息 * 非IFRS调整后净利润(剔除EV相关费用)为111.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环比持平[9] * 电动汽车相关费用持续下降,本季度为-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3%,环比下降40%[9] * 摩根士丹利采用分类加总估值法(SOTP)对公司进行估值,并对EV业务采用概率加权的DCF模型(30%看多,60%中性,10%看空)[12][14]
小米集团-W(01810.HK):第二季度集团经调整净利润为108亿元 同比增长75.4%
格隆汇· 2025-08-20 03:12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达到1159.6亿元,同比增长30%,超出市场预估的1149.4亿元 [1] - 第二季度净利润为119.0亿元,显著高于市场预估的88.8亿元 [1] - 经调整净利润为108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5.4% [1]
小米集团-W(01810)下跌2.0%,报51.35元/股
金融界· 2025-08-20 03:04
股价表现 - 8月20日盘中下跌2%至51.35港元/股 成交额达8.05亿港元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达2272.49亿元人民币 [1] - 归属股东应占溢利228.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6% [1] - 基本每股收益0.9人民币 [1] - 净利润228.29亿元人民币 [1] 业务构成 - 公司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业务 [1] - 产品涵盖智能手机、IoT和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 [1] - 商业模式基于硬件创新、高效新零售和互联网服务三大支柱 [1]
小米集团公布最新财报 机构称汽车业务加速增长 毛利率喜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02:15
港股市场表现 - 8月20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恒生指数开盘跌0.61% 恒生科技指数跌0.75%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跟随指数下行 持仓股个股跌多涨少 仅舜宇光学科技和小鹏汽车等少数公司上涨 [1] - 快手、京东健康、金山软件、地平线机器人等跌幅居前 [1] 小米集团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收2272.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8.2% 经调整后净利润215.1亿元 同比增长69.8% [1] - Q2实现营收1159.6亿元 同比增长30.5% 经调整后净利润108.3亿元 同比增长75.4% [1] - 总营收连续三个季度超千亿 经调整净利润连续两个季度破百亿 [2] 汽车业务表现 - Q2共计交付新车8.13万辆 累计交付30万辆 [2] - 汽车分部25Q2实现收入213亿元 毛利率26.4% 环比提升3.2% [2] - 高毛利率主要来自高毛利产品小米SU7 Ultra在Q2度过完整交付季度销量占比提升 [2] 资金流向与投资机会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近9600亿港元 主要流向人工智能和新消费等核心资产 [2] - AI和新消费两大赛道体现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和稀缺性 有望进一步吸引资金加码 [2] - 恒生科技指数ETF标的指数囊括30家港股科技龙头 成分股深度聚焦AI产业链上中下游 [2]
小米集团公布最新财报,机构称汽车业务加速增长,毛利率喜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02:10
港股市场表现 - 8月20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恒生指数跌0.61% 恒生科技指数跌0.75%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跟随下行 持仓股多数下跌 仅舜宇光学科技和小鹏汽车等少数上涨 快手、京东健康、金山软件及地平线机器人跌幅居前 [1] 小米集团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2272.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8.2% 经调整净利润215.1亿元 同比增长69.8% [1] - 第二季度营收1159.6亿元 同比增长30.5% 经调整净利润108.3亿元 同比增长75.4% [1] - 总营收连续三个季度超千亿 经调整净利润连续两个季度破百亿 [2] - 手机、大家电和汽车三大业务线持续展现增长活力 [2] 汽车业务进展 - 第二季度交付新车8.13万辆 累计交付量达30万辆 [2] - 汽车业务分部收入213亿元 毛利率26.4% 环比提升3.2个百分点 [2] - 毛利率提升主要由于高毛利产品小米SU7 Ultra在第二季度度过完整交付周期且销量占比提升 [2] - 汽车业务维持强势 伴随YU7上市交付 第三季度有望稳步提升 [2] 资金流向与投资机会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近9600亿港元 主要流向人工智能和新消费等核心资产 [2] - 人工智能和新消费赛道体现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和稀缺性 有望吸引资金加码 [2]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标的指数涵盖30家港股科技龙头 成分股深度聚焦AI产业链上下游 [2] - 指数成分股包括阿里、腾讯、小米、美团、中芯国际和比亚迪等中国科技领军企业 [2]
港股早参丨小米集团Q2营收同比增30.5%,创历史新高!机构称港股资金面情绪积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01:30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0.21%收报25122.9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0.67%收报5542.03点 国企指数跌0.3%收报9006.23点 [1] - 科网股普遍下跌 半导体概念持续走低 腾讯控股与蔚来涨近1% 网易及小米集团跌超1% 美团跌超0.5%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收跌0.66% [1] 资金流动情况 - 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185.73亿港元 年内累计净流入9588.81亿港元 超去年全年总额 [2] - 港交所数据显示637只港股被沽空 总金额311.37亿港元 腾讯控股(22.43亿港元) 小米集团(19.41亿港元) 阿里巴巴(12.88亿港元)位列沽空前三 [4] - 国际金融协会数据显示7月有60.3亿美元流入中国股市 QFII现身超70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 合计持股市值约68亿元 [3] 企业业绩表现 - 小米集团二季度营收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 经调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75.4% 手机×AIoT收入947亿元同比增长14.8% [3] - 泡泡玛特上半年收益138.76亿元同比增长204.4%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 营收与净利润均超去年全年 [3] 机构策略观点 - 中泰国际指出港股资金面情绪积极 建议关注科技创新(AI/半导体)和生物医药估值弹性 非银金融及高股息资产 [5] - 外资机构高盛 瑞银 摩根士丹利均表示持续看好中国股市 [3]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约85% 港美利差收窄预期有望持续利好港股资金面 [5] 美股市场联动 - 美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道指涨0.02% 标普500跌0.59% 纳指跌1.46% 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跌1.69% [2] - 中概股多数下跌 迅雷跌超10% 微博跌逾6% 恒生指数ADR按比例计算收报24951.48点 [2] ETF投资主题 - 港股消费ETF(513230)聚焦电商与新消费赛道 覆盖A股稀缺新消费标的 [5]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涵盖中国核心AI资产 打包A股稀缺科技龙头 [6]
小米集团Q2营收同比增30.5%,创历史新高!机构称港股资金面情绪积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01:26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0.21%收报25122.9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0.67%收报5542.03点 国企指数跌0.3%收报9006.23点 [1] - 科网股普遍下跌 半导体概念持续走低 网易和小米集团跌超1% 美团跌超0.5% 腾讯控股和蔚来逆势涨近1%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收跌0.66% 反映科技板块整体承压 [1] 资金流动情况 - 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185.73亿港元 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9588.81亿港元 超去年全年总额 [2] - 国际金融协会数据显示7月有60.3亿美元流入中国股市 外资机构加仓步伐加快 [4][6] - 超过7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出现QFII身影 合计持股市值约68亿元 [4] 美股市场影响 - 美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道指微涨0.02% 标普500跌0.59% 纳指跌1.46% [3] - 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跌1.69% 英伟达跌超3% 脸书跌逾2% [3] - 中概股多数下跌 迅雷跌超10% 微博跌逾6% 恒生指数ADR收报24951.48点 [3] 个股业绩表现 - 小米集团二季度营收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 经调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大增75.4% [4] - 小米手机×AIoT收入947亿元同比增长14.8%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55亿元 出货量连续8季度正增长 [4] - 泡泡玛特上半年收益138.76亿元同比增长204.4%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 [4] 沽空交易数据 - 港股市场637只个股被沽空 总沽空金额311.37亿港元 [5] - 69只个股沽空金额超1亿港元 腾讯控股22.43亿港元 小米集团19.41亿港元 阿里巴巴12.88亿港元位列前三 [5] 机构策略观点 - 市场对9月美联储降息概率定价约85% 港美利差收窄预期利好港股资金面 [6] - 建议关注科技创新(AI/半导体)和生物医药估值弹性 非银金融板块及高股息资产 [6] - 港股通创历史单日最多净流入 内资情绪高涨叠加境外资金回流提振市场 [6] 板块投资机会 - 港股消费ETF覆盖电商和新消费稀缺赛道 港股科技ETF囊括核心AI资产和科技龙头 [7] - 硬科技与新消费形成共振 提供结构性投资机会 [7]
中金:维持小米集团-W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70.0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0 01:20
业绩表现 - 2Q25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08.31亿元,同比增长75.4%,超出预期6.4% [2] - 2Q25收入1159.56亿元,同比增长30.5%,略低于预期1.7% [2] - 2025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下调5.9%至461.39亿元,2026年预测维持不变 [1] 智能手机业务 - 2Q25智能手机出货量4240万台,同比增长0.6%,全球市场份额14.7%稳居第三 [3] - 东南亚/欧洲/拉美/非洲市场份额分别同比提升1.6ppt/3.4ppt/1.0ppt/2.7ppt [3] - 中国大陆5000-6000元高端手机市场份额同比提升6.5ppt至15.4% [3] - 手机ASP同比下降2.7%至1073元,毛利率同比下降0.7ppt至11.5% [3] IoT与互联网业务 - 2Q25 IoT收入387.12亿元,同比增长44.7%,大家电/可穿戴/平板增速分别为66.2%/70.9%/41.4% [4] - 空调出货量超500万台,IoT毛利率环比下降2.7ppt至22.5% [4] - 互联网收入90.97亿元,同比增长10.1%,毛利率同比下降3.0ppt至75.4% [4] 汽车业务 - 2Q25汽车交付量8.13万台,ASP达25.37万元,毛利率环比提升3.27ppt至26.4% [5] - 汽车及创新业务亏损3亿元 [2] 估值与评级 - 当前股价对应27.0倍/18.5倍2025/2026年市盈率 [1]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及70.0港元目标价,对应36.1倍/24.7倍市盈率,上行空间33.6% [1]
小米(01810)电话会全文:坚决不打价格战,汽车业务有望在下半年实现单季盈利,2027年进军欧洲电车市场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22:40
财务表现 - 2025年二季度集团总收入达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连续5个季度创历史新高 [5][12] - 集团毛利率达22.5%,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75% [5][12] -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55亿元,占总收入39.3%,全球出货量4240万台,市场份额14.7% [12][13] - IoT与生活消费品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44.7%,毛利率22.5% [12][13] -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收入213亿元,占总收入18.3%,毛利率26.4% [14] 智能手机业务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8个季度同比增长,在60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 [12] - 中国大陆地区智能手机激活量排名第一,高端机(4000-6000元价格段)市场份额提升至24.7%和15.4% [7][13] - 手机毛利率环比下滑至11.5%,主要受存储器等核心元件涨价及新品节奏影响 [1][12] - 目标未来三到五年跻身全球年出货量2亿台行列,坚定推进高端化战略 [1][7] IoT与生活消费品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66.2%,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长超60% [9][13] - 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42.3%,TWS耳机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二 [13] - 发布首款AI眼镜,京东好评率达98%,引领行业创新 [8][13] - 坚持不参与价格战,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9][10]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 二季度交付新车8.1万台,7月单月交付超3万台,累计交付超30万台 [10][14] - YU 7系列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延续SU 7爆款表现 [10] - 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有望在下半年实现单月或单季盈利 [1][14] - 计划2027年正式进入欧洲市场,已开始前期调研和筹备 [1][10] AI战略与技术投入 - AI战略分为大模型、应用层和转化层三层架构,推动"人-车-家"全场景闭环 [2][36] - 2025年二季度研发支出78亿元,同比增长41.2%,研发人员占比达46.2% [14][15] - 开源多模态大模型Xiaomi MiMo-VL发布,两篇论文入选ICCV [7] - 端侧AI被视为未来重要方向,已在手机、汽车、眼镜等多设备应用AI功能 [36][38] 全球化与品牌建设 - 东南亚市场排名第一,欧洲排名第二,中东、拉美和非洲市场快速增长 [6][7] - 入选《2025凯度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第二名 [8] - 连续第七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排名提升至297位 [11] - 品牌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海外600美元以上产品同比增长50%-60% [33]
小米集团第二季度收入及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证券日报· 2025-08-19 16:35
财务业绩 - 第二季度营收1160亿元 同比增长30.5% [2] - 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增长75.4% [2] - 收入和净利润均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2] 智能手机业务 - 中国市场新机激活量1150万台 市场份额16.8%登顶国内第一 [2] - 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 69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五 [2] - 全年出货目标维持1.75亿台 重点提升ASP和中国市场份额 [2] - 海外市场短期目标进入年销量2亿台俱乐部 [3]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 第二季度创新业务分部收入突破200亿元 [3] - 单季交付量81302台 截至7月10日累计交付超30万台 [3] - 7月份单月交付首次突破3万台 [3] - 上半年交付量超15.7万台 第二季度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 [3] - 累计投入超300亿元 预计下半年实现单季度或单月盈利 [3] 业务战略 - 中国市场依靠新零售门店拓展和小米汽车品牌势能拉动 [3] - 海外市场分区施策:欧洲东南亚调整产品结构 拉美非洲规模优先 [3] - 汽车业务不参与价格战 优先保障订单交付 [3] - 大家电业务通过智能化创新实现量价齐升 避免价格竞争 [4]